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信號在傳輸中往往由于各種原因,使得在傳送的數據流中產生誤碼,從而使接收端產生圖象跳躍、不連續、出現馬賽克等現象。所以通過信道編碼這一環節,對數碼流進行相應的處理,使系統具有一定的糾錯能力和抗干擾能力,可極大地避免碼流傳送中誤碼的發生。誤碼的處理技術有糾錯、交織、線性內插等。
提高數據傳輸效率,降低誤碼率是信道編碼的任務。信道編碼的本質是增加通信的可靠性。但信道編碼會使有用的信息數據傳輸減少,信道編碼的過程是在源數據碼流中加插一些碼元,從而達到在接收端進行判錯和糾錯的目的,這就是我們常常說的開銷。這就好象我們運送一批玻璃杯一樣,為了保證運送途中不出現打爛玻璃杯的情況,我們通常都用一些泡沫或海棉等物將玻璃杯包裝起來,這種包裝使玻璃杯所占的容積變大,原來一部車能裝5000各玻璃杯的,包裝后就只能裝4000個了,顯然包裝的代價使運送玻璃杯的有效個數減少了。同樣,在帶寬固定的信道中,總的傳送碼率也是固定的,由于信道編碼增加了數據量,其結果只能是以降低傳送有用信息碼率為代價了。將有用比特數除以總比特數就等于編碼效率了,不同的編碼方式,其編碼效率有所不同。
數字電視中常用的糾錯編碼,通常采用兩次附加糾錯碼的前向糾錯(FEC)編碼。RS編碼屬于第一個FEC,188字節后附加16字節RS碼,構成(204,188)RS碼,這也可以稱為外編碼。第二個附加糾錯碼的FEC一般采用卷積編碼,又稱為內編碼。外編碼和內編碼結合一起,稱之為級聯編碼。級聯編碼后得到的數據流再按規定的調制方式對載頻進行調制。
前向糾錯碼(FEC)的碼字是具有一定糾錯能力的碼型,它在接收端解碼后,不僅可以發現錯誤,而且能夠判斷錯誤碼元所在的位置,并自動糾錯。這種糾錯碼信息不需要儲存,不需要反饋,實時性好。所以在廣播系統(單向傳輸系統)都采用這種信道編碼方式。2100433B
通過信道編碼器和譯碼器實現的用于提高信道可靠性的理論和方法。信息論的內容之一。
信道編碼大致分為兩類:
①信道編碼定理,從理論上解決理想編碼器、譯碼器的存在性問題,也就是解決信道能傳送的最大信息率的可能性和超過這個最大值時的傳輸問題。
②構造性的編碼方法以及這些方法能達到的性能界限。編碼定理的證明,從離散信道發展到連續信道,從無記憶信道到有記憶信道,從單用戶信道到多用戶信道,從證明差錯概率可接近于零到以指數規律逼近于零,正在不斷完善。編碼方法,在離散信道中一般用代數碼形式,其類型有較大發展,各種界限也不斷有人提出,但尚未達到編碼定理所啟示的限度,尤其是關于多用戶信道,更顯得不足。在連續信道中常采用q系來代表消息,這在極限情況下可達到編碼定理的限度。不是所有信道的編碼定理都已被證明。只有無記憶單用戶信道和多用戶信道中的特殊情況的編碼定理已有嚴格的證明;其他信道也有一些結果,但尚不完善。
I-OCUISDN-OfficeChannelUnitISDN的局內信道單元。
國內外現有的大量有線數字電視傳輸終端設備,如QAM調制解調器、DVB-C機頂盒等,都是按照DVB-C標準設計的。這些設備的主要功能包括信道編解碼、QAM調制/解調以及MPEG復用/解復用等等。另一方面...
吸附是一個將氣體污染物分子積淀在沸石或活性炭等活性表面上的物理過程,與氧化相對比,污染物分子沒有發生化學變化。吸附法可單獨使用,大多數情況下用于組合工藝。柏美迪康優化了吸附脫附技術 固定床吸附:通常采...
深基坑土方開挖,當施工現場不具備放坡條件,放坡無法保證施工安全,通過放坡及加設臨時支撐已經不能滿足施工需要時,一般采用支護結構進行臨時支擋,以保證基坑的土壁穩定。支護結構的選型有排樁或地下連續墻、水泥...
格式:pdf
大小:12KB
頁數: 1頁
評分: 4.7
電是現代社會發展建設中的主要能源,不論現代生活,還是生產、辦公都離不開對電的應用。電已融入了人們的生活,人們對電依賴性越來越大。隨著現代社會對電力需求的不斷增大,電力企業紛紛加大對智能電網的建設。智能電網提高了配電質量和配電可靠性,智能電網已經成為電網發展的必然趨勢。智能配電網影響著智能電能性能的發揮,智能配電網質量和智能配電通信網有著直接關系,智能配電通信網是智能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將針對智能配電通信網中的信道編碼技術展開討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