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海口市地下綜合管線管理辦法 | 施行時間 | 2020年1月16日 |
---|
現就《海口市地下綜合管線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作如下解讀:
一、制定的必要性
地下綜合管線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被稱為城市的“生命線”。地下綜合管線安全運行是企業安全生產、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對維護城市公共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我市地下綜合管線管理混亂,各行政管理部門協調配合不足,各自為政,多頭管理,且未建立有效的地下綜合管線信息管理機制,難以滿足規劃、建設和管理的需求,無法避免產生各種地下綜合管線施工事故。為此,我市按照住建部等六部委的要求,于2015年底前完成了覆蓋我市主城區和2區1城8園等約590平方公里區域地下綜合管線普查,并建立了地下綜合管線管理信息系統。
為了充分發揮地下綜合管線普查成果的作用,盡快建立地下綜合管線數據庫的動態更新機制,規范地下綜合管線工程建設行為,保障地下綜合管線運行安全,共享地下綜合管線信息資源,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亟需對地下綜合管線管理進行立法。
二、制定的主要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
3、《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
4、《城市建設檔案管理規定》;
5、《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管理規定》;
6、《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管理辦法》;
7、《海南省城鄉規劃條例》;
8、《海南省城市市政設施管理條例》;
9、《海南省檔案管理辦法》;
10、《海南省加強城市規劃管理的若干規定》;
11、《海口市城鄉規劃條例》;
12、《海口市市政設施管理條例》。
三、主要內容
《辦法》分為五章,共三十三條。第一章總則,第二章規劃和建設,第三章數據庫的建設和使用,第四章法律責任,第五章附則。
(一)關于地下綜合管線的定義。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4〕27號)的規定,《辦法》第三條規定“本辦法所稱地下綜合管線,是指建設于地下的供水、排水、燃氣、熱力、電力、通信、廣播電視、工業等管線及其附屬設施。”
(二)關于地下綜合管線的規劃和建設。《辦法》規定了地下綜合管線的規劃、建設流程和交付使用要求,并強調了權屬單位、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的責任。一是提出對建設地下綜合管線前的要求。地下綜合管線建設單位應當根據市人民政府批準的地下管線綜合規劃和年度建設計劃建設地下綜合管線。二是對建設地下綜合管線事中管理的要求。地下綜合管線覆土前,建設單位應當向市自然資源和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組織驗槽和竣工測量,形成準確的竣工測量數據后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三是對建設地下綜合管線事后管理的事項要求。地下綜合管線交付使用時,應當提交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道路挖掘許可證、建設工程設計方案、放(驗)線和竣工測量成果、規劃核實證明、工程檔案認可文件、竣工圖及其他相關建設材料。未按前款要求提交材料的,不得辦理交付使用手續,屬政府投資的建設項目的,不得安排竣工決算評審或者審計。
(三)關于地下綜合管線數據。《辦法》規定,數據庫的地下綜合管線數據來源主要有五種:一是有關管線行業主管部門和權屬單位現有的管線數據;二是通過地下綜合管線普查獲得的管線數據;三是有關管線行業主管部門和權屬單位正在規劃、設計或建設中的管線數據;四是地下綜合管線建設工程覆土前的竣工測量數據;五是建設單位發現地下綜合管線資料不明或者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發現未建檔的地下綜合管線,向市自然資源和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后組織探測獲取的測量數據。《辦法》明確地下綜合管線數據庫的更新采用動態更新與片區普查相結合的方式,建立以覆土前竣工測量為主的地下管線數據更新機制,保證地下管線數據更新及時、準確、完整。《辦法》還規定市自然資源和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根據與有關管線行業主管部門和權屬單位共同確定的數據庫使用范圍和使用權限,向社會公眾提供地下綜合管線信息查詢和咨詢服務。有關管線行業主管部門和權屬單位根據使用范圍和使用權限,通過計算機網絡等技術手段可以無償使用數據庫。
(四)關于法律責任的說明。按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關于從“事前審批”轉變為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要求,《辦法》規定地下綜合管線施工過程中,市政設施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不定期進行現場監督管理,查驗相關施工手續是否完備,施工單位應當主動配合監督。施工手續不完備的,市政設施主管部門應當函告相關主管部門,并按規定進行處罰。為確保建設單位在覆土前進行竣工測量形成準確的地下綜合管線數據,《辦法》還根據政府規章的立法權限,對“建設單位未按規定在地下綜合管線建設工程覆土前組織驗槽和竣工測量的”設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 2100433B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地下綜合管線管理,規范地下綜合管線工程建設行為,保障地下綜合管線運行安全,共享地下綜合管線信息資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海南省城鄉規劃條例》《海口市城鄉規劃條例》《海口市市政設施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地下綜合管線的規劃、建設及地下綜合管線信息系統(數據庫)的建設、管理和綜合利用,適用本辦法。
國防科研、軍事專用的地下綜合管線的管理,不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地下綜合管線,是指建設于地下的供水、排水、燃氣、熱力、電力、通信、廣播電視、工業等管線及其附屬設施。
第四條自然資源和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地下綜合管線的規劃管理、綜合協調以及地下綜合管線信息系統(數據庫)的建設、管理和綜合利用。
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市政管理行政主管部門依據法定職責分別負責地下綜合管線建設的監督管理。
市城建檔案管理機構負責地下綜合管線工程檔案資料的收集、保管及利用。
發展和改革、財政、交通運輸、公安、水務、應急管理、市場監管、生態環境、科工信、旅游和文體、電力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做好地下綜合管線的相關工作。
第五條市人民政府應當將數據庫的更新、管理及運行維護經費納入市財政預算予以保障。
第六條鼓勵建設地下綜合管廊,提高地下空間利用效率;鼓勵架空管線的權屬單位制訂改造計劃,逐步入地埋設管線。
第二章規劃和建設
第七條地下綜合管線規劃和建設實行統籌規劃、協調建設、綜合管理、資源共享、保障安全的原則。
第八條市市政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發展和改革、住房和城鄉建設、公安機關交通管理等有關部門,根據國土空間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地下管線綜合規劃,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地下綜合管線建設單位應當根據市人民政府批準的地下管線綜合規劃和地下綜合管線的年度建設計劃建設地下綜合管線。
第九條建設道路、橋梁、隧道等市政基礎設施時,建設單位應當通知相關地下綜合管線單位同步建設地下綜合管線。不能同步建設的,應當按照地下管線綜合規劃預留地下綜合管線位置。
第十條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涉及地下綜合管線的,各管線權屬單位應當配合指認管線的詳細位置、提供需要遷移管線的詳細資料,提出管線保護方案等。
遷移管線的有關費用應當納入項目建設總投資。
第十一條已建成地下綜合管廊,且在地下綜合管廊中預留管線位置的,自然資源和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不再審批地下綜合管廊以外的管線位置,市政管理行政主管部門不再審批上述管線的道路占用挖掘許可。
第十二條新建、改建、擴建各類地下綜合管線應當向自然資源和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并向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施工許可證。
第十三條建設單位申請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前,施工單位在地下綜合管線工程施工前,均應當向自然資源和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和市城建檔案管理機構申請取得施工地段的地下綜合管線現狀資料。
第十四條地下綜合管線工程開工前,建設單位應當依法向自然資源和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組織放線,自然資源和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接到書面申請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完成放線。
第十五條地下綜合管線工程施工,確需挖掘城市道路的,應當向市政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影響交通安全的,市政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在批準前,應當征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同意。
因管線養護、維修或者搶修需要挖掘城市道路,不涉及規劃變更的,申請人無需提供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第十六條地下綜合管線工程施工過程中,因場地條件或地下空間占用等原因需變動城市地下綜合管線的平面位置、埋深、規格等設計方案的,建設單位應當經原審批部門同意。
第十七條地下綜合管線覆土前,建設單位應當向自然資源和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組織驗槽和竣工測量,形成準確的竣工測量數據后報自然資源和規劃行政主管部門。
第十八條地下綜合管線工程竣工后,建設單位應當向自然資源和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規劃核實。自然資源和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對符合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要求的,出具竣工規劃核實證明;不符合的,責令建設單位整改后重新申請規劃核實。
第十九條列入城建檔案接收范圍的地下綜合管線建設工程,建設單位在組織竣工驗收前,應當提請城建檔案管理機構對工程檔案進行預驗收。預驗收合格后,由城建檔案管理機構出具工程檔案認可文件。
第二十條建設單位應當組織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按照規定程序依法進行竣工驗收,經驗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
第二十一條地下綜合管線交付使用時,應當提交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道路挖掘許可證、建設工程設計方案、放(驗)線和竣工測量成果、規劃核實證明、工程檔案認可文件、竣工圖及其他相關建設材料。
未按前款要求提交材料的,不得辦理交付使用手續;屬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的,不得安排竣工決算評審或者審計。
第二十二條地下綜合管線權屬單位應當定期開展日常巡查并排查和消除地下綜合管線安全隱患,制定應急預案并定期進行演練,保障地下綜合管線的安全運行和完好、正位并符合有關標準、技術規范的要求,避免發生地面坍塌、管道爆裂等事故。
第三章數據庫的建設和使用
第二十三條市自然資源和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數據庫,確保地下綜合管線的信息和數據的實時錄入、動態管理和綜合利用,并通過“海口市地下管線協同共享系統”對地下綜合管線數據和信息進行管理,實現數據庫的共建共享。
引導和支持有條件的有關管線行業主管部門和權屬單位建立完善本單位的管線信息系統。
第二十四條數據庫的地下綜合管線數據來源包括:
(一)有關管線行業主管部門和權屬單位現有的管線數據;
(二)通過地下綜合管線普查獲得的管線數據;
(三)有關管線行業主管部門和權屬單位正在規劃、設計或建設中的管線數據;
(四)地下綜合管線建設工程覆土前的竣工測量數據;
(五)建設單位發現地下綜合管線資料不明或者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發現未建檔的地下綜合管線,向市自然資源和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后組織探測獲取的測量數據;
(六)通過其它方式獲得的管線數據。
第二十五條數據庫更新采用動態更新與片區普查相結合的方式,建立以覆土前的竣工測量為主的動態更新機制。
第二十六條市自然資源和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根據城市建設需要,對未完成地下綜合管線普查區域組織地下綜合管線普查,并及時更新地下綜合管線數據。
第二十七條市自然資源和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根據與有關管線行業主管部門和權屬單位共同確定的數據庫使用范圍和使用權限,向社會公眾提供地下綜合管線信息查詢和咨詢服務。
有關管線行業主管部門和權屬單位根據使用范圍和使用權限,通過計算機網絡等技術手段可以無償使用數據庫。
第二十八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使用數據庫,查閱地下綜合管線信息的,應當遵守國家有關保密規定。
除市自然資源和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其通過數據庫共享獲得的地下綜合管線信息提供給其他人使用。
第四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九條地下綜合管線施工過程中,市政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不定期進行現場監督管理,查驗相關施工手續是否完備,施工單位應當主動配合監督。施工手續不完備的,市政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函告相關主管部門,并按規定進行處罰。
第三十條違反本辦法第十六條,建設單位未按規定在地下綜合管線建設工程覆土前組織驗槽和竣工測量的,由自然資源和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處以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一條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后,建設單位未向市城建檔案管理機構移交建設項目檔案的,由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并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章附則
第三十二條本辦法具體應用問題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第三十三條本辦法自2020年1月16日起施行。
我國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工作的目標任務還包括:2017年底前,完成城市地下管線普查,建立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編制完成地下管線綜合規劃。力爭用5年時間,完成城市地下老舊管網改造,將管網漏失率控制在國家標準...
你好,你可以去網上查一下,謝謝!
具體業務背景:是一根管內穿多根電線或電纜的時候用的。
格式:pdf
大小:25KB
頁數: 3頁
評分: 4.7
城市地下管線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的"血管",是發揮城市功能、確保社會經濟和城市建設健康、協調發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針對中山市地下綜合管線管理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一些相應的對策建議。
格式:pdf
大小:25KB
頁數: 11頁
評分: 4.5
1 XX市地下綜合管線管理信息系統 總體建設方案 為全面提升城市市政地下綜合管線管理水平,營造良好的城 市人居環境,按照市委市政府對地下綜合管線管理總體要求,充 分利用 XX市現有市政管網信息化資源, 結合我市地下管網管理實 際情況,建設符合 XX 管理實際的特色地下綜合管線管理信息系 統,制定本建設方案。 一、工程概況 地下綜合管線管理信息系統是一個為城市建設、城市管理和 決策服務的,以計算機網絡為載體, GIS 軟件為支持平臺的應用 型技術系統。該系統的建設目標是以電子地圖為基礎,以空間信 息數據和屬性信息數據為資源,通過地下管線信息和城市基礎空 間信息的獲取、存儲、管理、分析、查詢、統計、輸出、更新, 實現地下管線數據的動態管理,從而為城市建設規劃、管理提供 技術決策支持。 二、建設目標 (一)建立地下管線數據管理服務中心和數據交換平臺 word 格式可編輯 專業資料整理 以數字城
近日,省住建廳專家組對鐘祥市地下綜合管線普查及信息系統建設項目(探測數據)進行了驗收。
專家組聽取了鐘祥市城建檔案館對項目情況的介紹,西安煤航信息產業有限公司、南京市測繪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分別就管線探測、項目監理情況進行專項匯報,對數據成果資料進行了審閱。經現場質詢和專家討論,專家組認為該項目探測數據各項成果資料齊全、規范,符合驗收要求;完成了鐘祥市城區38平方公里內綜合管線1277.33公里的探測任務,探測管線總點數41865個,符合現行規范規程要求。
專家組一致同意該項目通過驗收,建議項目建設單位要進一步完善文檔資料,并積極做好后期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和監理工作。
近日,省住建廳專家組對漢川市地下綜合管線普查及信息系統建設項目進行了驗收。
專家組通過聽取匯報、查閱資料、現場戡踏方式進行。專家組首先聽取了漢川市建設局對項目基本情況的介紹,武漢科島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武漢珞珈德毅有限公司、山東中基地理信息監理有限公司分別就管線探測、項目監理等情況進行專題匯報。同時,對數據成果資料進行了審閱,并建議相關單位要進一步補充、完善文檔資料,加強數據入庫檢查,并進行數據的復核、補充。
專家組一致認為,漢川市城鄉建設局及中標單位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完成了城區30平方公里范圍內1142.73公里長的管線普查工作,探測管線總點數45307個,信息系統建設完善,各項成果資料齊全、規范,達到驗收要求。
智慧管線——城市地下綜合管線信息管理系統
作 譯 者:張鵬程 等
出版時間:2018-06千 字 數:736
版 次:01-01頁 數:436
開 本:16開
裝 幀:
I S B N :9787121343001
換 版:
所屬分類:科技 >> 通信與網絡 >> 通信技術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