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光譜技術與顯 微技術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微量分析技術。即在通過顯微鏡 觀察被測樣品的外觀形態或物理微觀結構的基礎上直接測試 樣品某特定部位的化學結構,得到該微區物質的高質量的紅 外譜圖,譜圖尺寸與紅外或可見光波長在同一數量級上。有 不損傷試樣和非接觸式直接測量等特點,而且掃描速度快,采 樣量小,是一種非破壞性的過程分析方法,在晶體表面研究、 無定形半濘體和微晶質半導體研究等領域都有廣泛應用。 2100433B
OT-812H紅外測溫儀 OT-812H紅外測溫儀說明: 1.測溫范圍:-50~280ºC 生產廠商:上海舒佳電氣有限公司 2.精確度:±1.5%or±1.5℃ 3.D:...
型 號 :SAJ75-ABT-60室外60m室內150m光束數 :2 束探測方式 :紅外線脈沖可調式,2光束同時遮斷檢知式消耗電流 :40mAmax電源電壓 DC13.8V-24V AC11V-18V...
智能控制吧
格式:pdf
大小:324KB
頁數: 2頁
評分: 4.6
本文運用紅外顯微鏡自動聯用系統方法,對遺留在交通肇事現場汽車油漆碎片以及肇事逃逸嫌疑車油漆地檢驗鑒定,通過對紅外光譜特征吸收峰的比對分析,進行汽車油漆的種屬和同一認定;對在國內已經上市運行車輛油漆樣品的搜集,建立紅外光譜圖譜庫,用以解決交通肇事逃逸車輛的認定和鑒別。
共聚焦顯微技術是在熒光顯 微分析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利用熒光顯微鏡可以對生物樣品發出的熒光進行觀察和分析,但是熒光顯微鏡收集到的是樣品的整體熒光,來自樣品內不同部位的 熒光信號相互干擾。難以區分,無法獲得準確的定位和定量信息。 共聚焦顯微技術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這一技術可以獲取細胞內某個薄層面上的熒光信息,而該層以外的信號被消除掉,成像清晰程度大大提高;結合計算 機自動控制,可以對熒光信號的分布、強度和動態變化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得到豐富的信息。
與傳統顯微鏡相比共聚焦顯微鏡可抑制圖像的模糊,獲得清晰的圖像;具有更高的軸向分辨率,并可獲取連續光學切片;增加側向分辨率;由于點對點掃描去除了雜散光的影響。
共聚焦顯微技術的應用范圍包括形態學觀察與測量、生物學測量蛋白質功能檢測與包括在光譜測量中的其它方面的應用。
其中該技術在形態學的觀察與測量方面包括亞細胞器定位,如最簡單的二維定位、定量及三維定位、圖像重組等。
生物學測量方面可以分為動態與靜態的生物學測量,在動態與靜態水平都可以同時檢測活細胞或組織內游離Ca2+分布和濃度的變化(Mg2+ 、Na+ 、K+等)、自由基的動靜態水平、線粒體膜電位的動靜態變化及蛋白質的轉位(不過靜態測量時需用固定樣品)。此外,動態測量還可以對藥物進入細胞的動態過程進行定位分布及定量。
蛋白質功能檢測[6]可分為蛋白熒光恢復的測量(FRAP)與FLIP、籠索解籠索的測量與動態/靜態兼可的熒光能量共振轉移(FRET)三種測量方式。
共聚焦顯微鏡利用放置在光源后的照明針孔和放置在檢測器前的探測針孔實現點照明和點
共聚焦原理
探測,來自光源的光通過照明針孔發射出的光聚焦在 樣品焦平面的某個點上,該點所發射的熒光成像在探測針孔內,該點以外的任何發射光均被探測針孔阻擋。照明針孔與探測針孔對被照射點或被探測點來說是共軛 的,因此被探測點即為共焦點,被探測點所在的平面即為共焦平面。計算機以像點的方式將被探測點顯示在計算機屏幕上,為了產生一幅完整的圖像,由光路中的掃 描系統在樣品焦平面上掃描,從而產生一幅完整的共焦圖像。只要載物臺沿著Z軸上下移動,將樣品新的一個層面移動到共焦平面上,樣品的新層面又成像在顯示器 上,隨著Z軸的不斷移動,就可得到樣品不同層面的連續光切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