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苗高約20厘米左右時長出5-8片葉子。4月上中旬,準備將小苗移入大田。此時應少澆水,煉苗5-7天,小苗長到7-10厘米時,連同營養缽一起移栽到大田。移栽前整地,施足底肥,用硫酸亞鐵進行土壤消毒,再用辛硫磷消滅地下害蟲,整平耙細。
為了使定植的苗行通直,便于苗期撫育管理,在定植前按要求的行距劃線,株行距為30厘米×40厘米。在劃線的基礎上開溝,定植溝的深度一般在5-8厘米,開溝的深淺要均勻一致。開溝后要立即移栽,以免因定植溝干燥土壤水分散失而影響苗木成活,要求幼苗株距30厘米,均勻分布在定植溝內,定植應選在無風的晴天,土壤墑情適宜的時候進行,如果土壤干旱,必須在定植前澆透水,待壟面稍干后及時定植。
為使苗木與土壤緊密接觸,以提供幼苗生長所需的水分,定植后要及時鎮壓,當氣候比較干燥時更為必要,比較粘重的或較濕潤的土壤則不宜鎮壓,否則易使土壤板結,不利于幼苗生長。幼苗定植好以后,在行間可覆蓋黑色塑料地膜,有利于保墑保水和保護幼苗,防止雜草滋生。幼苗進入生長初期,可將地膜全部撤除。因此時小苗較弱,地中要保持好濕度,見干即噴水,5月中旬,幼苗在大田中正常生長。
水分是苗木生長的重要條件,在定植前,一定要將育苗地灌足底水。一般在3月中旬葉芽萌動前澆大水一次,4月中旬新梢生長期澆水一次,5月中下旬再澆水一次,6月底7月初進入雨季后基本不需澆水,且要注意排澇。9月上旬澆水一次,11月下旬澆封凍水。一年澆大水5次以上。如氣候干燥,土壤水分不足時,應適量補澆水。
整地前,每畝施土雜肥2000千克,深耕翻地。在幼苗期以施葉面肥為主,每隔一周施一次葉面肥,尿素1000倍液噴施;苗高40厘米后,可隨大水灌溉施有機肥,九月份以后少施氮肥;防止苗木徒長,避免木質化程度差,降低苗木抗凍能力。
育苗地整地時,每畝施硫酸亞鐵20千克。栽入幼苗前起溝,內施辛硫磷或3911藥液500倍液,以殺死蠐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蟲。早春5月初如發現有金龜子類危害幼葉,應噴施士達5%乳油1500倍液,混合用輪紋寧 高效氯氰菊酯800倍液。7、8月份,高溫高濕,幼苗易感病,苗木會出現死亡現象,應噴施乙磷鋁和果病寧400倍液,一周噴一次,直至10月下旬。期間噴施防蟲類藥劑如福來靈400倍液。
定植后,幼苗有一段時間的緩苗期,此時一旦出現土壤板結和雜草,應及時松土除草,松土除草時不要傷及幼苗,松土除草最好在雨后天晴或灌溉后進行,這樣易于作業,并能保墑蓄水。
高山金鏈花幼苗栽入大田時苗高20cm左右,6月初苗高在30厘米左右,一年生苗平均高115厘米,地徑1.08厘米,在生長過程中,苗木分叉3-4次,7月、9月、10月底左右,應剪除小叉。當幼苗長至60厘米以上時,因苗木生長量大,加上該樹種幼苗期干性差,因此會發生倒伏現象,可以在苗木地頸部覆土,然后用竹竿或其它硬枝支撐。
高山金鏈花樹冠開張,平頂或圓形,根據需要可培養成獨干型或多干型。
喬木狀:此樹形多用于城市行道樹,主干高度定于2-2.5米,一般主枝3-4個,每主枝配置2-3側枝,樹體高大且枝角開張,通風透光,有利于花芽形成,便于管理。
灌木狀:該樹形多用于公園或街頭綠地的孤植樹,在幼苗干高20-40厘米時摘心,無中心干,一般主枝5-6個。因高山金鏈花萌芽成枝力強,培養20-40厘米左右的5-6個生長健壯的主枝,以后從各主枝上發出的分枝中選留2-3個,在50-60厘米處短截,培養側枝,其它幼枝去除。3-4年即可完成整形任務。
種子催芽:由于高山金鏈花種子硬實率高,種子發芽緩慢,種子萌發率隨種子處理方法的不同而變化。對高山金鏈花進行各種催芽試驗,并對已經催芽的種子進行了發芽試驗,結果發現采用濃硫酸法或物理處理法對種子催芽效果好。先將種子洗凈,清除病粒、癟粒等雜質,再用800倍多菌靈藥液浸泡15分鐘,然后進一步做催芽處理。
濃硫酸處理:取高山金鏈花種子約200粒,用清水漂洗干凈,加95-98%的濃硫酸20毫升,用玻璃棒不斷攪拌,處理時間分別為10、15、20、25分鐘,然后用瓷漏斗濾去濃流酸,再用清水沖洗干凈,浸泡過夜。通過不同時間段濃硫酸處理發現,處理20分鐘時種子吸脹率和發芽效果最佳,如果時間太短,種皮未被腐蝕完全,種子不能全部吸脹,發芽率低,處理時間太長,部分種子被腐蝕過度,不能發芽。
物理方法處理:用砂紙磨種皮,200目細砂紙輕擦種皮,去黑色外皮且不漏白為準,然后泡入清水中,12小時換一次水,24小時后觀察,選出吸脹的種子,用清水沖洗干凈,放在培養皿中,上下用濕濾紙覆蓋催芽,等胚根長至0.5-1厘米,進行播種。
圃地準備:在種子播種以前,播種的前茬應種植綠肥,其作用是使土壤肥沃、疏松,同時也可消滅田間雜草。整地要細致,通過整地,可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提高地溫,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活性。結合整地施加有機肥,對提高土壤肥力、整地質量和苗木生長發育很重要。經過冬天的冰凍,土質疏松,應再經進一步耕、耙,然后做畦、床,床面高于地面,起壟栽培。苗床的寬度一般以1米為宜,苗床的長度可根據地塊的大小來定。國外多使用溴甲烷熏蒸,它可殺死土壤中的病蟲害,是一種較為理想的熏蒸劑,現在中國國內也已有用于溫室熏蒸。筆者采用呋喃丹和五氯硝基苯或多菌靈混合拌土,效果較為理想,但切記呋喃丹有劇毒,使用時要特別注意。
播種方法:首先準備營養土,將蛭石、黃土、松針土按1:2:2的比例配成營養土,過篩后在營養缽中備用。高山金鏈花種子主要采用春播,一般在2月中旬左右,在簡單塑料大棚中,大棚上加蓋遮光率50%遮蔭網,將催芽后的種子點播種入準備好的穴盤或直徑8厘米的營養缽中,可將胚根根尖掐去1毫米,促使側根發育,根尖向下入土,縫合線與地面垂直。覆營養土厚度為種子高度的3倍左右,噴水保濕,放入整好的育苗地中。播種后要經常檢查種子發芽情況,當中午溫度高時大棚要放風,傍晚落下。當幼芽大量出土時,要及時分期撤出覆蓋物,否則不僅影響幼苗光照,而且造成苗莖彎曲,細弱,生長發育不良。撤除遮蔭網與塑料布時要注意幼苗保護,同時應注意天氣情況,晴天早晚揭或陰天揭比較合適。出苗后注意噴水,保持土壤濕潤,每周葉面噴施3‰的磷酸二氫鉀。并且噴灑1次500倍液的百菌清或多菌靈,以防止小苗猝倒病的發生。種子出齊后,晴天早上揭去塑料膜。幼苗怕曬,中午應適當遮蔭,晚上蓋膜防寒。
除種子繁殖外還可以用扦插繁殖。2月底或3月初,在塑料大棚中進行扦插。選擇無病蟲害、生長健壯、腋芽飽滿的當年生枝條作插穗,插穗長8-12厘米,頂端距腋芽1.5厘米,斜面平滑,放入0.3%的多菌靈溶液中消毒。然后將插穗用ABT生根粉速蘸后備用。做寬100厘米、高40厘米的插床,底部鋪一層20厘米沙子,上面鋪一層黃土,用0.3%的多菌靈溶液消毒。扦插株距10厘米、行距20厘米,深度以插穗上部與基質面平為宜,并用手壓實。棚內溫度保持在28℃左右,濕度90%左右,扦插后第20天開始產生不定根。5月上旬開始煉苗,晴天早上去掉塑料膜,中午適當遮蔭,晚上蓋嚴,減少噴水次數,煉苗10天左右。其它栽培措施同播種育苗。
原產于中歐,在歐洲和美洲廣泛栽植,分布于加拿大溫哥華、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和俄勒岡州波特蘭等地區。中國山東有引種栽培。對土壤適應性強,不管是粘土還是瘠薄的鹽堿土壤均生長良好;耐寒、耐空氣污染,喜潮濕、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可在極端氣溫-32℃以上的區域生長。
選擇保溫保濕,通風良好、光線適量、排水通暢、管理方便的靈芝大棚,棚內要求地面清潔,墻壁光潔,耐潮濕。靈芝棚的大小視培養料的多少而定,一般建在樹林、房前屋后林陰處,靠近水源的位置最合適。培養料入棚前菇棚...
櫻花種植一般在秋季落葉后至春季萌動前進行。種植方法如下:1.栽植:栽植前要把地整平,可挖直徑寬0.8米乘以深0.6米的坑,坑里先填入10公分的有機肥,把苗放進坑里,使苗的根向四周伸展。2.防旱:除定植...
花毛茛(Ranunculus asiaticus)又名芹菜花、波斯毛茛,毛茛科,毛茛屬。由于花朵大,花瓣多,色彩豐富,是暖溫帶地區優良的園林美化材料,又可盆栽和生產切花,在歐洲...
觀花喬木,植株高6-9米左右,冠幅達9米以上。樹冠開張,平頂或圓形,根據需要可培養成多干型、雙干型或獨干型。生長速度中等,每年主枝生長量60-90厘米,1年生實生苗生長量可達2米以上。葉互生,三出復葉, 卵形或微倒卵形, 葉長3.8-4.8厘米,葉色深綠, 葉柄長2.5-4厘米。
圓錐花序頂生,長達45厘米,單穗花序長6 -10厘米,下垂,花冠白色, 形稍歪斜, 下唇裂片微凹, 內面有黃色脈紋及淡紫褐色斑點。花色澄黃如金,具芳香。春夏之交,串串花序下垂,金色小花環環相扣,猶如金鏈。花期達30天以上。莢果長5-7.5厘米,種子棕色。在中國山東泰安,高山金鏈花3月下旬葉芽萌動,花芽萌動在4月上旬,4月27日至5月26日為花期,5月上旬為盛花期。5月下旬為幼果期,6月上旬至7月下旬為果實緩慢生長期,9月中旬成熟,11月下旬落葉。
高山金鏈花抗病性強,而且花期長、花色艷麗,是良好的園林綠化與觀賞樹種,可以在庭院、公園等栽植,也宜作行道樹,還可以點綴在草坪或 石旁做單獨觀賞之用。 2100433B
格式:pdf
大小:28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6
高山杜鵑是原產于我國的名貴花卉,為使這一名花在上海及長三角地區得以推廣應用,特進行高山杜鵑盆花塑料大棚保護地設施栽培技術研究。結果表明,紫砂盆是養護、培育高山杜鵑的優良花盆,盆栽基質以"泥炭+珍珠巖+松樹皮"較好,在上海及長三角地區宜采用塑料大棚保護地設施栽培,如需在春節前開花上市,可通過塑料大棚內加溫加濕的方法進行催花,控制大棚溫度在25℃左右、空氣相對濕度在70%左右即可開花。
格式:pdf
大小:28KB
頁數: 3頁
評分: 4.5
木棉的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選向陽的、土層深厚肥沃的微酸性和中性土壤。 2. 繁殖方法 木棉主要用種子繁殖。每年 10月,果實成串聚生,采回堆放在陰涼處。過 數天,攤開晾曬,果裂種脫,除去絮毛雜物,陰干后貯存。早春 2-3 月間播種,播前催芽, 用條播或撒播均可。每公頃用種量 45-60kg。播后按一般育苗的措施,加強管理,待幼苗長 至 5-6cm時,可進行移栽分床培育。 一年生的苗木高達 50cm以上,秋后或次年春季出圃定植。 每年 3-4月份先開花,后長葉。花冠五瓣,橙黃或橙紅色。花萼黑褐色,革質。花后結橢圓 形碩果,內為卵圓形的種子和白色的棉絮。 栽培技術 用播種、 扦插和分株繁殖。蒴果未開裂前采集, 種子發芽力保存期短,故多隨采隨播,也可用濕沙短期貯藏,條播,覆土 2cm,平均氣 溫 20℃以上,一般 4-5d 可出齊苗;扦插多在 2-3 月或雨季進行, 用長 80-10
花葉高山榕原產中國海南、廣西、云南、印度、東南亞等地。喜高溫、高濕和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寒,適宜生長在土層肥厚的沙壤土,耐干旱,耐貧瘠。
金鏈樹形態特征
蘇格蘭金鏈樹生長速度中等,每年可以長30至45厘米,樹高可達6米。蘇格蘭金鏈樹能適應各種土壤,包括粘土或瘠薄的鹽堿土壤,耐寒,耐空氣污染能力強,容易栽培,移栽成活率高,即使大樹也一樣。蘇格蘭金鏈樹根部帶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可促進樹木的生長,同時對周邊植物的生長也有促進作用。種子在播種前需要用硫酸處理15至30分鐘,也可以用熱水處理。播種深度0.6厘米,要覆蓋坪床。
春季,金鏈樹樹梢開滿瀑布般黃澄澄的花,宛如一串串黃金珠鏈,讓人精神愉悅。
金鏈樹可在極端氣溫-28.8℃以上的區域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