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麩楊形態(tài)特征
落葉喬木或小喬木,高4-15米,樹皮灰褐色,小枝被微柔毛。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有小葉3-6對,葉軸上部具狹翅,極稀不明顯;葉卵狀長圓形或長圓形,長5-12厘米,寬2-4.5厘米,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全緣,葉背疏被微柔毛或僅脈上被毛,側(cè)脈較密,約20對,不達邊緣,在葉背明顯突起;葉無柄或近無柄。圓錐花序長15-20厘米,密被微絨毛;苞片鉆形,長1-2厘米,被微絨毛;花小,徑約3毫米,白色;花梗短,長約1毫米;花萼外面疏被微柔毛,裂片狹三角形,長約1毫米,寬約0.5毫米,邊緣具細睫毛,花瓣長圓形,長約2毫米,寬約1毫米,兩面被微柔毛,邊緣具細睫毛,開花時先端外卷;花絲線形,長約2毫米,中下部被微柔毛,在雌花中較短,長約1毫米,花藥卵形;花盤厚,紫紅色,無毛;子房球形,密被白色柔毛,徑約1毫米,雄花中有不育子房。核果近球形,略壓扁,徑約4毫米,成熟時暗紫紅色,被具節(jié)柔毛和腺毛;種子小。紅麩楊落葉喬木,高7~12米。
小枝被有短柔毛。
單數(shù)羽狀復(fù)葉,小葉7~11片,最多可達17片,葉軸的上部有狹翅或在幼時葉軸全部有翅;小葉無柄,小葉片卵狀長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7~1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全緣,下面脈上被短柔毛。
圓錐花序頂生,長11~20厘米,具開展的分枝,被細柔毛;花小,白色;花藥紫色。
果序下垂,核果紅色,近圓形,密被柔毛。
花期5月。
果期9~10月。
分 布:產(chǎn)板橋、斷江坪、馬灣、九沖、扁擔河、泮龍、老君山。
生 境:生長在海拔800-1500的河邊或山坡灌木叢中。
繁殖方式:同鹽膚木。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shù)據(jù)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理為小鼠腹腔注射樹皮氯仿提取物200mg/kg,出現(xiàn)活動減少,增大劑量則產(chǎn)生共濟失調(diào),最后因呼吸抑制而死亡;甲醇提取物1000mg/kg,出現(xiàn)活動減少、眼瞼下垂、呼吸困難、后肢外展。
⑴形態(tài)優(yōu)美,雄性不飛絮,凈化美化環(huán)境,適宜城鄉(xiāng)綠化。⑵速生胸徑年平均生長量為1.0~1.84cm,樹高年平均生長量為1~1.5cm。⑶耐寒,在齊齊哈爾經(jīng)歷了-39.5℃低溫,未發(fā)生凍害,生長良好。⑷抗...
紅花滿天星株高0.5米左右,冠徑0.5米左右,生長速度快,分枝力特強,株型矮壯緊湊,枝條葉片小,分枝多,開花密,猶如孔雀開屏一樣,花朵紅色。
你好。紅端木的形態(tài)特征和基本狀況是這樣的: 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于我國東北、華北、西北、華東等地,朝鮮半島及俄羅斯也有分布 形態(tài)特征:落葉灌木。老干暗紅色,枝椏血紅色。葉對生,橢圓形。聚傘花序頂生,花乳白色。...
格式:pdf
大小:168K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7
采用木細胞分析系統(tǒng)對歐美楊、苦楊、俄羅斯楊、斯大林楊、健楊、銀×新、新疆楊及群眾楊8種新疆楊樹木材纖維形態(tài)的長度和寬度指標進行觀測,結(jié)果表明:8種楊樹中,維長度最短的為群眾楊,最長的為斯大林楊;纖維寬度最窄的為苦楊,最寬的為銀×新楊。8種楊樹的各項纖維指標均符合造紙要求。
格式:pdf
大小:168K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3
國槐形態(tài)特征 落葉喬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綠色,皮孔明顯。羽狀復(fù)葉長 15-25 厘米;葉軸有毛,基部膨大;小葉 9-15 片,卵狀長圓形,長 2.5-7.5 厘 米,寬 1.5-5 厘米,頂端漸尖而有細突尖,基部闊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圓錐花序頂生;萼鐘狀,有 5小齒;花冠乳白色,旗瓣闊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脈,翼瓣龍骨瓣邊緣稍帶紫色;雄蕊 10條,不等長。莢果肉質(zhì),串珠狀, 長 2.5-5 厘米,無毛,不裂;種子 1-6 顆,腎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長習(xí)性 性耐寒,喜陽光,稍耐陰,不耐陰濕而抗旱,在低洼積水處生長不良, 深根,對土壤要求不嚴, 較耐瘠薄, 石灰及輕度鹽堿地 (含鹽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長。但在濕潤、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土壤上生長最 佳。耐煙塵,能適應(yīng)城市街道環(huán)境。病蟲害不多。壽命長,耐煙毒能力強。 用途 中國
落葉喬木或小喬木,高4-15m。樹皮灰褐色,小枝被微柔毛。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葉軸上部有狹翅;具小葉7-13,無柄或近無柄,卵狀長圓形或長圓形,長5-12cm,寬2-4.5cm,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全緣,下面沿脈有細毛。圓錐花序頂生,長15-20cm,密被微絨毛;花小,雜性,白色;花暮裂片狹三角形;花瓣長圓形,開花時先端外卷;花絲線形;花藥卵形;花盤厚,紫紅色,無毛;子房球形,徑約1mm,1室,花往3。果序下垂;核果近球形,略壓扁,徑約4mm,成熟時暗紫紅色,被具節(jié)柔毛和腺毛。種子小。花期5月,果期9-10月。
生長于海拔460-3000米的石灰山灌叢或密林中。
主要分布于陜西省、甘肅省、湖北省、湖南省、四川省、貴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區(qū)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