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欄目
《礦山測量》的主要欄目有測量方法、測量理論、開采沉陷、“三S”應用、計算機應用、地籍測量、土地復墾、教學改革等 。
刊登內容
《礦山測量》主要報道開采沉陷規律和建筑物下、構筑物下、水體下、鐵路下與工廣煤柱采煤技術;礦區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技術;測量方法和測量儀器;GPS、GIS、RS等新技術在礦山測量中的應用等 。
讀者對象
《礦山測量》的讀者對象主要為煤炭、冶金、化工、核工業、有色金屬、測繪和建筑等相關科研技術人員 。
據2020年4月《礦山測量》官網所示,《礦山測量》編委會有委員35人 。
職務 |
名單 |
---|---|
委員 |
王曉鵬、王璽瑞、毛善君、鄧連利、鄧喀中、馮 玉、馮仲科、匡翠林、邢文戰、朱強、劉善軍、李明峰、李富平、楊志強、吳良才、汪云甲、張連貴、張連蓬、張俊英、張鵬飛、羅春喜、趙俊三、胡海峰、姜巖、姚寶志、姚頑強、徐乃忠、高有裕、高均海、郭文兵、郭增長、麻鳳海、焦明連、滕永海、戴華陽 |
2017年8月16日—18日,《礦山測量》編輯部和中國煤炭學會礦山測量專業委員會在寧夏銀川市聯合主辦了全國“三下”采煤學術會議 。
1973年7月,《礦山測量》創刊,內部刊物創刊。
1980年,《礦山測量》經原國家科委和煤炭工業部批準為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季刊 。
2009年,《礦山測量》改為雙月刊發行 。
2014年12月,《礦山測量》入選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
據2020年4月1日中國知網顯示,《礦山測量》共出版文獻4771篇 。
據2020年4月1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顯示,《礦山測量》共載文3295篇,基金論文量為567篇 。
據2020年4月1日中國知網顯示,《礦山測量》總下載395032次、總被引14312次,(2019版)復合影響因子為0.454、(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380 。
據2020年4月1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顯示,《礦山測量》被引量為12652次、下載量為58931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該刊影響因子為0.48,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3545名 。
《礦山測量》是礦業工程類核心期刊,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來源期刊,萬方數據網上網期刊,中國CAJ—CD全文收錄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 。
《礦山測量》曾被評為省、部級優秀科技期刊 。
礦山測量和建筑測量區別比較大,行業不同,使用測量的方法和要求就不一樣。報考條件:獲得碩士學位或取得第二學士學位,經考察合格;獲得學士學位或大學本科畢業,在工程技術崗位上見習一年期滿,經考察合格;大學專...
主要包括:建立礦區地面控制網、礦區地形圖的測繪、礦山施工測量、地表移動沉降觀測和礦體幾何圖繪制等。其中,礦山施工測量是礦山建設和開采過程中為各種工程的施工所進行的測量工作,即地面上的土建工程測量、井下...
《礦山測量》 既不是 中文核心期刊,也不是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這個期刊 就是 一個普通的期刊。
《礦山測量》展示中國測量領域的新成果、新突破、新經驗,為相關科研技術人員總結實踐經驗、發表學術研究成果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 。
1、投稿要求主題突出,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據正確,文字精練。論文(含表、圖)一般不超過5000字。包括(按順序):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3~5個)、正文、參考文獻;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職稱、聯系電話、E-mail)。課題如受各種基金資助,擬發表的論文請注明基金項目的全稱及編號,對重大科研成果和基金資助課題的論文將優先發表。投稿要求用字規范,量和單位符號必須符合中國國家標準。
2、文章的摘要字數限制為100字以內,要反映文章的主要信息,包括目的、方法和結論。公式中第一次出現的符號要給出其含義,符號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腳標的位置高低應有明顯區別。
3、文獻序號按其在文中出現先后編排。
4、投稿請勿一稿多投,2個月內未接到該刊錄用通知,請自行處理。雙方另有約定者除外。
5、投稿一經錄用即默認同意該刊編輯部的版權協議書 。
職務 |
名單 |
---|---|
編委會主任委員、主編 |
李樹志 |
編委會副主任委員 |
于勝文、車德福、吳立新、鄒友峰、張紹良、徐良驥、徐愛功 、崔希民 |
副主編 |
高均海、姚寶志 |
參考資料: |
格式:pdf
大小:192KB
頁數: 3頁
評分: 4.5
礦山測量被譽為礦山生產建設的“眼睛”,能夠及時繪制準確的采掘工程平面圖,反映掘進巷道與采場的相互空間位置,保證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減少礦石的損失,提高采掘效率,有效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結合某鈾礦井生產實際,根據某削壁充填法采場運用脈外溜礦井回采緩傾斜礦體,對礦山測量技術在脈外溜礦井的設計與施工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
格式:pdf
大小:192KB
頁數: 3頁
評分: 4.3
礦山法隧道工程開工需具備條件 一、開工內業資料條件 1、施工合同已簽訂(股份公司與標段項目部); 2、人員資質履約情況,各級組織機構管理人員資質以及證件滿足招 標或法律要求;(填人員報驗表) 3、安全、質量、環保管理體系制度完善; 4、首批開工點完成先行用地審批、臨建工程(道路、水、電、通 信、辦公生活設施),滿足開工要求。安全、環保、水保等措施符合有 關規定要求(辦理污水排放許可證)。 5、施工圖紙會審及設計交底工作已完成。 6、設計單位現場交樁已完成,復測工作已完成。測量結果符合測量 規范要求。 7、編制標段施工組織設計、文明施工方案、測量監測方案以及專項 施工方案(臨時用電,邊坡防護、豎井、礦山法隧道施工方案,高支模 施工方案,周邊建構筑物保護方案,管線保護方案,起重吊裝等安全施 工專項方案)已通過監理審批;(注:如需要爆破,需編制爆破施工專 項方案,并辦理完成爆破施工手續)。 8、
礦山測量,在礦山建設和采礦過程中,為礦山的規劃設計、勘探建設、生產和運營管理以及礦山報廢等進行的測繪工作。
本書是在新修訂的教學大綱的基礎上,結合現行《煤礦測量規程》的要求,將原來的《礦山測量學》第一分冊《生產礦井測量》、第二分冊《礦區建設施工測量》和第三分冊《露天礦測量》的主要內容統編在一起,稱為《礦山測量學》。 《礦山測量學》共分十二章,綜合了國內外的先進理論和技術,同時又考慮了我國的國情。書中詳細敘述了礦山測量的研究內容及任務;井下平面控制測量;井下高程測量;礦井聯系測量;巷道及回采工作面測量;貫通測量;煤礦測繪資料與地質測量信息系統;井下導線測量的精度分析;井下高程測量的誤差;礦井定向的精度分析;貫通測量方案的選擇與誤差預計;立井施工測量和露天礦測量等。 本書除作為高等工科院校測繪工程專業礦山測量方向的教材外,還可供礦山測量和工程測量工作者以及采礦企業有關技術人員參考。對從事地下工程、隧道工程等領域工作的建設者,也是一本極好的參考書。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