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標準規定了采用活塞式手動泵和圓錐霧噴頭、以手指撳壓或扳動開關而間歇噴霧的手持式微型液力噴霧器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
噴霧器其實是噴霧器材的簡稱."霧"其實是水的微滴。 目前,按照噴霧器噴霧的原理分為四種。 第一種用的是伯努利原理。 伯努利原理說的是在同一流質里,流速大,壓強小;流速小,壓強大。流體會自動從高壓流向低...
利用廢吸管和飲料瓶,自制一種簡易手壓式噴霧器。它簡單易做,給花草噴水也挺適用。首先取兩根直徑約 3mm的塑料吸管,將一根吸管用燭焰加熱,彎成90°的曲管。找一個塑料飲料瓶,旋下...
你好,你直接那一個礦泉水瓶在瓶蓋上扎幾個洞就可以了
格式:pdf
大?。?span id="tq4npim" class="single-tag-height">399KB
頁數: 6頁
評分: 4.6
通過對噴霧性能測試試驗,分析了TEPEC-B1型高壓靜電噴霧器的噴霧優點,以及在什么情況下怎樣操作等問題,使TEPEC-B1型高壓靜電噴霧器更好的應用于實踐。并且采用紙卡法在室內和開闊地對TEPEC-B1型高壓靜電噴霧器進行了霧滴大小,噴霧距離,噴霧密度和噴霧量的測試,同時與常規噴霧器進行了比較。測試結果表明:TEPEC-B1型高壓靜電噴霧器荷電噴霧的霧滴密度顯著高于非荷電噴霧,并且靶標背面的霧滴密度也明顯增大。荷電噴霧的霧滴粒徑只有常規噴霧霧滴粒徑的1/4~1/3,且粒徑譜較常規噴霧器窄,霧滴均勻度較高。TEPEC-B1型高壓靜電噴霧器通過不同檔位調節可以控制噴霧量和噴霧距離,適于保護地不同類型蔬菜的病蟲害防治。
格式:pdf
大?。?span id="bymekgv" class="single-tag-height">399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8
噴霧器噴頭的類型較多,下面介紹搖臂式和蝸輪蝸桿式噴頭常見的故障及排除方法。水舌性狀異常旋轉式噴頭如果工作正常,在無他物(搖臂式的導水器或蝸輪蝸桿的葉輪)阻擋時,水舌在噴嘴的附
超低量噴霧器在防治花木、草坪以及農作物病蟲害時,與常用的噴霧器相比,具有快速、高效、輕便、節省成本等優點。具體表現為:
1、用水量少:超低量噴霧器用的是農藥原液,或者只需經過極低倍的稀釋,因而它不需要大量的水。
2、用藥量少:每畝噴藥液100克左右,而不是數十公斤,甚至上百公斤。因此,在使用時可大大減輕勞動強度,節省了勞動力。
3、霧滴均勻分布:超低量噴霧器不是將藥液直接噴布在植物上,而是憑借風力使直徑只有幾十微米的霧滴分散飄移,再在植物周圍的“微氣流”作用下,將霧滴均勻分布在植物葉片及全株的正、反面及側面。這樣,要比加入大量水稀釋后的藥劑對害蟲的殺傷率更高,特別是對某些已產生抗藥性的害蟲,效果更好。因農藥原液的殺傷功能要比加水稀釋后高出幾倍甚至幾十倍。
4、使用方法簡便:手持超低量噴霧器噴藥時機頭始終保持在高出植物1米左右的高度上。由于這類噴霧器省去了藥液噴頭,藥液在藥瓶放下時自行流出。因此,當電動機未開啟前,藥瓶應在下方,機頭在上方。噴藥時,應先啟動電動機,然后改變藥瓶和機頭的位置,使藥瓶在上方,瓶口向下,瓶身與地面垂直,藥液即自行流出。
噴藥時,由下風方向開始,來去的行走路線應隔開一定的距離,即為噴幅。噴幅的大小應根據風速的大小而靈活掌握。風速小時,噴幅也應小一些,反之則應大些,一般以3米至3.5米為宜。噴藥時間最好選在早晨、下午或陰天,避免烈日暴曬。超低量噴霧最好使用內吸劑、薰蒸劑或胃毒劑。用藥量一般每畝50克左右。如需適量加水,可用“等量法”。
以使用最為廣泛的農用背負式噴霧器中的幾個主流品種,作個簡單的優缺點比較供廣大農民朋友在選購時參考。
優點:1、價格低。 2、維修方便配件價格低。
缺點:1、效率低、勞動強度大不適宜大面積作業。 2、藥液有跑、冒、漏、滴現象,操作人員身上容易被藥液弄濕,易中毒不環保。 3、維修率高太麻煩。
優點:1、效率高(可達普通手搖噴霧器的3到4倍)、勞動強度低、可連續作業。2、易損件少維修率最低,基本無使用成本。 3、霧化達到或超過電動噴霧器,直噴射程達到7到11米。
缺點:1、該噴霧器要先花兩分鐘左右時間把藥水壓進噴霧器,才可噴霧。2、使用方法和其他噴霧器不同要看懂說明書才能用好。
優點:1、效率高(可達普通手搖噴霧器的3到4倍)、勞動強度低、使用方便。2、給人第一印象好,容易銷售。
缺點:1、電瓶的容電量決定了噴霧器連續作業時間的長短。2、品牌太多型號各異配件不通用維修不易,修理費太高。保修期過了電瓶也就差不多啦,換個要一百多塊,水泵也容易有毛病還不太好修。3、因涉及到一些電器方面的東西,必須由專業人員維修。
優點:1、工作效率高噴霧效果好。
缺點:1、購機價格高、使用成本高,每桶水要幾毛到一塊錢油錢。2、自重大、噪音大、污染大、機溫高、機手作業環境差。3、需專業人員維修。
間歇調節和間歇供暖是完全不同的。間歇調節只是供暖系統在采暖初末期采用的一種輔助調節措施,設計時是按連續供暖制度設計的。而間歇供暖是一種供暖制度,即在最冷期間,每天也指供暖若干小時。在設計時是按采暖建筑間歇使用來計算熱負荷及其間歇附加值(計算負荷的15%~30%)。因此選用的設備和管道都要相應的增大,這主要考慮才暖建筑開始使用前需要預熱,在預熱期間必須使供熱量大于建筑物的熱負荷才可以使室內溫度回升到設定值。所以間歇供暖系統初投資增大,而運行能耗相對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