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高效集成冷凍站 | 類????屬 | 冷凍站 |
---|---|---|---|
對????象 | 公共建筑中央空調 | 核????心 | 節能控制系統 |
高效集成冷凍站經過二次深化設計來達到中央空調系統的最優運行狀態,以保證冷凍站的高效節能;通過工廠整體預裝和調試來提供冷凍站的最佳整體性能和質量;通過節能控制系統的關聯關聯控制實現冷水機組、冷凍水泵、冷卻水泵和冷卻塔的協同運行,從而降低整個空調系統的能耗。
應用航天器熱控制技術、流體傳動與密封技術、機電一體化設計技術、管路焊接與測試技術和機電熱一體化系統集成技術等航天技術和工程經驗,通過對國外先進產品與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開發形成了中央空調高效節能集成冷凍站,在填補國內空白的同時,將引領中國冷凍站劃時代的變革。
高效集成冷凍站與傳統冷凍站相比,其年均運行效率提高20%-50%,占地面積節省1/3,建設周期縮短一半,并且維修運輸方便、使用壽命延長,可大幅度降低中央空調系統運行費用和維護難度。2100433B
根據個人的經驗,給你提幾個切實有效的方法? 1.首先是尋找學科中可以自我挑戰的地方。簡單的說,學習變成一種個人的競爭,特別是做作業的時候,今天十道題,我的目標是錯不超過兩道,以此為個人挑戰和激勵。 2...
防潮除濕的方法有不少,可以有效改善家居的整體濕潤環境。 妙法一:預防為主防潮除濕的最佳方式便是預防為主。一般來說,家中被子、枕頭以及布藝沙發套等家居配件在連續使用一個月左右就應當放置于太陽底下晾曬幾個...
先檢查一下抽屜軌道看是不是軌道的問題,如果是的話用老虎鉗把抽屜上面的軌道開口向內夾一下就好了。
格式:pdf
大小:79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8
近日,開利中國獲得了武漢地鐵二號線項目,為其集成式冷凍站提供了42臺50XW高效螺桿機組。“集成式冷凍站的應用在中國空調市場已經成為不斷增長的重要趨勢,我們非常榮幸能夠為該項目提供高效螺桿機組,以確保武漢地鐵二號線的高效運行。”
格式:pdf
大小:79KB
頁數: 1頁
評分: 4.4
4月26日下午,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北京衛星制造廠(529廠)主辦的神舟北極高效集成冷凍站專項技術交流會在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1所成功召開,獲得了非常不錯的反響。1所設備總工韓兆強,1所旗下設備主任、設備(暖通)工程師等共有30余人參加了此次交流會.其中韓總主持會議并致辭。
冷凍是指用低溫的方法將魚、肉等食品中的液態水分凍結成固態的過程。這是一種安全、健康的保存方式,可以有效地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防止食品變質,同時還容易恢復原狀。但是,冷凍的方法不適用于雞蛋、生菜、罐頭和一些醬制品等。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有害微生物都會在冷凍過程中死亡,有可能是亞死亡 。
冷凍速度因食品及設備而異,一般冷凍速度越快越好,如魚肉肌球蛋白在一3~一2℃之間變異最快,因此需要冷凍時盡快通過該溫度段。在一定溫度范圍內(-5~—1℃),食品內的水分大多數被凍結,形成大量冰晶,這個溫度區域叫做最大冰晶生成帶。這個溫度范圍內食品內部的水分狀態發生巨大轉變,食品的品質也發生重大變化。通過最大冰晶帶的速度越快,越有利于食品的品質 。
其原理是在冷凍過程中,細胞外溶液首先產生冰晶,在蒸汽壓作用下細胞內的水流向細胞外的冰晶,這時形成較大的冰晶,并且分布不均勻。由于蛋白質變性,細胞膜更易失水,從而使冰晶的體積進一步增大。大冰晶會破壞細胞壁,造成細胞質外流,進而引起食品品質的降低。另外,食品在冷凍時,冷凍速度是從表面向中心遞減,冷凍速度分布不均勻也易引起食品品質降低。長時間冷凍,不但大冰晶會破壞組織結構,并且解凍后細胞不能恢復原狀,細胞液大量流失,影響食品的風味和品質,甚至不能食用 。
冷凍技術是一種古老的食品保存技術。早在公元前1000年,我國已經懂得利用冰窖冷凍儲藏食品;而希臘人和羅馬人則會在地窖中放入壓碎的雪塊用以食品的冷凍。我國的冷凍食品商品化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起步;80年代,隨著家用冰箱、冰柜和冷藏柜的普及,推動了冷凍食品的發展;90年代,我國冷鏈初步形成,品種不斷增加,生產企業大幅度增多 。
冷凍食品的包裝要可以承受0℃以下的低溫,并且可以防潮。冷凍食品可以使用塑料容器、冷凍袋或真空包裝袋,其中真空包裝使食品和空氣分隔開,可以有效地防止食品凍傷 。
按照基礎油的不同,可分為礦物油冷凍油,半合成冷凍油和全合成冷凍油。
半合成冷凍油和全合成冷凍油統稱為合成冷凍油。
集成式智能變電站產品簡介
集成變電站是一種面保護型集成變電站。底架上依次固定下層鋼架、上層鋼架、四周墻板和頂蓋,上層鋼架
的左、右兩側分別為變電站的進、出線設備室,下層鋼架為對應的控制裝置室,中央為有主變壓器室,四周墻板上均安裝百葉窗和前、后、左、右出入門,頂蓋固定在上層鋼架的上端。
集成變電站符合國家國網對智能變電站提出的"四化"要求:
1.集成一體化
一次設備狀態監測集成,二次設備功能集成,一、二次設備有機集成;
2.信息標準化
信息共享,互聯互通
3.協同互動化,調度、相鄰變電站、電源、用戶
4.生成調試工業化,易集成、易擴展、易升級、易改造、易維護。
另符合國家電網公司企業標準
Q/GDW 383-2009《智能變電站技術導則》
Q/GDW 426-2010《智能變電站合并單元技術規范》
Q/GDW 427-2010《智能變電站測控單元技術規范》
Q/GDW 428-2010《智能變電站智能終端技術規范》
Q/GDW 429-2010《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技術規范》
Q/GDW 430-2010《智能變電站智能控制柜技術規范》
Q/GDW 431-2010《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現場調試導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