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于中國、朝鮮和日本;在中國分布于長江以南各省區。生于海拔150-1400米的闊葉林中。 在天然林中,散生于甜櫧(Castanopsis eyrei (Champ.) Tutch.)、苦櫧(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Lindl.) Schott.)、栲樹(Castanopsis fargesii Franch.)、米櫧(Castanopsis carlesii (Hemsl.) Hay.)、鉤栗(Castanopsis tibetana Hance)、南嶺栲(Castanopsis fordii Hance)、青岡櫟(Cyclobalanopsis glauca (Thunb.) Oerst.)、小葉青岡(Cyclobalanopsis myrsinifolia (Blume) Oersted)、云山青岡(Cyclobalanopsis sessilifolia (Blume) Schott.)、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 Dunn)為優勢樹種的常綠闊葉林中。喜溫暖濕潤的小氣候環境,在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水分條件較好、酸性和微酸性土壤上生長良好。
喬木或小喬木,高5-10米,也有灌木;小枝纖細,暗褐色。葉紙質,披針形或倒卵狀披針形或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9-14厘米,寬2.5-4厘米,最寬處常在葉的上部,先端急尖或漸尖或短尾尖,基部楔形或鈍,邊緣反卷,干后葉面暗綠色,具光澤,葉背通常顯著被白粉,具細小乳突體,側脈纖細,8-15對,兩面突起,網脈在葉面明顯突起;葉柄長2-3.5厘米,纖細,上面具槽。
雄花序長2-4厘米,較短;花梗長約5毫米,纖細;花萼小,不整齊4-6裂,三角狀卵形,長0.5-1毫米,具細齒;雄蕊7-10,花藥卵形,長約2毫米,花絲極短,長約0.5毫米;雌花序長4-6厘米,序軸及總梗纖細;花梗長4-7毫米,纖細;萼片4-6,披針形,具齒;子房長卵形,長約1.5毫米,被白粉,柱頭2,叉開,外彎或拳卷。果橢圓或倒卵圓形,長約8毫米,徑約6毫米,暗褐至黑色,具不明顯疣狀突起,先端具宿存柱頭,基部無宿存萼片或多少殘存。花期3-5月,果期8-11月。
采種:選擇20年生以上健壯母樹,在l0月上旬至中旬,橢圓狀球形核果,由暗紅色漸變為黑色時,就可采集。清理樹下地面,鋪上采種布,搖動樹枝,震落果實,收集新鮮飽滿的,外果皮已干縮的不宜收集。
調制:將收集的核果,置于室內堆漚2-3天,待肉質果皮充分軟化后,裝入竹筐或篩子中,置于水中搓擦,淘去果皮和雜質,所得果核,通稱種子。種子長5-9毫米,徑3-5毫米,出籽率36%,千粒重75-90克,1.0-1.3萬粒/千克,發芽率86%。
貯藏:種子含水量保持2%-25%,切忌失水,在運輸途中或貯藏時,都應混以濕沙。貯藏期一般為0.5年;部分種子可貯藏1年多,休眠期長達1年多。大部分種子在濕沙層積貯藏1個冬季,在翌年春季氣溫15-16℃時,即可萌動發芽。
深翻與施基肥:采用大田直播方式或大田芽苗移栽方式,必須對大田實行冬季施基肥,采用充分腐熟的廄肥,施肥量掌握在5-6萬千克/公頃,因地制宜控制施肥量。先將廄肥均勻鋪在地表,然后深翻,使基肥分布在25-30厘米土層中,有利于苗木生長。
開溝與作床:苗床寬100厘米、步道寬40厘米,深25厘米;每隔25厘米開1條中溝,寬50厘米、深35厘米;大田四周開邊溝,寬60厘米、深50厘米,用于排水與灌溉。苗床土塊細碎,床面平整。
為了提高成苗率,采用基質,以泥炭、蛭石、珍珠巖和細沙,合理配方,厚度10厘米,覆蓋厚度1.5厘米。發芽全過程需35天左右。在氣溫15-16℃條件下,播種以后10天左右,子葉帶核殼出土;16-18天核殼脫落,兩片狹長的子葉外露,20天后長出初生葉。當出現4-5片真葉時,子葉自行脫落,留有子葉痕。待長成芽苗后進行大田移栽,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用自制打孔器打孔,用細土連同芽苗埋人孔中,輕輕壓實,澆透定根水。也可直播苗床,條播,行距20厘米,播種量54千克/公頃,有效面積60%,即9克/平方米,1米寬的苗床,即播種行長度1米,間苗后保留10株,產苗量30萬株/公頃。在條播行內,挖深7厘米,填細土5厘米,一般用黃心土,播后覆土1.5厘米,加蓋稻草,保持表土濕潤。同時架設遮陽網,透光度50%。也可直接點播在容器內,培養容器苗。
根據虎皮楠苗高生長規律,1年中出現兩次高峰期,第1次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2次在9月上旬至9月中旬。有兩次緩慢期:第1次在種子發芽出土后,有較長時間的生長緩慢期。這時要加強肥水管理和圃地管理,適時適量地灌溉,及時松土除草,清溝排水。當真葉4-6片時,開始施追肥,尿素用量每次75千克/公頃,稀釋成0.2%濃度噴施;也可干施,務必施在兩行中央,施后立即松土。每隔15天施1次;6月上旬和中旬,增加用量達120千克/公頃。第2次緩慢期在7月中、下旬至8月份。少施追肥勤澆水,追肥以復合肥為主,并增施K肥,促進苗木木質化,增強苗木抗寒能力,同時要加蓋遮陽網,防止日灼。
虎皮楠雖然是鄉土樹種,但1年生苗木易受凍害,頂梢凍枯,出現多頭現象,影響干形美觀,特別是11月中、下旬的寒潮影響最大,采用遮陽網,上方和側方,透光度50%,可以大大減輕凍害,起到保暖和防風作用。
金絲楠屬耐蔭樹種,在全光照下常生長不良。喜溫暖濕潤氣候及較陰濕環境。深根性,萌芽性強,生長較慢。壽命長。金絲楠用繁殖。金絲楠果實采收后,搓去外果皮,有油質,壽命短,陰干后即可播種。虎皮金絲楠木¥ &n...
虎尾蘭是天然的清道夫,可以清除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放置在家中,除了可以起到觀賞的作用外,還可以吸收屋內的甲醛等有害物質,降低其對家人的傷害,特別是新裝修的房屋,或新購置家俱后,效果更明顯。
冬天的時候曬曬太陽,其他季節保持全陰,水的次數不要澆的太勤
虎皮楠苗圃地有蠐螬、小地老虎、螞蟻和螻蛄等地下害蟲,有蚜蟲和螨類等葉面害蟲,有立枯病、炭疽病和莖腐病,都需及時對癥下藥進行防治。在幼苗出齊后就需要用多菌靈或百菌清溶液進行苗床殺菌。
種子榨油供制皂。樹形美觀,常綠,可作綠化和觀賞樹種。 自然樹冠長圓錐形,嫩梢淡紅色,葉片密集枝端,四季常青,可作庭院樹、行道樹、森林公園和風景區使用,亦可作防火樹種栽植;其根和葉可入藥,有清熱解毒、活血散瘀之功效,可治風熱感冒、扁桃體炎、經閉、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長柱虎皮楠 Daphniphyllum longistylum S. S. Chien
虎皮楠 Daphniphyllum oldhamii (Hemsl.) K. Rosenthal
牛耳楓 Daphniphyllum calycinum Benth.
大葉虎皮楠 Daphniphyllum yunnanense C. C. Huang
脈葉虎皮楠 Daphniphyllum paxianum K.Rosenthal
假輪葉虎皮楠 Daphniphyllum subverticillatum Merr.
交讓木 Daphniphyllum macropodum Miq.
西藏虎皮楠 Daphniphyllum himalense (Benth.) Müll. Arg.
狹葉虎皮楠 Daphniphyllum angustifolium Hutch.
長序虎皮楠 Daphniphyllum longeracemosum K. Rosenthal
長柱虎皮楠產于中國廣西北部。
長柱虎皮楠生長在海拔1000米的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