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自然災害與防治2100433B
工程地質災害:指由于工程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或使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資源發生嚴重破壞的地質現象。1、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規定,地質災害包括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
就這樣回答吧:該項目地處地質災害易發區.所以投標報價時要考慮對地質災害防治的措施費用.滿意嗎?
(一)重點防范期。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的主要誘發因素是5-7月份的降雨、上流水庫放水等活動。預測今年地質災害的重點主汛期是5月至7月。 (二)防治重點。根據轄區地質災害分布,預測地質災害發生的重...
格式:pdf
大小:70KB
頁數: 2頁
評分: 4.7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資源開發和工程建設活動等人類工程活動的力度也普遍增大,給我國本就十分脆弱的地質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地質災害的頻度和規模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格式:pdf
大小:70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4
巖土工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任重而道遠。隨著新技術、新方法、新材料在地質災害防治工程中應用,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術必將邁向新的臺階。在具體開展巖土工程施工中要充分地考慮到當地的地質情況,綜合多方面的信息來研究與探討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及技術,從而保證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及巖土工程的開展。
引起濕陷的原因是因為黃土以粉粒和親水弱的礦物為主,具有大孔結構,天然含水量小,具有粘粒的強結合水連結和鹽分的膠結連結,在干燥時可以承擔一定荷重而變形不大,但浸濕后,土粒連結顯著減弱,引起土結構破壞產生濕陷變形。從成因上可分為自然和人為誘發的,它們造成的經濟損失也相當嚴重,同時人為誘發的濕陷有逐漸增多的趨勢。
造成黃土濕陷原因主要有三種:
①黃土的力學性質從內部改變了黃土在浸水及外部荷載因素下,使剪應力超過抗剪強度,從而發生濕陷。
②黃土內部受浸水濕化作用下,使土壤自身摩擦力降低,外部擾動作用誘發濕陷。
③黃土內部結構發生崩解,使黃土顆粒間膠結強度弱化,顆粒間相對遷移,并伴隨小顆粒進入大間隙。同時由于顆粒間膠結被水溶解,在外部擾動作用下強度已不堪平衡,造成土質結構損壞。
劃分的具體方法是按規定的壓力(一般約為2×10^5帕)求出濕陷系數,根據基底下各土層累計的總濕陷量(Δs)和計算自重濕陷量(Δzs)的大小等因素對濕陷性黃土地基進行劃分的等級 。
濕陷性黃土的評價指標 δs被地質學作為濕陷系數符號,代表著以δs為單位的厚度土層由于浸水在規定壓力作用下產生的濕陷數值,定量標識了土樣代表的濕陷等級系數。地質上對黃土濕陷等級系數已有明確的劃分。判斷土質是否具備濕陷性為,δs0.07為強烈濕陷。判斷濕陷性黃土場地的濕陷類型為,自重濕陷量的實測值≤70mm為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自重濕陷量的實測值>70mm為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判定濕陷性黃土濕陷等級系數可按照《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筑規范》(GB50025-2004)的規定進行黃土濕陷等級系數判定。(表1)因此,在黃土地區修建工程應優先考慮選用非濕陷黃土地基,假如建筑工程已規劃在了濕陷性黃土上,應盡量選用非自重濕陷性黃土地基。因為這種地基與自重濕陷性黃土地基相比,要求較低。2100433B
黃土濕陷主要見于河北、青海、陜西、甘肅、寧夏、河南、山西、黑龍江等8個黃土分布省區塌陷面積僅河南省就達4.53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