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的或結果都有二個以上,而要找出原因或對策時,用矩陣圖比其他圖方便。
矩陣圖著眼于由屬于行的要素與屬于列的要素所構成之二元素的交點:
1.從二元的分配中探索問題的所在及問題的型態。
2.從元的關系中探求解決問題的構想。
在行與列的展開要素中,要尋求交叉點時,如果能夠取得數據,就應依定量方式求出;如果無法取得數據時,則應依經驗轉換成資訊,再決定之,所以決策交叉點時,以全員討論方式為之,并能在矩陣圖旁注上討論的成員、時間、地點及數據取得方式等簡歷,以便使用參考。
有時候交叉點的重要度各不相同,因此可用各種記號區別之,例如:
◎ 非常重要或有非常顯著關聯
○ 重要或有顯著關聯
△ 有關聯
也可以用文字或數據寫在交叉點上,使重要度更明確。
矩陣圖的應用矩陣圖應用比較廣泛,一般應用在以下幾種情況下:
1. 競爭對手分析時;
2. 新產品策劃時;
3. 探索新的課題時;
4. 方針目標展開時;
5. 明確事件關系時;
6. 糾正措施排序時。
矩陣圖特點
1. 透過矩陣圖的制作與使用,可以累積眾人的經驗,在短時間內整理出問題的頭緒或決策的重點,可以發揮象數據般的效果。
2. 各種要素之間的關系非常明確,能夠使我們掌握到全體要素的關系。
3. 矩陣圖可根據多次元方式的觀察,將潛伏在內的各項因素顯示出來。在系統圖、關聯圖、親和圖等手法已分析至極限時使用。
4. 矩陣圖依行、列要素分析,可避免一邊表現得太抽象、而另一邊又太詳細的情形發生。
在目的或結果都有二個以上,而要找出原因或對策時,用矩陣圖比其他圖方便。
矩陣圖著眼于由屬于行的要素與屬于列的要素所構成之二元素的交點:
1.從二元的分配中探索問題的所在及問題的型態。
2.從元的關系中探求解決問題的構想。
在行與列的展開要素中,要尋求交叉點時,如果能夠取得數據,就應依定量方式求出;如果無法取得數據時,則應依經驗轉換成資訊,再決定之,所以決策交叉點時,以全員討論方式為之,并能在矩陣圖旁注上討論的成員、時間、地點及數據取得方式等簡歷,以便使用參考。
有時候交叉點的重要度各不相同,因此可用各種記號區別之,例如:
◎ 非常重要或有非常顯著關聯
○ 重要或有顯著關聯
△ 有關聯
也可以用文字或數據寫在交叉點上,使重要度更明確。
矩陣圖的應用矩陣圖應用比較廣泛,一般應用在以下幾種情況下:
1. 競爭對手分析時;
2. 新產品策劃時;
3. 探索新的課題時;
4. 方針目標展開時;
5. 明確事件關系時;
6. 糾正措施排序時。
矩陣圖特點
1. 透過矩陣圖的制作與使用,可以累積眾人的經驗,在短時間內整理出問題的頭緒或決策的重點,可以發揮象數據般的效果。
2. 各種要素之間的關系非常明確,能夠使我們掌握到全體要素的關系。
3. 矩陣圖可根據多次元方式的觀察,將潛伏在內的各項因素顯示出來。在系統圖、關聯圖、親和圖等手法已分析至極限時使用。
4. 矩陣圖依行、列要素分析,可避免一邊表現得太抽象、而另一邊又太詳細的情形發生。
制作矩陣圖一般要遵循以下幾個步驟:
①列出質量因素;
②把成對因素排列成行和列,表示其對應關系;
③選擇合適的矩陣圖類型;
④在成對因素交點處表示其關系程度,一般憑經驗進行定性判斷,可分為三種:關系密切、關系較密切、關系一般(或可能有關系),并用不同符號表示;
⑤根據關系程度確定必須控制的重點因素;
⑥針對重點因素作對策表。
矩陣圖簡介
矩陣圖法就是從多維問題的事件中,找出成對的因素,排列成矩陣圖,然后根據矩陣圖來分析問題,確定關鍵點的方法,它是一種通過多因素綜合思考,探索問題的好方法。
在復雜的質量問題中,往往存在許多成對的質量因素,將這些成對因素找出來,分別排列成行和列,其交點就是其相互關聯的程度,在此基礎上再找出存在的問題及問題的形態,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
矩陣圖的形式如下圖所示,A為某一個因素群,a1、a2、a3、a4、…是屬于A這個因素群的具體因素,將它們排列成行;B為另一個因素群,b1、 b2、b3、b4、…為屬于B這個因素群的具體因素,將它們排列成列;行和列的交點表示A和B各因素之間的關系,按照交點上行和列因素是否相關聯及其關聯程度的大小,可以探索問題的所在和問題的形態,也可以從中得到解決問題的啟示等。
質量管理中所使用的矩陣圖,其成對因素往往是要著重分析的質量問題的兩個側面,如生產過程中出現了不合格時,著重需要分析不合格的現象和不合格的原因之間的關系,為此,需要把所有缺陷形式和造成這些缺陷的原因都羅列出來,逐一分析具體現象與具體原因之間的關系,這些具體現象和具體原因分別構成矩陣圖中的行元素和列元素。
矩陣圖的最大優點在于,尋找對應元素的交點很方便,而且不會遺漏,顯示對應元素的關系也很清楚。矩陣圖法還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①可用于分析成對的影響因素;
②因素之間的關系清晰明了,便于確定重點;
③便于與系統圖結合使用。
qc七大手法:關系圖法、KJ法、系統圖法、矩陣圖法、矩陣數據分析法、PDPC法、網絡圖法的內容是什么
QC7大手法的內容是什么?新QC七大手法 1. 關聯圖法--TQM推行, 方針管理, 品質管制改善, 生產方式, 生產管理改善 2.KJ法--開發, TQM推行, QCC推行, 品質改善 3. 系統圖...
現在市場的價格戰太離譜了,導致很多的商家都必須用低價來吸引客戶,所以產品質量往往都得不到保障。力弘(LHLEEHAM)提供全系列會議視聽系統矩陣切換控制器,包含產品有同軸矩陣系列AHD/TVI...
首先,接口不同,VGA一般指電腦信號的接口,15芯的一根集成接口和連接電纜,大屏幕一般也都會有,而RGB是指RGBHV接口,(RGB指色度和色差信號的模擬分量信號,HV指行場信號)相當于5根視頻線。 ...
制作矩陣圖一般要遵循以下幾個步驟:
①列出質量因素;
②把成對因素排列成行和列,表示其對應關系;
③選擇合適的矩陣圖類型;
④在成對因素交點處表示其關系程度,一般憑經驗進行定性判斷,可分為三種:關系密切、關系較密切、關系一般(或可能有關系),并用不同符號表示;
⑤根據關系程度確定必須控制的重點因素;
⑥針對重點因素作對策表。
矩陣圖簡介
矩陣圖法就是從多維問題的事件中,找出成對的因素,排列成矩陣圖,然后根據矩陣圖來分析問題,確定關鍵點的方法,它是一種通過多因素綜合思考,探索問題的好方法。
在復雜的質量問題中,往往存在許多成對的質量因素,將這些成對因素找出來,分別排列成行和列,其交點就是其相互關聯的程度,在此基礎上再找出存在的問題及問題的形態,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
矩陣圖的形式案例,A為某一個因素群,a1、a2、a3、a4、…是屬于A這個因素群的具體因素,將它們排列成行;B為另一個因素群,b1、 b2、b3、b4、…為屬于B這個因素群的具體因素,將它們排列成列;行和列的交點表示A和B各因素之間的關系,按照交點上行和列因素是否相關聯及其關聯程度的大小,可以探索問題的所在和問題的形態,也可以從中得到解決問題的啟示等。
質量管理中所使用的矩陣圖,其成對因素往往是要著重分析的質量問題的兩個側面,如生產過程中出現了不合格時,著重需要分析不合格的現象和不合格的原因之間的關系,為此,需要把所有缺陷形式和造成這些缺陷的原因都羅列出來,逐一分析具體現象與具體原因之間的關系,這些具體現象和具體原因分別構成矩陣圖中的行元素和列元素。
矩陣圖的最大優點在于,尋找對應元素的交點很方便,而且不會遺漏,顯示對應元素的關系也很清楚。矩陣圖法還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①可用于分析成對的影響因素;
②因素之間的關系清晰明了,便于確定重點;
③便于與系統圖結合使用。2100433B
格式:pdf
大小:1.0MB
頁數: 6頁
評分: 4.8
矩陣圖 (matrix diagram) 又名:矩陣 (matrix),矩陣表 (matrix chart) 概述 矩陣圖表現為 2組、3組或 4組信息間的關系,同時能提供相關性的更多信息,例如強度、 不同個體的角色或測量方式。 有六種不同形狀的矩陣: L 型、T 型、Y 型、X 型、C型和屋頂型, 形狀的不同取決于比較組數的多少。這是門類型工具,適用范同很廣。 適用場合 ·理解不同組數據間關系時; ·表達不同組數據間的關系時。 一般使用矩陣 ·給一組人分配任務時(有時被稱為責任矩陣) : ·將顧客要求與過程因素相聯系時(有時叫做關鍵質量矩陣) ; ·區分哪些問題影響哪些產品或機器的哪個部分時: ·尋找因果關系時; ·尋找將要同時執行的兩個計劃間的補充和沖突時。 每種矩陣適用場合 表 5.1l概括了每種矩陣的適用場合。 ·L 型矩陣用于 2組間的比較(或與自身的比較) 。 ·T型矩陣用
格式:pdf
大小:1.0MB
頁數: 12頁
評分: 4.6
管理計劃 檢查過程 售后服務 滿意度處理 產品實現過程 管理計劃 檢查過程 5.6.3a 質量體系 及過程有效性的 改進 5.6.3 資源需求 6.3基礎設施 組織應確定、提 供并維護為達到 產品符合要求所 需的基礎設施。 適用時,基礎設 施包括:建筑物 、過程設備、支 持性服務 5.6.3a 質量管理體 系及其過程有效性 的改進 5.6.3b 與顧客要求 有關的產品的改進 5.6.3c 資源需求 6.3組織應確定、提 供并維護未達到產 品符合要求所需的 基礎設施。適用 時,基礎設施包 括:1.建筑物、過 程設備、支持性服 務。 售后服務 滿意度處理 5.2最高管理者應以 增進顧客滿意為目 的,確保顧客的要 求得到確定并予以 滿足 5.6.3b: 與顧客要求 有關的產品改進 7.5.4 :顧客財產 8.4a顧客滿意 7.2.1a :顧客規定 的要求,包括對交 付及交付后活動的 要求。 8.
矩陣圖法在應用上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把應該分析的對象表示在適當的矩陣圖上。因此,可以把若干種矩陣圖進行分類,表示出他們的形狀,按對象選擇并靈活運用適當的矩陣圖形。常見的矩陣圖有以下幾種:
(1)L型矩陣圖。是把一對現象用以矩陣的行和列排列的二元表的形式來表達的一種矩陣圖,它適用于若干目的與手段的對應關系,或若干結果和原因之間的關系。
(2)T型矩陣圖。是A、B兩因素的L型矩陣和A、C兩因素的L型矩陣圖的組合矩陣圖,這種矩陣圖可以用于分析質量問題中"不良現象一原因一工序"之間的關系,也可以用于分析探索材料新用途的"材料成分一特性一用途"之間的關系等。
(3)Y型矩陣圖。是把A因素與B因素、B因素與C因素、C因素與A因素三個L型矩陣圖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矩陣圖。
(4)X型矩陣圖。是把A因素與B因素、B因素與C因素、C因素與D因素、D因素與A因素四個L型矩陣圖組合而形成的矩陣圖,這種矩陣圖表示A和 B、D,B和A、C,C和B、D,D和A、C這四對因素間的相互關系,如"管理機能一管理項目一輸入信息一輸出信息"就屬于這種類型。
(5)C型矩陣圖。是以A、B、C三因素為邊做出的六面體,其特征是以A、B、C三因素所確定的三維空間上的點為"著眼點"。
矩陣圖法簡介
矩陣圖法(Matrix Diagram)
矩陣圖的形式如下圖所示,A為某一個因素群,a1、a2、a3、a4、…是屬于A這個因素群的具體因素,將它們排列成行;B為另一個因素群,b1、 b2、b3、b4、…為屬于B這個因素群的具體因素,將它們排列成列;行和列的交點表示A和B各因素之間的關系,按照交點上行和列因素是否相關聯及其關聯程度的大小,可以探索問題的所在和問題的形態,也可以從中得到解 決問題的啟示等。
質量管理中所使用的矩陣圖,其成對因素往往是要著重分析的質量問題的兩個側面,如生產過程中出現了不合格時,著重需要分析不合格的現象和不合格的原因之間的關系,為此,需要把所有缺陷形式和造成這些缺陷的原因都羅列出來,逐一分析具體現象與具體原因之間的關系,這些具體現象和具體原因分別構成矩陣圖中的行元素和列元素。
矩陣圖的最大優點在于,尋找對應元素的交點很方便,而且不會遺漏,顯示對應元素的關系也很清楚。矩陣圖法還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①可用于分析成對的影響因素;
②因素之間的關系清晰明了,便于確定重點;
③便于與系統圖結合使用。
矩陣圖法的用途十分廣泛,在質量管理中,常用矩陣圖法解決以下問題:
①把系列產品的硬件功能和軟件功能相對應,并要從中找出研制新產品或改進老產品的切入點;
②明確應保證的產品質量特性及其與管理機構或保證部門的關系,使質量保證體制更可靠;
③明確產品的質量特性與試驗測定項目、試驗測定儀器之間的關系,力求強化質量評價體制或使之提高效率;
④當生產工序中存在多種不良現象,且它們具有若干個共同的原因時,希望搞清這些不良現象及其產生原因的相互關系,進而把這些不良現象一舉消除;
⑤在進行多變量分析、研究從何處入手以及以什么方式收集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