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靜水彎矩曲線 | 外文名 | Hydrostatic bending moment curve |
---|---|---|---|
定????義 | 靜水彎矩 | 性????質 | 靜水載荷曲線的二次積分 |
計算前提 | 重力曲線、浮力曲線 | 領????域 | 船體強度與結構 |
載荷曲線 等于重力曲線縱坐標與浮力曲線縱坐標之差,用qs(x)表示,即qs(x)=p(x)-bs(x)。
船舶在某一計算狀態下,描述船舶所受重力沿整個船長分布狀況的曲線,稱為重力曲線。在手工計算中,常將船舶各項質量按靜力等效原則分布到相應的20個理論站距內 ,作出近似的階梯形質量分布曲線 ,并以此來代替真實的重力分布曲線。
船舶在某一裝載情況下,描述浮力沿船長分布狀況的曲線稱為浮力曲線。浮力曲線通常由邦戎曲線、靜水力曲線及船舶的質量質心等資料確定,其關鍵在于靜水平衡的計算,即船舶在靜水中艏艉吃水的確定。靜水平衡的計算步驟如下。
①從靜水力曲線圖(圖1)中查出如下數據:平均吃水dm(m),浮心距船中的距離xb(舯前為正,m),縱穩心半徑R(m),水線面面積A(m2),漂心距船中的距離xf(舯前為正,m),重心距船中距離xg(舯前為正,m)。
②若
艏吃水——
艉吃水——
③若不能滿足下面的精度要求,則應作第二次近似計算:
④一般說來,平衡計算一直要進行到達到下述要求,才能終止,即:
⑤靜水平衡計算完畢后,就可利用邦戎曲線求得浮力曲線(圖2)。
通過以理論分析及對4,990噸級油船的具體計算及比較,得到以下結論:
①不同船舶、不同工況下的靜水剪力、靜力彎矩分布值及最大值相差較大,不同工況下的最大靜水剪力、彎矩位置也略有不同,需要仔細計算;
②由于靜水載荷、靜水剪力、靜水彎矩是積分關系,因此零載荷點與剪力的極值相對應;而艏、艉端點處的剪力與彎矩應為零;
③一般情況下,載荷在船中前和中后大致上是差不多的,所以剪力曲線大致是反對稱的,彎矩最大值點在靠近船中的某處,而在離艏、艉端約船長的1/4處剪力具有最大正值或負值。 2100433B
船體梁 在靜水中受到的剪力沿船長分布狀況的曲線稱為靜水剪力曲線。
作用在船體梁任意剖面上的靜水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Ms表示靜水彎矩,Ns表示靜水剪力,qs表示靜水載荷。
可見,靜水載荷曲線的二次積分是靜水彎矩曲線。其關系如圖1所示。
由于船體兩端是完全自由的,因此,首、尾端點處的剪力和彎矩應為零,亦即剪力和彎矩曲線在端點處是封閉的。
其次,由于載荷、剪力、彎矩之間有下列微分關系:
所以,零載荷點與剪力的極值相對應,零剪力點與彎矩的極值相對應。在大多數情況下,載荷在船中前和中后大致上是差不多的,所以剪力曲線大致是反對稱的,零點在靠近船中的某處,而在離首、尾端約船長的1/4處具有最大正值或負值。此外,由于兩端的剪力為零,即彎矩曲線在兩端的斜率為零,所以彎矩曲線在兩端與縱坐標軸相切。在計算過程,常常利用這些性質來檢查計算結果是否正確。
如果你設計的是框架,梁端彎矩需要折減。 不過工業廠房一般排架用的多,特別是單層工業廠房。如果是排架,柱與梁鉸接,梁端彎矩為零,就不存在傳遞彎矩的問題。
由于壓力作用在梁的下部產生的彎矩叫正彎矩,在支座(主梁或柱或墻)處由于支座兩端梁的下沉在梁的頂部產生的彎矩叫負彎矩。板的正負彎矩同梁 。正彎距在跨中,下部配置受拉鋼筋,正彎距鋼筋, 負彎距出現在支座處...
彎矩是受力構件截面上的內力矩的一種,其大小為該截面截取的構件部分上所有外力對該截面形心矩的代數和,其正負約定為是構件下凹為正,上凸為負(正負是上部受拉為負,下部受拉為正)。 比如說一個懸臂梁,當...
格式:pdf
大小:32KB
頁數: 2頁
評分: 4.4
調幅前M 0.85調幅后M 調幅后M Mmax FG4 0.69 0.59 GF4 14.41 12.25 GH4 98.06 83.35 HG4 87.97 74.77 FG3 2.02 1.72 GF3 5.77 4.90 GH3 98.63 83.84 HG3 85.21 72.43 FG2 1.58 1.34 GF2 7.05 5.99 GH2 93.85 79.77 HG2 86.89 73.86 FG1 1.35 1.15 GF1 7.93 6.74 GH1 88.69 75.39 HG1 82.77 70.35 38.98 3.32 187.68 2.38 126.00 2.38 124.96 2.38 122.72 124.96 0.89 122.72 3.32 48.00 2.38 41.33 2.38 38.98 2.38 4 3 2 1 截面 0.50 187.68
彎矩圖的繪制主要有兩個關鍵點:一是要準確畫出曲線的形狀,即確定彎矩圖的圖形特征:二是確定曲線的位置,即在已知曲線的形狀、大小之后確定平面曲線的位置,這就要求先確定曲線上任意兩點的位置,此處所指兩點的位置即指某兩個截面處的彎矩值。
可見,彎矩圖的繪制主要指完成以下兩項工作:(1)確定圖形特征及特征值;(2)得出某兩個截面處的彎矩值。
越浪海堤的斷面設計除了解決越浪量和堤頂高程的問題,還包括堤身、堤坡護面結構、堤頂結構及堤基處理等方面的問題。
充砂袋適用于地基承載力較低的中、高灘部位,具有滲透性好,易于排水固結等優點,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各種圍埝和護岸結構中,近年在天津地區得到普遍應用。為適應軟基上筑堤的特點,本工程堤身采用水力充填砂袋填筑。設計每層砂袋高0.5m,層間布置袋裝碎石平整坡面。為保護沖砂管袋以及減少袋內充填物跑漏,在現狀半圓體結構背海側設置拋石棱體,棱體后設置混合倒濾層,并在充填管袋與其接觸結構適當加大墊層保護措施。[1]
臨海側直接經受波浪作用,護面結構主要從穩定性、抗沖刷能力、消浪效果等角度綜合考慮。該部分結構上部應能夠承受波浪的打擊、上吸;下部應能承受波浪的反復掏刷。因此要求護面結構強度要高,穩定性要滿足要求,護面底要做好反濾。同時護腳要有足夠的支承力,要能防止底腳被淘刷,或發生淘刷時,仍有足夠的能力支承護面結構。
目前海堤常用的護面塊體有柵欄板、四腳空心方塊、四腳錐體、扭王字塊、扭工字塊等。柵欄板和四腳空心方塊常用于常潮位以上的護面,但四腳空心方塊不宜用于設計波高大于4m時,本工程所在位置堤前水深大,波浪較強,設計波高超過4m,故而消浪平臺及其上部斜坡段采用柵欄板護面,下設干砌塊石墊層和碎石墊層及土工布一層。消浪平臺與半圓體結構水平銜接,為滿足半圓體穩定和防沖要求,臨海側半圓體前增設拋石棱體護腳。[1]
越過防浪墻的波浪將直接與堤頂或后坡碰撞,流速衰減迅速,故背海側堤坡的防護原則上以能承受垂直于坡面的沖擊力為主,無波浪的回流水流的拖拽力,因此護面設置主要考慮透水、消能并保證良好的反濾墊層。背海側堤肩采用混凝土結構以防越浪沖擊。考慮岸坡穩定和上部結構施工要求,本工程背海側堤坡設計采用兩級平臺,上級平臺高程與臨海側消浪平臺齊平,其上部護坡采用柵欄板,下設干砌塊石墊層和碎石墊層及土工布一層;上下兩級平臺之間的護坡以及上級平臺采用灌砌石護面,下級平臺采用干砌塊石護面;護坡下堤腳處設拋石棱體護腳。
彎矩圖是一種圖線,用來表示梁的各橫截面上彎矩沿軸線的變化情況。總結規律如下:
(1)在梁的某一段內,若無分布載荷作用,即q(x)=0,由d2M(x)/dx2=q(x)=0可知,M(x)是x的一次函數,彎矩圖是斜直線。
(2)在梁的某一段內,若作用分布載荷作用,即q(x)=常數,則d2M(x)/dx2=q(x)=常數,可以得到M(x)是x的二次函數。彎矩圖是拋物線。
(3)在梁的某一截面內,若Fs(x)=dM(x)/dx=0,則在這一截面上彎矩有一極值(極大或極小)。即彎矩的極值發生在剪力為零的截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