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Ge/Si納米薄膜紅外探測材料的研究 | 負責人 | 楊宇 |
---|---|---|---|
依托單位 | 云南大學 | 項目類型 | 專項基金項目 |
理論研究Ge/Si納米薄膜材料的生長、量子物理、自旋電子及輸運特性等,設計工作波長在紅外大氣窗口Ge/Si探測器的材料結構、器件工藝;實驗上采用分子束外延、超高真空離子束沉積技術,結合自組裝材料生長、斷續逐層生長等特殊工藝,制備出相應性能的Ge/Si納米薄膜(量子點)材料,進一步研制出紅外探測器的原型器件。Si材料的儲量豐富、成本低廉、大面積均勻性好,制備的紅外探測器可同Si讀出電路與超大規模處理電路實現單片的集成,開展這方面的工作可為光電子集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批準號:60567001
項目名稱:Ge/Si納米薄膜紅外探測材料的研究
項目類別: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申請代碼:F0504
研究期限:2006-01-01 至 2008-12-31
支持經費:26(萬元)
紅外探測儀器主要的目的就是探測有熱量的物體散發出的輻射紅外波,通過收集某個區域的紅外輻射然后根據散發出的輻射進行判斷該監測區域是否有異常情況,從而做出報警處理。比如我在倉庫的某個位置放下這個紅外探測設...
單體探測距離最遠能達到150m,同種型號,配置不同反射鏡可實現廣角和長距離簾幕式探測的轉換, 一般探測距離為15m。有產品配置反射鏡后,能達到25m 。
最近我也在我的商鋪安裝了一套紅外探測器,我就只安裝在一些重點防范的地方,例如倉庫之類的地方,效果還是不錯的,有人闖入都會報警。
格式:pdf
大?。?span id="oa6bwu0" class="single-tag-height">832KB
頁數: 4頁
評分: 4.5
異質結光敏晶體管(HPT)是一種具有內部電流增益的光電探測器,且與異質結雙極晶體管(HBT)的制作工藝完全兼容。利用超高真空化學氣相淀積(UHV/CVD)方法在HBT晶體管的基區和集電區間加入多層Ge量子點材料作為光吸收區。TEM和DCXRD測試結果表明,生長的多層Ge量子點材料具有良好的晶體質量。為了提高HPT的發射極注入效率,采用高摻雜多晶硅作為發射極,并制作出兩端HPT型Ge量子點探測器。室溫條件下的測試結果表明,HPT型量子點探測器具有低的暗電流密度和高的反向擊穿電壓。-8 V偏壓下,HPT型量子點探測器在1.31μm和1.55μm處的響應度分別為4.47mA/W和0.11 mA/W。與縱向PIN結構量子點探測器相比,HPT型量子點探測器在1.31μm和1.55μm處的響應度分別提高了104倍和78倍。
格式:pdf
大小:832KB
頁數: 23頁
評分: 4.6
紅外探測系統 一、概論 1、基本功能 探測系統是通過接收目標紅外輻射,并把輻射能量轉換電信號,經放大處理,從而實現對目標特征量測量以及 對目標方位探測的一類系統。 根據功用及使用的要求,分類: 輻射計:用來測量目標的輻射量,如輻射通量、輻射強度、輻射亮度等; 光譜輻射計:用來測量目標輻射量的光譜分布; 紅外測溫儀,測量輻射體的溫度; 方位儀:測量目標在空間的方位; 報警器:警戒一定的空間范圍。 2、基本組成 紅外探測系統是利用目標自身發射出的輻射能對目標進行探測的。 目標與背景輻射 光學系統 調制 /掃描器 紅外探測器 預處理電路 制冷機 大氣輻射 光學系統、探測器和信號放大器是探測系統最基本的組成部 分。 圖中的位置編碼器可以是調制盤系統、十字叉或 L形系統或 掃描系統。 3、基本要求 從功用考慮,有以下兩點要求: 有良好的檢測性能和高的靈敏度 所謂系統的靈敏度, 是指系統檢測到目標時所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材料學和生物醫學結合越來越緊密,納米材料在生物應用上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和巨大的發展潛力。但是我們還應看到,很多方面發展還不完善,應用還不安全有待進一步研究。筆者認為在21 世紀納米材料在生物醫學方面發展應該加強和有巨大應用潛力,將成為今后一段時間研究熱點的有:
(1) 生物醫學檢測診斷用材料:不可否認,現在納米材料在生物檢測診斷上已發生相當大的發展和應用,各種納米材料已經在實踐中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各種醫學檢測中對各種各樣的功能性納米材料的要求還比較高。比如生物醫學工程和醫療設備器材兩者之間相輔相成,生物醫學工程是基礎,它的課題研究的深人會催生新的醫療設備器材出現,同時對臨床醫療設備器材的需求信息會產生新的研究方向,納米功能材料在這個方面將大有前途。又如分析與檢測技術的進一步優化,勢必要求具有更先進性能納米材料的出現。
(2) 藥物治療上使用的材料:藥物控釋納米材料將繼續成為納米醫用材料研究發展的重點。納米粒子不但具有能穿過組織間隙并被細胞吸收等特性,而且還具有靶向、緩釋、高效、低毒且可實現口服、靜脈注射及敷貼等多種給藥途徑等優點,因而在藥物輸送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3) 功能性生物材料:各種有著特定功能的材料將越來越多地應用到生物醫學上去。未來幾年生物材料中納米陶瓷將在人造骨骼中發揮主導作用,有著各種特性的無機——有機復合納米材料也必將在介入治療、血液凈化方面大展身手。
(4) 生物安全性納米材料:目前在一些國家生物納米材料的安全性研究已經被提上日程,但很多研究還不深入,取得效果也不明顯。在全球矚目安全問題的同時,納米材料安全性研究必將成為下一熱點。生物降解綠色材料將是未來藥物的首選。關于生物技術的風險,目前確實還有很多問題沒有搞清楚,有待于繼續研究。
納米技術與生物醫學的結合,為醫學界提供了全新的思路,納米材料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取得了顯著效果。但納米材料應用還很有限,尤其是在生物醫學上面,目前大多數研究還處于動物實驗階段,還需大量臨床試驗予以證實,納米材料應用的生物安全性有待進一步提高。這就要求生物醫學研究者與納米材料的研究人員合作需進一步加強,制造出更先進的生物醫用納米材料。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納米材料在生物醫學領域更廣泛的應用,臨床醫療將變得節奏更快、效率更高,診斷、檢查更準確,治療更有效,人們的生命安全將得到更大的保障。
《納米光電薄膜材料》內容新穎,深入淺出,適于作為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參考書,有助于他們在學習納米光電薄膜材料的過程中掌握基本原理和實驗方法,《納米光電薄膜材料》也可供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科研人員參考。
著眼于TiSiN薄膜微觀組織結構及其優化設計,掌握脈沖直流等離子體輔助化學氣相沉積制備ne_TiN/α-Si3N4納米復合薄膜的原理和技術關鍵。探討外表面和深孔狹縫內表面鍍膜的組織性能差異及其制約機制。通過模擬樣品和實物樣品的對比分析,重點考察內表面鍍膜的均勻性和附著強度,據此提出強韌性與附著性完美結合的TiSiN硬質薄膜類型及其應用于復雜型腔的示范模型。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