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鉻鐵礦礦床 | 外文名 | chromite deposit |
---|---|---|---|
學????科 | 礦床地質學 | 詞????目 | 鉻鐵礦礦床 |
礦體往往產在雜巖體的純橄欖巖中,呈不規則的穩定透鏡狀和囊狀,單個礦體一般規模較小,但礦石品位高,質量好,鉻鐵比值高,因而是主要的冶金級鉻鐵礦的來源。鉻鐵礦在地表條件下比較穩定,而且比重較大可形成各種類型砂礦床,其中以沖積砂礦和海濱砂礦具有較大的工業意義。
中國鉻鐵礦主要分布在西藏羅布莎和新疆薩爾托海、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赫格敖拉和甘肅的大道爾基。其中羅布莎鉻鐵礦礦床規模大、質量好,以冶金級礦石為主。其余的規模不大,以耐火級礦石為主。
根據鉻鐵礦礦床的地質構造特征,原生鉻鐵礦礦床主要有:①地臺區裂谷帶層狀鐵鎂—超鐵鎂雜巖體中的鉻鐵礦礦床,礦體呈相當規則的層狀,具火成層理并具明顯的韻律構造。單個礦層厚度不大,幾十厘米至一米左右,但水平延展可達幾千米至幾十千米,典型實例為南非布什維爾德礦床。②與活動大陸邊緣弧后盆地和大洋裂谷帶中發育的蛇綠巖有關的鉻鐵礦床,主要分布在造山帶或板塊拼合帶中。
鐵礦具體有很多種,主要的兩種就是磁鐵礦(Fe3O4)和赤鐵礦(Fe2O3),后者又俗稱為紅礦。我國鐵礦一般是貧礦,品味在30左右,一般都需要進行選礦。我國的選礦大部分選的是磁鐵礦,是物理選礦,技術上容...
這個建議還是找專業人士來做,最好不要自己制作,安全第一!
在礦物學中,黃鐵礦屬于硫化礦,Fe為正二價。褐鐵礦”一詞并不是礦物的種名,通常是針鐵礦、水針鐵礦的統稱。由于它屬于含鐵礦物的風化產物(Fe2O3·nH2O),成分不純,水的含量變化也很大。
格式:pdf
大小:491KB
頁數: 3頁
評分: 4.3
對某鉻鐵礦選廠的選別流程及設備進行了考查,論述了塊礦和碎礦重介質選礦、粉礦螺旋溜槽選礦以及尾礦處理工藝中存在的設備制約因素。依據已有工藝技術裝備的性能,通過適當的技術改造,實現了生產能力的升級。改造后生產工藝合理,系統能力匹配、均衡,最終產品產量及質量均迅速達到了預期目標,滿足了后續生產工序的需求。
鉻鐵礦礦業簡史
鉻元素是法國化學家福克林于1798年發現的。鉻鐵礦石于1799年首次發現于俄羅斯的烏拉爾山區,該礦的發現與開發成為18世紀世界鉻鐵礦的主要供應來源,那時鉻主要用在化學工業上。1827年在美國的馬里蘭州發現鉻鐵礦之后,在賓夕法尼亞州和弗吉尼亞州又相繼發現了鉻鐵礦,從而使美國成了當時世界鉻鐵礦有限的供給國之一。1860年土耳其發現了一個大礦床,供給國際市場。直到1906年印度和羅得西亞發現鉻礦為止,土耳其一直是鉻鐵礦供應的主要來源。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已有40余個國家和地區發現了鉻鐵礦,總儲量達37億t,產量達1000萬t以上。
中國雖然在1949年以前在吉林、寧夏、河北等地發現過一些鉻鐵礦的線索,但并沒有做過深入的調查和研究,全國僅知有2個礦點,一為吉林開山屯,一為寧夏小松山,前者已被日本侵略者掠奪殆盡。新中國成立以后,由于工業發展的需要,開始了鉻鐵礦的尋找與勘查工作。50年代初東北重工業部組隊赴開山屯、地質部組隊進入寧夏小松山及河北高寺臺、大廟一帶開展了工作。60年代在北京密云、甘肅肅北進行了鉻鐵礦普查工作,最后發現了密云縣放馬峪鉻鐵礦和肅北的大道爾吉鉻鐵礦。但是我國鉻鐵礦資源的真正突破應該說是在新疆和西藏發現鉻鐵礦之后。新疆開展鉻鐵礦工作是在50年代后期,1958年進行放射性測量時發現了薩爾托海鉻鐵礦,1959-1964年又用重力、磁力和鉆探方法找到了鯨魚鉻鐵礦。1964-1966年地質部在新疆組織了會戰。1970年鯨魚礦山建成投產,這是當時唯一正規建井開拓的鉻鐵礦礦山。西藏鉻鐵礦是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發現的,經過多年工作,探明了最大的鉻鐵礦礦床——羅布莎鉻鐵礦,并使西藏成了鉻鐵礦的主要產地。
資源狀況
截至1996年底,中國共探明鉻鐵礦礦區56處,累計探明鉻鐵礦礦石儲量1314.9萬t,其中A B C級占43%,為565.2萬t。扣除歷年開采與損耗,保有鉻鐵礦礦石儲量1077.9萬t,其中A B C級占34%,為368.4萬t。鉻鐵礦的儲量增長還是很快的,1957年累計探明儲量只有18.1萬t,到1965年增長到223.3萬t,1985年為1190.7萬t,至19996年達到1314.9萬t。鉻鐵礦資源總量為4400萬t,資源潛力為3100萬t。1995年世界鉻鐵礦儲量為37億t,儲量基礎為74億t,主要集中在南非(儲量30億t、儲量基礎55億t)、津巴布韋(儲量1.4億t、儲量基礎9.3億t)、哈薩克斯坦(儲量3.2億t、儲量基礎3.2億t)、俄羅斯(儲量400萬t、儲量基礎4.6億t),其他儲量比較多的國家還有芬蘭、印度、巴西、土耳其等(表3.4.2)。若以A B C級儲量與這些國家的儲量基礎相比,中國遠在它們之后。
1、礦床規模小,分布零散
目前尚未發現有儲量大于500萬t的大型鉻鐵礦床,就是儲量超過100萬t的中型礦床也只有4個,它們是西藏的羅布莎、甘肅的大道爾吉、新疆的薩爾托海、內蒙古的賀根山(3756礦)。其余均為儲量在100萬t以下的小型礦床。就是儲量最大的羅布莎礦床,396萬t儲量分布在7個礦群100多個礦體中,最大的礦體長只有325m。
2、分布區域不均衡,開發利用條件差
如上所述,鉻鐵礦礦床保有儲量的84.8%分布在西藏、新疆、甘肅、內蒙古這些邊遠省(區),運輸線長,交通不便。
3、貧礦與富礦儲量大體各占一半
現保有儲量中,貧礦儲量占46.3%(499.3萬t)、富礦占53.7%(578.6萬t)。富礦主要分布在西藏和新疆,分別占富礦總量的73.5%和13.8%。從用途來看,冶金級儲量占總儲量的37.4%、化工級儲量占38.4%,耐火級儲量占24.2%。
4、露采礦少,小而易采的富鉻鐵礦都已采完
鉻鐵礦儲量中適合單獨露采的只有6%左右,絕大部分需要坑采。一些小而富且開采容易的鉻鐵礦都已采完,像新疆的鯨魚和西藏的東巧鉻鐵礦,分別在1983年和1982年閉坑,前者采出鉻鐵礦31萬t,后者采出了17.63萬t。
5、礦床成因類型單一
已知的鉻鐵礦礦床主要為巖漿晚期礦床。而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具有層狀特征的大型、特大型巖漿早期分凝礦床在我國尚未開發。
早期巖漿礦床:形成于巖漿冷凝結晶的早期階段,有用礦物結晶早于硅酸巖礦物的巖漿分結礦床。
晚期巖漿礦床:形成于巖漿冷凝結晶的晚期階段,有用礦物結晶晚于硅酸巖礦物的巖漿分結礦床。
具有重要工業意義的巖漿分結礦床有與層狀基性-超基性巖體有關的鉻鐵礦礦床、釩鈦磁鐵礦礦床、PGE礦床,與(層狀)基性巖有關的釩鈦磁鐵礦礦床,與蛇綠巖套中鎂質超基性巖有關的鉻鐵礦礦床(豆莢狀或稱阿爾卑斯型)。
鉻鐵礦礦物資料
鉻鐵礦是一種礦物,主要成分為鐵、鎂和鉻的氧化物:(Fe, Mg)Cr2O4,是尖晶石的一種。它是唯一可開采的鉻礦石,礦物成分較復雜,鎂的含量不定,有時也含鋁和鐵元素。自然界含鉻礦物約30種,但具有工業價值的只有鉻鐵礦,中國常見的有鉻鐵礦、鋁鉻鐵礦和富鉻尖晶石。
鉻鐵礦難熔,用作耐火材料,也用于制取三氧化二鉻、重鉻酸鈉、重鉻酸鉀等鉻化合物。
鉻鐵礦是鉻和鐵的氧化物礦物。有高碳鉻鐵(含碳為4~8%)、中碳鉻鐵(含碳為0.5~4%)、低碳鉻鐵(含碳0.15~0.50%)、微碳鉻鐵(含碳為0.06%)、超微碳鉻鐵(含碳小于0.03%)、金屬鉻、硅鉻合金。它相當堅硬,黑色半金屬光澤。鉻鐵礦是金屬鉻的主要來源,也可用于高溫耐火材料。鉻鐵礦一般呈塊狀或粒狀的集合體。鉻鐵礦化學成分為FeCr2O4、晶體屬等軸晶系的氧化物礦物。成分中的鐵常可部分被鎂所置換,當以Mg為主時,則名鎂鉻鐵礦(magnesiochromite)。具正常尖晶石型結構。鉻鐵礦Cr2O3含量67.91%。是工業鉻的主要來源,也可用制高溫耐火材料,如鉻磚。摩斯硬度5.5~6,比重3.9~4.8。具弱磁性。鉻鐵礦僅產于超基性或基性巖中。大型鉻鐵礦礦床主要產于南非的德蘭士瓦、津巴布韋的圭洛附近,俄羅斯的斯維德洛夫斯克地區以及古巴等地。中國鉻鐵礦的產地有西藏、甘肅和陜西等地。
鉻鐵礦在市場上按使用要求一般分為3類:
(1)高鉻鉻鐵礦(冶金用),含Cr2O348%以上,Cr2O3/FeO比值大。
(2)高鐵鉻鐵礦(化工用),含Cr2O350%以上,含SiO2、Al2O3少。
(3)高鋁鉻鐵礦(耐火材料用),含Cr2O330%~35%,含Al2O3、MgO多。耐火材料用的鉻礦的礦物組成中含MgO?Cr2O3、MgO?Al2O3多,含FeO?Cr2O3及FeO?Fe2O3少者為好。輝綠巖鑄石用鉻礦含Cr2O310%~20%、SiO2<10%。
在冶金、玻璃、水泥工業中使用鎂鉻磚及鉻鎂磚。由于在水泥回轉窯上使用含鉻制品會產生六價鉻化合物,基于環境保護的原因,逐漸被鎂鋁尖晶石制品或白云石制品取代。此外,用于提煉金屬鉻、生產鉻鐵合金、不銹鋼、制造重鉻酸鹽等。
鉻礦是發展冶金、國防、化工等工業不可缺少的礦產資源,主要用于冶金工業生產不銹鋼及各種合金鋼、合金,在玻璃、陶瓷、、耐火材料等方面也有廣泛用途。包括:
鑄造級:用于大型鑄鋼件、鑄造型砂、鋼包引流砂
冶金級:用于生產高碳鉻鐵和低微碳鉻鐵
耐火級/化工級:用于生產鎂鉻砂、鎂鉻磚等耐火材料
南非的草原高地復合構造是世界上的鉻礦資源儲量最豐富的地區,占全世界已知鉻儲量的76.1%。其中西礦帶是以魯斯騰堡(RUSTENBUG)為中心,而東礦帶以斯蒂爾波特(STEELPOORT)和博格斯福德(BUGERSFORT)
鉻鐵礦的產地主要為巴西和古巴,生產國則主要是印度、伊朗、巴基斯坦、阿曼、津巴布韋、土耳其和南非,共占世界產量的80%,其中南非一國的產量便占40%。鉻鐵礦主要存在于中國的四川、西藏、甘肅、青海等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