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院長(主持工作) 鄭名球
黨總支書記 吳維嘉
黨總支副書記 王佩玲
建筑工程學院始建于2004年,依托浙江大學,成功申報建筑學專業,并于2004年9月招生。2008年10月獨立掛牌建筑系,2012年2月更名為建筑工程學院。
學院設有建筑學(五年制)、土木工程(四年制)、城市規劃(四年制)三個專業,建筑學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現有正式教職工28人,專任教師19人,行政人員8人,專職實驗員1人。博士1人,在讀博士1人,碩士17人,在讀碩士4人,中級以上職稱10人,高學歷人員占全員的75%;中高職稱人員占全員的36%。擁有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城市規劃師、工程結構師各1人,國家二級注冊建筑師1人、二級注冊結構師2人。此外,還外聘專家級應用型教師13人。在校學生數為916人,含18個教學班。
學院建立了實驗中心,含建筑材料實驗室、土力學與巖土工程實驗室、土木工程專用機房、建筑力學實驗室、建筑模型實驗室、建筑物理實驗室。結構實驗室、流體力學實驗室正在建設中?;緷M足國家專業指導性文件規定的教學實驗要求。為滿足學生實訓與特色教育需要,設立了實訓部,含建筑設計工作室、徽派建筑研究所和徽派建筑展示館和十三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為師生構建了校內外學習、實訓和科研平臺。
(本科五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建筑設計、城市規劃、室內設計等方面的知識,能在建筑、規劃部門從事設計工作、并具有多種職業適應能力的通才型、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 主要課程:建筑繪圖與陰影透視、建筑設計基礎、公共建筑設計原理、城市規劃原理、建筑設計、景觀園林、居住建筑設計原理、室內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CAD)、房地產開發與投資分析等。 就業范圍:主要到設計單位參加各項公共建筑(圖書館、醫院、學校、影劇院、鐵路旅客車站、賓館、展覽館、體育館等)、住宅和工業廠房等建筑設計工作,也可到科研單位、高等學校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
就業方向:1、建筑策劃:就職于房地產開發公司,通過運用各種信息收集方法與工具,揭示出業主、用戶、建筑師和社會大眾等的價值體系,調查出場地、氣候等對建筑的影響,將這些信息綜合起來并且就總結由設計來解決的問題進行陳述,從而為設計提供科學的依據。
2、建筑設計:就職于建筑設計院,包括建筑方案設計和建筑施工圖設計,按照建設任務,把施工過程和使用過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發生的問題,事先作好通盤的設想,擬定好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方案,用圖紙和文件表達出來。
3、室內裝飾設計:就職于建筑裝飾公司,分為公裝和家裝,根據室內的使用性質、環境和相應的標準,運用物質手段和建筑美學原理,給人創造一種合理、舒適、優美能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需要的室內環境。
4、其他:建筑學作為建筑龍頭專業,學習過程中相關專業都有所涉及,畢業后可視自身條件經自學或培訓參與建筑相關的各類工作。
(本科四年)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巖土力學和市政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從事土木工程的項目規劃、設計、研究開發、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隧道、道路、橋梁、礦井等的設計、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資、開發部門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本專業培養掌握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巖土力學和市政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從事土木工程的項目規劃、設計、研究開發、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隧道、道路、橋梁、礦井等的設計、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資、開發部門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巖土力學和市政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受到課程設計、試驗儀器操作和現場實習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從事土木工程的規劃、設計、研究、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
(本科四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城市規劃、城市設計等方面的知識,能在城市規劃設計、城市規劃原理、決策咨詢、房地產開發等部門從事城市規劃設計與管理,開展城市道路交通規則,城市市政工程規劃,城市生態規劃,園林游憩系統規劃,并能參與城市社會與經濟發展規劃,城市規劃、城市開發房地產籌劃以及相關政策法規研究等方面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規劃院、設計院、園林局、房地產管理局、市政工程局、學校等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城市規劃與設計、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市政施工、教學與管理等工作。
院長:吳海燕 副院長:葛加銀、周剛、王昀黨總支書記:葛加銀
學院黨委書記:符里剛學院院長:成宏學院黨委副書記:李俊
無圖無真相啊啊
學院建立了實驗中心,含建筑材料實驗室、土力學與巖土工程實驗室、土木工程專用機房、建筑力學實驗室、建筑模型實驗室、建筑物理實驗室。結構實驗室、流體力學實驗室正在建設中。基本滿足國家專業指導性文件規定的教學實驗要求。為滿足學生實訓與特色教育需要,設立了實訓部,含建筑設計工作室、徽派建筑研究所和徽派建筑展示館和十三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為師生構建了校內外學習、實訓和科研平臺。
學院高度重視雙能型教師培養,以“沒有應用型教師,就培養不出應用型學生”為理念,鼓勵教師參與社會項目,在實踐中實現產、學、研合作。幾年來,教師承擔各級各類教研項目6項,其中省廳一般研究項目一項;科研項目10項,其中省級自然科學研究項目1項,省級優秀青年人才基金項目2項;在各級各類科技期刊上共發表教科研論文20余篇,出版著作一部,參與產學研項目百余項。同時,有計劃地指導學生參加項目實踐,一方面參與教師項目,另一方面積極申報研究課題。幾年來,學生科研成上升趨勢。 學院推行“三結合一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即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實習實訓與實際項目相結合,徽派建筑文化特色教育。 大部分畢業生分布在八省市,十五城市就業。
格式:pdf
大?。?span id="qpcgter" class="single-tag-height">2.8MB
頁數: 3頁
評分: 4.5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建設的地下空間越來越大、越來越深,這是城市建筑大型化、高層化以及充分利用地下室空間帶來的結果。隨著地下工程功能使用設計日益普通,對一些地下大空間功能建設工程,建筑混凝土結構不足以抵抗地下水產生的浮力,導致鋼筋混凝土構件節點處產生裂縫等地下結構實體破壞。文章結合參建的項目應用實例,對地下工程抗浮設計與施工中的一些問題進行相應的理論分析,并提出了相關的處理措施,以供工程施工及相關設計參考。
格式:pdf
大小:2.8MB
頁數: 未知
評分: 4.3
地方高校應用型課程體系構建的目的是培養會運用知識、并且能為地方社會發展服務的人才.在地域文化濃厚的徽州地區,高校音樂學學科建設必然需要圍繞弘揚地域文化、保護和傳承徽州地方音樂為服務面向,通過構建相應的應用型課程,以學科競賽、校企合作為平臺,培養本方向的應用型人才.
黃山市黃山學院濕地公園。
黃山市黃山學院天都到外語樓
建筑系成立于1988年,1989年正式開始招生。建筑系具有一批高、中、初級職稱及中、青 年教師為主的骨干教師隊伍,致力于教學、科研、生產、咨詢等活動,為國家培養較高層次的建筑人才。建筑系現有建筑設計及理論、建筑技術科學兩個省級重點學科;建筑學,城市規劃,景觀建筑設計三個本科專業; 人居環境二級學科博士點;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城市規劃與設計、建筑技術科學等三個碩士點;建筑與土木工程工程碩士、風景園林碩士兩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建筑系下設建筑設計,城市規劃,景觀學,建筑技術四個教研室;建筑、城規、景觀綜合實驗室。建筑學于2014年通過住建部高等學校專業教育評估委員會評估。
建筑系現有在職教師47人,其中省學術帶頭人1人,博士生導師1人,教授5人,兼職教授10人,副教授及高級 工程師13人。 在職教師師資結構中,具有碩士以上學歷者達56%,其中,具有博士學位者5人,在職攻讀博士學位者7人?,F有在校博士研究生10人,在校碩士研究生96人,本科生5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