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科技部對2006、2007年組建的工程中心開展驗收工作,經過專家現場檢查評估和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驗收委員會綜合評議,國家山區公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通過驗收。
該中心將制度創新作為一項重點工作,提出“產學研”一體化、“科工檢”一體化的運行機制。特別是中心在建設過程中,探索并提出了“六個結合點”的運行機制,即: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主體與骨干的結合點,工程基礎理論與工程應用技術的結合點,重大科研項目與重大工程項目的結合點,成果開發與成果轉化的結合點,理論分析與試驗研究的結合點,產學研的結合點,對國家工程技術中心的建設有較好的借鑒和示范作用。
該中心三年來一直致力于山區公路的研究,開展了一系列重大創新,承擔科研項目總數就達160余項,其中國家級研發項目13項、省部級研發項目84項;主持或參與制定和修訂的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24項;中心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近40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該中心為推動山區公路的建設和發展,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了貢獻。2100433B
全國公路交通方面第一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山區公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落戶山城重慶,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成為其依托單位,研究中心將為全國公路交通建設,特別是山區高速公路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根據《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全國今后一段時間還要建設約4萬公里的高速公路,其中山區高速公路將近3萬公里。據介紹,國家山區公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將重點對山區公路路基病害自治及評價成套技術、高墩高架橋梁施工綜合技術、山區公路環境保護與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綜合技術、山區公路高效運輸與“全壽命”節能技術等方面進行工程技術開發,以提高山區公路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在建設中更加節約土地資源,同時在運營中更加注重安全運輸。國家山區公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山區公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具有國際國內領先水平的公路交通科學實驗體系,包括目前亞洲最大的室內環道實驗系統“道路環道實驗室”等國家和行業重點實驗室。該中心還具有一支高素質的科技人才隊伍,其中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就有30多人。
公路工程技術標準1 總 則1.0.1 適用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 新建公路,必須按本標準執行。 改建公路,當利用現有公路的局部路段受條件限制時,對本標準規定的個別技術指標,經過技術...
公路工程技術標準1 總 則1.0.1 適用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 新建公路,必須按本標準執行。 改建公路,當利用現有公路的局部路段受條件限制時,對本標準規定的個別技術指標,經過技術...
這是為了行車安全性考慮!縱坡過陡,上坡是有可能向后溜車,下坡時,在加速度的作用下車輛會越來越快,當達到一定速度時就需要長時間帶剎車,剎車會變熱失靈。所以限定了最大縱坡及坡長。
格式:pdf
大小:162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4
國家數碼噴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于2009年經科技部批復開始籌建,依托單位是杭州宏華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過三年多的籌建,2012年9月,由科技部發展計劃司組織專家召開了中心驗收現場評估會并順利通過驗收。
2015年,山東理工大學現有2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院、14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碳纖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依托吉林石化公司和北京化工大學。
序號 |
中心名稱(農業) |
依托單位 |
1 |
國家半干旱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 |
2 |
國家北方山區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河北農業大學 |
3 |
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河南農業大學,河南農科院,河南工業大學 |
4 |
國家草原畜牧業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 |
5 |
國家茶產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 |
6 |
國家昌平綜合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
7 |
國家大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東北農業大學 |
8 |
國家淡水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北京市水產科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所 |
9 |
國家柑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重慶三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10 |
國家瓜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新疆西域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
11 |
國家海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山東東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2 |
國家臍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贛南師范大學 |
13 |
國家母嬰乳品健康國家工程中心 |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序號 |
中心名稱(教育信息化) |
依托單位 |
1 |
國家數字化學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華中師范大學 |
序號 |
中心名稱(材料) |
依托單位 |
1 |
國家玻璃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 |
2 |
國家玻璃纖維及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3 |
國家超硬材料及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 |
4 |
國家磁性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北礦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5 |
國家催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6 |
國家反應注射成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黎明化工研究院 |
7 |
國家非晶微晶合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鋼鐵研究總院 |
8 |
國家氟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巨化集團公司 |
9 |
國家復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貴州省材料技術創新基地 |
10 |
國家感光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中國樂凱膠片集團公司 |
11 |
國家有色金屬復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序號 |
中心名稱(資源開發) |
依托單位 |
1 |
國家防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華中科技大學 |
2 |
國家煤加工與潔凈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中國礦業大學 |
3 |
國家非金屬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中國地質科學院鄭州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 |
4 |
國家非金屬礦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蘇州非金屬礦工業設計研究院 |
5 |
國家金屬材料近凈成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華南理工大學 |
6 |
國家金屬采礦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長沙礦山研究院 |
7 |
國家磷資源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武漢工程大學 云南磷化集團 |
8 |
國家金屬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分中心) |
北京礦治研究總院 |
9 |
國家銅冶煉及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江西銅業集團公司,江西理工大學,中國瑞林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10 |
國家現代地質勘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國土資源部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 |
序號 |
中心名稱(能源與交通) |
依托單位 |
1 |
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重慶交通大學,長江航道局 |
2 |
國家磁浮交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上海磁懸浮交通發展有限公司 |
3 |
國家道路交通管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院 |
4 |
國家電站燃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遼寧中電投電站燃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5 |
國家非糧生物質能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廣西科學院 |
6 |
國家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7 |
國家高壓直流輸變電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許繼集團 |
8 |
國家軌道交通電氣化與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西南交通大學 |
9 |
國家海水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 |
10 |
國家核技術工業應用工程中心 |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
11 |
國家節能環保汽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奇瑞汽車工程研究院 |
12 |
國家水運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武漢理工大學 |
序號 |
中心名稱(制造業) |
依托單位 |
1 |
國家重型汽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
2 |
國家板帶生產先進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北京科技大學 |
3 |
國家超精密機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北京市機床研究所 |
4 |
國家冷軋板帶裝備及工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燕山大學 |
5 |
國家電力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國家電力公司電力自動化研究院 |
6 |
國家電液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浙江大學 |
7 |
國家仿真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亞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8 |
國家干燥技術及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天華化工機械及自動化研究設計院 |
9 |
國家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中冶集團建筑研究總院 |
10 |
國家高效磨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湖南大學 |
11 |
國家工業控制機及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五O二研究所 |
12 |
國家固體激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
序號 |
中心名稱(信息與通信) |
依托單位 |
1 |
國家數字家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中山大學 |
2 |
國家并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江南計算技術研究所 |
3 |
國家多媒體軟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武漢大學 |
4 |
國家高性能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中科院計算所、曙光天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5 |
國家寬帶網絡與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上海未來寬帶技術及應用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6 |
國家平板顯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
7 |
國家企業信息化應用支撐軟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 |
8 |
國家數據廣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西安通視數據有限責任公司,西安交通大學 |
9 |
國家數據通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興唐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0 |
國家數字交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
11 |
國家網絡新媒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 |
12 |
國家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序號 |
中心名稱(輕紡、醫藥衛生) |
依托單位 |
1 |
國家傳染病診斷試劑與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廈門大學 |
2 |
國家非織造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海南欣龍無紡股份有限公司 |
3 |
國家服裝設計與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中國服裝集團公司 |
4 |
國家干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 |
5 |
國家工業結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天津大學 |
6 |
國家海洋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中國海洋大學、青島華海制藥廠 |
7 |
國家合成纖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 |
8 |
國家免疫生物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 |
9 |
國家納米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華中科技大學 |
10 |
國家染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東華大學 |
11 |
國家單糖化學合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江西師范大學 |
12 |
國家中成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
序號 |
中心名稱(建設與環境保護) |
依托單位 |
1 |
國家城市環境污染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 |
2 |
國家城市水污染控制與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武漢安全環境科學研究院 |
3 |
國家城市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四川省水處理及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4 |
國家給水排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院 |
5 |
國家工業建筑診斷與改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中冶集團建筑研究總院 |
6 |
國家工業水處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 |
7 |
國家工業煙氣除塵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中鋼集團武漢安全環保研究院 |
8 |
國家古代壁畫保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敦煌研究院 |
9 |
國家環境光催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福州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