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焦作市建筑工程志
《焦作市建筑工程志》編纂委員會
《焦作市建筑工程志》編輯室
內容提要
圖片
焦作市電視廣播大樓
正在建設中的焦作大廈
焦作化工廠
焦作市體育館夜景
修武縣百家巖寺塔,建于金代
濟源縣濟瀆廟寢宮,建于北宋初年
濟源縣延慶寺舍利塔,建于北宋景祜三年(公元1036年)
濟水源
焦作礦業學院主教學樓
正在建沒中的焦作電廠
河南輪胎廠巨胎車間內部結構
焦作電廠210米高的煙囪
焦作市長途汽車站
焦作市郵電大樓
焦作市藝新劇院
焦作市桃園飯莊
攝影 石小生
焦作貿易大廈
焦作貿易大廈旋梯
焦作市化工三廠純堿車間(1984年建成投產)
焦作市體育館的內部裝飾
焦作友誼商場
焦作市平原光學儀器廠生產綜合辦公樓
焦作賓館樓是焦作市進行墻體改革后第一次使用煤矸石空砌塊的試驗樓(1977年建成)
濟源縣農民興建的渡槽
濟源縣農村的傳統民居
博愛縣泗溝村的農民新村
沁陽縣趙寨村農民新居
河南輪胎廠幼兒院
焦作市人民公園迎春堂
焦作山陽賓館漢華樓
英福公司醫院辦公樓
英福公司時期的洋務院之一(建于一九0九年)
焦作礦區市內略圖
焦作市建筑業地理位置圖
序
凡例
目錄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大事記
第三章 管理機構、施工企業
第一節 建筑工程局
第二節 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第三節 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第四節 房建公司
第五節 房屋水電修建公司
第六節 建筑安裝聯營公司
第七節 礦務局建筑安裝工程處
第八節 礦山建筑工程公司
第九節 河南省第二火電建設公司
第四章 建筑成果
第一節 古代建筑
一、周代建筑
二、秦、漢建筑
三、隋、唐建筑
四、宋、元建筑
五、明、清建筑
第二節 近代建筑
一、煤礦建筑
二、廠房建筑
三、橋梁建筑
四、民用建筑
五、店面建筑
六、寺廟建筑
第三節 當代建筑
一、礦井建筑
二、廠房建筑
三、民用建筑
第四節 重點廠礦建設
一、焦作煤礦
二、焦作電廠
三、丹河電廠
四、河南輪胎廠
第五章 建筑技術
第一節 勘察設計
第二節 基礎工程
第三節 主體工程
第四節 屋面防水工程
第五節 裝飾工程
第六節 施工機具
第七節 檢驗與測試
第八節 煤矸石中型空心砌塊的應用
第六章 建筑管理
第一節 計劃管理
一、機構設置
二、指標體系
三、施工計劃的分管權限
四、統計工作
第二節 施工管理
—、機構設置
二、施工管理
三、資格審查
第三節 技術、質量、安全管理
一、機構設置
二、管理制度
三、施工技術管理
四、安全生產管理
五、重大質量事故
第四節 財務管理
一、資金管理
二、成本與利潤
三、會計核算
第五節 勞動工資管理
一、勞動管理
二、工資與獎勵
第六節 物資供應及機具管理
一、物資管理體制及材料供應
二、機具設備管理
三、機具革新及新機具應用
第七節 定額管理
第七章 建筑業體制改革
第一節 推行投資包干責任制
第二節 推行經濟承包責任制
第三節 推行招標投標制、組織橫向聯合
第四節 干部管理體制改革
第五節 用工制度改革
第六節 試行百元產值工資含量包干和“三紅一兌現”工資分配制度
第八章 人物、榮譽
第一節 人物
一、現任領導人物簡介
二、工程技術人員簡介
三、勞動模范簡介
四、先進個人名錄
第二節 先進企業、集體、班組
一、榮獲部級、省級、市級榮譽的先進企業
二、榮獲市級榮譽的先進集體、班組
編后記
《焦作市建筑工程志》評審委員會
《焦作市建筑工程志》顧問 2100433B
本志記述了焦作建筑業發展的歷史與現狀。包括建筑成果、建筑技術、建筑管理、建筑業體制等。
《便衣警察》 《死于青春》 《一場風花雪月的事》 《海巖文集》 《永不瞑目》 《海巖散文》 《玉觀音》 《海巖中篇選》 《你的生命如此多情》 《海巖長篇經典全集》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愛人》 《煽》 ...
總則術語基本規定防災救災建筑基礎設施建筑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工業建筑倉庫類建筑本標準用詞說明附:條文說明
建筑工程竣工檔案歸檔材料內容建設單位歸檔材料: 1、工程形象照片; 2、基本建設計劃; 3、工程項目申請報告及批復(批復在前,請示在后); 4、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及批復; 5、建設項目選址意...
格式:pdf
大小:339KB
頁數: 1頁
評分: 4.7
日前,焦作市住建局安監站舉辦全市建筑工程推行“ABC”三級創建暨起重設備安全防護標準現場會,來自焦作各縣市區建設系統及全市建筑施工、監理企業的170余名代表參加。該市住建局安監站站長楊有軍介紹說.此次觀摩學習目的是讓大家加深工地安全無小事的責任感和為建設工程安全生產保駕護航的使命感,進一步助力該市“藍天雷霆”行動和美麗焦作建設。
格式:pdf
大小:339KB
頁數: 1頁
評分: 4.5
日前,焦作市住建局安監站舉辦全市建筑工程推行“ABC”三級創建暨起重設備安全防護標準現場會,來自焦作各縣市區建設系統及全市建筑施工、監理企業的170余名代表參加。該市住建局安監站站長楊有軍介紹說.此次觀摩學習目的是讓大家加深工地安全無小事的責任感和為建設工程安全生產保駕護航的使命感,進一步助力該市“藍天雷霆”行動和美麗焦作建設。
本志記述了焦作市工商稅收制度的演變、稅收工作的變化等。
封面
《焦作市稅務志》編纂機構
審稿委員會名單(按姓氏筆劃排列)
圖片
焦作市委書記、市長張國榮題詞
河南省稅務局局長魏湜如題詞
焦作市副市長孟祥堂題詞
焦作市稅務機構分布圖
兩屆領導合影。
1987年局領導和稅志辦人員合影。
焦作市稅務局辦公樓
焦作市稅務局培訓中心辦公樓
濟源市稅務局辦公樓
沁陽市稅務局辦公樓
博愛縣稅務局辦公樓
孟縣稅務局辦公樓
武陟縣稅務局辦公樓
溫縣稅務局辦公樓
修武縣稅務局辦公樓
焦作市稅務局直屬分局辦公樓
解放稅務分局辦公樓
郊區稅務分局辦公樓
中站稅務分局辦公樓
馬村稅務分局辦公樓
序言
凡例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篇 工商稅收工作發展變化
第一章 稅款收入的發展變化
第一節 清末和民國時期的煤稅收入情況
第二節 解放后的稅收收入
附表:1—1—1 焦作市稅務局(市區)歷年稅收收入及其占財政收入比重表
附表:l—1—2 焦作市區各時期工商稅收占財政收入比重表
附表:1—1—3 1949年至1986年各縣工商稅收統計表
附表:1—1—4 (1986年度)焦作市工商稅收分稅計劃完成情況
附表:1—1—5 1986年分稅種,分經濟性質征收情況
附表:1—1—6 1986年各縣(分)局收入情況
附表:1—1—7 1986年度工商稅收、工業總產值、財政收入之間的關系
附表:1—1—8 1986年工商稅收稅源分經濟性質情況
附表:1—1—9 焦作市工商稅收、納稅戶數變化情況
第二章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和對私改造時期的稅收工作(1950年—1956年)
第一節 經濟稅源調查
附表:1—2—10 焦作礦區市內國、合、私三種經濟資金流轉情況統計表
附表:1—2—11 焦作礦區市內私營工商業1950年至1953年基本情況調查統計表
附表:1—2—12 焦作礦區1953年市內私營商業及手工業大、中、小戶的劃分調查表
第二節 配合對私營工商業的改造
第三節 反偷漏稅斗爭
附表:1—2—13 焦作礦區反偷漏稅情況統計表
第三章 十年建設時期的稅收工作(1957年—1966年)
第一節 堅持三大觀點,促產增收
第二節 稅收工作的削弱情況
第三節 配合調整方針,加強稅收工作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稅收土作(1967年—1976年)
第一節 打亂了正常的工作秩序
第二節 堅持工作,使稅收損失受限
第五章 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的稅收工作
第一節 調整農村企業的稅收負擔
第二節 減輕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的稅收負擔
第三節 配合產業結構調整的稅政措施
附表:1—5—14 焦作市稅務局(市區)減免稅統計表
附表:1—5—15 焦作市稅務局(市區)以稅還貸統計表
附表:1—5—16 焦作市稅務局(市區)工商業納稅戶統計表
附表:1—5—17 焦作市稅務局(市區)按計劃分經濟性質稅收統計表
第二篇 工商各稅種的演變及收人
第六章 按流轉額課征的稅種
第一節 工商業稅中的營業稅
附表:2—6—18 工商業稅中的營業稅歷年收入統計表
第二節 貨物稅
附表:2—6—19 貨物稅歷年收入表
附表:2—6—20 修正貨物稅稅目稅率表
第三節 商品流通稅
附表:2—6—21 商品流通稅歷年收入表
附表:2—6—22 商品流通稅稅目稅率表
第四節 工商統一稅
附表:2—6—23 工商統一稅歷年收入表
第五節 工商稅
附表:2—6—24 工商稅歷年收入統計表
第六節 鹽稅
附表:2—6—25 鹽稅歷年收入表
第七節 產品稅
第八節 營業稅
附表:2—6—26 營業稅稅目稅率表
第九節 增值稅
附表:2—6—27 增值稅稅目稅率和扣除項目表
第七章 按所得額課征的稅種
第一節 工商所得稅
附表:2—7—28 工商所得稅歷年收入表
第二節 國營企業所得稅
第三節 國營企業調節稅
第八章 地方各稅
第一節 屠宰稅
附表:2—8—29 屠宰稅歷年收入表
第二節 牲畜交易稅
附表:2—8—30 牲畜交易稅歷年收入統計表
第三節 印花稅
附表:2—8—31 印花稅歷年收入表
第四節 車船使用牌照稅
附表:2—8—32 車船使用牌照稅歷年收入表
附表:2—8—33 車船使用牌照稅稅額表
第五節 文化娛樂稅
附表:2—8—34 文化娛樂稅歷年收入表
附表:2—8—35 文化娛樂稅稅目稅率表
第六節 城市房地產稅
附表:2—8—36 城市房地產稅歷年收入表
附表:2—8—37 房地產稅征收標準租價表
第七節 利息所得稅
附表:2—8—38 利息所得稅歷年收入統計表
第八節 集市交易稅
第九節 城市維護建設稅
第九章 其他稅種和能源交通重點建設基金
第一節 建筑稅
第二節 資源稅
第三節 獎金稅
第四節 國營企業工資調節稅
第五節 能源交通重點建設基金
附表:2—9—39 國家能源交通重點建設基金征集項目表
第三篇 稅收的監督與稽征管理
第十章 稅收制度的演變
第一節 夏代至中華民國的田賦制和工商雜稅
第二節 中華民國期間的稅捐制度
第三節 解放后工商稅制的建立和發展
附圖1:焦作市區執行稅種演變示意圖
第十一章 稅收的管理體制
第一節 集中統一與因地制宜的管理體制
第二節 改進管理體制,擴大地方權限
第三節 適當集中稅收管理權限
第四節 兩次下放管理權限
第五節 調整管理體制
第十二章 稽征管理的形式和方法
第一節 專責管理的建立與運用
第二節 一竿子插專管形式的提出和運用
第三節 稅利統管與分管和稅收的業段管理形式
第十三章 稽征管理制度
第一節 納稅登記和納稅申報制度
附表:3—13—40 焦作市產品稅、營業稅、城建稅納稅申報表
附表:3—13—41 焦作市稅務局稅務登記匯總統計表
附表:3—13—42 焦作市所得稅申報表
附表:3—13—43 焦作市調節稅申報表
附表:3—13—44 焦作市增值稅納稅申報表
第二節 納稅鑒定制度
附表:3—13—45 焦作市工商企業產品稅、增值稅、營業稅、鹽稅、資源稅納稅鑒定申報表
附表:3—13—46 焦作市( )企業所得稅、調節稅納稅鑒定申報表
附表:3—13—47 產品稅納稅鑒定表
附表:3—13—48 營業稅納稅鑒定表
附表:3—13—49 ( )企業所得稅納稅鑒定表
附表:3—13—50 國營企業調節稅納稅鑒定表
附表:3—13—51 增值稅納稅鑒定表
附表:3—13—52 資源稅納稅鑒定表
附表:3—13—53 企業納稅業務變化聯系卡片
第三節 納稅輔導制度
附表:3—13—54 納稅輔導記錄
第四節 納稅檢查制度
附圖2:工商稅檢查示意圖
第五節 稅務專管員責任制度
第六節 發貨票管理制度
附表:3—13—55 植物油發貨票
附表:3—13—56 焦作市統一發貨票樣張一
附表:3—13—57 焦作市統一發貨票樣張二
附表:3—13—58 焦作市統一發貨票樣張四
附表:3—13—59 焦作市統一發貨票樣張五
附表:3—13—60 焦作市統一發貨票樣張三
附表:3—13—61 焦作市統一發貨票樣張六
附表:3—13—62 焦作市統一發貨票耐火材料專用
附表:3—13—63 發貨票領購登記表
第七節 違章處理的主要規定
附表:3—13—64 違章處理詢問筆錄
附表:3—13—65 違章人承認書
附表:3—13—66 違章處理決定通知書
附表:3—13—67 違章處理報告書
第十四章 工商各稅的稽征管理
第一節 貨流稅應稅廠商的稽征管理
附表:3—14—68 焦作礦區燒窯證
附表:3—14—69 焦作礦區磨油證
第二節 工商業稅的征收管理
第三節 交易稅的稽征管理
第四節 城市房地產稅的稽征管理
第五節 個體商販稅收的稽征管理
第六節 臨商稅的稽征管理
附表:3—14—70 入市入集銷貨登記證
附表:3—14—71 自產自銷證明
附表:3—14—73 行商貨物運銷單
第七節 集貿市場稅收的稽征管理
第十五章 稅收計劃、會計、統計與票證
第一節 稅收計劃工作
附表:3—15—74 焦作礦區稅務局1955年度任務完成情況簡表
附表:3—15—75 焦作礦區稅務局1955年較上年主要項目課稅情況對比表
附表:3—15—76焦作礦區1955年經濟變化比較表
第二節 稅收會計工作
第三節 稅務統計工作
第四節 稅收票證工作
附表:3—15—77 焦作礦區稅務局1954年上半年憑證審核清單
附表:3—15—78 焦作市稅務局票證審核多征少征情況統計表
附表:3—15—79 焦作礦區稅務局1953年12月份各所票證錯誤統計表
第五節 稅收計會工作百分賽
附表:3—15—80 1953年第四季度各所會計分數表
附表:3—15—81 1964年1月份計會統工作記分通報
第十六章 監交利潤工作
第一節 監交利潤工作的接辦與發展變化
第二節 監交利潤工作職責的演變
第三節 監交利潤工作的內容
第四節 監交利潤的會計工作
附表:3—16—82 監交利潤電月報代號順序表
附表:3—16—83 利潤(虧損)計劃檢查表(表式及舉例)
附表:3—16—84 超計劃虧損審核意見書
第四篇 黨政工團及其他
第十七章 行政機構沿革及領導的更迭
第一節 局級機構及領導
附表:4—17—85 局級領導人基本情況表(1949年—1986年)
第二節 內設機構和下設機構
附表:4—17—86 焦作市稅務系統1986年中層領導名錄表
附圖3:焦作市稅務局機構演變示意圖
附表:4—17—87 基層稅務所統計表
第十八章 黨、群、團工作及其它
第一節 黨的組織沿革
附表:4—18—88 焦作市稅務局歷屆黨組織沿革表
第二節 黨的建設
第三節 干部工作
附表:4—18—89 焦作市稅務局市區歷年干部職工基本狀況統計表
第四節 群團組織
第五節 計劃生育工作
第六節 “五四三”活動
第七節 干部職工家屬子女的安置工作
第十九章 基本建設
第一節 交通工具
第二節 辦公用房
第三節 家屬住房
輯錄
一、稅目稅率表
1、晉冀魯豫邊區出入境貨物暫行稅率表
2、所得稅分級(21級)稅率表
3、附:營業稅分業稅率表
4、印花稅稅率稅額表
5、財政部關于改進對集體經濟、個體經濟征收所得稅辦法的試行規定(草案)
6、所得稅八級超額累進稅率表
7、所得稅九級超額累進稅率表
8、個體經濟所得稅(十四級全額累進)稅率表
9、十級超額累進所得稅稅率表
10、新八級超額累進所得稅稅率表
11、工商統一稅稅目稅率表
12、工商稅稅率表
13、產品稅稅目稅率表
二、計會規定
1、中央人民政府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國家稅收計劃編報程序的暫行規定(試行草案)
2、中央人民政府財政部稅務總局各稅稅收計劃的計算方法(試行草案)
3、焦作市稅務局稅收計劃、會計、統計工作制度(草稿)
三、崗位責任制度
1、基層稅務工作規則(草案)
2、焦作礦區稅務局稅務工作專責管理試行辦法(初草)
3、稽征管理方案
4、焦作市稅務局關于開展業務工作百分賽辦法
5、稅務干部“十不準”
6、崗位責任制考核獎懲辦法(修改稿)
四、任命通知
1、太行行署行政公署民政會財審字第57號
2、太行第四專員公署命令民干字第41號,調孫利世同志回署工作由
3、焦發(1983)105號關于市稅務局領導班子配備的通知
4、焦發(1983)106號關于建立中共焦作市稅務局黨組的通知
五、照、證、印章等復制件
1952年使用的印模
1955年前后使用的印模
1949年使用的印模
1963年前后使用的印模
1989年前后使用的印模
1953年9月25日以前稅務所站使用的印模
1953年9月25日啟用的印章模
貨暫稅完稅照
貨物完稅證
貨物稅改制證
貨物稅分運照
甲類絲織品查驗證
甲類毛織品查驗證
甲類摔織品查驗證
麻織品查驗證
甲類瓶酒查驗證
乙類瓶滔查驗證
機制卷煙查驗證
手工卷煙查驗證
毛制品查驗證
甲類皮毛查驗證
乙類染料查驗證
中袋麥粉查驗證
雪茄煙查驗證
甲類縶料盎驗證
小袋麥粉查驗證
甲類橡膠制品查驗證
乙類化妝品查驗證
安全火柴查驗證
硫化磷火柴查驗證
罐頭查驗證
甲類化妝品查驗證
沒收品查驗證
后記
編輯人員
版權頁 2100433B
封面
焦作市冶金建材工業志
版權頁
序言
凡例
圖片
焦作市冶金建材礦產資源分布圖
焦作市城區冶金建材企業分布圖
焦作市軋鋼廠
焦作市安陽坡粘土礦
焦作市冶金建材工業局
新鄉地區軋鋼廠
焦作市鋁廠
焦作市線材廠
焦作市水暖器材廠
焦作市建工機械廠
焦作市爐渣磚廠
焦作市水泥廠
焦作市金屬冶煉廠
焦作市硅酸鹽制品廠
焦作市建筑材料廠
焦作市郊區冶金建材企業分布圖
武鋼焦作粘土礦
焦作市耐火材料一廠
焦作市耐火材料三廠
焦作市上劉莊辛粘土礦
焦作市西張莊粘土礦
焦作市磷素廠
焦作市冶金建材工業局辦公大樓
鋁錠
水泥
結晶硅
軟質粘土
硬質粘土
耐火磚
生鐵
石灰石
粗軋機組
鋁材生產
耐火磚隧道窯
三噸側吹轉爐煉鋼
鋁盤元連鑄連軋
6300KVA硅爐出硅
φ2.2×6.5m水泥大磨
Q11-20 × 2000剪板機
1.5噸電弧爐出鋼
硬質粘土輕燒料冷卻倉和多極流態鍛燒爐
W1002型-1.5m3電鏟
60KA鋁電解系列變電站
熟料鍛燒爐群
鐵路專用線
水泥生產濕法除塵沖擊式沉降室
水泥化驗
用粉煤灰磚興建的工廠家屬樓
耐火材料一廠產品應用在寶鋼300噸鋼包上
用爐渣空心砌塊填建的焦作市體育館
職工影劇院
廠(礦)會議室
廠(礦)招待所
單身職工宿舍樓
女工沖洗室
職工家屬樓住宅
職工餐廳
(礦)幼兒院
局機關人員工間操
焦作市硅酸鹽制品廠榮獲
焦作市水泥廠榮獲
焦作市耐火材料一廠1983年12月榮獲
焦作市耐火材料一廠研制生產的輕質耐火澆注料、絕熱保溫澆注料1983年獲國家金龍獎
焦作市耐火材料一廠、水泥廠、鋁廠均于1985年榮獲
焦作市冶金建材工業局領導審閱志書初稿
1987年8月4日。《焦作市冶金建材工業志》評稿會議在焦作市山陽賓館召開
(安陽城隤城寨出土)石鏟(新石器時期)
(安陽城隤城寨出土)石鐮、石刀(新石器時期)
銅爵〈商〉(高20.3cm)
銅鼎〈周〉(高31cm)
銅卣(商、周)
石雕墓志標(晉代)
瓦當(戰國) (墻南城西路北出土)
銅劍(戰國) (長46cm)
漢磚<漢> (長113cm、寬50cm、高16.8cm)
銅硯(唐)(高48.5cm)
銅造像<五代> (高24cm)
銅蟠龍壺<明> (高46cm)
鐵鐘<明> (高148cm)
銅琺瑯瓶(清> (高23cm)
目錄
概述
第一篇 大事記
第二篇 黑色金屬冶煉與加工
第一章 概況
第一節 焦作市鐵礦的儲量與分布
第二節 焦作市鋼鐵工業的發展
第三節 焦作市鋼鐵工業歷年主要產品產量及經濟技術指標完成情況
第二章 消失企業分述
第一節 冶煉
第二節 礦產
第三節 輔料、運輸、建筑、修造、醫療
第三章 局轄企業分述
第一節 焦作市線材廠
第二節 焦怍市軋鋼廠
第四章 局外企業分述
第一節 新鄉地區軋鋼廠
第二節 焦作礦務局冶煉廠
第三節 焦作市鑄造廠
第四節 焦作市鋼窗廠
第三篇 有色金屬冶煉與加工
第一章 概況
第一節 焦作市有色金屬礦產的儲量與優勢
第二節 焦作市有色金屬工業的歷史與現狀
第二章 消失企業分述
第三章 局轄企業分述
第一節 焦作市鋁廠
第二 節焦作市金屬冶煉廠
第三節 焦作市炭素廠
第四章 局外企業分述
第一節 焦作市鋁材廠
第二節 焦作市鋁制品廠
第三節 焦作市太行金屬壓鑄廠
第四節 焦作市中州炭素廠
第五節 焦作市電炭制品廠
第四篇 粘土工業
第一章 概況
第一節 焦作市耐火粘土礦體資源
第二節 焦作市粘土工業的發展
第三節 焦作市粘土工業歷年產品產量及經濟技術指標完成情況
第二章 生產
第一節 產品及理化技術指標
第二節 主要技術設備
第三節 采掘方法
第三章 消失企業分述
第四章 局轄企業分述
第一節 焦作市西張莊粘土礦
第二節 焦作市安陽坡粘土礦
第三節 焦作市上劉莊粘土礦
第四節 武鋼焦作粘土礦
第五節 焦作市冶金建材礦產開發公司
第五章 局外耐火粘土工業
第一節 綜述
第二節 焦作市郊區礦山公司
第五篇 耐火材料工業
第一章 概況
第一節 焦作市耐火材料工業的發展
第二節 焦作市耐火材料工業的技術裝備
第三節 焦作市耐火材料工業耐火磚產量及經濟技術指標歷年完成情況
第二章 局轄企業分述
第一節 焦作市耐火材料一廠
第二節 焦作市耐火材料二廠
第三節焦作市耐火材料三廠
第三章 局外耐火材料工業
第一節 綜述
第二節 焦作市墻南耐火材料廠
第三節 焦作市墻南耐火材料二廠
第四節 焦作市鎂鋁耐火材料廠
第五節 焦作市西待王珍珠巖廠
第六篇 建筑材料工業
第一章 概況
第一節 焦作市建材礦產的儲量及分布
第二節 焦作市建材工業的發展
第二章 古、近代建材工業
第三章 建國后的建材工業
第一節 社會主義改造時期的建材工業(.~.)
第二節 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的建材工業(.~.)
第三節 “文化大革命”期間的建材工業(.~.)
第四節 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的建材工業(.~.)
第四章 局轄企業分述
第一節 焦作市水泥廠
第二節 焦作市硅酸鹽制品廠
第三節 焦作市建工機械廠
第四節 焦作市水暖器材廠
第五節 焦作市爐渣磚廠
第六節 焦作市建筑材料廠
第七節 焦作市第二水泥廠
第八節 焦作市農房建材成套供應公司
第五章 局外建筑材料工業
第一節 綜述
第二節 焦作礦務局王封矸磚廠
第三節 焦作礦務局李封水泥廠
第四節 焦作市白水泥廠
第五節 焦作市石料廠
第六節 焦作市建筑一公司預制廠
第七節 焦作礦務局九里山水泥廠
第八節 焦作市群英水泥廠
第九節 焦作市防腐材料廠
第十節 焦作市特種防腐涂料廠
第十一節 焦作市油氈廠
第七篇 經營管理
第一章 概況
第一節 焦作市冶金建材局的性質與職能
第二節 焦作市冶金建材局的機構設置及職責
第三節 焦作市冶金建材局直屬企業基本情況
第四節 焦作市冶金建材局企業管理
第二章 生產計劃管理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管理溉況
第三節 統計工作
第四節 調度工作
第三章 質量管理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管理概況
第三節 全面質量管理的試行及效果
第四節 部分優質產品簡介
第四章 財務管理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管理概況
第三節 物價工作
第五章 勞動工資管理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勞動管理概況
第三節 工資管理概況
第六章 物資管理
第一節 物資的分類
第二節 管理概況
第三節 局轄企業物資消耗現狀
第四節 供應的來源
第五節 銷售工作
第七章 設備管理
第一節 管理概況
第二節 局轄企業設備現狀
第八章 整頓與改革
第一節 創大慶式企業
第二節 經濟責任制的試行與效果
第三節 企業整頓
第四節 經濟體制改革
第八篇 生產·建設
第一章 基本建設
第二章 科學技術
第一節 科技組織
第二節 科技活動
第三節 革新與科研
第四節 技術改造
第五節 部分科技成果簡介
第六節 計量工作
第七節 綜合利用
第八節 能源利用
第三章 安全生產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管理概況
第三節 重大事故
第四節 勞動保護
第五節 職業病防治
第四章 環境保護
第一節 環境污染
第二節 “三廢”治理
第九篇 黨政組織
第一章 黨務工作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焦作市冶金建材局歷屆黨委(組)領導
第三節 焦作市冶金建材局直屬企業歷屆黨組織正職領導
第四節 組織工作
第五節 宣傳工作
第六節 紀檢工作
第二章 行政工作
第一書 機構沿革
第二節 焦作市冶金建材局歷屆行政領導
第三節 焦作市冶金建材局直屬企業歷屆行政領導
第四節 治安保衛
第三章 群眾工作
第一節 工會工作
第二節 共青團工作
第三節 武裝工作
第四節 計劃生育工作
第五節 “五四三”活動
第十篇 文教衛生·職工福利
第一章 職工教育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大躍進”時期的職工教育
第三節 新時期的職工教育
第四節 職工培訓
第五節 電視大學
第二章 學校與幼托教育
第一節 技術專業學校
第二節 職工子弟學校
第三節 幼托工作
第三章 文體娛樂
第一節 文化生活
第二節 體育活動
第四章 醫療衛生
第一節 醫療衛生的發展
第二節 醫療管理
第三節 衛生防疫
第四節 愛國衛生運動
第五章 職工福利
第一節 機構沿革
第二節 生活設施
第三節 職工住房
第十一篇 人物·榮譽
第一章 人物
第一節 人物傳略
第二節 人物簡介
第三節 人物紀事
第四節勞動模范
第五節 知名人士
第二章 先進集體和名優產品
第一節 先進集體
第二節 名優產品
附錄
編纂始末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