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熱效率高:板片波紋的設計以高度的薄膜導熱系數為目標,傳熱效率很高,一般來說,板式蒸發器的傳熱系數K值在3000到6000w/㎡.℃范圍內,這就表明,板式蒸發器只需要管殼式蒸發器面積的1/2到1/4即可達到同樣蒸發效果。
占地面積小,易于維護:板式蒸發器的結構極為緊湊,在蒸發量相同的條件下,所占空間僅為管式降膜蒸發器的1/3到1/4,其高度僅為管式降膜蒸發器的1/10左右,且檢修只需要松開夾緊螺桿,即可在原空間范圍內完全接觸到換熱板的表面,且拆裝方便。
設備換熱面積可調整:每件熱元件(板片)的尺寸,小的可到0.03㎡,大的可達4㎡以上,每臺設備的換熱面積,小的可達0.5㎡,大的可達1900㎡以上。由于換熱板容易拆卸,通過調節換熱板的數目或者變更流程就可以得到最合適的傳熱效果和容量,只要利用蒸發器中間架,換熱板部件就有多種獨特的機能。這樣就為用戶提供了隨時可變更處理量和改變傳熱系數K值或者增加新功能的可能。
熱損失小:因結構緊湊和體積小,蒸發器的外表面積也很小(和管式降膜蒸發器相比),因而熱損失也很小,通常設備不再需要保溫。
壓力損失少:在相同傳熱系數的條件下,板式蒸發器通過合理的選擇流速,壓力損失可控制在管式蒸發器的1/3的范圍內。
使用安全可靠:在板片之間的密封設備上設計了2道密封,同時還設有信號孔,一旦發生泄漏,可將其排除蒸發器外部,既防止了蒸汽和物料相混,又起到了安全報警的作用。2100433B
鈦材防腐蝕,物料腐蝕性強就要用鈦,不過很貴。板式蒸發器是可以用鈦材來做的,所以你說的兩個是不存在對比性的。板式蒸發器的一些特點:優點:1.體積小、占用空間小,與膜蒸發器一樣可實現負壓蒸發。2.適用于熱...
如果液體黏度比較大,建議還是使用旋轉刮板式蒸發器好,此種蒸發器適用于高粘度、易結晶、結垢的濃溶液,我以前的廠用的就是它,效果不錯,如果在它上面加裝抽真空裝置,效果會更好。
建議采用殼管式換熱器效果肯定都能達到效果板式換熱器對小溫差換熱的效率要高,但是他的冷水側板片結垢也比較難受,還是采用殼管式換熱器換熱器吧
MVR節能蒸發器、蒸餾塔項目,其原理是利用高能效蒸汽壓縮機壓縮蒸發產生的二次蒸汽,把電能轉換成熱能,提高二次蒸汽的焓,被提高熱能的二次蒸汽打入蒸發室進行加熱,以達到循環利用二次蒸汽已有的熱能,從而可以不需要外部新鮮蒸汽,依靠蒸發器自循環來實現蒸發濃縮的目的。通過PLC、單片機、組態等形式來控制系統溫度、壓力馬達轉速,保持系統蒸發平衡 。
特點:
1) 料液在管內的停留時間只有數秒鐘乃至數十秒鐘。這樣短的時間, 而且存液量小, 故特別適用于熱敏性料液之濃縮, 例如牛奶、橘子汁、醫藥的青霉素和鏈霉素、以及農藥的春雷霉素和赤霉素等等, 可避免或減少物料的熱分解。
2) 結構簡單, 維修方便,可在減壓、常壓和加壓下操作
3) 濃縮比不能太高,如濃縮比過高, 則因料液少, 管壁濕潤差, 形成固體溶質粘附在壁上的“ 干管”現象, 不僅增加熱阻, 而且堵塞加熱管。
4) 只適用于蒸發中等粘度的料液,不適于有晶體析出的物料,不適于易結垢物料。
特點
1) 蒸發水量可達0.5t/h~5t/h3) 適于食品藥品等熱敏性物料的蒸發,適于處理量較小的項目。2100433B
蒸發器與其他蒸發器比較
蒸發方式 | 反應釜 | 單效蒸發器 | 多效蒸發器 | 噴射泵 | MVR蒸發器 |
能耗 | 能耗高,蒸發一噸水大約需要1.5噸蒸汽 | 能耗較高,蒸發一噸水理論上需要1噸蒸汽 | 比較節能,一般來說隨著效數的增加、能耗也相應地降低 | 在傳統多效蒸發器的基礎上再多一效,但需要高壓蒸汽帶動 | 目前最節能的蒸發器技術。蒸發每噸水需要15kw.h~100kw.h的電耗 |
占地面積 | 小 | 小 | 大 | 小 | 小 |
對產品質量影響 | 蒸發產品停留時間長,嚴重影響產品質量 | 停留時間短單溫度高,對產品質量影響較小 | 停留時間較長,溫度較高,對產品質量影響較小 | 停留時間短,對產品質量影響最小。 | 停留時間短,低溫差蒸發,對產品質量影響最小 |
能源方式 | 使用煤、柴油直接加熱;或者使用蒸汽加熱 | 使用蒸汽加熱,需要蒸汽管網,需要鍋爐 | 使用蒸汽加熱,需要蒸汽管網,需要鍋爐 | 需要高壓蒸發帶動才能使用,需要鍋爐 | 使用電即可,不需要蒸汽管網,全自閉循環系統 |
自控程度 | 人工操作 | 半自控 | 半自控 | 半自控 | 全自控操作,不間斷蒸發 |
穩定性 | 差 | 較差 | 較差 | 較差 | 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