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錦江區2016年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 發布單位 | 錦江區人民政府 |
---|
(一)大力推進重點領域信息公開
1. 圍繞深化改革推進公開。一是編制公開錦江區責任清單。編制完成28個區級部門責任清單,并通過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向社會公開。二是推進市場監管公開透明。推廣隨機抽查規范事中事后監管,區級各行政執法部門對124項行政檢查事項制定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并及時向社會公開,通過網絡、公開欄等形式公開檢查情況60余條。三是按照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要求,將數千條行政許可、630條行政處罰運行信息及時錄入審批平臺、行權平臺,做好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信息網上公開公示工作。
2. 圍繞促進經濟發展推進公開。一是推進政府投資的重大建設項目信息公開。新增的50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均完成了公示,全年共有273個政府投資工程建設項目完成公示。及時通過錦江公眾信息網對各項重點工作情況進行展示,共發布動態信息80條。二是推進公共資源配置領域信息公開。我區審批的建設項目及市上審批的屬地化管理項目共完成37個施工招標標段、38個服務類招標標段的公示工作和區級比選限額的34個政府投資工程建設施工比選公示。三是推進減稅降費信息公開。借助納稅人學校和官方微博、稅企QQ群、門戶網站、12366納稅服務熱線、便民資料、社區宣傳欄、辦稅服務廳公開欄、電子顯示屏等途徑,廣泛公開稅收優惠和減免稅政策信息。全面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積極助力企業健康發展 。
江寧區樓盤有: 萬科翡翠公園 地址:雙龍大道和清水亭西路交匯處 &nbs...
湖畔不到2000應該能下來,錦湖花園2300-2500小高層,湖濱四季城還得3000多.
錦江區哪個樓盤好一點好,我推薦錦江城市花園3期,考慮安置房的話我推薦東晶麗苑。它的綠地468公館,77平米的戶型,就是地鐵二號線紅河站口,有成都的標志性建筑468米高的綠地中心。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
格式:pdf
大小:39KB
頁數: 9頁
評分: 4.5
- 1 - 2008 年廣州市番禺區建設局 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廣州市番禺區建設局 2009年 2 月 引 言 本報告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廣 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 、《廣州市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辦法》 要求,由廣州市番禺區建設局編制的 2008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年 度報告。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政府信息依 申請公開情況、咨詢情況、復議、訴訟和申訴的情況,以及存 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并附相關的說明和指標統計表。本 局網站(網址 :http://js.panyu.gov.cn )上可下載本報告的電 子版。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聯系:廣州市番禺區建設局 , 地址:市橋街禺山大道 104號區建設局大樓 ,電話 :84834383 。 一 概 述 2008 年,在區政務公開辦等上級部門的正確領導下,本局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和區政府政務公開工作精神
格式:pdf
大小:39KB
頁數: 10頁
評分: 4.6
精品文檔 你我共享 AAAAAA 2008 年廣州市番禺區建設局 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廣州市番禺區建設局 2009 年 2 月 引 言 本報告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廣 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 、《廣州市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辦法》 要求,由廣州市番禺區建設局編制的 2008 年度政府信息公開 年度報告。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政府信息 依申請公開情況、咨詢情況、復議、訴訟和申訴的情況,以及 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并附相關的說明和指標統計表。 本局網站 (網址 :http://js.panyu.gov.cn )上可下載本報告的電 子版。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聯系:廣州市番禺區建設局 , 地址:市橋街禺山大道 104 號區建設局大樓 ,電話 :84834383 。 一 概 述 2008 年,在區政務公開辦等上級部門的正確領導下, 本局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
2016年珠海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規定,現公布2016年珠海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本報告包括概述、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咨詢情況、政府信息公開相關費用情況、復議和訴訟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說明與附表等八個部分。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16年1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止。
一、概述
2016年,我市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16〕8號)、《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國辦發〔2016〕19號)和《廣東省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意見》(粵辦發〔2016〕22號)、《廣東省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分工方案》(粵辦函〔2016〕236號),細化政務公開工作任務,加大公開力度,深化公開渠道建設,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
(一)全面推進“五公開”工作。
1.推進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公開。全市39個市政府直屬單位共10089項權責事項及各行政區(功能區)25149項權責事項的詳細信息已全部通過政府門戶網站向社會公開。2016年上半年,在全省率先開發權責清單管理系統——“珠海市權責清單目錄管理系統”,對全市、各區權責清單進行動態調整。印發了《關于公布<珠海市市級行政許可事項目錄(2016年版)>的通知》(珠機編辦〔2016〕106號),編制省駐珠部門、市直部門共計36個部門374項行政許可事項。編制《珠海市市、區(功能區)、鎮(街)、村(居)四級公共服務事項通用目錄(2016年版)》,梳理出市、區(功能區)、鎮(街)、村(居)四級公共服務事項1371項。
2.規范重大行政決策信息公開。認真貫徹落實《珠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珠海市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的通知》、《珠海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規范我市重大行政決策聽證工作的若干意見》,重大行政決策承辦單位向社會公布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和決策方案,并廣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社會公眾的意見。完善重大決策聽證制度;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社會涉及面廣、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行政決策事項均需進行聽證。
3.繼續深入推進重點領域信息公開。我市政府門戶網站開設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專欄,集中公開財政預算決算和“三公經費”、財政審計、保障性住房、食品藥品安全、環境保護、生產安全事故、價格和收費、征地、房屋征收補償、學校、醫療衛生機構、科技管理和項目經費、文化機構、國有企業等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信息。
(二)認真開展政策解讀。我市印發了《珠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做好規范性文件政策解讀工作的通知》,在《珠海市人民政府公報》和市政府門戶網站開設“政策解讀”專欄,刊登市政府、市府辦公室及市直部門重大或者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規范性文件解讀文本。市政府和市府辦公室發布的規范性文件,牽頭起草部門在報送文件時應一并提供解讀文本,由市府辦公室按程序報批后,與規范性文件同步在《珠海市人民政府公報》和市政府門戶網站發布。市政府門戶網站定期開展在線訪談活動,邀請各區、各部門領導對重大政策進行解讀,回應市民群眾的關切。我市重大法規如《珠海經濟特區科技創新促進條例》出臺,市政府分管領導親自出席新聞發布會,解讀有關政策。
珠海特區報、珠海電視臺等主流媒體按照媒體特點,采用不同形式,對我市重大政策、重要規章,特別是民生事項,第一時間進行報道和深度解讀。同時,根據不同的媒介需求和形式,分別通過網站、微博、微信、手機APP等進行全媒體的推送傳播,通過不斷創新政策解讀的形式,不斷延伸政策解讀的觸角,讓權威解讀不僅覆蓋政經人群,也抵達網絡論壇和普通民眾。
(三)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我市先后制定了《珠海市網絡輿情信息管理暫行辦法》、《珠海市黨政新聞發布會制度(試行)》、《<重要輿情>信息報送工作方案》等文件,對輿情回應責任主體、輿情回應方式、輿情處置情況反饋、問責制度等事項均有明確規定。我市切實落實輿情回應制度相關規定,在突發事件處置過程中,各單位按照責任分工,及時發布權威信息,積極回應社會關切。
(四)加強組織領導。我市高度重視政務公開工作,市政府明確由一名副市長分管政務公開工作,列入工作分工,并在市政府門戶網站公布。市政府成立了政務公開工作聯席會議,定期研究、部署政務公開工作;政務公開工作將納入2016年度政府部門責任白皮書考核工作內容。市政府印發了《珠海市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分工方案》并在市政府門戶網站公開。市府辦公室作為政務公開的主管部門,開展政務公開督促檢查,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開展,將政務公開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五)健全完善政務公開制度機制。認真落實《珠海市政府信息公開辦法》,督促指導各區(功能區)各部門完善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做好信息公開統計工作、加強信息公開年度報告編制和發布工作。加強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制度建設,開展政務公開工作考核,建立政府信息公開意見箱,辦理市民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意見和投訴。落實珠海市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完善重大決策聽證制度;建立重大輿情處置機制,完善新聞發言人制度,及時回應群眾關切。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2016年,我市主動公開政府信息101740條,通過網站公開信息101740條,通過政府公報公開信息239條,舉辦新聞發布會192次,進行政府網站在線訪談39次,通過新聞媒體、政務微博微信公開信息47879條。
三、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市政府和市直各部門、各區政府(管委會)全年共受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1362件。其中,當面提交申請的935件,占68.6%;網絡提交申請的338件,占24.8%;信函提交申請的89件,占6.5%。
在1362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中,已經答復的1362件,答復率100%。其中,“屬于已主動公開范圍數”255件,占18.7%;“同意公開答復”935件,占68.6%;“同意部分公開答復”18件,占1.3%;“不同意公開答復”25件,占1.8%;“其他”129件,占9.5%。
四、咨詢情況
2016年,共接受咨詢185349人次。
五、政府信息公開相關費用情況
2016年,全市無向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人進行收費的情況。
六、復議、訴訟和申訴情況
2016年度我市針對各有關單位政府信息公開的行政復議案29件,行政訴訟案16件。
七、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雖然我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制約了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開展。主要表現在:
(一)從事政務及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人員專業性不足。政務公開工作涉及政府管理的絕大部分領域,公開內容廣泛而且專業性較強,但目前我市從事政務公開工作的人員基本為兼職人員,除了開展政務公開工作外,還要兼顧其他工作,影響了政務公開工作的開展。
(二)政務及政府信息公開的標準化程度不足。目前基本建立起了政務公開的框架,但部分單位公開的內容、公開的深度和廣度還不夠,公開的信息類型也較為單一,主要以各單位動態性政務動態、法規文件為主。特別是政策解讀、決策信息等內容數量較少。下一步,我市將全面推進政務及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強政務公開工作人員的培訓,定期舉辦政務公開業務知識和實際操作培訓,特別是基層政務公開工作人員,針對一些重點難點工作,如依申請公開工作,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
二是加強政務公開標準化建設。細化公開的內容和形式,便于操作。
三是加強溝通協調、督促檢查,確保政務公開規范、有序、真實、實效、全面,進一步提高政務公開實效。
八、說明與附表
附表1
主動公開情況統計表
指 標 |
數量(條) |
主動公開信息數 |
101740 |
公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
179 |
政府網站公開政府信息數 |
101740 |
政府公報發布政府信息數 |
239 |
政務微博公開政府信息數 |
29613 |
政務微信公開政府信息數 |
18266 |
其他方式公開政府信息數 |
12355 |
附表2
依申請公開情況統計表
指 標 |
數量(件) |
申請總數 |
1362 |
其中:1.當面申請數 |
935 |
2.傳真電話申請數 |
0 |
3.網絡申請數 |
338 |
4.信函申請數 |
89 |
對申請答復總數 |
1362 |
其中:1.屬于已主動公開范圍數 |
255 |
2.同意公開答復數 |
935 |
3.同意部分公開答復數 |
18 |
4.不同意公開答復數 |
25 |
5.其他 |
129 |
附表3
咨詢情況統計表
指 標 |
數 量(條) |
接受咨詢數量 |
185349 |
附表4
申訴情況統計表
指 標 |
數 量(件) |
行政復議數 |
29 |
行政訴訟數 |
16 |
池州市教育局2016年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池州市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制度》要求,特編制2016年池州市教育局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和不予公開情況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等。本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16年1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止
一、概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及池州市政府關于貫徹落實政府信息公開相關文件及會議要求,池州市教育局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力度,完善了政務公開的各項制度,形成了政務信息公開工作的基本思路,打造了比較堅實的基礎,推動政府信息公開又上新的臺階。 一年來,我局安全、規范、主動、及時、有效地開展政務信息公開工作,并在組織領導、規范制度、落實責任的基礎上,進一步突出重點,抓住涉及關鍵工作、關鍵環節,突出群眾關心、社會關注、與群眾利益關系最密切的重要事項,從內容和形式上重點加以深化,及時公開重要事項。重點對領導機構、人事信息、行政審批事項、財政預決算、三公經費、招生信息、財務信息、教師資格認定、招投標信息、重大體育賽事等事項進行了完全公開,信息公開工作制度和屬于主動公開的文件內容,達到群眾直觀、方便,辦事程序簡化,提高工作效率,實現了勤政為民的目的。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
我局2016年度共主動公開教育體育信息386條,信息全文電子化達100%。在主動公開的信息中,業務文件152條,占39%;政策解讀26條,占6.7%;招生信息45條,占11.6%。
結合教育體育實際,我局不斷規范和完善政務公開的內容、程序、形式及監督保障措施,全面深化政務公開,規范公開程序、時間和形式。通過市政府網站、教育體育網、微博等形式,及時將服務承諾、教育收費、行政許可和行政審批及教育民生工程事項向社會主動公開,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制度化的政務公開新格局。高度重視和做好普通高中招生考試錄取、教育民生工程、義務教育保障經費、教育項目工程、教育收費、辦學行為等群眾關心熱點難點問題的公開工作。2016年在池州教育體育網站對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招生政策、名單進行了公示,讓群眾及時了解相關動態,主動接受群眾監督。
三、依申請公開信息和不予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
2016年度我局未收到信息公開申請。
四、咨詢、投訴情況
2016年我局共受理各類信訪案件89件(不含來電直接答復處理),從接訪渠道看,接待群眾上訪5件次、13人次;省廳轉交5件;市長熱線、市長信箱12件;市委督查室轉交人民網留言5件;部門信箱17件;網上信訪平臺3件;來信15件;來電處理20件;微博3件;另有民生熱線、政風行風熱線等接收的各類信訪件4件。從歷史淵源看,含歷史遺留問題3件。從處理結果看,87起信訪件均得以妥善處置,結訪率97.7%。及時受理率、按期辦理率均為100%,群眾滿意度處于高位水平。信訪件涉及的問題主要有:一是教育教學管理問題,主要是少數學校違規收費、變相推銷資料、加重學生學習負擔及有償家教等問題;二是歷史遺留的民師問題;三是舉報學校管理人員的違規違紀問題;四是相關政策咨詢;五是對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提出一些積極的意見和建議。所有信訪件均按“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信訪原則交由相關職能科室及縣區教育主管部門辦理,均按規定的辦理程序及期限辦結,做到了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對部分群眾因政策不清引起的信訪,我們耐心細致地做好解釋工作。
五、政府信息公開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情況
因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全面啟動的時間不長,我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問題有待改進:一是信息公開內容廣度和深度還不夠;二是信息公開形式有待拓展。為此,我局就信息公開工作下一步具體重點:一是加強信息聯絡人員與業務科室、有關單位的銜接與溝通,努力將信息收集與公開同步進行,確保信息的及時、準確、全面;二是加強對信息聯絡人員的培訓,著力提高機關工作人員信息公開意識,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開闊工作人員視野,加強信息內容提煉和升華;三是通過增加公開欄等形式豐富政府信息公開渠道,積極探索新措施、新方法,豐富形式,創新手段。
梅州市人民政府2016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規定,現公布梅州市人民政府2016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本報告由基本情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及咨詢受理情況、政府信息公開收費及減免情況、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情況、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六部分組成。
一、基本情況
2016年,我市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和省委辦、省府辦《關于我省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意見》要求,全面推進政務公開,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切實強化政府網站管理,不斷完善相關制度,政務公開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制度建設得到加強。制定印發《梅州市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方案》(梅市明電〔2016〕200號),明確今后五年政務公開工作目標,落實工作責任。制定印發《關于印發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管理辦法的通知》(梅市府辦函〔2016〕52號)、《關于印發梅州市政府網站考評實施細則的通知》和《梅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欄目內容保障分解表》等,加強政府網站管理和保障。
(二)年度工作要點任務全面完成。根據《廣東省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分工方案》要求,結合實際,及時制訂《梅州市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和省政府辦公廳2016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分工方案》,明確工作目標、落實工作責任,加大公開力度,增強公開實效,按時按量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三)政府網站監督和考核進一步強化。一是舉辦了政府網站考評培訓。邀請專家對各縣(市、區)政府辦公室和市直相關單位負責同志進行了政府網站考評培訓,解讀相關政策。二是對市政府網站進行了升級改版,整合完善相關欄目,設置無障礙、繁體和英文版本通道等,提高了用戶使用的便捷性。三是積極開展年度考評。制訂印發《梅州市2016年度政府網站考評方案》,對全市8個縣(市、區)政府和市直63個單位網站進行了考評。通過以評促建、已評促管,著力加強全市政府網站的建設管理。
(四)重點領域信息公開扎實推進。根據省府辦《關于修訂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專欄建設規范的通知》(粵辦函〔2016〕474號)要求,落實了重點領域公開責任單位,明確完成時間,確保按時完成重點領域信息公開任務。
1. 繼續推進權責清單公開。一是建設“審批改革”專欄,公開了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政策文件和動態信息。二是印發《梅州市關于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的決定》,取消了一批非行政許可事項。三是公開了二批《梅州市人民政府關于清理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的決定》和三批審批制度改革事項目錄,清理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四是公開了40多個單位的行政審批標準體系信息。五是印發了第四批《梅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公布市政府部門權責清單》,公開了50多個市直部門權責清單。
2. 繼續推進財政資金公開。一是在市財政局網站上公開了136家預算單位2016年預算收支預算表、預算公開基本情況說明、“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預算表。二是在人大批復后20日內,及時在市政府門戶網站和市財政局網站公開2016年市政府決算、三公經費決算,并指導督促市本級各部門和縣(市、區)財政部門按時按規定公開部門決算和“三公”經費信息。三是及時公開了財政專項資金信息。四是公開了市納入財政部ppp項目平臺的12項ppp項目信息。
3. 繼續推進住房保障信息公開。在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網站和“住房保障信息公開”專欄上及時更新住房保障、房屋征收補償政策文件和住房保障、工程建設、棚戶區和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公共租賃、廉租房申請流程、辦理手續等方面信息。
4. 繼續推進扶貧工作信息公開。在梅州市扶貧信息網公開了《梅州市新時期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三年攻堅工作實施方案》等政策措施文件,公開了貧困村、貧困戶認定標準、申報程序、扶貧資金項目信息,公示了全市新時期精準扶貧擬重點幫扶的349個村名單。
5. 繼續推進減稅降費信息公開。一是市財政局將省財政廳以﹝粵財法﹞名義下發的涉及稅收法規的相關文件在該局網站公開。二是市國稅局設立“稅收優惠政策”專欄,公開了1000多條優惠政策類信息;印發了稅收優惠政策宣傳小冊子30000多份,舉辦了各類型政策宣講會50多場次。三是市地稅局設立“減稅降稅”專欄,公開優惠政策14項;通過本地主流媒體刊登《關于調整記地產產易環節契稅營業稅》等減稅政策解讀文章7篇。四是市發展改革局在該局網站公開了保留后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方便征收對象全面了解收費政策依據、執行部門,實現明白繳費。
6. 繼續推進環境保護信息公開。一是市環保局會同市氣象局、市廣播電視臺及時發布梅州市城區空氣質量預報預警信息。二是在市環境信息綜合發布平臺公開市級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狀況報告和月報。三是指導各縣(市、區)定期公開縣級、鎮級飲用水源水質監測信息,并鏈接到市環保局網站。四是環評審批和竣工驗收按照“受理公告、審批前公示、審批后公開”進行“三公開”,所有行政許可事項進行平臺錄入公示,按時公開環評信息。五是公開了環境污染費征收、國控企業污染物自動監控、輻射安全方面的信息。
7. 繼續推進衛生和食品藥品安全信息公開。一是市衛生計生局培育市醫療機構公眾號6個,及時更新全市醫療機構重點領域、公眾關注等信息。二是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及時公開食品抽檢、專項整治、注銷撤銷等方面信息,加大對食品藥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的曝光。
(五)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公開規范推進。嚴格按照省、市建議提案辦理工作規定和辦理程序,不斷總結工作經驗,積極開展“微改革”、“微創新”,健全辦理機制,提高建議提案滿意率。2016年,我市共辦理省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23件,答復意見或會辦意見均上傳在廣東省人大代表工作管理系統或廣東省政協提案在線辦理系統;辦理市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294件,答復意見已在梅州市議案建議提案信息管理系統主動公開。
二、主動公開情況
全市各級行政機關2016年主動公開政府信息11.68萬條。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公開政府信息情況:政府公報公開信息1725條,政府網站公開信息10.81萬條,微博微信公開信息3.59萬條,新聞媒體公開信息1.74萬條。
回應公眾關注熱點或重大輿情2419次。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回應解讀情況:舉辦新聞發布會2次,組織政府網站在線訪談68次,發布政策解讀稿件740篇,通過微博微信回應事件1910次,通過新聞媒體等其他方式回應事件1436次。
三、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全市行政機關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355宗(其中,市直185宗,縣直170宗),其中,當面申請數42宗,占11.8%;網絡申請61宗,占17.2%;信函申請241宗,占67.9%;傳真申請11宗,占3.1%。
答復政府信息公開申請355宗。其中,屬已主動公開范圍21宗,占5.9%;同意公開215宗,占60.6%;同意部分公開10宗,占2.8%;不同意公開25宗,占7.0%;不屬于本行政機關公開66宗,占18.6%;申請信息不存在14宗,占3.9%;告知作出更改補充2宗,占0.6%,其他答復情形2宗,占0.6%。
四、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減免情況
我市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工作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服務于民”的理念,政府信息公開相關費用全部在行政經費中列支,沒有向申請人收費。
五、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情況
全市政府信息公開類行政復議案件11宗,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數6宗,占54.5%;被依法糾錯數3宗,占27.3%;其他情形數2宗,占18.2%。
全市政府信息公開類行政訴訟案件2宗,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或者駁回原告訴訟請求的1宗,占50%;被依法糾錯1宗,占50%。
六、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
2016年,我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部分單位的公開意識不強、制度建設不夠健全、業務人員工作水平有待提高等。這些問題和不足,有待今后工作中不斷改進。
(一)全面推進政務公開。認真對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16〕8號)、《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粵辦發〔2016〕22號)、《關于印發〈梅州市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梅市明電〔2016〕200號)等要求,圍繞市委和政府中心工作以及公眾關切,全面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五公開”,繼續深化重點領域信息公開,以公開促落實,以公開促規范,以公開促服務,全面提升政務公開工作水平。
(二)制訂實施年度工作方案。按照上級有關要求,結合梅州實際,總結以往經驗,科學制訂《梅州市2017年度政務公開工作要點》、《梅州市2017年度政府網站考評方案》,并組織實施。
(三)強化政府網站管理。根據省的要求,近期篩查了全市納入省政府網站普查系統的非政府網站,下階段將進一步規范全市各級政府網站管理,對納入系統監管的網站進行日常巡查和定期、不定期的重點抽檢,并按照省推進基層政府網站集約化建設工作要求,出臺相關措施,對納入系統監管的非政府網站和信息內容少、安全系數低、網站維護不到位的部門網站、鄉鎮政府(街道辦)網站按有關程序進行關停并遷移到市、縣級政府門戶網站。
(四)規范依申請公開案件辦理。嚴格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等有關規定,進一步暢通申請渠道,依法依規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案件辦理工作,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申請需求。
(五)加強業務和考評培訓。擬邀請專家對全市政務公開工作的業務人員進行培訓;繼續搞好全市政府網站考評培訓,逐漸提升新形勢下全市各級各部門政務公開工作業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