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金屬鑄造涂料 | 功????能 | 保護金屬模具 |
---|---|---|---|
涂料成分 | 由水作為載體 | 涂層厚度 | 150um-250um左右 |
模具涂料主要由水作為載體,高溫粘合劑和耐火材料等配置而成。絕熱性能的涂料含有絕熱礦物混合材料,如滑石粉云母,硅藻土,二氧化鈦,氧化鋁等;潤滑和導熱涂料成分通常以膠體或半膠體石墨為基材。
涂層最佳的厚度范圍在:150um-250um左右。
涂層的絕熱性不但取決于涂層的厚度,而且取決于涂層本身的孔隙度。涂層的孔隙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所采用的施涂方法和條件的影響,因為涂層中空隙的形成程度基本上取決于模具型腔表面接觸載體水的蒸發(fā)速度,最常用的模具涂料施涂方法是噴涂,但是有時采用刷涂施涂,如在澆注系統(tǒng)和冒口區(qū)中。在170°-200°左右進行噴涂,常能獲得最佳的涂覆效果,但涂料粘度和噴涂設備對涂料沉積層的質(zhì)量有影響,因此,根據(jù)涂料粘度和噴涂設備的不同,有時有必要稍微偏高一點才是最佳噴涂溫度。模具溫度較高時進行噴涂,涂料的載體水與高溫之間會反映強烈,通常能獲得很大的涂料孔隙度,涂層的絕熱性能會更好,但由于過高的模具溫度會引起強烈的“回彈”,使涂層很難粘附在型腔表面上,致使涂層對鑄型的附著力及壽命都會降低。相反,較低的溫度噴涂時,雖然涂層的壽命較高,但這種涂層較致密,絕熱性變差,而且過低的噴涂溫度會使涂層不均勻,形成補丁狀。當模具加熱到工作溫度時候,會產(chǎn)生涂層開裂和起皮缺陷,并且涂層中吸收的水分在高溫蒸發(fā)時,還會使粘合劑膜龜裂。
首先必須清理模具,除去模具上的舊涂層和粘結物,并落砂以粗化表面,將模具均勻地加熱到250-350℃(如果模具剛從生產(chǎn)線上撤下,
則應冷卻、清潔、再進行加熱),然后冷卻到170-200℃即可開始噴涂。
將涂料再徹底重混一次,倒出所需量稀釋(按1:3-5的比例),持續(xù)混合一段時間直到均勻。
手持噴槍,保持噴嘴與模具間約20~30cm距離,平行、勻速移動噴槍。涂料噴出后應呈霧狀。理想的涂層是薄薄的3~4層而不是厚的1~
2層。噴完第一層,干燥后再噴第二層,依此類推。保溫要求高的部位涂層厚些,要求冷卻快的部位甚至只噴一薄層。一般地,涂層厚度為75-125μm。
1)保護金屬模具 2)有利于鑄件脫模
3)提高鑄件表面質(zhì)量
4)改善鑄件的成型
5)控制型壁界面的熱傳遞速率
要提高鑄件表面的質(zhì)量,必須有效的控制合金溶液在模具內(nèi)凝固的全過程,因此模具涂層最重要的功能便是在模具內(nèi)表面形成絕熱層,控制高溫溶液向模具的熱傳遞速率。
品牌:久七牌,總固含量≥50(%),功能:線路板三防漆,用途范圍:三防,價格是65元,金屬型鑄造涂料主要由水作為載體,高溫粘合劑和耐火材料等配置而成。絕熱性能的涂料含有絕熱礦物混合材料,如滑石粉云母,...
鑄造涂料的作用是:防止金屬液滲人型、芯,而發(fā)生機械粘砂;防止金屬液與型、芯表面的砂混合料反應,產(chǎn)生化學粘砂;使鑄件表面更光潔,提高鑄件表面質(zhì)量。
1、ZD涂料起隔熱,均衡溫度,免除因金屬液的沖擊與腐蝕性從而達到保護摸具和延長摸具使用壽命可長達1/3以上;2、防止鑄件產(chǎn)品因局部冷卻過快而造成的開裂和白口鐵形成;3、吸附時間長達7天之久,透氣性好,...
格式:pdf
大小:52K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4
所謂金屬鑄造工程系統(tǒng)(M.E.S)簡單的說,就是將壇強和改良鑄造的設計能力、生產(chǎn)能力中的難點進行支持的系統(tǒng)。再附加上一點是M.E.S.對能力的壇強和改良不是單發(fā)是連續(xù)的。總之,經(jīng)常是將符合時代與用戶的要求的新技術緊密結合進去的系統(tǒng)。M.E.S的目標是提高技術數(shù)據(jù)的素質(zhì),縮短交貨(制造)周期,降低生產(chǎn)成本,推廣有效果的生產(chǎn)方法。
格式:pdf
大小:52KB
頁數(shù): 未知
評分: 4.5
在模擬鑄鐵凝固過程中,提出了新的微觀結構與宏觀傳熱相耦合的模型.從而能較合理地預測鑄件內(nèi)部的凝固速率、變形狀態(tài)及應力分布.
鑄造用涂料是指用來涂覆在型腔和砂芯表面,以改善其表面耐火度、化學穩(wěn)定性、抗金屬沖刷性、抗粘砂性等性能的鑄造輔助材料。隨著技術進步和生產(chǎn)發(fā)展,對鑄件質(zhì)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鑄件外觀質(zhì)量越來越受到鑄造界和鑄件應用企業(yè)的關注。鑄造涂料由于與鑄件質(zhì)量,特別是鑄件表面質(zhì)量關系密切,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為此,我們編寫了這本《現(xiàn)代鑄造涂料及應用》。
鑒于涂料在鑄造生產(chǎn)中的特殊應用和重要作用,本書緊密結合鑄造企業(yè)生產(chǎn)實際,從應用角度設計內(nèi)容,詳細介紹了鑄型涂料、殼型、陶瓷型特種鑄造涂料的性能要求、配置與檢測等技術知識,重點結合筆者幾十年來的生產(chǎn)實踐,介紹了鑄造涂料在生產(chǎn)中的應用案例和使用效果。同時,全面總結了近年來國內(nèi)外鑄造涂料方面的先進成果和技術,供技術人員參考。希望能為進一步推動我國鑄造領域的技術進步盡綿薄之力。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筆者在總結自己多年經(jīng)驗的基礎上,也借鑒了國內(nèi)外同行的有關技術資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鑒于水平所限,書中不足之處難免,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著者
傳統(tǒng)的鑄造涂料大都為水基液體狀,醇基液體狀或膏狀,這樣給運輸及試用均帶來諸多不便,國際國內(nèi)眾多鑄造機構不斷進行開發(fā)和研究并達到共識,力圖開發(fā)制造出干粉狀的鑄造涂料,鑄造廠在使用時只需加入水或酒精等溶劑進行充分攪拌即可使用,這種干粉涂料會大大降低鑄造涂料的運輸成本及加工成本,鑄造廠的儲藏和使用也異常方便。在這樣的背景下,加上中國十二五以來嚴厲的環(huán)保法規(guī),國內(nèi)的某精密鑄造材料研究開發(fā)機構聯(lián)合國內(nèi)知名鑄造技術專家,鑄造材料專家,耐火材料專家,特種涂料專家開發(fā)出了干粉狀的消失模鑄造涂料,干粉狀的砂型鑄造涂料,已經(jīng)在鑄鐵,鑄鋼,合金鋼,鋁合金,鎂合金等有色金屬的鑄造工藝中使用。由于干粉狀涂料的配制工藝及儲藏因素決定,其所使用的輔助材料均必須為環(huán)保性的添加劑,因此干粉狀鑄造涂料又屬綠色環(huán)保性的鑄造涂料。
鑄造生產(chǎn)中砂型鑄造涂料是量大、面廣。
砂型鑄造涂料組成:懸浮劑、黏結劑、功能粉料、溶劑(載體)及少量助劑。
按溶劑分:水基涂料、醇基涂料;按用途分:鑄鋼用涂料、鑄鐵用涂料、有色金屬用涂料、流涂涂料、消失模涂料、壓鑄涂料。按耐火材料分:石英粉涂料、石墨粉涂料、鋁礬土涂料、鋯英粉涂料、莫來石粉涂料、剛玉粉涂料、鉻鐵礦粉涂料、橄欖石粉涂料、鎂砂粉涂料、藍晶石粉涂料及其上述復合粉涂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