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灰土墊層 | 外文名 | lime-soil cushion |
---|---|---|---|
材????料 | 石灰和土 | 領????域 | 工程技術 |
體積比 | 3:7或2:8 | 作????用 | 地基加固方法 |
灰土墊層和混凝土墊層的成分區別如下所示:
建筑工程材料概念:所謂灰土是將熟石灰粉和黏土按一定比例拌和均勻,在一定含水率條件下夯實而成。石灰粉用量常為灰土總重的10%~30%,即一九灰土、二八灰土和三七灰土。由于堿性石灰粉和黏土中的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之間產生了復雜的化學反應,夯實后的灰土具有很好的強度、耐水性和整體性。
混凝土墊層是鋼筋混凝土基礎與地基土的中間層,用素混凝土澆制,作用是使其表面平整便于在上面綁扎鋼筋,也起到保護基礎的作用,都是素混凝土的,無需加鋼筋。如有鋼筋則不能稱其為墊層,應視為基礎底板。
墊層是鋼筋混凝土基礎與地基土的中間層,作用是使其表面平整便于在上面綁扎鋼筋,也起到保護基礎的作用,都是素混凝土的,無需加鋼筋。如有鋼筋則不能稱其為墊層,應視為基礎底板。
灰土墊層的材料為石灰和土,石灰和土的體積比一般為3:7或2:8。灰土墊層的強度隨用灰量的增大而提高,但當用灰量超過一定值時,其強度增加很小。灰土地基施工工藝簡單、費用較低,是一種應用廣泛、經濟且實用的地基加固方法,適用于加固處理1~3m厚的軟弱土層。
材料要求:
(1)土:土料可采用就地基坑(槽)挖出來的粉質黏土或塑性指數大于4的粉土,但應過篩,其顆粒直徑不大于15mm,土內有機含量不得超過5%。不宜使用塊狀的黏土和砂質粉土、淤泥、耕植土、凍土。
(2)石灰:應使用達到國家三等石灰標準的生石灰,使用前生石灰消解3~4天并過篩,其粒徑不應大于5mm。
起找平、隔離和過渡作用。
1、方便施工放線、支基礎模板給基礎鋼筋做保護層。
2.確保基礎底板筋的有效位置,保護層好控制;使底筋和土壤隔離不受污染。
3.方便基礎底面做防腐層。
4.找平,通過調整厚度彌補土方開挖的誤差,使底板受力在一個平面,也不浪費基礎的高標號砼。
褥墊層是CFG復合地基中解決地基不均勻得一種方法。如建筑物一邊在巖石地基上,一邊在粘土地基上時,采用在巖石地基上加褥墊層(級配砂石)來解決。
褥墊層是樁體復合地基形成的必要條件,沒有褥墊層,樁間土不能充分發揮其承載能力,因而也就不能形成樁體復合地基;
墊層指的是設于基層以下的結構層。其主要作用是隔水、排水、防凍以改善基層和土基的工作條件。其材料可以是砂、陶粒、砂漿、混凝土等。
本質上來說:褥墊層是傳力層,而墊層是保護隔離層。
調整荷載對地基的應力分布,防止應力集中。
褥墊層可以保證基礎始終通過褥墊層把一部分荷載傳到樁間土上,調整樁和土荷載的分擔作用。
格式:pdf
大小:8KB
頁數: 3頁
評分: 4.3
第二章 灰土墊層 1.適用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建筑地面工程(含室外散水、明溝、踏步、臺階和坡道等附屬工程)中 的灰土墊層工程。 2.材料要求: 2.1 土:應選用粉土、 粘性土及其他有效填料的土類, 土中不得含有機雜物。 使用前應過篩, 其粒徑不大于 15mm。 2.2 石灰:使用前應充分熟化過篩,不得含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塊,其粒徑不得大于 5mm,也 不得含有過多的水份。也可用粉煤灰或電石渣代替。 3.主要機具 (工具 ): 3.1 主要機具: 鏟土機、自卸汽車、推土機、鏟運機、翻斗車、手推車、蛙式打夯機。 3.2 主要工具: 人力夯、篩子(孔徑 40-60mm)、木耙、鐵鍬、 2m靠尺、膠皮管、小線和鋼尺、水準儀。 4.作業條件: 4.1 回填前,應作好相應的檢查驗收,并辦好隱檢手續。 4.2 施工前應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地下水位經常保持在施工面以下 500mm。 4.3 施
格式:pdf
大小:8KB
頁數: 3頁
評分: 4.6
精心整理 灰土墊層 本章適用于不受地下水浸泡的基土地面上進行灰土墊層工程。 一、材料要求 1石灰:應采用塊狀生石灰或磨細生石灰。塊狀生石灰使用前應用水充分熟化、過篩,熟化石灰顆 粒粒徑不大于 5mm。熟石灰也可用粉煤灰或電石渣代替。 2土料:應采用粘土、粉質粘土或粉土,不得含有有機雜物,嚴禁采用凍土、膨脹土、鹽漬土。應 先過篩后使用,其顆粒粒徑不大于 15mm。含水率應符合規定。 二、主要機具 打夯機具、機械打夯機、壓路機、手推車、篩子(孔徑 6--10mm和 16--20mm兩種)、木耙、 靠尺、鐵鍬、膠皮管、小線、鋼尺、楔尺、標準計量斗等。 三、作業條件 1在施工前,基土已按設計要求進行處理,并辦理好隱蔽工程驗收手續。 2已經放好控制地面、標高水平線。 3,在施工前,應合理確定土料的含水率控制范圍、鋪土厚度和夯打遍數等參數。 4與墊層有關的電氣管線、設備管線及埋件等已經安裝完畢,位置準
地基處理灰土墊層具體概念:
灰土墊層是將基礎底面下一定范圍內的軟弱土層挖去,用按一定體積比配合的石灰和黏性土拌合均勻后在最優含水量情況下分層回填夯實或壓實而成。適合于地下水位較低,基槽經常處于較干燥狀態下的一般黏性土地基的加固。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
地基處理灰土墊層具體概念:
灰土墊層是將基礎底面下一定范圍內的軟弱土層挖去,用按一定體積比配合的石灰和黏性土拌合均勻后,在最優含水量情況下,分層回填夯實或壓實而成。適合于地下水位較低,基槽經常處于較干燥狀態下的一般黏性土地基的加固。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
灰土墊層是濕陷性黃土地區使用最早和最廣泛的地基處理方法之一。灰土墊層是先將需要處理的濕陷性黃土挖除,換之以消石灰和粉質黏土的混合體分層壓實。
灰土具有一定的膠凝強度和水穩定性,具有較好的強度、承載力、較低的壓縮性和良好的耐久性、水穩性及不透水性。灰土的這種特性取決于灰土的壓實度和摻灰量。
摻灰量用消石灰和土料的體積配合比表示,一般為2:8或3:7等,根據設計要求確定。灰土墊層具有一定的強度、承載力,也具有水穩定性和抗滲性,且施工工藝簡單、取材方便、工程費用低、施工質量易控的特點得到廣泛應用。據不完全統計,在陜北地區的建筑工程中,有將近一半多層建筑使用灰土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