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粘土(Metal clay)是一種含有很小金屬,如銀,金或銅顆粒,和有機粘合劑及水混在一起的工藝介質,用來制造珠寶,玻璃球和小雕刻。它1990年起源于日本。金屬粘土和其它粘土一樣造型;可用手或模具。干后,粘土可用各種方法燒結,如:手持式火炬的爐,或氣體爐。把粘合劑燒掉,留下純燒結的金屬。約收縮6%-30%,如黃銅,純銀和鋼都可以。
1990年金屬粘土第一次在日本出現。
銀金屬粘土留在在物體上的為99.9%純銀。它適合上琺瑯。雖然金粘土較貴,但它的顏色較豐富。有包裝的塊金屬粘土保持潮濕和適合使用。
普通銀金屬粘土有二類,包括貴金屬粘土(PMC)和藝術銀粘土。
貴金屬粘土牌號有下面產品:
PMC的原有形式,現稱“標準型”,900度c加熱2小時,燒的過程收縮30%。
PMC :900度c10分鐘,收縮15%,由于顆粒減小,PMC 對片狀物,如紙等適用。
PMC3:在599度c10分鐘,收縮率15%。
Aura 22:22K 鍍金材料,可涂在銀片上。
PMC Pro:一種只含0.900銀,不能標為純銀。要求在760度c燒一小時。
ACS 由日本公司AIDA化學研究所發展。其性能較像PMC ,可用火把或氣爐盤加熱。由于粘合劑稍不同,燒的時間也不同,這種粘土的收縮率比PMC的小;接近8-10%。
黃銅金屬粘土2008年由金屬Aventures Inc.引出。由于價格低,在美洲市場,藝術家喜歡用它比用金和銀金屬粘土。但在英國則認為,黃銅和銅不算貴重。且由于燒結過程較復雜,并在燒的過程還有酸蒸氣,破壞設備。常被認為,用這種金屬粘土反而不經濟。
為了避免空氣中氧的氧化,燒結黃銅,銅和鋼金屬粘土,最好在沒有氧的爐內進行。Bill Struve發展了把燒件放在有活性炭容器內燒的簡單方法。2100433B
這種小面積的,推薦使用聚力膠粘的JL-498快干金屬膠或者JL-109AB金屬焊接膠,粘接強度極高,在某些工藝上,甚至可以達到焊接的強度。JL-498快干金屬膠是10-15秒定位,JL-109AB金屬...
金屬粘金屬,小面積粘,用易合YH-860沾合,透明 環保 快干易合膠粘劑
金屬粘金屬,環氧樹脂,聚氨酯和氰基丙烯酸酯等都可以。不過比較好的選擇是瞬干膠水和雙組份環氧膠。具體用哪種需要根據你的使用情況進行選擇。雙組份環氧膠,需要在使用前進行混合,相比于瞬干膠水,它創造了非常好...
格式:pdf
大小:6KB
頁數: 2頁
評分: 4.4
石化部分: 金屬軟管可用于化學工業的管道系統、過熱蒸汽管、低溫管路、液壓和氣 壓設備的高壓管道、傳輸毒爆介質的管道等,所起的作用就是吸收往復運動、吸收熱膨脹、 吸收振動、補償管路安裝的偏差。正是由于金屬軟管的使用,使復雜的管路系統變為簡單, 使無法實現的管路系統變為可能,金屬軟管的應用已經覆蓋了工業和家用的許多不同領域, 可以豪不夸張地說只要有管路的地方, 都可以用上金屬軟管。 但是在金屬軟管的實際應用中, 也必須按照金屬軟管自身的特點和規律進行選用, 如果違反這些規則, 金屬軟管不僅不能發 揮應有的作用, 反而會影響整個管路系統的運行甚至發生重大事故造成不必要的財產和人員 損失。 因此在選用金屬軟管之前,必須正確了解金屬軟管的基本知識和特點掌握金屬軟管使用規 律,這樣才能靈活運用于工程實踐中。 金屬軟管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即波紋管、鋼絲網套、 接頭。波紋管是金屬軟管的主體,起著可 撓曲的作用
(一)礦物組成
為便于研究粘土的礦物組成,根據其性質和數量可分成兩大類,即粘土礦物和雜質礦物。
粘土礦物的種類和性質已如前所述,主要為高嶺石類、蒙脫石類和伊利石類,以及較少見的水鋁英石等。
除此之外,在粘土形成過程中,常由于巖石風化未完全,或由于其它因素而混入一些非粘土礦物和有機物質,這些物質我們統稱為雜質礦物。雜質礦物通常以細小晶粒極其集合體分散于粘土中,常會影響甚至決定粘土的工藝性能。
雜質礦物的類別及其影響:
1)石英和母巖殘渣。這些雜質一般以較粗顆粒混在粘土中,對粘土的可塑性和干燥后強度產生很大影響。工廠多采用淘洗法除去粗顆粒雜質。
2)碳酸鹽及硫酸鹽類。細顆粒的碳酸鹽分布在粘土中對其影響不大,碳酸鹽在高溫下可分解出CaO、MgO,起熔劑作用,能降低陶瓷的燒成溫度。較多的硫酸鹽在氧化氣氛中容易引起坯泡。
3)鐵和鈦的化合物。這類雜質礦物能使坯體呈色,降低粘土的耐火度,也會嚴重影響制品的介電性能、化學穩定性等。
4)有機雜質。粘土中存在少量的有機雜質,可以增加粘土的可塑性和泥漿的流動性,但有機物質過多時也可能會造成瓷器表面起泡與針孔。
(二)化學組成
由于粘土中的主要粘土礦物都是含水的鋁硅酸鹽,因此其主要化學成分為SiO2、Al2O3、 H2O。此外,還有少量的堿金屬氧化物K2O、Na2O、以及堿土金屬氧化物CaO、 MgO 、以及Fe2O3 、TiO2等。
一般粘土原料的化學分析如包括以上九個項目,即已滿足生產上的參考需要。在上述九個項目中化合水一項一般不作直接測定。而已燒失量的形式測定。
(三)顆粒組成
是指粘土中含有不同大小顆粒的質量分數。
為什么粘土中的細顆粒愈多愈好?由于細顆粒的比表面積大,其表面能也大,因此粘土中的細顆粒愈多時,則其可塑性愈強,干燥收縮大,干后強度高,在燒成時也易于燒結,燒后的氣孔率也小,有利于成品的力學強度、白度和半透明度的提高。
此外,粘土的顆粒形狀和結晶程度也會影響其工藝性質。片狀結構比桿狀結構的顆粒堆積致密,塑性大、強度高;結晶程度差的顆粒可塑性也大。
測定粘土原料顆粒大小的方法很多,有用顯微鏡、水簸法、渾濁計法、吸附法等。最簡單和最普通的方法是篩分析(0.06mm以上)與沉降法(1~50um) 。
粘土是陶瓷工業的主要原料,其性質對陶瓷的生產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掌握粘土的性質,尤其是工藝性質是穩定陶瓷生產的基本條件。粘土的工藝性質主要取決于粘土的礦物組成、化學組成與顆粒組成,其礦物組成是基本因素。
如膨潤土主要是蒙脫石礦物,由于其礦物類型及細顆粒含量較多,表現出粘性強,成形水分高,收縮大,燒結溫度低等特性;蘇州高嶺土由于其含有大量桿狀結構外形的高嶺石,因而可塑性低,干燥氣孔率高,干燥強度低,燒成收縮大,泥漿流動時的含水量多,且呈強烈觸變性等特性。
(1)可塑性
(2) 結合性
(3)離子交換性
(4) 觸變性
(5)干燥收縮與燒成收縮
(6)燒結性能
(7)耐火度
(一)可塑性
1、概念:可塑性是指粘土與適量的水結合后所形成的泥團,在外力作用下產生變形但不開裂。當外力去掉后仍保持其形狀不變的能力。
該定義包括兩個含義:
一是施加的外力必須大于泥團的屈服值,當外力去掉后泥團內部的引力和斥力達到新的平衡以保持其形變;
二是在產生形變量不出現開裂。
2、影響粘土可塑性的因素
1)固相的性質:主要是指固體物料類型、顆粒形狀、顆粒大小及粒度分布、顆粒的離子交換能力等。一般說來固體分散相的顆粒愈小,分散度愈高,比表面積愈大,可塑性就愈好;對于具有層狀結構的粘土礦物呈薄片狀顆粒要比呈桿狀顆粒,或呈棱角狀顆粒的具有更好的可塑性;此外,粘土礦物的離子交換能力較大者,其可塑性也較高。
2)液相的性質:主要是指液相對固相的浸潤能力和液相的粘度。對粘土顆粒具有較大浸潤能力的液相,其與粘土拌和后就呈較高的可塑性。此類液體粘度越大,其可塑性也就越高。
3)固相與液相的相對數量
當粘土中加入的水量不多時,粘土還難以形成可塑狀態,容易散碎,只有水量加入到一定程度,粘土才形成具有可塑狀態的泥團,這時泥團的含水量稱為塑限含水量。
若繼續在泥團中加入水分,泥團的可塑性會逐漸增高,直至泥團能自行流動變形,此時的含水量稱為液限含水量。
但在生產中適合于成形的泥團,其含水量一般都在塑限含水量與液限含水量之間,此時泥團的含水量稱為工作泥團的可塑水量。
各種粘土的可塑水量很不一致,可塑性大的粘土所需可塑水量也愈多:
高可塑性粘土 : 可塑水量達28%~40%
中可塑性粘土: 可塑水量達20%~28%
低可塑性粘土:可塑水量達15%~20%
3、粘土可塑性的測定方法
1)可塑性指數:是指粘土的液限含水率與塑限含水率之差。它表示粘土能形成可塑泥團的水分變化范圍。指數越大則成形水分范圍大,成形時不易受周圍環境濕度及模具的影響,即成形性能好。
2)可塑性指標:指在工作水分下,粘土泥團受外力作用最初出現裂紋時應力與應變的乘積,同時還應測定泥團的相應含水率。可塑性指標也反應了粘土泥團的成形性能的好壞,但要注意相應的含水率。若相應含水率大,則工作水分多,干燥過程易變形、開裂。
3)根據可塑指數或可塑指標分類:
強可塑性粘土 指數>15或指標>3.6
中可塑性粘土 指數7~15或指標2.5~3.6
弱可塑性粘土 指數1~7或指標<2.5
非可塑性粘土 指數<1
4、提高坯料可塑性的措施
1)將坯料原礦進行淘洗,除去所夾雜的非可塑性物料,或進行長期風化。
2)將浸潤了的粘土或坯料長期陳腐。
3)將泥料進行真空處理,并多次練泥。
4)摻用少量的強可塑性粘土。
5)添加糊精、膠體SiO2 、羧甲基纖維素等膠體物質。
5、降低坯料可塑性的措施
1)加入非可塑性粘土,如石英、瘠性粘土、熟瓷粉等。
2)將部分粘土預先煅燒。
(二)結合性
1、概念:指粘土能粘結一定細度的瘠性物料,形成可塑泥團并有一定干燥強度的性能。
2、結合力的測定
在工程上要直接測定分離粘土質點所需的力比較困難,生產上常用測定由粘土制作的生坯的抗折強度來間接測定粘土的結合力。
在實驗中通常以能夠形成可塑泥團時所加入標準石英砂(顆粒組成為:0.25~0.15mm占70%,0.15~0.09mm占30%)的數量及干后抗折強度來反映。
加砂量可達50%時為結合力強的粘土; 加砂量達25%~50%時為結合力中等的粘土; 加砂量在20%以下時為結合力弱的粘土。
(三)離子交換性
1、概念:粘土顆粒帶有電荷,其來源是其表面層的斷鍵和晶格內部被取代的離子,因此必須吸附其它異號離子來補償其電價,粘土的這種性質稱為離子交換性。
2、交換容量:表示離子交換的能力,它是100g干粘土所吸附能夠交換的陽離子或陰離子的量。單位為微摩爾﹒10/克(mol﹒10/g)。
影響離子交換容量的因素:
1)粘土礦物的種類。
2)粘土中有機物含量和粘土礦物的結晶程度。
3)吸附的離子種類。粘土吸附陽離子的能力比陰離子要大。而粘土吸附陽離子的種類不同,其交換容量也不同。
(四)觸變性
1、概念:粘土泥漿或可塑泥團受到振動或攪拌時,粘度會降低而流動性增加,靜置后逐漸恢復原狀。此外,泥料放置一段時間后,在維持原有水分的情況下也會出現變稠和固化現象,這種性質統稱為觸變性。
2、在生產中一般希望泥料有一定觸變性。泥料觸變性過小時,成形后生坯的強度不夠,影響脫模與修坯的質量。觸變性過大時,在管道輸送過程中會帶來不便,成形后生坯也易變形。因此控制泥料的觸變性,對滿足生產需要,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有重要意義。
3、影響粘土的觸變性的因素:粘土的礦物組成、粒度大小與形狀、水分含量、使用電解質種類與用量、以及泥料(包括泥漿)的溫度等。
礦物顆粒愈細,活性邊表面愈多,愈易呈觸變性;
球狀顆粒不易顯示觸變性;
觸變效應與吸附離子及吸附離子的水化密切相關。粘土吸附的陽離子其價數愈小或價數相同而離子半徑愈小者,其觸變效應愈大。
含水量大的泥漿,不易形成觸變結構,反之易形成觸變結構而呈觸變現象。
溫度升高,粘土質點的熱運動劇烈,使粘土顆粒間的聯系力減弱,不易建立觸變結構,從而使觸變現象減弱。
4、粘土泥料的觸變性的測定
以厚化度(或稠化度)來表示。厚化度以泥料的粘度變化之比或剪切應力變化的百分數來表示。
1)泥漿的厚化度是泥漿放置30min和30s后其相應粘度之比。即
泥漿厚化度=t30min /t30s
式中:t30min 為100ml泥漿放置30min后,由恩式粘度計中流出的時間;t30s 為100ml泥漿放置30min后,由恩式粘度計中流出的時間。
2)可塑泥團的厚化度為放置一定時間后,球體或圓錐體壓入泥團達一定深度時剪切強度增加的百分數。
泥團厚化度 = (Fn-F0)/ F0×100%
式中: F0 ----泥團開始承受的負荷,N;Fn ----經過一定時間后, 球體或錐體壓入相同深度時泥團承受的負荷,N。
(五)干燥收縮和燒成收縮
1、概念:粘土泥料干燥時,因包圍在粘土顆粒間的水分蒸發,顆粒相互靠攏引起體積收縮,稱為干燥收縮。
粘土泥料在煅燒時,由于發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學變化(如脫水作用、分解作用、莫來石的生成、易熔雜質的熔化,以及這些熔化物充滿質點間空隙等等),引起粘土再度收縮,稱為燒成收縮。
這兩種收縮構成粘土泥料的總收縮。
2、收縮測定是以直線長度或體積大小的變化來表示。為了方便起見,可將體積收縮近似等于直線收縮的3倍,但有6%~9%的誤差。
(六)燒結溫度與燒結范圍
1、概念:
粘土在煅燒過程中,溫度超過900℃以上時,低熔物開始出現,低熔物液相填充在未熔顆粒之間的空隙中,并由其表面張力的作用,將未熔顆粒進一步靠近,使體積急劇收縮,氣孔率下降,密度提高。這種體積開始劇烈變化的溫度稱為開始燒結溫度(T1)。
隨著溫度的繼續升高,粘土的氣孔率不斷降低,收縮不斷增大,當其密度達到最大狀態時(一般以吸水率等于或小于5%為標志),稱為完全燒結,相應于此時的溫度叫燒結溫度(T2)。
從完全燒結開始,溫度繼續上升,會出現一個穩定階段,體積密度和收縮等不發生顯著變化。持續一段時間后,由于粘土中的液相不斷增多,以致于不能維持粘土原有的形狀而變形,同時也會發生一系列高溫化學反應,使粘土試樣的氣孔率反而增大,出現膨脹。出現這種情況的最低溫度稱為軟化溫度( T3 )。
通常把燒結溫度到軟化溫度之間粘土試樣處于相對穩定階段的溫度范圍稱為燒結范圍( T2 ~T3)。
燒結范圍的大小取決于粘土中熔劑礦物的種類和數量。優質高嶺土可達200℃,伊利石類粘土僅為50~80℃。陶瓷生產中通常要求粘土具有100~150℃以上或更寬的燒結范圍。
燒成溫度范圍取決于液相量的生成速度和液相粘度隨溫度變化的幅度。若粘土中含有的熔劑雜質數量多,液相量增加速率大,而液相粘度隨溫度的升高下降的幅度大,其燒結溫度范圍較窄。純耐火粘土的燒結溫度范圍為250℃,低鈣泥灰巖僅20~30℃。
燒結范圍愈寬,陶瓷制品的燒成操作愈容易掌握,也愈容易得到煅燒均勻的制品。
粘土的燒結溫度和燒結溫度范圍通常采用實驗方法確定,也可用粘土化學成分進行估算。
2、生產中常用吸水率來反映原料的燒結程度。一般要求粘土原料燒后的吸水率<5%。
(七)耐火度
1、概念:耐火度是指材料在高溫作用下達到特定軟化程度時的溫度。它反映了材料抵抗高溫作用的性能。
2、粘土的耐火度主要取決于其化學組成。
Al2O3含量高其耐火度就高,堿類氧化物能降低粘土的耐火度。通常可根據粘土原料中的Al2O3/SiO2比值來判斷耐火度,比值愈大,耐火度愈高,燒結范圍愈寬。
3、耐火度的測定——三角錐法:是將一定細度的原料制成一截頭三角錐(高30mm,下底邊長8mm,上頂邊長2mm),在高溫電爐中以一定的升溫速度加熱,當錐內復相體系因重力作用而變形以致頂端軟化彎倒至錐底平面時的溫度,即是試樣的耐火度 。
聚合物抑制粘土膨脹機理:粘土遇水后,水分子進入晶胞層間,使晶胞層間距增大,體積膨脹,稱為粘土的水化膨脹過程。經聚合物處理過的泥漿,當粘土顆粒與聚合物接觸時,聚合物靠氫鍵或靜電吸力吸附到粘土顆粒上,將多個粘土顆粒“橋聯”在一起,聚合物長鏈纏繞于粘土表面形成阻止粘土水化的保護層,降低了粘土的水化膨脹能力。粘土浸泡在不同介質中的體積膨脹率決定于粘土的自身性質、浸泡時間。
這種防膨劑是永久性的防膨劑,是三價和三價以上的金屬離子在一定條件下組成多核羥橋絡離子,帶有很高的正電價能緊密地吸附在粘土表面上,有效地控制粘土膨脹和微粒的移動。最好的無機陽離子聚臺物是羥基鋁和羥基鋯。
由于陽離子活性劑中的陽離子有憎水基團,因而它與粘土表面的結合程度遠大千鹽的陽離予結合程度,所以防膨效果較好。但陽離子活性劑作粘土防膨劑肘易與幾種陰離予化學藥劑反應產生沉淀,如石油磺酸鹽或為提高采收率使用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及一些生物聚合物。
有機聚陽離子聚合物是含氮、磷和硫的聚合物它在永中解離產生高正電價的高分子陽離子,有效地中和粘士表面的負電性。它少量存在就有很好的防膨效果,并有耐酸、耐鹽的優點。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