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莊子污水處理廠,擴建后總規模為54萬立方米/日,廠外里, 建設標準為二級生化處理,污水處理采用A/O工藝,污泥處理采用濃縮一一中溫厭氧消化--機械脫水處理工藝。工程于2005年1月10日通水試運行。
處理規模
處理工藝中污水部分采用普通曝氣活性污泥法二級生化處理,污泥部分采用中溫二級消化,部分污泥機械脫水。為考慮能源的綜合利用,采用沼氣發電和余熱加熱消化污泥。10多年的運行結果證實,該廠的處理水質均完全達到設計要求,并完全符合我國農業部規定的農灌標準,部分處理水現已用于灌溉農用。
,格柵為鋼絲繩牽引機耙,運行間隔時間由時間繼電器控制。
(2)采用曝氣沉砂池,穿孔管曝氣;排砂采用刮、抓機相結合的方式,每2格設1臺水平桁車式刮泥機,將砂刮到進水端的砂斗中,用抓斗清砂。
(3)采用圓形輻流式沉淀池,T=1.5 h,q =2 m3/(m2×h),設有4個直徑為45 m的池子。排泥采用半橋式周邊傳動刮泥機,周邊線速度為2.15m/min,機上設有刮浮渣裝置。池體壁板采用預制裝配式預應力繞絲混凝土結構。
(4)曝氣池采用推流式池型,按普通曝氣活性污泥法設計,并考慮了階段曝氣和吸附再生的運行條件。共設2組4池,每池長80m、寬向為7格迂回廊道,每個寬7.5 m,有效水深5.2 m,曝氣時間8 h。原設計采用穿孔管曝氣,后改裝為英國微孔曝氣盤約12000個。
(5)二沉池采用圓形輻流池,共設2組8池,每池直徑45 m,沉淀時間為2.5 h,表面負荷為1 m3/(m2×h)。排泥采用直徑型氣提式吸泥機,為兩邊傳動,橡膠滾輪,周邊線速度為2 m/min。機上共設有16根直徑為200mm吸泥管,伴以直徑32 mm空氣管,每根吸泥管的排泥量采用針形閥調節。
(6)回流污泥泵房采用螺旋泵,共設泵房2座,按污泥回流比100%設計,為適應不同回流比的運行,每座泵房內設5臺F1.2m螺旋泵,流量1100m3/h。
(7)鼓風機房設有7臺(6 1)離心風機,每臺Q= 300 m3/min,H = 6 m,N = 300 kW。后2臺改裝為英國風機,每臺Q=600 m3/min,H = 6m。
(8)設2座圓形輻流式濃縮池,每池直徑18m,停留時間15 h,污泥負荷29.5kg/(m2×h)。排泥采用帶柵條的半橋式刮泥機,為周邊傳動,周邊線速度為2.3m/min。
(9)污泥消化池采用中溫二級消化,按生污泥預熱和連續投配、加熱和攪拌設計。共設2組10池,每5池配一座控制室,總消化時間17.5d。
(10)污泥控制室設2座。每座設進泥泵2臺,循環泵3臺,換熱器14個。沼氣壓縮機房設有5臺(4 1)羅茨沼氣鼓風機。沼氣發電機房中,原設5臺(4 1)國產沼氣發電機,每臺180 kW,后1臺改裝為進口180kW沼氣發電機。脫水機房內有3臺帶式壓濾機B =3 m,其中1臺為法國進口。
工程主要設計特點:(1)國內首次采用二級中溫消化,污泥套管加熱沼氣攪拌,沼氣發電,余熱利用加熱污泥機械脫水等;(2)12個D 45 m沉淀池采用予制拼裝,予應力繞絲工藝,曝氣池也采用予制拼裝,節省混凝土量和施工期;(3)首次自己設計,國內制造的6類28臺污水機械設備,提高了污水廠機械化水平;設計了余熱利用和煤鍋爐供熱熱水間接加熱污泥系統。
摘自【華夏水網】
紀莊子污水處理廠是。它的建成開創了中國城市市政污水規模化集中處理的先河。
肯定需要做環評的。
池底用筏板基礎來畫,因為用筏板基礎畫,可以自動生成土方,池壁用剪力墻來畫
污水處理設備可以用直接子目定義設備價價格,一般你說的材料都是包含在設備價格里面的,我手上也處理了幾十個污水處理設備工程的項目,有需要的話可以供你參考下
格式:pdf
大小:887KB
頁數: 78頁
評分: 4.4
1 總論 上虞市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 1 總論 1.1 項目由來 上虞市地處浙江省中北部,隸屬紹興市,經濟相當發達,已先后成為全國農 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全省經濟強市。到 20
雖然中國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采用污水灌溉的方式回用污水。 但是真正將污水深度處理后回用于城市生活和工業生產是近20年來才發展起來的。1990年將"_blank" href="/item/污水凈化">污水凈化與資源化技術研究 作為"_blank" href="/item/水資源短缺">水資源短缺問題。天津市的引灤入津工程代價高昂,每立方米水的基建投資高達500元,而紀莊子污水處理廠建成投產后,將凈化后的二級處理水回用,其基建費用比引灤工程低,水價也比引灤水便宜。實踐證明,在中國開展污水再生利用的研究和應用是符合我國國情的,是必要而且經濟上可行的。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