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帶亞熱帶
生長習性常綠灌木,喜溫暖、半陰、涼爽、濕潤、通風的環境
開花結實特性花期4-5月,果期9-10月
防護,觀賞
抗逆,優質
特征特性枝開展,淡灰褐色,傘形花序頂生,有花1-5朵;花梗長蒴果長圓狀卵球形,長0.8-1厘米。高1.5-2.5米
綠化,觀賞,根入藥用,治風濕,活血。跌打損傷等
黃山市黃山學院南區第一教學樓后門行政樓
有性繁殖(種子繁殖)
海拔150.0m
土壤類型紅壤黃壤地帶
生態環境陸地生態系統
年均溫度16.3℃
年均降雨量1672.0mm
保存單位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學院
單位編號錦繡杜鵑15林學54-3
采集號錦繡杜鵑15林學54-3
保存材料類型植株
保存方式原地保存
保存時間20170611
實物狀態良好
共享方式公益性,合作研究,知識產權,資源純交易,資源交換
獲取途徑現場獲取
格式:pdf
大小:2.8MB
頁數: 3頁
評分: 4.5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建設的地下空間越來越大、越來越深,這是城市建筑大型化、高層化以及充分利用地下室空間帶來的結果。隨著地下工程功能使用設計日益普通,對一些地下大空間功能建設工程,建筑混凝土結構不足以抵抗地下水產生的浮力,導致鋼筋混凝土構件節點處產生裂縫等地下結構實體破壞。文章結合參建的項目應用實例,對地下工程抗浮設計與施工中的一些問題進行相應的理論分析,并提出了相關的處理措施,以供工程施工及相關設計參考。
格式:pdf
大小:2.8MB
頁數: 10頁
評分: 4.7
優質參考文檔 優質參考文檔 委托單位:貴陽智誠松山花園物業有限公司 報告單位:上海開啟房地產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報告日期:二 000 年九月 優質參考文檔 優質參考文檔 第一部分:產品研究 一、 地段 1、 地理位置 本項目位于閔行區,內外環線之間(靠近外環線) ,吳中路與金匯路延長段交會處。如下圖所示: 經過廣泛市場調研以及定向產品測試,我們發現: 本案所處地段社會認知度和認可度較低 ――在大部分客戶眼中,本案所 處地段相對偏遠,配套設施比較缺乏, 絕對不可以與虹橋和金匯混為一談、相提并論 ! 實際上,一旦改造成功,吳中路應當是一條優秀的景觀道路。但是在目前,吳中路的地段概念不為消費者認同; “金匯”是 一個相對優秀的生活區的代名詞, “金匯路”也因此被青睞。可惜,凡是到過本案現場的客戶, 大都拒絕承認本案屬于傳統的 “金 匯路”概念。因此,本案所處的原始地段概念甚為尷尬。 社會公眾基于固
癥狀:褐斑病也稱為葉斑病。起初,葉片上出現淡黃色的圓形小斑點,逐漸擴展呈不規則狀,病斑轉變成淡紅褐色,中部呈暗褐色。病葉過早脫落,嚴重時植株生長受阻。檢查病葉,可在病斑上發現黑色小粒點,這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溫室栽植的杜鵑發病嚴重,濕度高時病情更重。
防治方法:冬春及時掃除并燒毀落葉。 植株展葉后,每隔半個月噴施波爾多液(1:1:100),可連續噴施2-3次,以防發病。在發病早期噴施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1-2次,以抑制病害發展。
癥狀:為害狀成蟲、若蟲都群集在葉背面刺吸汁液,受害葉背面出現很象似被濺污的黑色粘稠物。這一特征易區別于其它刺吸害蟲。整個受害葉背面呈銹黃色,正面形成很多蒼白斑點,受害嚴重時斑點成片,以至全葉失綠,遠看一片蒼白,提前落葉,不再形成花芽
防治方法:冬季徹底清除盆花、盆景園內周圍的落葉、雜草。對莖干較粗并較粗糙的植株,涂刷白涂劑。 在越冬成蟲出蟄活動到第一代若蟲開始孵化的階段,是藥劑防治的最有利時機。可噴50%殺螟松1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1000-1500倍液,或10-20%擬除蟲菊酯類1000-2000倍液,每隔10-15天噴施1次,連續噴施2-3次。
癥狀:根上出現水漬狀褐斑、軟腐,后腐爛脫皮,木質部呈黑褐色,樹皮逐漸呈灰白色,并會逐步蔓延,“進而擴大到樹干整個皮層壞死,切斷養分及水分的輸導,使頂端嫩葉逐步干枯,并自上而下,枝葉萎蔫失水干枯,以致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半知菌類鐮孢霉屬真菌存活在土壤中的植物殘體上,數年內遇合適寄主仍有侵染力,凡堿性土壤、濕度大、溫度偏高,均有利于病害的發展蔓延,故確診后,應對死株及盆土及時處理。應注意改善場地通風,早晚增加光照,增施鉀肥,提高抗病力。
癥狀:主要吸取植株的汁液并使葉片出現灰白色斑點。嚴重時造成葉片轉黃脫落。新梢生長差,樹勢減弱。
防治方法:在冬季清除枯枝落葉以消滅約冬成蟲,在3月開始發生危害時用10%天皇星乳油1000倍液,7051殺蟲素(滅蟲靈)3000倍液或噠嗪酮(速螨酮)1000倍液噴殺。
又稱黃葉病、褪綠病,是各地盆栽杜鵑常見的病害。
癥狀:此病多發生在嫩梢新葉上。初期葉脈間葉肉褪綠,失去光澤,后逐漸變成黃白色,但葉脈保持綠色,使葉片上的綠色呈網紋狀。隨后黃化程度逐漸加重,除較大的葉脈外,全葉變成黃色、黃白色,嚴重時,沿葉、葉緣向內枯焦。
防治方法:杜鵑喜酸怕堿,要避免栽植在堿性和含鈣質較多的土壤中;庭園露地種植,不要靠近水泥、磚墻或用過石灰的地方。 盆栽毛鵑宜用酸性土,若土壤偏堿可添換酸性土;苗圃地栽植毛鵑,可施用堆肥、綠肥或其它有機肥料,這些肥料中產生的有機酸可溶解土壤中不溶性鐵,使植株較易吸收。
或者以硫酸亞鐵混入在肥料中施用,其配制是:硫酸亞鐵2.5-3公斤,油粕5-7.5公斤,糞10-15公斤,水200-250斤,混合后,待其腐熟成黑色后即可使用。此種方法效果良好。 在偏堿性的土壤中,可澆0.1-0.2%磷酸二氫鉀溶液,此溶液的pH值為4.7,能使堿性土壤變為酸性土壤,即可使嫩葉黃化現象得到治療,同時酸酸二氫鉀中還有磷、鉀元素,利于開花和提高花量。 經常澆施硫酸亞鐵溶液,會使土壤中硫及有效鐵成分過多,使植物中毒,可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鈉0.14克,硫酸亞鐵(化學純)0.1克,混合溶入500毫升自來水中,進行葉面噴施,葉片正、背面均要噴及,3天1次,持繼數次,可獲得良好效果。
癥狀:灰霉病發生于杜鵑的葉和花部。凍害常是葉部發病的誘因。春季,在室內外栽培的杜鵑的花部常感染灰霉病。發病初期,花瓣上出現壞死斑點,擴展委快,并相互連接形成大型病斑。在濕度高的條件下,病部產生大量灰色的分生孢子層,灰霉病因此而得名。
防治措施:加強栽培管理,防止凍害,減少病害發生。室內培養杜鵑要注意通風,不要過于濕潤。日常管理中,發現病葉、病花,應及時摘除燒掉。必要時用50%氯硝胺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液等藥劑噴灑防治。
黃山市黃山學院濕地公園。
黃山市黃山學院天都到外語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