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金昌鎳礦 | 位????于 | 甘肅省河西走廊永昌縣城北 |
---|---|---|---|
投產時間 | 60年代 | 類????型 | 大型聯合企業 |
龍首山礦床是一個世界罕見的以鎳為主的有色金屬共生礦,蘊藏著豐富的硫化鎳和銅、鈷、金、銀以及鉑族金屬。
60年代金昌鎳礦投產后,結束了我國不產鎳的歷史,使我國躍為世界鎳礦資源最多國家之一。金昌鎳礦已建成一個采、選、煉綜合經營的大型聯合企業,能直接從礦石中提取十余種產品,其中鎳和鉑族金屬產量分別占全國總量的85%和90%以上。金昌已成為我國最大的鎳生產基地,銅、鈷、金、銀和鉑族金屬提煉中心,并有“中國鎳都”之稱。2100433B
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永昌縣城北。
濕法工藝 (1)氨浸法(Caron法) 濕法工藝處理氧化鎳礦的工業始于上世紀40年代。最早采用的是氨浸工藝,即氧化鎳礦經干燥和還原焙燒后進行多段常壓氨浸出,其代表性的工廠是美國建設的古巴尼加羅鎳廠。氨...
鎳的提煉與回收 1、棒狀金屬鎳粉的制備方法 2、超微球形金屬鎳粉的制造方法 3、處理含鎳廢水的鐵氧體法 4、處理含鎳刻蝕廢流體的方法 5、磁化電極法回收鋁鎳鈷磁鋼廢料 6、從廢鋁鎳合金粉提煉氧化鎳的工...
1 ??金昌易尚國際裝飾有限公司 ??國內裝飾裝修大品牌了,擁有國家設計及施工雙乙級資質,是全國家居裝飾優秀標兵企業、綠色裝飾施工企業、中國建筑裝飾協會...
格式:pdf
大小:299KB
頁數: 5頁
評分: 4.7
紅土鎳礦生產鎳工藝 紅土鎳礦生產鎳工藝可以簡單地分為火法和濕法。 火法工藝由于冶煉過程中 能耗高、成本高等原因, 所以目前主要用于處理高品位的紅土鎳礦。 濕法工藝雖 然存在著工藝復雜、流程長、對設備要求高等問題,但它與火法相比,具有能耗 低、金屬回收率高等優勢。 特別是濕法工藝發展的幾十年來, 加壓浸出技術的進 步和新的濕法流程的出現,使紅土鎳礦開發利用重心由火法轉為濕法。 一、世界紅土鎳礦資源分類和特點 氧化鎳礦床的上部為褐鐵型紅土礦, 適合于濕法工藝處理; 下部為鎂質硅酸 鎳礦 (蛇紋巖為主 ),適合用火法工藝處理。 中間過渡段同時適于兩種方法。 據估 計,適合用濕法處理的紅土鎳礦儲量 (褐鐵礦、綠脫石、蒙脫石 )是適合火法 (硅 鎂鎳礦、腐植礦)的兩倍多。 隨著紅土鎳礦資源的不斷開發利用, 人們對其利用性能和類型又有了新的認 識:一類稱為“濕型”,主要分布于近赤道地區,如新喀里多尼亞
我國鎳礦分布就大區來看,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東北,其保有儲量占全國總儲量的比例分別為76.8%、12.1%、4.9%。就各省(區)來看,甘肅儲量最多,占全國鎳礦總儲量的62%(其中金昌的鎳產提煉規模居全球第二位),其次是新疆(11.6%)、云南(8.9%)、吉林(4.4%)、湖北(3.4%)和四川(3.3%)。
中央地質勘查基金在位于新疆若羌的"坡北-旋窩嶺一帶鎳礦普查"項目獲得突破性進展。該基金與其他社會資金合作進行的普查結果顯示,這一地區共探得鎳資源量超過百萬噸,礦床規模達到特大型。據估計,中央地勘基金的這一投入直接拉動社會勘查資金近億元,成為國家找礦新機制的又一重大成果。
鎳是我國稀缺的一種有色金屬原料,在機械制造等領域有廣泛用途,目前我國進口量逐年遞增。據了解,自2006年成立以來,中央地勘基金項目已累計提交重要礦種的大中型礦產地53處。
據了解,截至2011年底,全礦區共探得鎳金屬資源量128萬噸。普查還發現,該勘查區厚大礦層尚未完全控制,礦床規模還有望擴大,礦石鎳品位進一步提高,鎳金屬等資源量遠景規模有望突破200萬噸。
鎳礦石主要分硫化銅鎳礦和氧化鎳礦,兩者的選礦和加工方法完全不同。
硫化銅鎳礦石的選礦方法,最主要的是浮選,而磁選和重選通常為輔助選礦方法。浮選硫化銅鎳礦石時,常采用浮選硫化銅礦物的捕收劑和起泡劑。確定浮選流程的一個基本原則是,寧可使銅進入鎳精礦,而盡可能避免鎳進入銅精礦。因為銅精礦中的鎳在冶煉過程中損失大,而鎳精礦中的銅可以得到較完全的回收。銅鎳礦石浮選具有下列四種基本流程。
直接用優先浮選或部分優先浮選流程:當礦石中含銅比含鎳量高得多時,可采用這種流程,把銅選成單獨精礦。該流程的優點是,可直接獲得含鎳較低的銅精礦。
1)混合浮選流程:用于選別含銅低于鎳的礦石,所得銅鎳混合精礦直接冶煉成高冰鎳。
2)混合-優選浮選流程:從礦石中混合浮選銅鎳,再從混合精礦中分選出含低鎳的銅精礦和含銅的鎳精礦。該鎳精礦經冶煉后,獲得高冰鎳,對高冰鎳再進行浮選分離。
3)混合-優先浮選并從混合浮選尾礦中再回收部分鎳:當礦石中各種鎳礦物的可浮性有很大差異時,銅鎳混合浮選后,再從其尾礦中進一步回收可浮性差的含鎳礦物。
氧化鎳礦多采用破碎、篩分等工序預先除去風化程度弱、含鎳低的大塊基巖。由于氧化鎳礦中的鎳常以類質同象分散在脈石礦物中,且粒度很細,因此不能用機械選礦方法予以富集,只能直接冶煉。
氧化鎳礦的冶煉富集方法,可分為火法和濕法兩大類。前者又可分為造硫熔煉、鎳鐵法和粒鐵法;后者又有還原焙燒-常壓氨浸法、高壓酸浸法等。
氧化鎳礦在我國不居重要地位,只有云南墨江金廠、元江安定地區的氧化鎳礦具有一定的儲量。經設計,該礦采用造硫熔煉(還原焙燒)較氨浸法好。但總的來看,該礦礦石品位低,鎂高(MgO 15%~30%)難熔,燃料耗量大,運輸有困難,當前難以提上建設日程。
鎳礦分類分布
鎳礦種類很多,自然界廣泛存在的鎳硫化礦是(Ni,Fe)S,比重為5,硬度為4,其次是針硫鎳礦NiS(比重5.3,硬度2.5)等。硫化鎳礦床的礦石按硫化率,即呈硫化物狀態的鎳(SNi)與全鎳(TNi)之比將礦石分為:原生礦石:SNi/TNi>70%;混合礦石:SNi/TNi45%~70%;氧化礦石:SNi/TNi<45%;硅酸鎳礦石按氧化鎂含量分為;鐵質礦石:MgO<10%;鐵鎂質礦石:MgO 10%~20%;鎂質礦石:MgO>20%;鎳礦石的主要有害雜質有銅(在硅酸鎳礦中)、鉛、鋅、砷、氟、錳、銻、鉍、鉻等。 ,特富礦石:Ni>3%;富礦石Ni 1%~3%;貧礦石:Ni 0.3%~1%。富礦石及貧礦石需經選礦,特富礦石可直接入爐冶煉硫化鎳礦石按鎳含量可分下列三個品級。
硫化鎳礦床普遍含銅,常稱含銅硫化鎳礦床。在鎳礦體中銅無需單獨制定指標和圈定礦體,當鎳品位達不到指標而銅可單獨形成礦體時,其指標為按銅執行。除銅外,一般常伴生有鐵、鉻、鈷、錳、鉑族金屬、金、銀及硒和碲等,這些伴生有用組分的含量要求是:Pt、Pd為0.03g/t;Os、Ru、Rh、Ir為0.02g/t;Au為0.05~0.1g/t、Ag為1.0g/t、Co為0.01%;Se為0.0005%;Te為0.0002%。在蛇紋巖、滑石等礦床中含有較高的鎳,常有回收價值,在評價該類礦床時對鎳要注意綜合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