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選用四壁多孔的塑料或陶瓷花盆,用碳根、泥炭蘚、樹皮塊、木炭塊等作盆栽材料。根據蘭苗的大小,選擇不同規格的花盆,但不宜用大盆栽小苗口上述栽好材料在使用前必需在清水中浸泡1天以上備用。盆底要多墊大瓦片或碎磚塊,深度至盆底約1/3處,然后將蘭苗放于盆中央,并在一旁插一細竹竿以固定蘭苗,再填入其他栽培材料,注意根與根之間用材料隔開。
栽植初期先放在陰涼陰涼并有散射光處,僅向葉面上噴些水,勿向盆內澆水。約10-15天后,待萌發出新根后兩移至陰棚下養護。生長季節澆水要干濕相間保持適度干薄餅肥水。生長旺盛期樹每天澆水一次,干旱季節和炎夏還需經常在花盆四周地面上噴水,以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并要注意通風良好。冬季休眠期應少澆水。后期空氣濕度過小要經常澆水保濕,可用噴霧器以噴霧的形式澆水。
剛移栽的組培苗對水分很敏感,缺水則生長緩慢、干枯、成活率低。而噴霧過多則漬水爛根,溫度高、濕度大時還易引發軟腐病大規模發生。移栽后一周內(幼苗尚未發新根)空氣濕度宜保持在90%左右,一周后,植株開始發新根,空氣濕度可保持在70%-80%。種植畦干濕交潛有利于發根長芽。忌強光直射,春秋兩季早上可見陽光,冬季可置光照充足處,其他時間置于具有明亮散射光而又通風的地方。越冬溫度保持在8-10℃即可。
由于石斛類為氣生根,因此要噴施適宜的葉面肥作為營養液,以供給植株充足的養分,利早發根長芽。葉面肥可以選擇硝酸鉀、磷酸二氫鉀、腐植酸類等,以及進口三元復合肥和稀釋的MS培養基等。一般移栽后一周,植株新根發生后開始噴施千分之一的硝酸鉀或磷酸二氫鉀,7-10天噴一次,連續噴3次。長出新芽后每隔10-15天噴3‰的三元復合肥等。生長地貧瘠應注意追肥,第一次在清明前后,以氮肥混合豬牛糞及河泥為主。第二次在立冬前后用花生鼓、菜籽餅、過磷酸鈣等加入河泥調勻糊在根部,此外尚可根外追肥。
石斛生長地的都閉度在60%左右,因此要經常對附生樹進行整枝修剪,以免過于蔭蔽或郁閉度不夠。每年春天前發新整時,結合采收老莖將叢內的枯莖剪除,并除去病莖、弱莖以及病者根,栽種6-8年后視叢蔸生長情況翻蔸重新分枝繁殖。
選地、整地 根據其生長習性,石斛類栽培地宜選半陰半陽的環境,空氣濕度在80%以上,冬季氣溫在0℃以上地區。人工可控環境也可,樹種應以黃桷樹、梨樹、樟樹等且應樹皮厚有縱溝、含水多、枝葉茂、樹干粗大的活樹,石塊地也應在陰涼、濕潤地區,石塊上應有苔蘚生長及表面有少量腐殖質。
選擇生長較密的值株.開過花后.將其從盆中取出,除去老很從叢生莖的基部切開,分切時盡最少傷根系,只掩剪開相互連接的很狀呈部位,根部用手位開,不必用刀切。以主株為一組,再將老根進一步剪除。將新芽靠近盆中央,填入新的基質并壓實,即成新的植株。
盆裁3年以上的植株或部分秋石斛莖的頂部或基部長有小植株時,可以進行切芽繁殖。選擇具有3-4片葉,2-3條根,根長4-5厘米的小植株,從母株上切下,用草木灰或70%的代森錳鋅處理傷口,將苗植入盆中即可。汪意要淺植。栽培2年后一般可開花成為商品花。
扦插繁殖可以結合花后換盆和分株時一起進行。石觸蘭多具有細長、帶肉質的莖,莖上有許多節,節上能長芽,所以能用扦播繁殖。選擇未開花且較充實的整做播條,將技條切成數段,每段具2-3個節,在傷口上涂上草木灰或70%的代森錳鋅處理傷口。將莖一段一段地插入苔蘚和泥炭混合的基質中,一半露在外面,放于半陰、潮濕處。插后1周不必澆水,然后經常噴霧保濕,適當遮陰。經過1-2個月,在節部有新芽長出,新芽下部長出2-3條小根形成新的植株。將新植株連向老莖一起上盆,栽培2-3年可開花。扦插時間以4-8月為好。
高山石斛是一種喜陰涼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在溫暖、潮濕、以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半陰半陽的環境,1月平均氣溫高于8℃的亞熱帶深山老林中生長為佳,適宜生長溫度為15到28度,適宜生長空氣濕度為60%以上,對土肥要求不甚嚴格,野生多在疏松且厚的樹皮或樹干上生長,有的也生長于石縫中。屬氣生根系,主要要求根部通透性好,采用的基質最好能通風透氣濾水,在適宜的溫度濕度下,生長速度快,生存能力非常強。每年春末夏初,二年生莖上部節上抽出花序,開花后從莖基長出新芽發育成莖,秋冬季節進入休眠期。
移栽時間 鐵皮石斛的栽培時間一般是每年的春秋兩季,且春季優于秋季。在浙江地區,鐵皮石斛栽培的最佳時間為每年4月中旬至6月下旬,這段時間氣溫在12~25℃,且空氣濕度較大,出瓶后的試管苗移栽成活率較高且...
選擇樹干直徑8厘米~20厘米的活立木,適當疏去過密枝條及砍除多余的非目的樹種,使林下的透光度達50%~80%,然后用塑料帶(也可用竹篾、藤條、麻、稻草)按株距15厘米~20厘米,自上而下捆綁于附主上。...
鐵皮石斛種植技術: 石斛栽種宜選在春(3~4月)秋(8~9月)季栽種為好,尤以春季栽種比秋季栽種更宜。這主要是充分利用陽春三月,氣候回升,風和日暖,春雨如油,萬物復蘇的黃金季節,適宜的溫濕度,日照,雨...
生于海拔約2000米的密林中樹干上。產中國云南南部(勐臘、景洪)。分布于印度東北部、緬甸、泰國、老撾。模式標本采自緬甸。
高山石斛莖質地堅硬,圓柱形,上下等粗,長12-60厘米,粗4-7毫米,不分枝,具多個節,節間長3-5厘米,具縱條棱。葉數至10余枚,二列互生于中部以上的莖上,革質,長圓形,長5-8厘米,寬1.2-2.3厘米,先端鈍并且稍不等側2裂,基部下延為抱莖的鞘,幼時在下面被黑色硬毛,葉鞘亦密被黑色硬毛。
總狀花序出自具葉的莖頂端,具1-2朵花;花序柄短,長約5毫米,基部被3-4枚、寬卵形、長5-10毫米的鞘;花苞卵狀三角形,長7-13毫米,寬6-7毫米,先端銳尖,下面密被黑色硬毛;花梗和子房長3-4厘米;花除唇盤基部橘紅色外,均為白色,開展;中萼片長圓形,長2.5-3厘米,寬7-10毫米,先端急尖,具5-6條脈;側萼片斜披針形,上側邊緣與中萼片等長,下側邊緣長4-5厘米,寬8-11毫米,先端急尖,具7-8條脈;萼囊狹長,勁直,呈角狀,長約2.5厘米。
花瓣倒卵形,長2.5-3.7厘米,寬1.2-2.2厘米,先端圓鈍并且具短尖,具7-8條脈;唇瓣長3.5厘米,3裂;側裂片倒卵形,圍抱蕊柱,前端邊緣稍波狀;中裂片近圓形,比兩側裂片先端之間的寬小得多,寬1.1-1.5厘米,先端2裂,邊緣具不整齊的鋸齒;唇盤從唇瓣基部至中裂片基部具4-5條并行的小龍骨脊;蕊柱長約6毫米,具長約2毫米的三角形的蕊柱齒;藥帽近半球形,前端邊緣具細齒,頂端稍凹的。花期8-11月。
病害時嫩葉上呈現黑褐色斑點,斑點周圍顯黃色,逐漸擴散至葉片,嚴重時黑斑在葉片上互相連接成片,最后枯萎脫落。此病害常在初夏(3-5月)發生。防治方法:用1︰1︰150波爾多液或多靈1000倍液預防和控制其發展。
危害葉片及莖枝,受害葉片出現褐色或黑色病斑, 1-5月均有發生。防治方法: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噴霧2-3次。
病害時整個植株葉片表面覆蓋一層煤煙灰黑色粉末狀物,嚴重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造成植株發育不良。3-5月為本病害的主要發病期。防治方法: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或40%樂果乳劑1500倍液噴霧1-2次防治。
此害蟲寄生于石斛植株葉片邊緣或葉的背面,吸取汁液,引起植株葉片枯萎,嚴重時造成整個植株枯黃死亡。同時還可引發煤污病。防治方法:此害蟲5月下旬是孵化盛期,以40%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1-3度石硫合劑噴殺效果較好。已成盾殼但量少者,可采取剪除老枝葉片集中燒毀或捻死的辦法進行防治。
害蟲主要躲藏在葉背面啃吃葉肉或咬莖為害花瓣。該蟲害一年內可多次發生,一旦發生,為害極大,常常可于一個晚上就能將整個植株吃得面目全非。防治方法:用麩皮拌敵百蟲,撒在害蟲經常活動的地方進行毒餌誘殺;在栽培床及周邊環境噴灑敵百蟲、澳氰菊酯等農藥,亦可撤生石灰、飽和食鹽水;注意栽培場所的清潔衛生,枯枝敗葉要及時清除場外。
保護級別: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Ⅱ,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瀕危(EN)。
觀賞價值極高,花姿優雅,玲瓏可愛,花色鮮艷,氣味芳香,被喻為“四大觀賞洋花”之一,既可作切花,也可盆栽觀賞,家有數盆熱鬧非凡。此外,花朵剪下2-3天也不凋萎,生命力旺盛令人贊嘆。
該屬植物被認為“秉性剛強,忠厚可親”,西文社會人們常把她敬獻給自己愛戴的尊長。并在每年6月19日時,將石斛送給父親,被稱之為“父親節之花”。它有著“歡迎你,親愛的”的花語,可將其與非洲菊、圓葉桉樹制成胸花,佩在胸前。在歐美常用石斛花朵制成胸花,配上絲石竹和天冬草,表示“歡迎光臨”。至今,廣泛用于大型宴會、開幕式剪彩典禮或招待貴賓。 2100433B
格式:pdf
大小:23KB
頁數: 3頁
評分: 4.5
木棉的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選向陽的、土層深厚肥沃的微酸性和中性土壤。 2. 繁殖方法 木棉主要用種子繁殖。每年 10月,果實成串聚生,采回堆放在陰涼處。過 數天,攤開晾曬,果裂種脫,除去絮毛雜物,陰干后貯存。早春 2-3 月間播種,播前催芽, 用條播或撒播均可。每公頃用種量 45-60kg。播后按一般育苗的措施,加強管理,待幼苗長 至 5-6cm時,可進行移栽分床培育。 一年生的苗木高達 50cm以上,秋后或次年春季出圃定植。 每年 3-4月份先開花,后長葉。花冠五瓣,橙黃或橙紅色。花萼黑褐色,革質。花后結橢圓 形碩果,內為卵圓形的種子和白色的棉絮。 栽培技術 用播種、 扦插和分株繁殖。蒴果未開裂前采集, 種子發芽力保存期短,故多隨采隨播,也可用濕沙短期貯藏,條播,覆土 2cm,平均氣 溫 20℃以上,一般 4-5d 可出齊苗;扦插多在 2-3 月或雨季進行, 用長 80-10
格式:pdf
大小:23KB
頁數: 10頁
評分: 4.3
樸樹栽植技術 一、樸樹概述 樸樹,別名有沙樸、樸子樹、樸仔樹。落葉喬木,高達 20m,胸 徑 1m;樹冠扁球形。小枝幼時有毛,后漸脫落。葉卵狀橢圓形,長 4-8cm,先端短尖,基部不對稱,鋸齒鈍,表面有光澤,背脈隆起并 疏生毛。果熟時橙紅色,徑 4-5mm, 果柄與葉柄近等長,果核表面有凹 點及棱脊。花期 4月;果 9-10 月成 熟。 二、生態習性 喜光,稍耐蔭,喜溫暖氣候及 肥沃、濕潤、深厚之中性粘質壤土, 能耐輕鹽堿土。 深根性,抗風力強。 壽命較長,在中心分布區常見 200-300 年生的老樹。抗煙塵及有毒氣 體。 三、樸樹的主要品種 在四川地區,樸樹主要品種為小葉樸 、大葉樸、珊瑚樸、西川 樸。 (一)小葉樸 別名:黑彈樹 形態特征:落葉喬木,高達 20米,樹冠倒廣卵形至扁球形。 樹皮灰褐色 ,平滑 .當年生小枝淡 棕色,老后色較深,無毛,散生 橢圓形皮孔,去年生小枝灰褐色;冬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