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30厘米。根莖較短,長5-10厘米,橫走或斜伸,芳香,外皮淡黃色,節間長1-5毫米;根肉質,多數,長可達15厘米;須根密集。根莖上部多分枝,呈叢生狀。葉基對折,兩側膜質葉鞘棕色,下部寬2-3毫米,上延至葉片中部以下,漸狹,脫落。葉片質地較厚,線形,綠色,長20-30厘米,極狹,寬不足6毫米,先端長漸尖,無中肋,平行脈多數。
花序柄長2.5-9(-15)厘米。葉狀佛焰苞短,長3-9(-14)厘米,為肉穗花序長的1-2倍,稀比肉穗花序短,狹,寬1-2毫米。肉穗花序黃綠色,圓柱形,長3-9.5厘米,粗3-5毫米,果序粗達1厘米,果黃綠色。花期5-6月,果7-8月成熟。
栽培的金錢蒲,個體很小,一般高僅3-5厘米,應屬該種范疇。但在野生植物的干標本上,該種與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很難識別。因為葉片和佛焰苞的長短寬狹都有很大的相對性,隨生長季節的不同和局部環境的差異而有所不同,據中醫和老藥工的經驗,鮮植物較易區分:石菖蒲葉片質地薄,較寬長,揉之氣味辛辣,多生長于沼澤或淺水域;金錢蒲葉片厚,較窄小,芳香,手觸摸之后香氣長時不散,因謂“隨手香”,多生長于濕地或石上。
金錢蒲分布于中國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陜西、甘肅、四川、貴州、云南和西藏,中國各地常栽培。生長于海拔1800米以下的水旁濕地或石上。
金錢蒲喜陰濕環境,冷涼濕潤氣候,耐寒,忌干旱,以沼澤、濕地或灌水方便的砂質壤土、富含腐殖質壤土栽培為宜。常在9-10月進行分株種植,即除去枯黃老葉后,將植株分為5-10個分蘗的小株,然后種植澆水。喜陰,蔭蔽度為60-70%。喜歡通風好的環境,通風不好的情況下會腐爛,所以盆栽金錢蒲需隔日清除腐葉。
藥用:根莖入藥, 味辛,苦,性溫,能開竅化痰,辟穢殺蟲。主治痰涎壅閉、神識不清、慢性氣管炎;痢疾、腸炎、腹脹腹痛、食欲不振、風寒濕痹,外用敷瘡疥。獸醫用全草治牛臌脹病、肚脹病、百葉胃病、脹膽病、發瘋狂、瀉血痢、炭疽病、傷寒等。
觀賞:常作為景觀植物盆栽或園林水景時點綴使用。
金錢蒲的花語和象征意義是“驅邪避害、長壽康寧”。
在春秋時期的《詩經》中,就有“彼澤之坡、有蒲與荷”“的記載:在《禮記?月令篇》中亦有“冬至后,始生。百草之先生者也,于是始耕”的記載;歷代文人多有吟詠石菖蒲的詩作。其葉纖細多節,星青録可愛之態,置案頭清供,可增添情趣;古代準士們常將它曬干之后置入布袋內做成香發佩,味道清。
格式:pdf
大小:2.6MB
頁數: 5頁
評分: 4.6
[目的]為揭示流域土地利用方式與氣候變化的響應機制,并制定氣候變化的適應策略。[方法]以2000和2015年金錢河流域的遙感影像為數據源,利用遙感影像處理方法對影像進行分類,采用疊置分析得到2000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方式轉移矩陣;利用Fragstats軟件在景觀格局分析中采用了景觀格局數量分析方法,在類型水平和景觀水平上分別選取不同景觀指數,系統分析了金錢河流域土地利用方式景觀格局變化的時空特征。[結果]近15年來金錢河流域的土地利用類型均發生明顯變化,草地、林地、建設用地的面積增加,分別增加了620.33、386.58、45.32 km~2,而水域、未利用地和耕地面積分別減少了555.34、452.71、44.17 km~2。景觀格局分析結果表明,林地和水域面積始終占據優勢,耕地和建設用地面積明顯增加且破碎程度降低,分布呈現集中化,水域周邊的景觀要素增多。[結論]流域內水域面積減少明顯,其主要原因是降水變化以及人為活動的影響;草地面積增多,主要轉入類型為水域,多為斷流的河流以及變小的河道;林地面積的增多以及耕地面積的基本平衡與政府施行的退耕還林、林地耕地保護政策有很大關系,因此短時間內政府政策的導向是土地利用變化的主要驅動因素。在景觀格局的數量分析上研究區的破碎程度降低,景觀呈均衡化趨勢發展。
格式:pdf
大小:2.6MB
頁數: 2頁
評分: 4.7
金錢榕,學名叫圓葉橡皮樹,桑科榕屬多年生常綠喬木。金錢榕適應性極強,是家庭養花或廳堂裝飾擺放的常見花卉。它的造型非常重要,市售的金錢榕并不是真正的金錢榕,都是用其他花木主干做砧木,嫁接金錢榕枝條后再修剪、盤扎成"豐"字形出售,如圖所示。
常綠多年生草本,株叢矮小,高約20厘米,根狀徑地下匍匐橫走。葉條形,基生,無柄,葉片中有黃色條斑,花淡黃綠色。
可用做地被植物,或花壇鑲邊材料。
主要分布在上海及周邊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