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通標志。 高曉聲 《周華英求職》:“上了公路,按路標看去,到公社革委會還有三公里。”
2.指示某一地點的標志。 嚴陣 《牡丹園記》:“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塊寬大的路標,它上面用紅漆寫著‘獅子山牡丹園’六個大字,箭頭直指向 獅子山 頂。”
3.指隊伍行進時沿路所做的聯絡標志。 鄧友梅 《在懸崖上》:“我像一個參加長途競走的人,半路上貪戀一株新異的花草,忘了路標的指示,走起彎路來了。” 茹志鵑 《高高的白楊樹》:“每次行軍做路標的時候,也做得特別仔細。”
4.比喻指引和啟示人生道路的人。 魏巍 《壯行集·路標二》:“現在, 雷鋒 出現在我們的生活里,不正是一支叫人驚喜的路標么!”
(1) [road sign]∶指示道路情況的標志
(2) [guidepost; route marker]∶為旅行人指路的裝有指路牌的柱子(如設置在道路的分岔口者)
格式:pdf
大小:27KB
頁數: 2頁
評分: 4.4
基 礎 JTJ 002—87 公路工程名詞術語 JTG B01—2003 公路工程技術標準 JTG B03—2006 公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范 JTJ/T 006—98 公路環境保護設計規范 JTG/T B05—2004 公路項目安全性評價指南 JTG/T B07-1—2006 公路工程混凝土結構防腐蝕技術規范 勘 測 JTJ/T 066—98 公路全球定位系統( GPS)測量規范 JTJ 061—99 公路勘測規范 JTJ 064—98 公路工程地質勘測規范 設 計 JTG D30—2004 公路路基設計規范 JTJ 018—96 公路排水設計規范 JTG D50—2006 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 JTG D60—2004 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 JTG D61—2004 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 JTJ 024—85 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 JTG D81—2006 公路
格式:pdf
大小:27KB
頁數: 3頁
評分: 4.5
路 標 漆 traffic paint 由特殊樹脂配以耐候、耐水及耐磨性顏料精制而成之速干性 路線漆。 統稱 : 路面標線涂料 包含 : 熱熔性標線涂料 ,溶劑型標線涂料 ,突起性標線涂 料 ,彩色防滑標線涂料 ,熱熔防滑 標線涂料等 用途:柏油路或水泥路之分道 線、斑馬線等交通標幟用漆。由 基料、著色顏料、填料等組成, 常用的基料有聚氨酯、 環氧樹脂、 氯化橡膠、乙烯類樹脂和石油樹脂等。按施工方法不同可分 常溫施工溶劑型涂料;加熱施工溶劑型涂料和熱熔施工粉末 涂料三大類。若在涂料中配以玻璃微珠時,涂膜能使光線作 定向反射,稱為定向反射路標涂料,這種涂料為夜間行車提 供了安全保障。 特性: 1、非常快干,在正常氣候下 15-25 分鐘即可通行車輛。 2、漆膜堅韌,附著性、耐磨性非常優異,使用時間較一 般普通品長久。 3、具有高度耐水性與耐堿性,噴涂水泥路面,不受其堿 性侵蝕。 4、不滲透
指路標志借助標志版面,用圖形、符號或文字來模擬周圍的道路交通空間,并將這些信息發布出去,駕駛員以此來認知道路空間環境,確定正確的行車路線。因此,為了合理的選取相關的道路信息,需要對指路信息進行分類。指路信息設計應充分考慮駕駛員的出行心理,以便能夠指引駕駛員在道路網絡系統中順利完成出行活動。
1、道路信息
指路標志的作用是引導出行者順利到達目的地;在指路標志上,道路信息是首要的。道路信息又可以分為道路名稱和道路編號,在實際過程中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應用不同的道路信息。同時,借鑒國外的經驗,根據交通標志數字化的原則,在進行指路設計時,應較多地應用道路編號,以方便駕駛員視認及節省版面。根據道路在所在路網中的地位和功能,可以將道路信息分為三級:一級為骨架道路信息,主要是指國家高速公路、區域高速公路、城市繞城高速公路及城市快速路;二級為干線道路信息,主要包括國省干線公路、城市主干路及城市次干路;三級為支線道路信息,主要包括農村公路及城市支路。
2、地點信息
指路標志上地點信息是用來表明出行者所關心的目的地和沿途地名,這類信息指導出行者在公路和城市道路網絡中順利完成出行活動。關于指路標志信息的設置,需要設計者根據周圍路網的分布和功能、土地利用布局、交通流分布、沿途交通集散情況等來合理選擇。
地點信息是一個點的信息,根據所在點的路網密度、通達程度、知名度等因素以及在實際過程中的使用頻率,將指路標志的地點信息一般分為三級:一級為控制性地點信息;二級為重要目的地信息;三級為下一目的地信息。共包含有四類:各級行政區劃名稱、交通樞紐、旅游景區及重要地物。其中,各級行政區劃名稱是指市、區、縣、鎮、村;交通樞紐是指飛機場火車站、大型公路客運站等重要場所,高速公路和國道沿線的大型立交橋;旅游景區主要是指旅游景點、自然保護區、博物館、紀念館等;重要地物包括產業基地、開發區和重要文化體育設施等。
3、方向信息
在交通標志設計中,方向信息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箭頭的形式;二是文字或字母的形式,如地理方位南、北等或S, N等。另外,道路沿線的控制性地點有時也傳遞方向的信息。
4、距離信息
距離信息在指路標志設計中一般用“XXkm”來表達,它的主要作用是傳遞距離信息,提供給駕駛員確定目的地方位。另外,距離信息也可傳遞過境信息,而傳遞的具體距離信息意義不大,主要用來穩定駕駛員的情緒,緩解駕駛員的懼怕心理。同樣,單純的距離信息也沒有任何意義,它只有與地點或道路信息相結合,才具有實際的指路意義。
人類所有的記錄中,最早出現的指路標志要算古羅馬戰爭時代使用的路標了。那時從羅馬城到加普里亞的軍用大道上己設有里程碑和指路碑。在我國,公元3世紀曾采用過銅牌記錄里程。第一輛汽車于19世紀80年代在德國誕生,到20世紀初,汽車大行其道,路標也隨之推陳出新。1949年聯合國交通運輸委員會提出交通標志統一化的要求,交通標志才開始走向國際化、科學化的道路。
世界各國的道路交通標志發展史可謂源遠流長。羅馬帝國于公元前250年就己經在道路上使用了里程碑。1908年,在巴黎召開的首屆國際道路委員會會議上,最早提出了國家間交通標志統一化的嘗試。之后,歐洲、北美以及非洲的國家都提出了國家和地區性交通標志進行統一的協定。二次世界大戰以后,隨著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標志的重要性己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知,各國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對交通標志的顏色、形狀、圖案、文字、版面大小等進行試驗和研究,取得了不同的經驗和結論。直到1968年10月聯合國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召開道路交通會議,通過了《道路標志與信號協定》,道路交通標志才真正的走向國際統一化 。
美國
美國《交通管制設施標準手冊》(MUTCD)規定“因地名標志重要性不及交叉口標志、道路編號標志或方向標志,當間距不足時,可省略不設”,所以其交叉口標志以道路編號為主,以地名為輔。設置時主要采取組合形式,依次為道路編號方向組合標志(預告)、地名方向(可省略)與道路編號方向組合標志(交叉口)、地名距離標志(確認)。從美國道路交通標志國家標準和實際設置情況來看,其指路標志以文字表達為主,圖形符號為輔。美國的道路編號系統十分完善,指路標志以路線指引為主,再以地名、里程標志細化。總體來說,美國指路標志具有版面內容簡單明了,標志較易視認等特點,但工程成本較高 。
在美國,指路標志通常設置在除了低流量道路外的所有道路上。指路標志給道路使用者傳達必要的交通信息,確保他們以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到達城市、鄉鎮或其他重要的目的地,并識別附近的江河、公園、森林、名勝古跡等重要地點。低流量道路通常是為地區性交通服務,使用者對道路非常熟悉,所以一般不需要設置指路標志,當確實需要設置時,地點名稱應該是指示的重點,如野營地、娛樂區等應該給予清楚的指示。在美國,指路標志的設置以《交通管制設施標準手冊》為主要參考依據,它將指路標志所在道路分為一般道路及高、快速路兩部分。
歐洲國家及城市
在歐洲,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讓你真正領略到現代化路網的高效與便捷,“條條大路通羅馬”,在歐洲不只是個形容詞,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道路網絡確實給各國的旅行者帶來極大的便利。尤其是完善的高速公路網已經將歐洲各國大小城市串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歐盟國家的高速公路都有統一的編號,如歐洲1號,歐洲2號等,而各國道路也有自己的編號。初次出行者就可以根據交通地圖和路邊的標志順利到達目的地。
歐盟地區的交通標志更多的是圖形交通標志,他們的交通標志以圖形符號為主,再輔以色彩和形狀,盡量做到形象直觀,極大程度上提高了交通標志的視認性和理解度。這些標志簡單明了,充當著無聲的向導,扮演著交通指揮者的角色。在指路標志方面,版面中提供地點信息、道路信息等,在必要的時候繪有指向圖案,用來標示行進方向和行駛方式。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的指路標志上標有指向箭頭,部分是依據實際道路的線形制作,給駕駛員直觀的感受。
日本
日本的公路及城市道路網是其現代化交通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占據絕對的優勢。日本的交通設施非常完善,無論是一般道路還是高、快速路,其標志、標線都設置的非常精確和全面,以確保交通安全,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日本的指路標志系統基本上分為兩大體系:一般道路指路標志系統和高速公路指路標志系統。日本道路標志手冊規定:“一般道路的路線指示標志主要根據地名來指示,但在路段中給予路線編號與道路名稱等信息,對于遠距離或不需地名引導的用路者將較有效果”。因此,日本指路標志以地名指示為主,以路名為輔。其預告點與確認點形式分為圖案型和文字型 。
日本指路標志版面原則上采用圖形化設計,雙車道以下的道路才使用文字型標志。這樣根據道路等級來設計版面,不僅符合駕駛員視覺特性,并且能提高駕駛員對交叉口結構形式的認識和道路沿途地點的辨認。從2003起,日本相關部門針對都道府縣道以上的道路,加強交叉口道路編號的指引,新標準將道路編號標志融入預告、交叉口和確認標志中。
中國
在我國,隨著交通工具和道路基礎建設的發展,指路標志經歷了一個由無到有,由少到多的發展歷程。1955年公安部發布的《城市交通規則》將交通標志分為警告標志、禁令標志和指示標志三類,共28種,沒有明確的指路標志。1972年交通部、公安部聯合發布《交通規則》,將交通標志分為警告標志、禁令標志和指示標志三類,共34種,數量上比1955年增加了6種,仍然沒有明確的指路標志。1982年交通部發布JT072-82《公路標志及路面標線標準》,將交通標志分為警告標志、禁令標志、指示標志、指路標志和輔助標志,新增加了輔助標志和指路標志,其中指路標志有26種。標準中首次列入了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的起、終點預告標志和起、終點標志以及高速公路出、入路標志和服務區預告、指示標志。1986年國家標淮局批準、發布GB5768-86《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將交通標志分為主標志和輔標志2大類。這是中國第一部全國統一的道路交通標志規范,在標準中有指路標志29種,56個圖案。20世紀90年代對《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進行修訂,于1999年4月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GB5768-1999《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新國標在總結我國道路交通標志特別是高等級公路和高速公路建設的基礎上,依據國內外交通標志技術的發展和交通管理的需要,大幅度增加了標志的數量,其中指路標志多達62種148個圖案,進一步向國際標準靠攏。
建國后到70年代,由于汽車工業落后,公路基礎建設不足,公路運輸量較少,交通標志主要從交通法規的角度對道路交通進行指導,沒有指路標志相關的標準;隨著國家改革開放,汽車工業和公路建設迅速發展,公路運輸量大幅提高,1972年至1986年為指路標志標準建立、發展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征是引入指路標志,建立較詳細的指路標志分類方法,擴充高速公路交通標志類型;隨著公路交通事業的發展及高速公路大規模的建設,1986年至1999年為指路標志加速發展并進入成熟階段,集中表現為在指路標志種類的豐富及數量的增加,對于高速公路指路標志種類也大量增加。
環保型路標涂料是一類性能優良、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涂料品種,相信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逐漸增強,該類涂料品種的優勢將更加顯著。展望未來,無溶劑和水性路標涂料應該是環保型路標涂料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相信其今后其必然會在交通指示和道路管理方面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