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功能陶瓷材料及制備工藝 | 作????者 | 吳玉勝、李明春 |
---|---|---|---|
出版社 | 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2013年11月1日 |
ISBN | 9787122181015 |
第1章 概述
11 功能陶瓷的地位及定義
12 功能陶瓷的種類及應用
121 電磁功能陶瓷
122 其他功能陶瓷
第2章 電磁功能陶瓷的物理基礎
21 電學性能
211 電導的表征與微觀機制
212 電極化的表征與微觀機制
213 介質損耗
214 絕緣強度
22 磁學性能
221 磁矩和磁化強度
222 物質的磁性
223 磁疇的形成和磁滯回線
224 鐵氧體結構及磁性
225 磁性材料的物理效應
226 磁性材料及應用
第3章 功能陶瓷的生產工藝
31 常用原料
311 原料種類
312 礦物原料
313 化工原料
32 配料計算
33 備料工藝
331 原料的粉碎、水洗、酸洗、磁選
332 原料的預燒
333 原料的合成與粉體制備方法
334 配料
335 混合
336 塑化
337 造粒
338 懸浮
34 成型
341 干壓法
342 可塑法
343 注漿法
344 其他幾種成型方法
35 電子陶瓷的燒結過程
351 固相燒結
352 有液相參加的燒結
353 影響燒結的因素
354 燒成制度的確定
355 燒成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現象
356 壓力燒結
36 陶瓷材料的表面金屬化
361 燒滲法
362 化學鍍鎳法
第4章 電介質陶瓷
41 電介質陶瓷的分類
411 電絕緣陶瓷
412 電容器介質陶瓷
42 非鐵電電容器介質陶瓷
421 溫度補償電容器陶瓷
422 熱穩定型電容器陶瓷
423 微波電容器陶瓷
43 鐵電電容器介質陶瓷
431 BaTiO3晶體的結構和性質
432 BaTiO3基鐵電陶瓷的結構和性質
44 反鐵電電容器介質陶瓷
441 反鐵電體的基本特性
442 反鐵電介質陶瓷的特性和用途
443 反鐵電介質陶瓷電介質瓷料的發展趨勢
45 半導體電容器介質陶瓷
451 BaTiO3陶瓷的半導化途徑和機理
452 半導體陶瓷電容器
第5章 壓電陶瓷
51 壓電陶瓷的壓電效應
52 壓電陶瓷的主要參數
521 壓電系數
522 壓電陶瓷振子與振動模式
523 機械品質因素Qm
524 頻率常數N
525 機電耦合系數K
53 壓電陶瓷材料和工藝
531 鈦酸鉛PbTiO3壓電陶瓷材料
532 PZT二元系壓電陶瓷
533 復合鈣鈦礦氧化物與多元系壓電陶瓷
534 壓電陶瓷材料的發展方向
54 壓電陶瓷的應用
第6章 敏感陶瓷
61 敏感陶瓷概述
611 敏感陶瓷分類及應用
612 敏感陶瓷的結構與性能
613 敏感陶瓷的半導化過程
62 熱敏陶瓷
621 熱敏電阻的基本參數
622 PTC熱敏陶瓷材料
623 NTC熱敏陶瓷材料
624 CRT材料
63 壓敏陶瓷
631 壓敏陶瓷的基本特性
632 ZnO壓敏半導瓷
633 壓敏陶瓷的應用
64 氣敏陶瓷
641 氣敏傳感器分類
642 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氣敏傳感器的敏感機理
643 半導體氣體傳感器的主要技術指標
644 SnO2系氣敏元件
645 摻雜對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氣敏性能的影響
646 氣敏傳感器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第7章 超導陶瓷
71 超導電現象
711 超導現象和超導體
712 高溫超導體
713 超導技術的應用
72 超導體的基本性質
721 超導體的基本特性
722 超導體臨界參數
723 超導體分類
724 約瑟夫森效應
725 BCS理論與應用
73 高溫超導陶瓷及其制備工藝
731 高溫超導材料概述
732 高溫超導體的制備工藝
733 Y-Ba-Cu-O系高溫超導陶瓷的制備工藝
74 超導陶瓷Tc、Jc的提高方法
741 提高臨界轉變溫度Tc的制備方法
742 提高臨界電流密度Jc的制備方法
743 高溫超導體的應用展望
參考文獻
2100433B
功能陶瓷材料及制備工藝(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
本書主要介紹了功能陶瓷的基本性質、組成結構、性能特點、制備工藝以及功能陶瓷在電、熱、力、聲、磁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應用知識,突出基礎性和前瞻性。
全書共分為7章,分別為:功能陶瓷概述、電磁功能陶瓷的物理基礎、功能陶瓷的生產工藝、電介質陶瓷、壓電陶瓷、敏感陶瓷、超導陶瓷。并且結合幾類典型功能陶瓷材料(包括介電、鐵電、壓電、導電、敏感、超導和磁性陶瓷)的功能效應、結構特征、制備原理和應用基礎來闡述功能陶瓷的基本原理、組成-結構-性能關系和發展趨勢,同時對各類功能陶瓷材料的生產工藝過程也作了簡要介紹。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有關先進性陶瓷材料的專業教學用書,也可供功能陶瓷材料研究應用及其元器件生產開發的科技人員參考。
1.練泥:從礦區采取瓷石,先以人工用鐵錘敲碎至雞蛋大小的塊狀,再利用水碓舂打成粉狀,淘洗,除去雜質,沉淀后制成磚狀的泥塊。然后再用水調和泥塊,去掉渣質,用雙手搓揉,或用腳踩踏,把泥團中的空氣擠壓出來,...
氮化硅、碳化硅等新型陶瓷還可用來制造發動機的葉片、切削、機械密封件、軸承、火箭噴嘴、爐子管道等,具有非常廣泛的用途。 &n...
1.練泥:從礦區采取瓷石,先以人工用鐵錘敲碎至雞蛋大小的塊狀,再利用水碓舂打成粉狀,淘洗,除去雜質,沉淀后制成磚狀的泥塊。然后再用水調和泥塊,去掉渣質,用雙手搓揉,或用腳踩踏,把泥團中的空氣擠壓出來,...
格式:pdf
大小:103KB
頁數: 4頁
評分: 4.4
1 報告題目 : 氮化硅陶瓷 課程名稱 : 功能陶瓷與器件 學 院: 材料學院 專 業: 材料物理 班 級: 材料物理 XX 學 號: XXXXXXXX 學生姓名 : XX 指導老師 : XX] 2012 年 6 月 10 日 2 氮化硅陶瓷 摘要 : 隨著時代不斷的進步,工業不斷的發展,在高速發展的今天科技產業對 工業材料的需求越來越高, 而功能陶瓷材料的出現不論在性能上還是在工業的滿 足上都能很好的符合當代發展的需要。本文主要介紹氮化硅陶瓷的基本性質 ,重 點說明氮化硅陶瓷的制備及其進展 .研究現狀問題 ,應用 . 關鍵字 :氮化硅陶瓷 ,發展 ,問題 Abstract: With the era of constant progress, industry unceasing development,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day
第1章緒論
1.1功能陶瓷工業概況
1.2功能陶瓷新材料和新應用
主要參考文獻
第2章功能陶瓷的基本性能
2.1電學性能
2.2力學性能
2.3熱學性能
2.4光學性能
2.5磁學性能
2.6耦合性能
主要參考文獻
第3章功能陶瓷的生產工藝過程
3.1原料及其加工工藝
3.2配料計算
3.3備料工藝
3.4成型
3.5排膠
3.6燒成
3.7陶瓷材料的熱加工
3.8陶瓷材料的冷卻加工
3.9陶瓷材料的表面金屬化
主要參考文獻
第4章結構陶瓷
4.1滑石瓷
4.2氧化鋁陶瓷
4.3高熱導率瓷
主要參考文獻
第5章電容器介質陶瓷
5.1鐵電介質陶瓷
5.2半導體電介質陶瓷
5.3反鐵電介質陶瓷
5.4高頻介質陶瓷
5.5微波介質陶瓷
主要參考文獻
第6章壓電陶瓷材料
6.1壓電陶瓷的壓電性
6.2壓電陶瓷的壓電方程
6.3壓電陶瓷振子與振動模式
6.4壓電陶瓷材料和工藝
主要參考文獻
第7章敏感陶瓷
7.1熱敏陶瓷
7.2壓敏陶瓷
7.3氣敏陶瓷
7.4濕敏陶瓷
7.5光敏陶瓷
7.6多功能敏感陶瓷
7.7氧化鋯半導體陶瓷
主要參考文獻
第8章磁性陶瓷材料
8.1鐵氧體磁性材料概況
8.2鐵氧體的晶體結構和化學組成
8.3鐵氧體陶瓷材料的制備工藝
8.4鐵氧體陶瓷材料的新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第9章生物陶瓷
9.1生物陶瓷的分類
9.2生物功能性和生物相容性
9.3惰性生物醫學陶瓷
9.4表面活性生物陶瓷
9.5多孔質生物陶瓷
9.6涂層和復合材料
9.7骨組織對生物材料的界面響應
主要參考文獻
第10章超導陶瓷
10.1超導電現象
10.2超導體的基本性質
10.3超導陶瓷的種類
10.4高溫超導陶瓷的制備
10.5提高超導陶瓷Tc和Jc的途徑
10.6高溫超導陶瓷的應用
第11章陶瓷基功能復合材料
11.1BaTiO3/金屬復合材料
11.2BaTiO3/BaPbO3復合材料
11.3BaTiO3/聚合物復合材料
主要參考文獻
用于制備微米、亞微米和納米磁性隧道結、磁性隧道結陣列、TMR磁讀出頭和MRAM方法有光刻和電子束曝光以及離子束刻蝕、化學反應刻蝕、聚焦離子束刻蝕等,其中光刻技術結合離子束刻蝕是微加工工藝中具有較低成本、可大規模生產的首選工藝。因此研究光刻技術結合離子束刻蝕方法制備磁性隧道結,通過優化實驗條件,制備出高質量的微米和亞微米磁性隧道結具有很大的實際應用意義。另外,在優化制備磁性隧道結的工藝條件時,金屬掩模法仍具有低成本、省時省力、見效快的優點。一般情況下,利用狹縫寬度為60-100μm的金屬掩模法從制備磁性隧道結樣品到完成TMR測試,只須3-6h因此金屬掩模法制備磁性隧道結,既可用于快速優化實驗和工藝條件,也可以作為采用復雜工藝和技術制備微米、亞微米或納米磁性隧道結之前的預研制方法。
利用金屬掩模法制備磁性隧道結,既可用于快速優化實驗和工藝條件,又可以作為采用復雜工藝和技術制備微米、亞微米或納米磁性隧道結之前的預研制方法。而采用光刻技術中的刻槽和打孔方法及去膠掀離方法制備的磁性隧道結,經過適當的退火處理后可以獲得較高的TMR、較低的RS值以及較小的反轉場和較高的偏置場。這樣的隧道結,可以用于制備MRAM的存儲單元或其他磁敏傳感器的探測單元。
型焦制備工藝(formcoke making process)是指以粉煤或炭質粉料(半焦粉、焦粉、石油焦粉和木炭粉等)為主體原料,配或不配粘結劑加壓成型煤,再經炭化等后處理制備成型焦的一種主續生產工藝。該工藝由粉煤成型(型煤制備)工藝和型煤后處理工藝構成。型煤是型焦工藝的中間產品,經后處理可制取型焦,也可以作為塊狀燃料直接使用;型焦可用于煉鐵和鑄造等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