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的物理性質與其常溫機械強度和熱強度及化學性質密切相關。焦炭的主要物理性質如下:
真密度為1.8-1.95g/cm3;
視密度為0.88-1.08g/cm3;
氣孔率為35-55%;
散密度為400-500kg/m3;
平均比熱容為0.808kj/(k·g·k)(100℃),1.465kj/(k·g·k)(1000℃);
熱導率為2.64kj/(m·h·k)(常溫),6.91kg/(m·h·k)(900℃);
著火溫度(空氣中)為450-650℃;
干燥無灰基低熱值為30-32KJ/g 。
焦炭物理性質包括焦炭篩分組成、焦炭散密度、焦炭真密度、焦炭視密度、焦炭氣孔率、焦炭比熱容、焦炭熱導率、焦炭熱應力、焦炭著火溫度、焦炭熱膨脹系數、焦炭收縮率、焦炭電阻率和焦炭透氣性等 。
焦炭力學性質是指是用材料力學方法測量和研究焦炭所得的焦炭性質。有焦炭抗壓強度、焦炭抗拉強度、風炭顯微強度和焦炭楊氏模量等。這些性質與焦炭氣孔壁強度、焦炭氣孔結構、焦塊中的裂紋直接相關。以材料力學方法研究焦炭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才開始的,尚不成熟,但它可以更深入地評定焦炭材料和焦炭多孔體的強度,揭示焦炭性質與結構間的內在關系 。
一 物理性質: 1. 純硝酸是無色油狀液體, 開蓋時有煙霧, 揮發性酸[沸點低→易揮發→酸霧] 2. M.p. -42℃, b.p. 83℃. 密度: 1.5 g/cm3, 與水任意比互溶. ...
他們存在的物理性質區別有:1、木炭的密度比煤塊小,即同體積的木炭比煤塊質量要輕;2、木炭能吸附紅色色素,而煤塊不能,木炭的吸附作用較強烈;3、木炭沒有光澤,而煤塊有金屬光澤;4、煤塊的硬度比木炭的大。
硬度:3-4.5比重:3.9-4.2g/cm3解理:平行四面體o(111)或立方體a(100)斷口:斷口不平坦顏色:由于含鐵量的不同直接影響閃鋅礦的顏色;鐵增多時,由淺變深,從淡黃、棕褐直到黑色(鐵閃...
焦炭的化學性質、物理性質、機械強度和力學性質均與焦炭結構密切相關。為了從本質上弄清焦炭的各種性質,60年代以來,各國廣泛地利用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徽鏡、圖象分析儀和x射線衍射儀等光學儀器研究焦炭的微觀結構以確定從炭光學組織、焦炭氣孔結構和焦炭反射率進行焦炭顯微分析,探討由此得到的各種結構參數或結構性質與上述焦炭宏觀性質的關系 。
格式:pdf
大小:34KB
頁數: 3頁
評分: 4.7
焦炭的物理性質 焦炭物理性質包括焦炭篩分組成、焦炭散密度、焦炭真相對密度、 焦炭視相對密度、焦炭氣 孔率、焦炭比熱容、焦炭熱導率、焦炭熱應力、焦炭著火溫度、焦炭熱膨脹系數、焦炭收縮 率、焦炭電阻率和焦炭透氣性等。 焦炭的物理性質與其常溫機械強度和熱強度及化學性質密切相關。焦炭的主要物理性質如下: 1. 真密度為 1.8-1.95g/cm3 ; 2. 視密度為 0.88-1.08g/ cm3 ; 3. 氣孔率為 35-55%; 4. 散密度為 400-500kg/ m3 ; 5. 平均比熱容為 0.808kj/ (kg?k)(100℃), 1.465kj/ ( kg?k)(1000℃); 6. 熱導率為 2.64kj/ (m?h?k)(常溫), 6.91kg/ (m?h?k)(900℃); 7. 著火溫度(空氣中)為 450- 650℃; 8. 干燥無灰基低熱值為 30-32
格式:pdf
大小:34KB
頁數: 2頁
評分: 4.4
焦炭物理性質和質量評價 一、焦炭定義 煙煤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熱到 950-1050 ℃,經過干燥、熱解、熔融、粘結、固 化、收縮等階段最終制成焦炭,這一過程叫高溫煉焦(高溫干餾) 。由高溫煉焦得到的焦炭 用于高爐冶煉、 鑄造和氣化。 煉焦過程中產生的經回收、 凈化后的焦爐煤氣既是高熱值的燃 料,又是重要的有機合成工業原料。 冶金焦是高爐焦、鑄造焦、鐵合金焦和有色金屬冶煉用焦的統稱。由于 90% 以上的冶 金焦均用于高爐煉鐵,因此往往把高爐焦稱為冶金焦。 鑄造焦是專用與化鐵爐熔鐵的焦炭。 鑄造焦是化鐵爐熔鐵的主要燃料。 其作用是熔化爐 料并使鐵水過熱,支撐料柱保持其良好的透氣性。因此,鑄造焦應具備塊度大、反應性低、 氣孔率小、具有足夠的抗沖擊破碎強度、灰分和硫分低等特點。 二、焦炭分布 從我國焦炭產量分布情況看, 我國煉焦企業地域分布不平衡, 主要分布于華北、 華東和 東北地區。 三、焦
焦炭物理性質包括焦炭篩分組成、焦炭散密度、焦炭真相對密度、焦炭視相對密度、焦炭氣孔率、焦炭比熱容、焦炭熱導率、焦炭熱應力、焦炭著火溫度、焦炭熱膨脹系數、焦炭收縮率、焦炭電阻率和焦炭透氣性等。
焦炭的物理性質與其常溫機械強度和熱強度及化學性質密切相關。焦炭的主要物理性質如下:
平均比熱容為 0.808kj/(kgk)(100℃),1.465kj/(kgk)(1000℃)
熱導率為 2.64kj/(mhk)(常溫),6.91kj/(mhk)(900℃);
著火溫度(空氣中)為 450-650℃;
干燥無灰基低熱值為 30-32KJ/g;
焦炭反應性與二氧化碳、氧和水蒸氣等進行化學反應的能力,CRI =(G0—G1)/G0×100%(注:G0----試驗焦炭樣重量,g;G1----反應后焦炭樣重量,g;)。焦炭反應后強度是指反應后的焦炭再機械力和 熱應力作用下抵抗碎裂和磨損的能力。焦炭在高爐煉鐵、鑄造化鐵和固定床氣化過程中,都要與二氧化碳、氧和水蒸氣發生化學反應。由于焦與氧和水蒸氣的反應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類似的規律,因此大多數國家都用焦炭與 二氧化碳間的反應特性評定焦炭反應性。
焦炭反應性CRI及反應后強度CSR的重復性r不得超過下列數值:
CRIr≤2.4%
CSR:≤3.2%
焦炭反應性及反應后強度的試驗結果均取平行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
焦炭亦稱“焦塊”、“焦渣”。煤在鍋爐爐內加熱到850℃以上時,隨著溫度升高,煤中的有機物分解, 其中揮發性產物逸出后, 殘留下的不揮發產物就是焦炭。其中包括能燃燒的固定碳和燃燒殘余物——灰分。燃燒時發出很短的藍色火焰,并釋放大量熱量。燃燒過程緩慢而持久,且易在表面形成灰殼。為使焦炭燃盡,應設法及時除去其灰殼。焦炭的物理性質(如粘結性等),對于層燃爐的運行具有較大的影響。
焦炭產量約占焦化產品的75%左右。焦炭主要用于煉鐵,它在生鐵生產成本中約占1/2~1/3。高爐冶煉過程實際上是將鐵礦石還原的過程, 焦炭即充當了還原劑和熱量來源。
焦炭又可用于肥料工業, 利用焦炭與水蒸氣、空氣作用, 制成半水煤氣, 然后再使氫與空氣中的氮結合生成氨。焦炭還是生產乙炔、氰氨基鈣、二硫化碳和電極等反應劑,也是城市煤氣工業的重要原料。從中國焦炭產量分布情況看,中國煉焦企業地域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華北、華東和東北地區。
主要成分是固定碳,揮發物很少,燃燒時無煙。熱值約為25104 kJ/kg—31380 kJ/kg。銀白色或灰黑色,有金屬光澤,堅硬多孔。大塊的稱作塊焦或冶金焦,小塊稱作碎焦,粉末的稱作焦屑。鐵合金生產中用焦炭作還原劑,要求焦炭的固定碳越高越好,灰分越少越好。其粒度對冶煉有很大影響。粒度大的焦炭,比電阻小,導電性強,電極下插困難,電爐熱損失增加,粒大的焦炭反應表面也小,還原能力相應降低,故粒大的焦炭加入爐內會使爐況惡化。粒度小的焦炭,比電阻大,接觸面大,會使電極深插,熱損失少,但粒度過小又會降低爐料的透氣性,造成刺火塌料。
所以焦炭應有一定的合適的粒度。其粒度的大小與爐子容量有關,大電爐用的焦炭粒度較大,小電爐用的焦炭粒度較小。例如容量為12500 kVA的電爐,焦炭粒度應為5 mm—18 mm;容量為400 kVA—1800 kVA的電爐,焦炭粒度應為 1 mm—8 mm,其中1 mm—3 mm粒度的焦炭不高于20%,冶煉過程中,應經常檢驗焦炭中的含水量,進行爐料配比的校正,使爐況正常進行。
焦炭物理性質包括焦炭篩分組成、焦炭散密度、焦炭真相對密度、焦炭視相對密度、焦炭氣孔率、焦炭比熱容、焦炭熱導率、焦炭熱應力、焦炭著火溫度、焦炭熱膨脹系數、焦炭收縮率、焦炭電阻率和焦炭透氣性等。
焦炭的物理性質與其常溫機械強度和熱強度及化學性質密切相關。焦炭的主要物理性質如下:
真密度為 1.8-1.95g/cm3;
視密度為 0.88-1.08g/ cm3;
氣孔率為 35-55%;
散密度為 400-500kg/ m3;
平均比熱容為 0.808kj/(kg·k)(100℃),1.465kj/(kg·k)(1000℃);
熱導率為 2.64kj/(m·h·k)(常溫),6.91kg/(m·h·k)(900℃);
著火溫度(空氣中)為 450-650℃;
干燥無灰基低熱值為 30-32kj/g;
比表面積為 0.6-0.8m2/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