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準號 |
59678033 |
項目名稱 |
高層組合墻砌體房屋的抗震性能 |
項目類別 |
面上項目 |
申請代碼 |
E0804 |
項目負責人 |
鄔瑞鋒 |
負責人職稱 |
高級工程師 |
依托單位 |
大連理工大學 |
研究期限 |
1997-01-01 至 1999-12-31 |
支持經費 |
12(萬元) |
在多層磚房設置構造柱研究的基礎上,與遼寧省建筑設計院和建科院工程抗震所及哈爾濱工力所等單位一起研究鋼筋混凝土-磚(或砌塊)組合墻體系多層砌體房屋的抗震性能。做了數十片組合墻體試驗,驗證了由于約束柱和約束梁參予了墻體的工作使得組合墻體的抗側、抗壓、抗彎承載力的變形能力幅度提高。在墻體試驗和有限元分析的基礎上建立了各類組合縱墻和橫墻的抗側承載力和側移的簡化計算公式,軸心受壓承載力和抗彎承載力計算公式。用這些基本公式就可進行房屋的抗震設計。在已有的串聯多自由度動力時程分析的基礎上,編制了串并聯多自由度動力時程分析程序和簡化的可考慮扭轉作用的空間結構時程分折程序,使計算更為精確。 2100433B
那可定是鋼混結構抗震性能要好!因為砌體結構能承受較大豎向壓力,而側向的剪力承受能力較差。而地震有橫波和縱波,既有橫向力也有側向力。而鋼混結構里的鋼筋既能承受較大的壓力也能承受較大的剪力,而且鋼筋混結構...
"按照《建筑抗震設計規范》的規定,鋼筋混凝土房屋應根據烈度、結構類型和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級,并應符合相應的計算和構造措施要求。一般來說剪力墻的抗震性能較好,所以從建筑類型來看,高層樓房的抗...
不明白。房屋七度抗震設防,且七層,怎么還選擇磚混結構。再說《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已被淘汰,已有新的規范取代之,怎么還用?
格式:pdf
大小:123KB
頁數: 1頁
評分: 4.5
根據目前國家地震專家預測及分析,目前我國仍處于第五個地震活躍期,特別是在四川發生的汶川8度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使得人們對日常生活和居住的建筑的安全性有了更高的關注。對此國家也對建筑抗震規范進行了及時的修改.同時也要求我們工程技術人員對地震災害的預防措施的研究應有更深的認識。
格式:pdf
大?。?span id="njhke6e" class="single-tag-height">123KB
頁數: 6頁
評分: 4.6
底部框架-抗震墻房屋(簡稱底框房屋)和多層砌體房屋兩類結構間的抗震性能優劣一直備受爭議。采用理論分析和算例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從樓層地震剪力、樓層側移、裂縫分布等角度,對比分析兩類結構的抗震性能。研究表明:按規范設計的底框房屋和砌體房屋的抗震性能相當;底框房屋需加強二層(過渡層)的抗震構造措施;抗震設計時應注意到底框房屋的底層側移較大可能引起的不利影響。
組合墻指兩種或兩種材料以上組合形成的復合墻體。
組合墻的組合方式一般有三種:
磚墻的一側附加保溫材料;
磚墻中間填充保溫材料;
磚墻中間設置空氣間層或帶有鋁箔的空氣間層。
是有門或窗的墻。它的隔聲量通常要比無門窗的墻低些。因此,不能單純提高墻的隔聲能力。在設計時,應按照“等隔聲量”即τw·Sw=τd·Sd的設計原則進行。式中τw和τd分別為平墻和門的透射系數,Sw和Sd為墻和門的面積。因此即Rw=10 lg(Sw/Sd)×(1/τd)=Rd 10 lg(Sw/Sd)分貝。從上式可知,墻的隔聲量只要比門高10分貝左右即可。
提出一種新型鋼板-混凝土組合墻和一種新型的組合墻填充組合框架(鋼-混凝土組合梁+半包型鋼混凝土柱+組合節點)結構體系,并研究其抗震性能:通過單調與反復加載試驗研究組合墻的破壞模式和抗震性能,并用非線性有限元分析揭示組合墻的工作和破壞機理;建立組合墻的宏觀模型和簡化模型,研究組合墻的主要設計參數;通過新型組合墻填充組合框架模型反復加載試驗,研究該結構體系的抗震性能;建立該結構體系的彈塑性分析模型,在其正確性通過試驗驗證的基礎上,利用該模型研究新型組合結構體系按雙重抗側力體系工作且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設計指標。.本項目研究成果是組合框架結構體系在引入組合節點后的重要發展和完善。新體系繼承了已有體系的優點,能彌補其在組合節點轉動能力不強、抗震防線單一等方面的抗震性能缺陷。該體系具有優越的抗震性能和技術經濟指標,在多高層建筑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2100433B
為了改善底層框架砌體房屋的抗震性能,根據震害經驗總結,在底層設置一定數量的抗震墻,使結構側向剛度沿高度分布相對較為均勻。在實際工程中,其鋼筋混凝土抗震墻的高寬比往往小于1.0,一般稱之為低矮抗震墻。
低矮抗震墻是以受剪為主,其破壞形式為剪切破壞。為了改善低矮抗震墻的性能,研究人員采用了不同的處理方法:有的對結構中的低矮墻提出了開豎縫方案,將低矮墻板變為一組墻板柱,使其由受剪破壞狀態變為受彎剪破壞狀態,提高了墻體的變形能力和耗能能力,但剛度和承載能力降低較多。另有學者提出在混凝土墻板上開縫槽的方案,且允許墻板縱橫向鋼筋穿過,開縫槽墻的初始剛度和承載能力與整體墻相比降低不多,但其破壞形態仍為剪切破壞,其變形能力和耗能能力雖較整體墻有所提高,但與開豎縫墻相比就差得比較多 。
圍繞改善這種帶邊框低矮墻的抗震性能,研究人員進行了大量試驗研究及理論分析,旨在使改善性能后的墻體既具有較好的變形和耗能能力,又具有較大的剛度和承載能力。
為了解整體低矮抗震墻和開豎縫低矮抗震墻的性能,制作了五個試件,其中一個為整體墻,四個為開豎縫墻。為了研究開豎縫墻中的墻板柱高寬比的變化對墻體抗震性能的影響,開豎縫墻又分為中間開一道豎縫和開兩道豎縫,所有開豎縫試件中的水平鋼筋均在豎縫處斷開,并在豎縫的兩側各設置暗柱。開豎縫墻在豎縫處的處理方式又分為兩種:一種為在豎縫中預先放置兩塊預制的15mm厚的水泥砂漿板條,然后再澆筑混凝土;另一種是直接澆筑混凝土,使之成為僅水平鋼筋斷開的整體混凝土墻板。五個試件的邊框尺寸和配筋均相同。
(1)在帶邊框的低矮鋼筋混凝土墻上開豎縫至梁底,并在豎縫處放置預制的隔板,使帶邊框的低矮墻分成兩個或三個高寬比大于1.5的墻板單元,可以大大改善帶邊框低矮墻的抗震性能,其彈性剛度和極限承載能力與整體低矮墻相比降低不多,但變形和耗能能力大為提高。五個模型試驗的滯回曲線如圖《模型試驗的滯回曲線》所示。
(2)從墻體的對比試驗結果可以看出,在豎縫處放入兩塊砂漿板的墻體抗震性能優于僅斷開水平鋼筋的整澆混凝土墻體。因此,在豎縫處放置兩塊預制的隔板是必要的措施。隔板寬度可與混凝土墻的厚度相同,其厚度可采用40~50mm。為增強隔板的剛性,可采用預制混凝土板條,并在內部配制φ6網狀鋼筋。
(3)開豎縫墻的豎縫兩側應設置暗柱。暗柱對豎縫兩側的混凝土裂縫的形成和開展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同時暗柱能夠提高墻板單元的承載能力和極限變形能力。暗柱的截面范圍為1.5~2.0倍的墻體厚度,其縱向配筋宜采用4φ16但不應小于4φ14,暗柱宜采用封閉箍筋,箍筋可采用φ8,最大箍筋間距不宜大于200mm,在暗柱的上、下兩端應適當加密。
(4)帶邊框開豎縫低矮墻的邊框柱的縱筋和箍筋對墻體的極限承載能力和變形能力有很大影響,其邊框柱的配筋不應小于無鋼筋混凝土抗震墻的框架柱的配筋要求。
(5)帶邊框開豎縫低矮墻的邊框梁,在豎縫對應部位將受到因豎縫作用引起的附加剪力,應在豎縫兩側1.0~1.5倍梁高范圍內將箍筋加密,其箍筋間距不應大于100mm。
(6)從所進行的開一道和兩道豎縫的試驗結果來看,對整體墻抗震性能的改善基本相同,從改善帶邊框低矮墻的抗震性能、提高變形和耗能能力的效果出發,建議開豎縫墻的墻板單元的高度比不應小于1.5,但也不宜大于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