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的辦刊特點是理論與實際結合,普及與提高兼容,綜合性、先進性、創新性與實用性相結合 。
(1)投稿應為原創作品,不要一稿多投,如有一稿多投將由作者承擔所有責任,作者須遵守中國國家有關版權和著作權的各項法律、法規。
(2)請盡可能通過E-mail投稿。
(3)投稿請注明詳細通信地址(包括郵編、電話號碼、電子郵件地址),以方便該刊聯系。
(4)投稿篇幅不要太長,字數在5000字左右(含圖、表所占版面字數),用WORD格式排版。
(5)該刊對稿件有權作文字性修改、刪節,若不同意,投稿時需申明。
(6)該刊已加入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等網上數據庫,如不同意將文章收入數據庫,作者在投稿時需聲明,該刊將作適當處理。
(7)凡投稿三個月內若未接到該刊錄用通知書者,請自行處理 。
據2020年3月20日中國知網顯示,《機械》共出版文獻1245篇 。
據2020年3月20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顯示,《機械》共載文5670篇、基金論文量為1254篇 。
《機械》是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中國機械工程文摘數據庫來源期刊,被中國知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國知識資源總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等中國國內數據庫全文收錄 。
據2020年3月20日中國知網顯示,《機械》總被下載1004178次、總被引27676次,(2019版)復合影響因子為0.434、(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285 。
據2020年3月20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顯示,《機械》被引量為22956次、下載量為153947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該刊影響因子為0.34(機械工程設計刊均影響因子為0.51),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4547名 。
1988年、1992年、1994年、1999年,被評為四川省優秀科技期刊。
1989年,被評為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優秀科技期刊。
1998年,獲得1997~1998年度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
2002年,被評為四川省質量一級期刊。
2003年,獲得《CAJ-CD規范》執行優秀期刊獎;同年被評為四川省印刷類省優產品。
2006年,獲得2001~2006年度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作成果獎。
2011年,獲得2006~2011年度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作成果獎 。
欄目設置
《機械》雜志設有設計與研究、現代制造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新技術開發、機電一體化、工程材料應用、檢測、工業造型設計、機器人技術、維修與改造、規劃管理、經驗交流、企業產品信息等欄目 。
讀者對象
《機械》雜志的讀者對象為從事機械科技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大專院校教學科研人員及企業的經營者、策劃人員、營銷專業人士和中高級技工 。
報道內容
《機械》雜志主要報道機械行業的科研動態,刊載機械工程學科的研究創新成果 。
據2020年3月《機械》官網顯示,《機械》第五屆編委會有編委27人、榮譽委員2人 。
職務 | 名單 | 任職單位,職務/職稱 |
榮譽委員 | 徐志磊 |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
翟婉明 | 西南交通大學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列車與線路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 |
編委 | 干靜 | 四川大學制造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
王杰 | 四川大學制造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教授 | |
王承陵 | 四川省機械工程學會,教授級高工 | |
王健 | 四川省機械研究設計院,教授級高工 | |
史鐵林 | 華中科技大學數字制造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 | |
馮虎田 | 南京理工大學,教授 | |
馮威 | 成都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 | |
劉志峰 | 北京工業大學機電學院,副院長、教授 | |
劉啟躍 | 西南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 | |
劉震濤 | 浙江大學動力機械及車輛工程研究所,所長、教授 | |
齊乃明 | 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飛行器機電一體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 |
贠超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學院機器人研究所,教授 | |
李祥云 | 西南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 | |
楊平 | 電子科技大學,教授 | |
楊偉 | 西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教授 | |
肖志懷 | 武漢大學動力與機械學院,教授 | |
張繼昌 | 上海交通大學智邦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員 | |
羅光學 | 航天七院科技委,研究員 | |
鄭仁華 | 成都理工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副教授 | |
郝功貴 |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重大裝備與機械處,處長 | |
祝效華 | 西南石油大學機電工程學院,院長、教授 | |
費宇 | 四川省機械研究設計院,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 | |
殷國富 | 四川大學制造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 |
郭北苑 | 北京交通大學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 | |
曹華軍 | 重慶大學制造工程研究所,所長、教授 | |
梁政 | 西南石油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教授 | |
蔡勇 | 西南科技大學制造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教授 |
1.6或者3.2
指紋識別技術相比掌型、虹膜 、面部等生物識別技術較成熟、穩定,成本也較低,指紋鎖是以指紋為識別載體和手段的智能鎖具,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由于指紋鎖是電子技術、機械技...
定額機械中的機械非現場實際使用機械,這時定額的機械可以換為相應的機械么?
你好,這個是不可以換的。
1962年,雜志創刊,創刊名為《機械技術報導》,內部發行。
1972年,該刊更名為《機械技術資料》,內部發行。
1979年,該刊更名為《四川機械》,內部發行,刊期為月刊。
1985年,該刊更名為《機械》,小16開,48頁,由月刊改為雙月刊,由內部發行改為公開發行。
1999年,該刊由小16開本改為大16開本。
2002年,該刊由48頁改為80頁,增加了載文量。
2004年,該刊由雙月刊改為月刊,增加了載文量 。
2012年7月10日,《機械》雜志網站改版試運行 ;同年10月,該刊在線投稿關閉,需使用郵箱投稿 。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
職務 | 名單 |
主編 | 王健 |
編委會主任委員 | 陳新有 |
編委會副主任委員 | 林松、劉清友、單忠德、王寶瑞、趙金洲、趙其春 |
格式:pdf
大小:19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5
本文分析了中國建筑文化傳統的三個方面,即"末"與"本"、"多元"與"一體"和"道"與"象",提出中國建筑文化傳統是一個多方面系統,并試圖從反求諸己的過程中真正實現文化傳統的"傳承——轉換——創新"。
機械功機械效率
定義:人們利用機械提升重物時,做的功中用來提升重物所必須做的功。
定義:人們使用機械實際用的力與這一力在機械上的作用點移動距離的乘積,即W總=Fs.
定義:人們利用機械提升重物時所做的功中,用來克服摩擦阻力和機械自重而做的功。W額=W總-w有用
定義: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用η表示:η=w有用/w總功×100%。
現實生活中機械效率η永遠小于1,它標志著一臺機械性能的好壞。
mining machinery
直接用于礦物開采和富選等作業的機械。包括采礦機械和選礦機械。廣義上說,探礦機械也屬于礦山機械。另外 ,礦山作業中還應用大量的起重機、輸送機、通風機和排水機械等。
采礦機械 包括開采金屬礦石和非金屬礦石的采掘機械;開采煤炭用的采煤機械;開采石油用的石油鉆采機械。1868年,英國的沃克設計制造成功第一臺風動圓片采煤機。19世紀80年代,美國有數百口油井用蒸汽為動力的沖擊鉆鉆鑿成功,1907年又用牙輪鉆機鉆鑿油井和天然氣井,并從1937年起將其用于露天礦鉆進。采礦機械種類很多 。按被采礦物的不同可分為:①采掘機械。又可分為鉆炮孔用的鉆孔機械 ,挖裝礦巖用的挖掘機械和裝卸機械,鉆鑿天井、豎井和平巷用的掘進機械。鉆孔機械分鑿巖機(用于在中硬以上的巖石中鉆鑿炮孔)和鉆機兩類,鉆機又有露天鉆機和井下鉆機之分;挖掘機械和裝卸機械包括采礦正鏟挖掘機、前端式裝載機、抓巖機、裝巖機、裝運機和雙臂式裝載機等;掘進機械包括天井鉆機、豎井鉆機和平巷掘進機等。②采煤機械。從20世紀40年代后期之后,采煤從單一生產工序的機械化,發展為全部工序的綜合機械化,至20世紀80年代,廣泛采用綜合機械化采煤,主要機械有滾筒采煤機、刨煤機、彎曲刮板運輸機、自移式液壓支架、橋式轉載機和伸縮膠帶運輸機等。③石油鉆采機械。又叫石油礦場機械,包括陸地石油鉆采機械和海洋石油鉆采機械。陸地石油鉆采機械按開采工序分為鉆井機械、采油機械、修井機械和維持油井高產的壓裂、酸化機械;海洋石油鉆采機械與陸地石油鉆采機械相似,分為鉆井裝置和采油系統。
選礦機械 按選礦流程可分為破碎機械、粉磨機械、篩分機械、分選(選別)機械和脫水機械。其中分選機械按作用原理分為重力選礦機械、磁選機、浮選機和特殊選礦機械。選礦機械還用于建材、化工、玻璃、陶瓷等其他工業部門。
礦山機械是指直接用于礦物開采和富選等作業的機械,包括采礦機械和選礦機械。探礦機械的工作原理和結構與采礦機械大多相同或相似,廣義說也是一種礦山機械。礦山作業中還應用大量的起重機、輸送機、通風機和排水機械。
農田建筑設機械用于平整土地、修筑梯田和臺田、開挖溝渠、敷設管道和開鑿水井等農田建設的施工機械。其中推土機、平地機、鏟運機、挖掘機(見挖掘機械)、裝載機(見單斗裝載機)和鑿巖機等土、石方機械,與道路和建筑工程用的同類機械基本相同,但大多數(鑿巖機除外)與農用拖拉機配套使用,掛接方便,以提高動力的利用率。其他農田建設機械主要有開溝機、鼠道犁、鏟拋機、水井鉆機等。
鏵式開溝機
它的工作部件是帶有犁鏵式切土部件的開溝犁體,由拖拉機牽引,一次行程即可完成開溝作業,生產率較高,但牽引阻力大,須與大功率拖拉機配套,適用于較小溝渠的開挖作業。
旋轉開溝機
用旋轉的銑拋盤銑切并拋擲土壤,可與中等功率的拖拉機配套使用,經一次或多次行程完成開溝作業。其作業速度低,一般為50~400米/小時,因而配套拖拉機需要備有或附加超低速檔,單元土方量的能耗大于鏵式開溝機。它適用于大型溝渠的開挖作業。
鼠道犁
工作部件為類似炮彈形的錐端圓柱體,帶有立柱和牽引裝置,由拖拉機牽引在農田中開挖排水暗渠。
開溝埋管機
能在一次行程中完成開溝、埋管、覆土和壓實等項作業。
鏟拋機
由挖土鏟將土鏟起后送往拋土部件,帶拋土板的旋轉圓盤式或向上傾斜的環形膠帶式拋土部件將土壤向一側橫向拋擲,拋土距離可達15~18米,可用于修筑梯田和開挖溝渠等項土方運移作業。
水井鉆機
有回轉式、沖擊式和復合式 3大類。回轉式應用較廣,它由鉆進裝置和循環洗井裝置兩部分組成。鉆進裝置包括轉盤、鉆桿、鉆頭和驅動裝置,可根據不同的巖層選用不同的鉆頭。循環洗井裝置用以在鉆進的同時將鉆下的巖屑排出井外,可根據需要選用不同的類型。沖擊式鉆機是使上下往復運動的鉆頭沖擊、破碎巖層,可用于較硬巖層和卵石層的鉆井作業,但巖屑的清除與鉆進不能同時進行,因而工效較低,一般用于 250米以內淺井的開鑿。復合式鉆機是在回轉式鉆機上加裝沖擊機構,以回轉鉆進為主,當遇到卵石層時用沖擊鉆進通過,因而適應性較強。
鏟拋機
能連續鏟土并橫向拋土的農田建設機械。用于修筑梯田、開挖溝渠等作業。按其拋土工作部件的類型有圓盤式和帶式兩種。
圓盤式鏟拋機按其配置在拖拉機上的位置有前置式和后置式兩種。前置式鏟拋機能自行開道,對復雜地形的適應能力較強。但結構較復雜,拋出的土流影響駕駛員的視野,并使作業條件惡化,多用于修筑陡坡梯田和開筑環山通道。后置式鏟拋機結構簡單,作業條件較好,但對陡坡的適應性差,不能自行開道,多用于修筑緩坡梯田。一般由機架、起土鏟、弧形集土板、拋土圓盤和傳動裝置等組成(圖1)。作業時,鏟刃與地面成15°~35°的切土角線,將土方鏟起,并集送至拋土圓盤下方的弧形集土板上。拋土圓盤由拖拉機動力輸出軸經萬向軸和變速箱驅動旋轉,在圓盤上拋土葉片的拋送和圓盤旋轉的離心力作用下,將集土板上的土方沿切方向拋出。葉片末端線速度8~14米/秒,拋土距離5~15米。拋土圓盤的轉動方向可以改變,使來回行程都朝同一方向拋土。這種機械的結構緊湊,成本低,但拋土時沖擊負荷較大。鏟拋單位土方量的功率消耗為0.1~0.2千瓦小時/米。
帶式鏟拋機懸掛在拖拉機后部,由起土鏟、縱向升運鏈、橫向拋土膠帶和機架、傳動裝置等組成(圖 2)。升運鏈和拋土膠帶的驅動輪均由拖拉機動力輸出軸驅動。作業時,由起土鏟鏟起的土壤經傾斜向上的鏈板式縱向升運鏈送到后面的橫向拋土膠帶上,拋土膠帶以7~15米/秒的可調線速度橫向輸送土壤,并在一側以50°的拋土角拋出。最大拋土距離為10~18米。這種機械對各種土壤的適應性較強,拋土部件沖擊負荷小,拋土較集中,綜合利用性能好;經局部改裝還可用作馬鈴薯收獲機和揚場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