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機械制造工藝及設備 | 專業代碼 | 580124 |
---|---|---|---|
修學年限 | 四年 | 一級學科 | 制造大類 |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機械設計與制造的基礎理論,學習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的基本知識,受到現代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機械產品設計、制造及設備控制、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1. 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正確運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2.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力學、機械學、電工與電子技術、機械工程材料、機械設計工程學、機械制造基礎、自動化基礎、市場經濟及企業管理等基礎知識;3.具有本專業必需的制圖、計算、實驗、測試、文獻檢索和基本工藝操作等基本技能;4.具有本專業領域內某個專業方向所必要的專業知識,了解其科學前沿及發展趨勢;5.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及組織管理能力;6.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
包括軍訓,金工、電工、電子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社會實踐,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等,一般應安排40周以上。
1.生產過程,是指從投料開始,經過一系列的勞動,直至產品制造出來的全部過程。2.在生產過程中,主要是勞動者運用勞動工具,直接或間接地作用于勞動對象,使之按人們目的變成工業產品。3.工藝,是指生產過程中...
學生通過設計能獲得綜合運用過去所學過的全部課程進行機械制造工藝及結構設計的基本能力,為以后做好畢業設計、走上工作崗位進行一次綜合訓練和準備。它要求學生全面地綜合運用本課程及有關選修課程的理論和實踐知識...
通過這段時間的機械設計課程設計進一步鞏固、加深和拓寬所學的知識;通過設計實踐,樹立了正確的設計思想,增強創新意思和競爭意識,熟悉掌握了機械設計的一般規律,也培養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設計計算、繪...
本專業培養具備機械設計制造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機械制造領域內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在機械制造領域,從事CAD/CAM(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制造的英文縮寫)設計、制造,設備管理工作。也可在機電部門從事高級職業技術工作。 2100433B
格式:pdf
大?。?span id="ja4lcul" class="single-tag-height">115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7
本專業培養具有機械與電子兩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面向機電一體化產品制造、運行與維修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主要課程設置有:應用高等數學、英語、機械制圖、計算機繪圖、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工藝
格式:pdf
大小:115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5
當前許多機械制造企業采用自動化的生產線工藝,取得許多成就,也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對生產線工藝自動化改良中的設備創新進行了工作研究,對\"人-機-環境\"系統進行分析,提出了車間布局約束下的技術改造要求。針對自動化生產線工藝設備創新所遇到的難題,嘗試提出了幾種生產線自動化改造中的幾種有效設備與方法,包括折疊伸縮臂的創新技術,基于產品質量的板料分離方法,設備的\"積木式\"組合方法。
出版時間:2004-06-01
版 次:1
頁 數:518
裝 幀:平裝
光滑工件尺寸測量與量規設計、刀具設計、液壓傳動設計、機床設計與改裝、機械制造工藝規程設計和機床夾具設計。
本書冊適用于高等專科學校、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和中等專業學校機械制造、機電一體化等專業師生,也可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前言
第一篇 光滑工件尺寸測量與量規設計
第一章 常用測量器具
第二章 光滑極限量規設計
第三章 圓錐量規設計
第四章 位置量規的設計
第二篇 刀具設計
第五章 車刀設計
第六章 成形車刀設計
第七章 鏟齒成形銑刀設計
第三篇 液壓傳動系統設計
第八章 液壓傳動系統的設計與計算
第九章 液壓缸的設計與計算
第十章 液壓聯接裝置的結構設計
第十一章 常用液壓元件
第四篇 機床設計與改裝
第十二章 機床設計基礎
第十三章 專用機床設計實例
第十四章 機床改裝
第五篇 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制訂
第十五章 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制訂
第十六章 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實例
第六篇 機床夾具設計
第十七章 機床夾具設計程序與特點
第十八章 機床夾具制造
第十九章 部分資料與檢索
第二十章 機床夾具設計實例
附錄
附錄A 標準文獻基礎知識
附錄B 常用電機型號及功率表
附錄C HY系列液壓滑臺主要技術性能
參考文獻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