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闊瓣假脈蕨 | 拉丁學名 | Crepidomanes dilatatum Ching et C. H. Wang |
---|---|---|---|
界 | 植物界 | 門 | 蕨類植物門 |
綱 | 蕨綱 | 亞????綱 | 薄囊蕨亞綱 |
目 | 真蕨目 | 科 | 膜蕨科 |
屬 | 假脈蕨屬 |
生長于山谷中。
本種為海南島(儋縣,沙堡山)特產。 2100433B
小形附生植物,植株高僅2-3厘米。根狀莖纖細,絲狀,橫走,黑褐色,疏被黑褐色開展的短毛。葉稍遠生,相距3-10毫米;葉柄纖細,長5-8毫米,暗褐色,光滑無毛,上部有狹翅;葉片外形為闊卵形至近于三角形或斜方形,長1.5-2.5厘米,寬1-1.5厘米,中部或下部最寬,先端短尖,基部楔形而下延,二回羽狀深裂;羽片3-4對,無柄,極斜向上,下部的為斜方狀楔形,最大,長6-8毫米,寬3-4毫米,上部的漸縮小,楔形,深裂;末回裂片線形,長1-2毫米,寬0.5-0.6毫米,先端尖或稍凹入,全緣,接近。葉脈多回叉狀分枝,兩面均可見,沿葉緣有1條連續不斷的假脈,葉緣與該假脈間有1行細胞相隔,在葉肉間有短線形而間斷的并且與葉脈略平行的假脈。葉為薄膜質,干后呈暗綠色,兩面光滑無毛。葉軸兩側有翅。子囊群生于末回裂片的先端,著生于小脈頂部;囊苞橢圓形,長1-1.2毫米,基部稍狹而鈍,口部有兩唇瓣,唇瓣三角形,先端短尖,基部擴大而寬于囊苞的管;囊群托突出。
穴道有三大類:正經穴道、奇經穴道、經外奇穴 大指——手太陰肺經、少商穴、指外緣 食指——手陽明大腸經、商陽穴、手背那一面 中指——手厥陰心包經、中沖穴、掌心那一面 無名指——手少陽...
一般放置在室內明亮散射光處培養,不能受強光直射,但也不能放在陰暗處培養。生長適溫為15~25℃,冬季在10℃以上能安全越冬。 雖然耐旱,但仍需充足的水分,且不宜過濕或過干,要保持盆土經常濕潤。夏季每天...
閥座 seat ring 閥門內可拆卸面部件,用于支撐閥芯全關位置,并構成密封副。一般閥座直徑即為閥門最大流通直徑。 比如說蝶閥的閥座材質非常廣泛, 各類橡膠, 塑料, 金屬材料均可作為閥座材質, 例...
格式:pdf
大小:301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5
電鏡下觀察并研究了假瘤蕨屬植物的葉片附屬結構.報道了蠟質顆粒、片層、柔毛和鱗片.葉片附屬結構在數量及性質上的差別顯示出種類與環境的適應性不同.結果表明,假瘤蕨屬植物中土生的種類具有較多的蠟質顆粒、柔毛及鱗片,而附生的種類具有較多的顆粒及片層,這些葉片特征均與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生態環境相適應.
格式:pdf
大小:301KB
頁數: 4頁
評分: 4.3
鐵線蕨分布廣泛,容易培養,是觀察蕨類生活史的好材料。將經過低溫處理(4℃)的鐵線蕨成熟孢子接種到培養基上,在光照培養箱中培養45 d左右,孢子萌發后長成配子體,培養60 d左右,頸卵器內的受精卵萌發長出幼孢子體。將鐵線蕨孢子接種到花盆內的土壤上,在室內培養2~3個月長成配子體,培養4~5個月長出幼孢子體。將培養基上的幼孢子體移栽到花盆土壤中可在室內長期培養,四季常青,孢子囊陸續分化、成熟。
產于臺灣、廣東、香港。其分布從印度北部、阿薩姆經泰國、越南至中國南部。
植株矮小,高僅1.5-2厘米。根狀莖纖細,絲狀,粗約0.2毫米,橫走,黑褐色,密被黑褐色的短毛。葉遠生,相距4-5毫米;葉柄很短,長約2毫米,褐色,基部被短毛,向上幾光滑,上部有狹翅;葉片長圓卵形至近于扇形,長0.5-1.5厘米,寬0.4-0.8厘米,先端鈍圓或漸尖,基部楔形,一回羽裂;裂片2-4對,互生,斜向上,線狀長圓形,長2-4毫米,寬1-2毫米,單一或分叉,相距1-3毫米,鈍圓頭,全緣。葉脈叉狀,暗褐色,兩面稍隆起,無毛,末回裂片有小脈1條,沿葉緣有1條連續不斷的假脈,這假脈與葉緣之間有2-3行細胞相隔,連續的假脈與葉脈之間尚有斷續而與葉脈并行的假脈分散于葉肉中。葉為薄膜質,半透明,干后淡綠褐色,光滑無毛;葉軸暗褐色,全部有闊翅,翅連軸寬1-1.5毫米,無毛。孢子囊羣著生于長裂片頂端,亦有生于長裂片基部之短裂片頂端;囊苞倒圓錐形,長約1.2毫米,寬約1毫米,兩側有闊翅,其下裂片不縮狹,口部膨大并淺裂為兩唇瓣,唇瓣先端闊圓形;囊羣托突出,纖細,黑褐色,長約2毫米。
生長于山谷巖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