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序號 |
19960025 |
||
項目名稱 |
紅水河流域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綜合評價報告 |
||
主要完成單位 |
廣西地礦局水文隊 |
||
主要完成人 |
曾華煙、黎宗青、王德光、周兆東、莫日生 |
||
獲獎證書編號 |
KC-96-2-7 |
||
獎種 |
勘查 |
||
等級 |
二等 |
該項目評價的范圍包括紅水河流域及大藤峽水庫回水可能影響地段。評價過程中,全面系統收集了區域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國土資源以及農、林、水規劃、國土規劃等方面的大量資料,同時對資料加以分類,統計分析整理。 報告對流域內環境地質背景條件,特別對新構造運動、三大地貌單元特征、巖溶發育規律,以及巖土水化學特征作了詳盡闡述。對水土流失的面積、侵蝕深度、流失程度以及影響因素、水土流失危害和趨勢預測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和評價。 詳細解剖大化水電站庫區淹沒浸沒,塌陷淤積等問題。解剖合山煤礦開發中的環境地質問題,進而對全流域礦產開發進行科學而實用的分區評價。對梯級水電站有關的庫岸穩定性、水庫淤積、浸沒、淹沒及其對庫城鎮和礦產開發的影響等進行詳細論述和評價。 該項目抓住六大環境地質問題,采用模糊評判方法,對全流域環境地質問題進行分析和分區綜合評價預測,并對區域規劃建設布局提出建議,針對性強,部分已被流域內有關建設和規劃部門采納應用,效果顯著。 2100433B
我學的就是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好像是按學校分的不一樣。我們當時是勘察技術與工程,分為“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方向和“地球物理探索”方向。不過現在學校又改了劃分,把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劃分到環境學院了。差不...
水文地質勘查主要是爭對區域內的水環境進行調查,了解地下水的補給、徑流、排泄特征,進行的工作主要是試驗、長期觀測及示蹤法等;工程地質勘查主要是調查工程的巖土體性質,持力層等,解決邊坡的穩定性及地基承載力...
格式:pdf
大小:207KB
頁數: 24頁
評分: 4.3
區域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綜合勘查規范 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1.1 本規范規定了 1∶ 50000區域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綜合勘查的設計編 寫;綜合勘查精度要求;綜合勘查技術要求;環境水文地質及工程地質評價;城市 發展規模地質論證及預測;報告編軍、成果驗收和提交等要求。 1.2 本規范適用于城市以及國家重點項目,國土綜合開發重點地區的 1∶50000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綜合勘查工作。其他比例尺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 綜合勘查也可參照使用。 2 引用標準 GBJ27 供水水文地質勘察規范 ZB/T D10004 城市地區區域地質調查工作技術要求 (1∶50 000) DZ 44 城鎮及工礦供水水文地質勘察規范 ZB D14 003 工程地質調查規范 (1∶25000—1∶ 50 000) DZ 55 城市環境水文地質工作規范 3 總則 3.1 1∶50
格式:pdf
大小:207KB
頁數: 23頁
評分: 4.6
Time will pierce the surface or youth, will be on the beauty of the ditch dug a shallow groove ; Jane will eat rare!A born beauty, anything to escape his sickle sweep .-- Shakespeare 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1.1 本規范規定了 1∶50000區域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綜合勘查的設計編寫;綜 合勘查精度要求; 綜合勘查技術要求; 環境水文地質及工程地質評價; 城市發展規模地質論 證及預測;報告編軍、成果驗收和提交等要求。 1.2 本規范適用于城市以及國家重點項目,國土綜合開發重點地區的 1∶50000水文地 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綜合勘查工作。 其他比例尺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綜合勘查也可參 照使
1.1 本規范規定了1∶50000區域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綜合勘查的設計編寫;綜合勘查精度要求;綜合勘查技術要求;環境水文地質及工程地質評價;城市發展規模地質論證及預測;報告編軍、成果驗收和提交等要求。
1.2 本規范適用于城市以及國家重點項目,國土綜合開發重點地區的1∶50000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綜合勘查工作。其他比例尺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綜合勘查也可參照使用。
獲獎序號 |
19910029 |
||
項目名稱 |
三江平原地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綜合評價報告 |
||
主要完成單位 |
地礦部904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 |
||
主要完成人 |
王樹棕、初本君、王子東、柏玉春、尹喜林 |
||
獲獎證書編號 |
KC-91-2-9 |
||
獎種 |
勘查 |
||
等級 |
二等 |
《中國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工作發展史(遼寧卷)》記述了新中國成立前,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和改革開放以來不同年代、不同時期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工作滿足國民經濟建設、社會發展、人民生活需要的科研成果。 《中國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工作發展史(遼寧卷)》的編寫,系統地總結了本學科的新觀點、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充分地反映了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工作為適應和滿足我省國民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所作出的重大貢獻。全卷統稿編纂由姜玉成、白建和、王衛東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