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介紹國家軍用標準電子產品防靜電放電控制大綱的分級方法。靜電敏感度介于0~1990v的元器件為1級;介于2000~3999v的元器件為2級;介于4000~15999v的為3級;靜電敏感度為16000v或16000v以上的元器件、組件和設備被認為是非靜電敏感產品。按元器件類型的ssd(靜電敏感度)的分級表如下。
由于科技時代的需要,小體積、多功能、快速度的集成電路已是電子工業的基本要求。增厚氧化膜,提高其耐壓性,顯然是行不通的,因此在器件的集成度越來越高的趨勢下,通常將器件氧化膜的膜厚做得越來越薄使其尺寸減少,器件的耐壓也隨之降低。半導體器件,特別是ic,根據其種類不同受靜電破壞的程度也不一樣,弱至100v的靜電也會造成破壞,具體數據見表一。
靜電放電對器件的危害是不可忽視的,一些統計資料表明,全世界每天電子產品因靜電損害造成的經濟可能達到百萬美元以上,一年約50億美元。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大型cmos器件制造廠產品出廠后頭7個月因質量問題而退回器件中有28%與靜電損害有關,占故障率之首位。所以我們要對靜電敏感器件做好防靜電工作。
一,靜電敏感器件防靜電的基本原則
自然界的所有物質都是由原子組合而成,原子中的質子(正電荷)與電子(負電荷)存在于我們生活中每個角落,可以這樣說:靜電是無處不有,無時不在,時時刻刻存在在我們生活中的一切周圍。在靜電防護過程中打算將靜電完全消除是困難的,但是我們可以采取防護措施,將靜電的產生與積聚控制在最小的限度之內,經過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多年的研究和實踐,結果表明得出兩個防護靜電危害的基本原則:① 在靜電安全區域內使用或安裝靜電敏感元件。② 用靜電屏蔽容器運送靜電敏感元件。
二,靜電敏感器件防靜電性能的檢測周期及注意事項
防靜電臺墊、地板、工鞋、工衣、周轉容器等應少每月檢測一次。防靜電手腕帶、風槍、風機、儀器等應每天檢測一次。檢測時,須考慮受檢場所的溫度、濕度等因素。2100433B
是單相斷路器
主要的區別就是貼片的體積減小了,沒有引腳,省了很多材料。因為科技的進步,工藝的要求,將以前由電容,電感,電阻,等元器件組成的電路元器件,變成用機器貼片機來組裝的貼片電阻,貼片電容,貼片電感,貼片變壓器...
一、單極型器件單極型器件也稱場效應管,簡稱FET(Field Effect Transistor)。它是一種電壓控制型器件,由輸入電壓產生的電場效應來控制輸出電流的大小。它工作時只有一種載流子(多數載...
格式:pdf
大小:79KB
頁數: 1頁
評分: 4.3
防靜電地坪專家指出,物體之間的接觸、分離和摩擦都會產生靜電,生產過程中的任何擠壓、切割、搬運、攪拌、過濾,生活中的行走、起立、脫衣服等都會產生靜電,可以說靜電在我們日常生產生活中無處不在。我們自身或者周圍有時可能會有高達幾千伏到幾萬伏的靜電,這些靜電有
格式:pdf
大小:79KB
頁數: 1頁
評分: 4.7
防靜電地坪專家指出,物體之間的接觸、分離和摩擦都會產生靜電,生產過程中的任何擠壓、切割、搬運、攪拌、過濾,生活中的行走、起立、脫衣服等都會產生靜電,可以說靜電在我們日常生產生活中無處不在。我們自身或者周圍有時可能會有高達幾千伏到幾萬伏的靜電,這些靜電有時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危害,給我們的生產造成損失,特別是對一些靜電敏感的元器件來說,靜電有可能使其直接失去正常的工作性能,因此對敏感元器件的靜電防護顯得特別重要。
據材料工藝地坪專家分析介紹,物體之間無論是接觸、分離還是摩擦,都會產生一定的靜電。在生產過程中,任何的擠壓、切割、搬運、攪拌、過濾,在我們的生活中,大家的行走、起立、脫衣服等都會產生靜電,靜電在我們日常生產和生活中都是無處不在的。而且,我們人類自身或者周圍有時可能會有高達幾千伏到幾萬伏的靜電,這些靜電有時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危害,給我們的生產造成損失,特別是對一些靜電敏感的元器件來說,靜電有可能使其直接失去正常的工作性能,因此對敏感元器件的靜電防護顯得特別重要。
為了避免靜電帶來的危害我們就要消除靜電,很多地坪漆專家都建議大家使用防靜電地坪漆來消除靜電。
消除靜電的方法有物理和化學法,一是靠接地來消除靜電,二是靠安裝靜電消除器,三是靠加高靜電劑,四是靠屏蔽來達到消除靜電的效果。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如下:
(1)靜電耗散——靜電耗散及泄漏,是將生產環境和各種操作過程中產生的靜電迅速耗散泄漏來防止靜電危害的方法,通常通過接地或防靜電地坪材料來實現。
(2)靜電中和——在某些場合,當不便使用ESD防護材料時,或必須降某些高絕緣易產生靜電的用品存放工作臺或工藝線時,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就必須對操作環境采取靜電中和措施。靜電中和是借助離子靜電消除器或感應式靜電刷來實現的。
(3)靜電屏蔽——它通常用于對高壓電源產生的靜電場和一些對靜電極敏感的電路進行屏蔽,以防止靜電的危害。
(4)增濕——它主要是通過增加非導體材料的表面導電率,使物體積蓄的靜電荷可以更快的泄漏,以達到對靜電的控制,濕度一般都需保持在60%-70%以上才能實現防靜電的效果。
使用防靜電地坪漆后,會平坦無縫、耐磨耐壓、耐酸耐堿、耐化學藥品,還能消除及防止靜電或電磁波產生,避免靜電火花及電磁波干擾與破壞,是防靜電的理想產品,可廣泛應用于電子、計算機生產及包裝區,電訊、電子、計算機控制中心,放置火藥的場所。
能敏銳地感受某種物理、化學、生物的信息并將其轉變為電信息的特種電子元件。這種元件通常是利用材料的某種敏感效應制成的。敏感元件可以按輸入的物理量來命名,如熱敏(見熱敏電阻器)、光敏、(電)壓敏、(壓)力敏、磁敏、氣敏、濕敏元件。在電子設備中采用敏感元件來感知外界的信息,可以達到或超過人類感覺器官的功能。敏感元件是傳感器的核心元件。隨著電子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敏感元件的重要性日益增大。
集成電路元器件的線路縮小,耐壓降低,線路面積減小,使得器件耐靜電沖擊能力的減弱,靜電電場(Static Electric Field)和靜電電流(ESDcurrent)成為這些高密度元器件的致命殺手。同時大量的塑料制品等高絕緣材料的普遍應用,導致產生靜電的機會大增。日常生活中如走動,空氣流動,搬運等都能產生靜電。人們一般認為只有CMOS類的晶片才對靜電敏感,實際上,集成度高的元器件電路都很敏感。
(1) 靜電對電子元件的影響
1)靜電吸附灰塵,改變線路間的阻抗,影響產品的功能與壽命。
靜電感應與靜電放電(ESD)
2)因電場或電流破壞元件的絕緣或導體,使元件不能工作(完全破壞)。
3)因瞬間的電場或電流產生的熱,元件受傷,仍能工作,壽命受損。
(2)靜電損傷的特點:
1)隱蔽性人體不能直接感知靜電,除非發生靜電放電,但發生靜電放電,人體也不一定能有電擊的感覺。這是因為人體感知的靜電放電電壓為2-3KV。
2)潛伏性有些電子元器件受到靜電損傷后性能沒有明顯的下降,但多次累加放電會給器件造成內傷而形成隱患,而且增加了器件對靜電的敏感性。已產生的問題并無任何方法可治愈。
3)隨機性電子元件什么情況下會遭受到靜電破壞呢?可以這么說,從一個元件生產后一直到它損壞以前所有的過程都受到靜電的威脅,而這些靜電的產生也具有隨機性。由于靜電的產生和放電都是瞬間發生的,及難預測和防護。
4)復雜性靜電放電損傷分板工作,因電子產品的精細,微小的結構特點而費時、費事、費錢,要求較復雜的技術往往需要使用掃描電鏡等精密儀器,即使如此有些靜電損傷現象也 難以與其他原因造成的損傷加以區別,使人誤把靜電損傷失效當作其它失效,這是對靜電放電損害未充分認識之前,常常歸咎于早期失效或情況不明的失效 ,從而不自覺的掩蓋了失效的真正原因。
5)嚴重性ESD問題表面上看來只影響了制成品的用家,但實際上亦影響了各層次的制造商,如:保用費、維修及公司的聲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