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下游地區大汶口文化中期的一種地方類型。在劉林類型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分布范圍基本與劉林類型重合。主要遺址除花廳遺址外,還有江蘇省徐州市高皇廟、泗洪縣趙莊及沭陽縣萬北等遺址。主要遺跡以墓葬為主,共清理墓葬200多座,以單人仰身直肢葬為主,另有少量男女合葬墓。墓主有手握獐牙和豬牙的現象,同時隨葬有獐牙勾形器、整豬等。流行拔牙和枕骨人工變形的習俗。在花廳墓地發現了殉人特殊現象。隨葬品中除陶器、石器和骨器外,還出現大量精美的玉器,成為花廳類型的又一特點。出土的玉器主要有琮、璧、瑗、璜、管、鐲、佩飾、冠飾等。陶器以灰褐陶和黑褐陶為主。紋飾主要流行弦紋、籃紋、乳釘紋、刻劃紋、鏤孔等。典型器物有盆形鼎、瓦足鼎、罐形鼎、鬻、壺、豆、盆、盂、碗、器蓋和大口尊等。 2100433B
是的,只能計算一半建筑面積,跟陽臺的性質差不多,而且不是4面都有維護結構,所以只能算一半。
入戶凹花廳以及入戶L型花廳(都只有一面是欄桿維護,其余為剪力墻且有頂板的)的建筑面積, 如果是和室內連通的,可以計算建筑面積;如果是獨立的只能計算一半的建筑面積;主要應該是看它的使用功能;根據使用功能...
這個不能計算建筑面積,其附合建筑面積計算規范第3.0.24第4條說明。
huātīng
花廳:
舊式住宅中大廳以外的客廳。多建在跨院或花園中。《白雪遺音·玉蜻蜓·問卜》:“昨日娘娘已曾吩咐在花廳預備香案,就在花廳問卜?!薄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白吡诉M去,三間花廳……懸著斑竹簾?!泵駠辍逗幽贤ㄖ尽ゎ】h采訪稿·袁可立府第》:“按許定國刺高杰處相傳在今洛學書院后院藏書樓下,清咸豐中皖匪焚州署,止余西花廳院未毀?!睆執煲?《兒女們》三:“抱歉之至: 紀議員 在東花廳等著有要緊事商量?!?
中式園林建筑,單層硬山卷棚垂脊頂。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為清朝兩江總督、幕僚以詩文會友的場所。兩江總督陶澍稱之為“瀟湘館”。太平天國時廳北端接出一段,辟為戲臺。孫中山常在這里議事、會見賓客。江蘇都督府和督軍署時期,常在此舉行詩會、堂會。后成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和總統府軍務局辦公處。相傳曾國藩即歿于此處。2100433B
春天到了,百花競放
西花廳的海棠花又盛開了
看花的人已經走了……
離開我們了,
他不再回來了,
然而,海棠花現在依舊開得鮮艷。
中國人民的好總理——周恩來
海棠花在初春的陽光下隨風擺動著,仿佛一群身著彩裙的少女,手捧著鮮花,以敬佩愛戴的心情,緬懷著曾經居住在這個院子里的主人、為眾人敬仰的革命夫妻——周恩來與鄧穎超。
海棠花前的鄧穎超
1970 年 5 月 20 日,周恩來和鄧穎超在中南海西花廳合影
1898年3月5日,蘇北淮安城的一條小巷內,一戶周姓人家誕生了一個嬰兒。傳說其母生產前曾夢見一只鸞鳳般的神鳥入懷,嬰兒出生后,眉目俊秀,家人便為其取名大鸞,正名恩來,字翔宇,愿他成人后如鸞鳳般展翅飛翔。
1910年,十二歲的周恩來隨在沈陽供職的伯父到了東北讀書。在日俄爭奪的東北,少年周恩來感受到了民族災難的深重。一次課上,周恩來在回答老師提問“為什么而讀書”時,發出了“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誓言。
這堅定而博大的胸懷志向,使同學與老師都為之動容。1913年,周恩來隨調任天津長蘆鹽運司的伯父遷居天津,同年考取全國聞名的南開學校。
周恩來(右)和南開學校敬業樂群會同學張瑞峰(中)、 常策歐(左)合影
周恩來在南開學校讀書時寫的作文《論名譽》手稿
1904年2月4日,中國西南邊陲的廣西南寧鎮臺的宅院中,誕生了一個女嬰。這個女孩的到來,引起了鎮臺大人鄧廷忠的震怒。他的第一任夫人去世后,續弦娶了家道敗落的富商女兒楊振德,滿心希望能生個兒子繼承香火,沒想到卻生了女兒,重男輕女的鄧鎮臺便要把女兒送給別人。
飽讀詩書的楊振德是具有自主自強精神的勇敢女子,聽到丈夫的話,她跑到廚房拿起一把菜刀,與丈夫抗爭,以死來護衛女兒的生存權利。這個被母親用菜刀保下來的小生命,取名玉愛。
鄧玉愛,就是后來成為周恩來妻子的鄧穎超。
1920 年 11 月,周恩來赴法國勤工儉學;鄧穎超在京津地區組織、領導女權運動同盟會直隸支部和女星社,成為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者。這是在京津時期的鄧穎超
十二歲的時候,她就以五百字的文言文寫出《對于蔡松坡先生逝世感言》。她在文中闡述了自己的愛國宏愿:“望吾同胞從此上下一心,振起精神,謀國家之進步!”她還提出:“世事靡常,豈能一定,安知吾國異日不立于萬國之上哉!”一個十二歲的女孩子,能提出如此響亮、胸懷博大的愿景,令人贊嘆和欽佩。
1924年的鄧穎超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這是少年周恩來的壯志
“謀國家之進步”
這是少年鄧穎超的志向
1921 年春,周恩來與他的入黨介紹人張申府(右一)、劉清揚(右二)夫婦及好友趙光宸(左一)在柏林萬塞湖留影
“五四”運動爆發前后,東渡日本留學的周恩來回到天津。與此同時,十五歲的鄧穎超成為天津女界愛國同志會的執委兼講演隊隊長。
盛夏,她登上南開學校的演講臺,激憤地說:“同胞們,是我們團結起來抗爭的時候了!”這充滿愛國情懷的講演激起了群眾強烈的共鳴,也引起了周恩來的關注。
1925 年 8 月 8 日,周恩來與鄧穎超在廣州結婚。這是他們的結婚照
“那時我們都加入了無產階級先鋒隊的行列。宣誓的時候,我們都下定決心,愿為革命而死,灑熱血,拋頭顱,在所不惜。我們之間的書信,可以說是情書,也可以說不是情書,我們信里談的是革命,是相互的共勉。我們的愛情總是和革命交織在一起,因此,我們革命幾十年,出生入死,艱險困苦,患難與共,悲喜分擔,有時戰斗在一起,有時分散兩地,無畏無私。在我們的革命生涯里,總是堅定地、泰然地、沉著地奮斗下去,我們的愛情,經歷了幾十年也沒有任何消減?!?/p>
——鄧穎超
在美麗的海河之濱,從為人民的解放事業甘愿“上斷頭臺”的誓言開始,這對革命伴侶的愛情,就在中國革命的每一個征程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西安事變時期的周恩來
紅軍時期的周恩來
1937 年,周恩來與鄧穎超在西安八路軍辦事處合影
從確立共產主義信仰到廣州第一次國共合作的風云變幻;從血雨腥風的上海到艱苦卓絕的江西革命根據地;從風雪彌漫的萬里長征到抗日烽火燃燒的陜北;從霧都重慶紅巖村到盤根錯節的南京梅園。周恩來與鄧穎超,心連著心、肩并著肩戰斗在最前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建立了偉大的功勛。
1938 年 8 月,鄧穎超(坐者右一)同何香凝(坐者左二)組織的中國婦女慰勞將士后援會香港分會代表合影
1938 年 9 月至 11 月,中共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在延安召開。會議上傳達了共產國際關于中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治路線是正確的和以毛澤東為首解決統一領導問題的指示
1938 年,周恩來、鄧穎超在武漢珞珈山
1939 年,鄧穎超在重慶紀念“三八”婦女節紀念會上講話
1940 年 8 月 8 日,周恩來、鄧穎超在重慶迎來了結婚15 周年紀念日
1944 年,周恩來和鄧穎超在延安合影
1946年 5月 3日,周恩來、鄧穎超隨中共代表團到南京開展工作,在國民黨特務嚴密監視的惡劣環境中堅持斗爭。這是他們在中共代表團駐地梅園新村 30 號院內
1948 年 5 月,中共中央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從陜北遷到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這是周恩來在西柏坡辦公室簽署作戰命令時的留影
解放戰爭時期的周恩來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無論逆境還是順境,這對革命伉儷總是肩并肩,手挽手,同甘苦,共患難,風雨同舟,相濡以沫,為人民的幸福、國家的昌盛嘔心瀝血,鞠躬盡瘁。
毛澤東和周恩來在開國大典上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舉行第一次會議,周恩來被任命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部長
1960 年,周恩來、鄧穎超和海南島華僑農場少先隊員在一起
歷史性的握手,標志著“中美友好來往的大門終于打開了”。在“文化大革命”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周恩來為開拓外交新格局,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這是 1972年 2 月他在首都機場迎接來華訪問的美國總統尼克松
1974 年 9 月 30 日,病情沉重的周恩來最后一次在國慶招待會上致辭。當他步入宴會廳時,全場那經久不息的暴風雨般的掌聲,至今還回蕩在人民的心中
周恩來與鄧穎超的愛情是超凡脫俗,無與倫比的。他們的愛情建立在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之上。他們的品格亦像他們的愛情一樣,熠熠生輝,清純潔白。
他們身上集中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智慧、忠誠、堅定、理智、勇敢、謹慎、坦蕩、無私……
他們將愛灑向人間,他們將個人的一切榮辱得失置之身外,他們至善至美、大愛大德的精神境界為國人所敬仰。他們的名字是中國人格美與善、愛與真的化身。
兩位偉人已經離開了他們摯愛的人民,但大江南北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高山平川都印下了他們的足跡。人民會永遠記住他們的名字:
周恩來與鄧穎超
他們的名字與日月同輝,永遠鐫刻在中華民族歷史的豐碑上,永遠銘刻在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心中。
中國畫報出版社
公眾號:zghbc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