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安全系統工程概述1
第一節安全系統工程的概念2
一、系統工程2
二、安全系統工程3
第二節危險因素、故障、危險性分析10
一、危險10
二、危險因素與故障11
三、危險性分析與評價15
第三節事故樹分析法的定性與定量分析19
一、事故樹分析法的概念19
二、事故樹的編制20
第四節建設工程施工危險源辨識25
一、危險源25
二、安全生產危險源的辨識依據和方法27
三、施工生產危險源33
第二章安全人機環境概述38
第一節人機系統基本概念39
一、安全人機工程學39
二、人機系統41
第二節人機系統中人的特性42
一、人的生理特征42
二、人的心理特征51
第三節人機系統中的作業特性55
一、作業特性55
二、作業強度及其分級59
三、作業疲勞與失誤60
第四節人機系統中的作業環境62
一、光環境62
二、溫度環境63
三、色彩環境66
四、振動與噪聲69
第三章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74
第一節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法律體系75
一、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標準基礎75
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相關法律76
三、建設工程安全生產行政法規77
四、建設工程安全生產行政規章78
五、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標準的體系79
第二節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體系80
一、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的原則、目標80
二、管理體制與管理制度83
三、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86
第三節建筑安全管理原理和方法90
一、建設工程施工安全生產管理的原理90
二、安全管理的方法96
三、安全措施104
第四節施工企業安全管理107
一、施工單位接受安全生產監督管理107
二、施工企業安全管理107
第四章建筑施工現場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與管理117
第一節起重及垂直運輸機械119
一、吊裝機具119
二、垂直運輸機械125
第二節水平運輸機械131
一、土石方機械131
二、輸送機械133
第三節中小型機械、施工機具安全防護134
一、混凝土攪拌機和砂漿攪拌機135
二、混凝土振搗器135
三、卷揚機136
四、手持電動工具138
第四節吊裝工程138
一、起重機安全責任138
二、安全技術139
第五章建筑施工現場用電、動火安全技術與管理145
第一節電氣安全基礎知識146
一、線路敷設146
二、一般安全設施148
第二節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及安全防護152
一、安全管理152
二、供配電系統的安全要求154
三、電氣設備的安全運行158
四、觸電及救助162
第三節現場用火及消防164
一、燃燒與火災常識164
二、現場用火與防火檢查165
三、施工現場消防166
第六章建筑施工現場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與管理175
第一節高處作業防護措施177
一、防護用具177
二、臨邊作業180
三、洞口作業182
四、攀登作業185
五、懸空作業的安全防護188
六、操作平臺的安全防護189
七、交叉作業的安全防護190
第二節施工腳手架工程192
一、腳手架概述192
二、扣件式鋼管腳手架設計201
三、懸挑式外腳手架207
四、附著升降腳手架208
第三節模板工程212
一、模板212
二、設計214
第七章建筑施工現場開挖作業安全技術與管理219
第一節土石方與降水施工220
一、挖填方的一般規定及安全措施221
二、基坑排降水222
第二節基坑開挖與支護225
一、基坑開挖225
二、基坑支護227
第三節樁基礎施工230
一、人工挖孔樁230
二、機械入土樁233
第八章建筑施工現場文明施工與建筑職業衛生237
第一節文明施工現場239
一、施工現場布置239
二、圍擋封閉243
三、現場管理245
第二節施工環境保護與防治248
一、環境因素248
二、環境影響的控制252
第三節職業衛生與急救255
一、職業危害防治255
二、建筑行業職業病預防控制257
三、應急救護及自救技術262
第九章建筑施工安全生產保證273
第一節安全生產保證體系274
一、要求(要素)276
二、基本結構277
三、體系建立的程序280
第二節安全保證文件283
一、安全生產保證計劃283
二、安全施工組織設計284
三、專項安全施工方案289
第三節安全保證措施291
一、安全標志291
二、安全技術交底293
三、安全記錄294
四、安全檢查驗收299
五、安全宣傳教育培訓300
第十章建筑施工安全檢查與安全評價309
第一節建筑施工安全檢查310
一、安全檢查的形式310
二、安全檢查的內容311
三、安全檢查的結果311
四、建筑施工安全檢查表312
第二節施工現場安全資料管理314
一、安全管理的基礎資料314
二、施工現場安全資料的管理317
第三節建筑施工安全生產評價321
一、評價依據321
二、評價內容321
三、評價等級323
第十一章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報告與應急救援326
第一節安全事故報告327
一、安全事故的定義與分類327
二、安全事故報告330
第二節安全事故應急預案332
一、應急救援332
二、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333
習題參考答題要點345
參考文獻3582100433B
本書就安全系統工程、安全人機環境,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建筑施工現場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與管理,建筑施工現場用電動火、高處作業、開挖作業安全技術與管理,文明施工與建筑職業病防治、安全生產保證、安全檢查與安全評價、安全事故分析與處理等十一章內容,介紹了有關安全科學的基本知識,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管理制度、安全生產管理原理方法和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方法,詳細闡述了土方工程、模板工程、腳手架工程、結構吊裝工程、電氣工程、高處作業、施工現場防火、事故應急預案、文明施工的安全技術與管理,以及職業衛生、職業病防治等方面的內容。
本書提供了豐富的插圖和工程實例圖片,配合簡潔明了的表格和框圖,以方便讀者自學自修時使用。
本書可作為安全工程專業、土木工程專業(建筑工程、巖土工程、水利工程、道路橋梁工程等各個專業方向)的本科教材,也可供相關專業師生學習和工程技術人員培訓參考。
(1)預防職能。“預防為主”是現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則,它也貫穿于建筑施工的全過程。對生產過程做到實時監控,提前排除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和潛在的危險,找出安全隱患存在的原因,利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制度,...
安全施工保證項目有:安全生產責任制、施工組織設計及專項施工方案、安全技術交底、安全教育及培訓、安全檢查和應急救援;一般項目有:分包單位安全管理、持證上崗、生產安全事故處理、安全標志。 文明施工保證項目...
你好,這個內容是比較多的,一兩句說不清楚,可以在幾在網上搜索查看的,還有就是有很多這方面的書籍也是可以查看的,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格式:pdf
大小:13KB
頁數: 11頁
評分: 4.6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資料 第一節 組織機構(第一檔案盒) 1、企業及項目組織機構圖(企業及項目制定)工地存檔辦公室懸掛 2、項目部安全文明施工領導小組名單(項目制定,公司批準)工地 存檔,辦公室懸掛 3、項目部安全文明施工管理體系及專(兼)職人員配置分工名單 第二節
格式:pdf
大小:13KB
頁數: 18頁
評分: 4.7
塔吊及加工區標語 1. 精心操作,遵章守紀 2. 杜絕違章,珍惜生命 3. 嚴禁違章操作,確保安全生產 4. 遵守操作規程,嚴格勞動紀律 5. 執行操作規程,防止大小事故 6. 不懂莫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施工安全管理與監督的問題
目前,隨著我國高層建筑的不斷升級,現代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需求日漸提高。而我國高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方法與理念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高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多是由其他部門人員兼管,缺少專業的管理人員和監理部門,這就造成了安全事故頻發的現狀。另外,有一些施工單位撤銷安全管理部門來減少人員開支,這也就造成了高層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工作出現無人負責和監理不周的現象。
高層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與監督的問題絕不僅僅是施工單位的單方面工作,更關系到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甚至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必須引起全社會的重視和關注,特別是建筑管理相關部門更要加強政府的管理職能,將高層建筑施工中的安全問題視作一項長期、重點的工作,堅持長期不懈的管理與監督,切實保證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微型機原理與技術(第2版)》特色:
面向高等學校 《微型機原理與技術(第2版)》是專為普通高校計算機系本科生《微型機原理》或《微型機技術》配置的教材。是在《微型機原理與技術(第2版)》(第1版)和《微型計算機技術及應用》(第4版)基礎上修改而成的,不依托于其他課程,面向初學者。
注重先進性,注重認知規律 在選材、內容組織和講述中精心考慮,以Pentium為核心,闡述最先進的微型機技術,深入淺出。特別可貴的是,基于作者長年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以及與Intel公司多年直接聯系,《微型機原理與技術(第2版)》在國內外首次準確地剖析和闡明了多個精巧技術的由來、設計方法和優化思路。
實用性強,例題豐富,注意總結 融入了許多科研成果和實例,有助于讀者對技術關鍵和難點的準確理解和靈活應用。對重點內容和關鍵技術,既有深入細致的分析,又有簡單明了的概括和總結。
有配套輔助教材 《微型機原理與技術(第2版)》有配套的《微型機原理與技術(第2版)——習題、實驗題和綜合訓練題集》,其中,習題針對《微型機原理與技術(第2版)》相應章節的關鍵技術;實驗題則針對最重要和實用的內容;綜合訓練題使教學更切合日新月異的技術發展情況;最后附有2份模擬試卷及答案。
有配套的演示文稿 為協助教學,設計了一套演示文稿,含48學時和64學時兩種教案,并列出了教學重點。此外,作者基于長期從教經歷,闡述了關于本課程的教學體會和建議。
不需要購買實驗系統 在聽取許多同行意見基礎上,配套教材中提供了一套全新的綜合訓練題,代替了以往利用落后于當前技術的實驗系統做硬件實驗的方法,而更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植物生理生化實驗原理與技術(第3版)》是在《植物生理生化實驗原理和技術(第2版)》的基礎上進行了修訂 。
《植物生理生化實驗原理與技術(第3版)》由王學奎、黃見良擔任主編。該教材編委會由包金花、陳翠蓮、豐勝求、郝再彬、洪玉枝、黃見良、井文、柯玉琴、李海霞、厲秀茹、劉明、劉延吉、時翠平、王雙明、王學奎、楊特武、于虹漫、張達、張方東、張玉瓊(按姓氏拼音排序)等來自全中國13所院校的20位教學第一線的骨干教師組成。修訂初稿完成后由編委互審,副主編審校,主編王學奎、黃見良負責全書統稿。華中農業大學李合生教授、曾漢來教授和南京農業大學夏凱教授對該教材進行了最終審閱。華中農業大學2010張之洞班(農科)的王喆、凌寒和阮丹娜為該書繪制了部分插圖。此外,該教材的出版、發行得到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吳雪梅、孟麗、李光躍等以及華中農業大學教務處的支持。該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中國國內外有關資料、論文和實驗指導等 。
2015年1月22日,該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
職務 |
姓名 |
---|---|
策劃編輯 |
孟麗 |
責任編輯 |
孟麗 |
封面設計 |
張楠 |
責任印制 |
劉思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