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鋼鐵綠色制造協同創新頂層設計 | 作????者 | 東北大學2011鋼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
---|---|---|---|
出版社 | 冶金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2016年10月31日 |
定????價 | 65 元 | ISBN | 978-7-5024-7331-0 |
版????次 | 1 |
1鐵礦資源綠色開發與利用技術
2先進冶煉、連鑄工藝與裝備技術
3先進常規流程熱軋、熱處理工藝與裝備技術
4先進短流程工藝與裝備技術
5先進冷軋、熱處理和涂鍍工藝與裝備技術
本書介紹了東北大學2011 鋼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面向鋼鐵行業產業協同創新發展需求,協同東北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東北大學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北京科技大學、上海大學、武漢科技大學、寶鋼、鞍鋼、首鋼、武鋼等單位,組建的2011 鋼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工藝與裝備開發平臺總體發展思路及架構情況。圍繞常規板坯鋼鐵生產流程、薄板坯連鑄連軋生產流程以及薄帶連鑄生產短流程等三個生產流程,介紹了中心“先進冶煉、連鑄工藝與裝備技術”、“先進熱軋及熱處理工藝與裝備技術”、“先進短流程生產工藝與裝備技術”、“先進溫-冷軋、退火和涂鍍工藝與裝備技術”、 鐵礦資源綠色開發利用方向等五個研究方向的新一代鋼包底噴粉精煉工藝與裝備技術、高品質連鑄坯生產工藝與裝備技術、煉鑄軋一體化組織性能控制、極限規格熱軋板帶鋼產品熱處理工藝與裝備、薄板坯無頭/半無頭軋制 無酸洗涂鍍工藝技術、薄帶連鑄制備高性能硅鋼的成套工藝技術與裝備、高精度板形平直度與邊部減薄控制技術與裝備、先進退火和涂鍍技術與裝備、復雜難選鐵礦預富集-懸浮焙燒-磁選(PSRM)新技術、超級鐵精礦與潔凈鋼基料短流程綠色制備技術等十項自主創新的關鍵共性技術研發概況。 本書對冶金企業、科研院所從事鋼鐵材料研究和開發的科技人員、工藝開發人員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也可供中、高等院校中的鋼鐵冶金、材料加工、材料學、熱處理和選礦等專業的從教人員及研究生閱讀、參考。
頂層設計是運用系統論的方法,從全局的角度,對某項任務或者某個項目的各方面,各層次,各要素統籌規劃,以集中有效資源,高效快捷地實現目標。
一個工程學術語——“頂層設計”,正成為中國新的政治名詞。作為中央文件出現的名詞,首見于“十二五”規劃。其在工程學中的本義是統籌考慮項目各層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統攬全局,在最高層次上尋求問題的解決之道...
企業“頂層設計”分成三個層面:企業商業模式、組織模式、資本模式。 這是一個有先后順序和邏輯關系的系統,其中商業模式是頂層設計的源點,也就是說,我們的 企業轉型首先要解決企業的商...
格式:pdf
大小:21KB
頁數: 2頁
評分: 4.4
“解決企業污染排放的問題,本質上是資源利用、能源轉換效率的問題。” 在 3月 7日召開的河北鋼鐵集團 “綠色發展” 新聞發布會上, 集團總經理彭兆豐 介紹,集團組建 5年來,共投入 175億元用于環保治理, 約占同期全國重點鋼企 環保總投資 37%,噸鋼環保投資達到 70元,噸鋼環保運行成本達到 110元,均 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5年化解掉 3個大型鋼廠的產能 產能規模,在高盈利時期意味著利潤和真金白銀的“硬指標”。而河北鋼鐵 集團環保治理的“第一槍”卻是從減“硬指標”上打響。 組建 5年多來,河北鋼鐵集團對凡是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綠色發展標準的 項目和產能,一律叫停或下馬,先后壓減新增產能、重復建設項目 115個,壓減 投資 1000億元。先后淘汰煉鐵產能 560多萬噸、煉鋼產能 300萬噸。業內人士 算過一筆賬,如果按照當前投資一座新鋼廠的成本計算, 該集團 5年來僅壓減投 資和淘汰落
格式:pdf
大小:21KB
頁數: 1頁
評分: 4.6
3月22日,綠色建筑與建筑工業化項目群協同創新工作組2018年度第一次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根據協同創新工作機制要求和工作安排,本次會議對協同創新工作進展情況、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以及下一步工作計劃行了深入討論.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張巧顯處長、宋敏項目主管,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葉浩文助理總經理,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許杰峰總經理。
2017年7月22日,中國綠色制造聯盟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出席大會并作重要講話。 辛國斌強調,成立中國綠色制造聯盟,有利于進一步促進綠色制造理念傳播,加強政產學研用金等互動交流,增進綠色制造國際合作,推動綠色制造產業發展壯大。
綠色制造公共服務平臺,圍繞“標準—產品—工廠—企業—園區—供應鏈—消費”全體系進行架構設計,搭載了產融對接、案例展示、數據基礎搭建等功能,是“綠色制造 互聯網”融合模式。 綠色制造體系第三方評價機構利用綠色制造公共服務平臺開展自我聲明。 利用綠色制造公共服務平臺定期公布列入綠色制造示范企業、園區的綠色制造水平指標及先進經驗等信息。
綠色制造涉及三部分領域的問題:一是制造問題,包括產品生命周期全過程;二是環境保護問題;三是資源優化利用問題。
首先.綠色制造是“從搖籃到墳墓”的制造方式,它強調在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的每一個階段并行、全面地考慮資源因素和環境因素,體現了現代制造科學的“大制造、大過程、學科交叉”的特點。綠色制造倡導高效、清潔制造方法的開發及應用,達到綠色設計目標的要求。這些目標包括提高各種資源的轉換效率、減少所產生的污染物類型及數量、材料的有效回收利用等。
其次.綠色制造強調生產制造過程的“綠色性”.這意味著它不僅要求對環境的負影響最小,而且要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
第三.綠色制造對輸入制造系統的一切資源的利用達到最大化。粗放式的能源消耗導致的資源枯竭是人類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最大難題,如何最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資源獲得最大的效益,使子孫后代有資源可用是人類生產活動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