書????名 | 工程地質與地基基礎 | 出版社 | 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
---|---|---|---|
出版時間 | 2011年5月1日 | 頁????數 | 295 頁 |
開????本 | 16 開 | ISBN | 9787562934608 |
0 緒論
0.1 本課程的研究內容
0.2 工程地質與地基基礎的重要性
0.3 本課程特點和學習方法
學習要求
復習思考題
第1篇 工程地質基礎知識
1 工程地質概論
1.1 地質作用
1.2礦物和巖石
1.3 土的成因類型
1.4 地質構造
1.5 不良地質條件
1.6 地下水
學習要求
復習思考題
習題
第2篇 土力學
2 地基土的物理性質和工程分類
2.1 土的組成及其結構構造
2.2 土的物理性質指標
2.3 土的物理狀態指標
2.4 土的工程分類
學習要求
復習思考題
習題
3 地基應力和沉降
3.1 土中自重應力
3.2 基底壓力
3.3 地基附加應力
3.4 土的壓縮性
3.5 地基最終沉降量
學習要求
復習思考題
習題
4 土的抗剪強度和地基承載力
4.1 莫爾-庫侖強度理論
4.2 抗剪強度的測定方法
4.3 地基承載力和地基破壞形式
4.4 地基臨塑荷載和臨界荷載
4.5 地基極限承載力
學習要求
復習思考題
習題
5 土壓力與土坡穩定
5.1 擋土墻及土壓力類型
5.2 朗肯土壓力理論
5.3 庫侖土壓力理論
5.4 擋土墻設計
5.5 土坡穩定性分析
學習要求
復習思考題
習題
第3篇 巖土工程勘察
6 巖土工程勘察
6.1 概述
6.2 巖土工程勘察等級和階段
6.3 巖土工程勘察方法
6.4 巖土工程勘察報告
學習要求
復習思考題
習題
第4篇 基礎工程設計
7 淺基礎的常規設計
7.1 概述
7.2 淺基礎的類型
7.3 基礎埋置深度的選擇
7.4 地基承載力特征值
7.5 基礎底面尺寸的確定
7.6 地基變形驗算與建筑物沉降觀測
7.7 無筋擴展基礎設計
7.8 擴展基礎設計
7.9 柱下條形基礎、筏形基礎、箱形基礎簡介
7.10 防止不均勻沉降的措施
學習要求
復習思考題
習題
8 樁基礎與深基礎
8.1 樁基礎的適用性
8.2 樁的分類與質量檢測
8.3 單樁豎向承載力
8.4 群樁豎向承載力
8.5 樁基礎設計
8.6 其他深基礎簡介
學習要求
復習思考題
習題
9 基坑工程
9.1 基坑工程的現狀與主要特點
9.2 基坑開挖支護方法的分類和基坑變形
9.3 基坑工程的設計內容和選型
9.4 基坑開挖降排水
9.5 基坑工程開挖監測與控制
學習要求
復習思考題
習題
10 地震區的地基基礎
10.1 地震的概念
lO.2 建筑場地類別與震害
10.3 地基基礎抗震設計原則
學習要求
復習思考題
習題
第5篇 地基處理
11 軟弱土地基處理
11.1 概述
11.2 換土墊層法
11.3 預壓固結法
11.4 強夯法和強夯置換法
11.5 振沖法和砂石樁法
11.6 水泥土攪拌法
學習要求
復習思考題
習題
12 特殊土地基和山區地基
12.1 概述
12.2 濕陷性黃土地基
12.3 膨脹土地基
12.4 巖溶、土洞和紅黏土地基
學習要求
復習思考題
習題
第6篇 巖土工程概預算與招投標
13 巖土工程概預算與招投標
13.1 巖土工程概預算
13.2 巖土工程招投標
13.3 巖土工程監理
13.4 巖土工程合同
學習要求
復習思考題
習題
參考文獻
陳洪江主編的《工程地質與地基基礎(第2版)》是根據全國高等學校土建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工程管理專業委員會)編制的本科教育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及主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并結合作者多年的教學實踐編寫而成的。全書共分6篇13章,第1篇為工程地質基礎知識,主要介紹建筑工程所涉及的地質問題;第2篇為土力學,包括地基土的物理性質和工程分類、地基應力和沉降、土的抗剪強度和地基承載力、土壓力和土坡穩定;第3篇為巖土工程勘察;第4篇為基礎工程設計,包括淺基礎設計、樁基礎設計、基坑工程、地基基礎的抗震;第5篇為地基處理,包括軟弱土地基處理和特殊土地基處理;第6篇為巖土工程概預算與招投標。《工程地質與地基基礎(第2版)》內容豐富、文字簡明、重點突出。每章編排有本章提要和學習要求,并有復習思考題和習題便于學生自學。本書還注重英漢雙語教學,在常用專業名詞后都附有英文注釋,并配有多媒體電子課件。《工程地質與地基基礎(第2版)》可作為高等學校工程管理專業的本科教材,也可作為土木工程專業本科教材,亦可供參加注冊巖土工程師考試人員參考使用。
工程地質研究的主內容有:確定巖土組分、組織結構(微觀結構)、物理、化學與力學性質(特別是強度及應變)及其對建筑工程穩定性的影響,進行巖土工程地質分類,提出改良巖土的建筑性能的方法;研究由于人類工程活動...
是必須考慮高出設計10cm以上,然后做鑿除處理。
回填土定額本身就包含了碾壓,采用機械碾壓的定額就不能套回填土的子目。
格式:pdf
大小:175KB
頁數: 5頁
評分: 4.4
工程地質與地基基礎試卷含答案 (三簡答 ,四計算 ) 2008年 04月 19日 星期六 11:28 三.簡答題(每題 5分,共 15分) 1. 地基基礎設計有哪些要求和基本規定? 答:地基基礎設計必須滿足以下要求: (1)強度要求:必須保證地基在抵抗剪切破壞方面有足夠的安全度, (2)變形要求:必須保證地基基礎變形值小于地基的允許變形值。 (3)對經常受水平荷載作用的高層建筑和高聳結構,以及建造在斜坡上的建筑 物和構筑物,尚應驗算其穩定性。 (4)基坑工程應進行穩定性驗算。 (5)當地下水埋藏較淺,對地下室 (或地下構筑物 )應進行抗浮驗算。 其中第( 1)和( 2)是最基本要求。 2.工民建巖土工程勘察中,最常用的勘察方法有哪幾種?比較各種方法的優缺 點和適用條件。 答:工民建巖土工程勘察中,最常用的勘察方法有坑探、鉆探和觸探。 坑探優點:能直接觀察地層的結構和變化。 缺點:僅能
格式:pdf
大小:175KB
頁數: 3頁
評分: 4.8
工管《工程地質與地基基礎》復習題 1、有一土體,測定的天然密度為 =1.85g/cm 3,含水量為 =14%,土顆粒的比重為 Gs=2.67。 計算其孔隙比 e。 2、飽和土孔隙比為 0.7,比重為 2.72。計算干容重、飽和容重和浮容重。 3、習題 2.3 4、已知甲、乙兩土樣物理性質指標如表 2-1: 表 2-1 土樣 /% /% /% 甲 32 20 37 2.72 1.0 乙 23 16 27 2.66 1.0 判斷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 (A)甲比乙具有更多的粘粒; (B)甲比乙具有更大的密度; (C)甲比乙具有更大的干密度; (D)甲比乙具有更大的孔隙比。 5、習題 3.1 6、習題 3.5 7、習題 3.4 8、習題 3.6 9、習題 3.15 10、某矩形基礎的底面尺寸為 4m 2.4m,設計地面下深埋為 1.2m(高于天然地面 0.2m),設 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