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料石砌體 | 外文名 | squared stone masonry |
---|---|---|---|
所屬學科 | 土木工程 | 類????型 | 細料石砌體、粗料石砌體 |
含????義 | 水泥砂漿砌筑料石而成的砌體 |
料石基礎的第一皮料石應坐漿丁砌,以上各層料石可按一順一丁進行砌筑。階梯形料石基礎,上級階梯的料石至少壓砌下級階梯料石的1/3。
料石墻厚度等于一塊料石寬度時,可采用全順砌筑形式。
料石墻厚度等于兩塊料石寬度時,可采用兩順一丁或丁順組砌的砌筑形式。
兩順一丁是兩皮順石與一皮丁石相間。
丁順組砌是同皮內順石與丁石相間,可一塊順石與丁石相間或兩塊順石與一塊丁石相間。
料石砌體(squared stone masonry) 用水泥砂漿砌筑料石而成的砌體。分細料石砌體、粗料石砌體和毛料石(即塊石)砌體三種。在水利工程中,常按石塊加工后外形的規則程度,分別應用于結構的不同部位。細料石經過細加工,外形規則,表面凹凸深度不大于2 mm,多用于涵洞的門槽部位;粗料石經過加工后表面凹凸深度一般不大于20 mm,多用于結構受力重要部位,如拱圈、墩墻及迎水面等;毛料百外形大致方正,一般小加工或僅稍加修整,每塊厚度不小于200 mm,多用于結構的承重部位,如閘墩、橋墩及岸墻等。
石材主要來源于重質巖石和輕質巖石。重質巖石(花崗巖類巖石)抗壓強度較高,耐久性好,但熱導率大。輕質巖石(石灰巖類巖石)容易加工,熱導率小,但抗壓強度較低,耐久性較差。承重結構用的石材主要為重質巖石。在...
石材主要來源于重質巖石和輕質巖石。重質巖石(花崗巖類巖石)抗壓強度較高,耐久性好,但熱導率大。輕質巖石(石灰巖類巖石)容易加工,熱導率小,但抗壓強度較低,耐久性較差。承重結構用的石材主要為重質巖石。在...
料石砌體應采用鋪漿法砌筑,料石應放置平穩,砂漿必須飽滿。砂漿鋪設厚度應略高于規定灰縫厚度,其高出厚度:細料石宜為3~5 mm;粗料石、毛料石宜為6~8 mm。
料石砌體的灰縫厚度:細料石砌體不宜大于5 mm;粗料石和毛料石砌體不宜大于20 mm。
料石砌體的水平灰縫和豎向灰縫的砂漿飽滿度均應大于80%。
料石砌體上下皮料石的豎向灰縫應相互錯開,錯開長度應不小于料石寬度的1/2。
用料石作平拱,應按設計要求加工。如設計無規定,則料石應加工成楔形,斜度應預先設計,拱兩端部的石塊,在拱腳處坡度以60°為宜。平拱石塊數應為單數,厚度與墻厚相等,高度為兩皮料石高。拱腳處斜面應修整加工,使拱石相吻合。
砌筑時,應先支設模板,并從兩邊對稱地向中間砌,正中一塊鎖石要擠緊。所用砂漿強度等級不應低于M10,灰縫厚度宜為5 mm。
格式:pdf
大小:43KB
頁數: 4頁
評分: 4.6
料石砌體 木工藝標準適用于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筑的擋土墻、臺階、水池、花池等料石砌筑工程。 一、 材料要求 (一 )石料:其品種、規格、顏色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施工規格的規定, 應有出廠合格證。 (二 )砂:宜用粗、中砂。用 5mm孔徑篩過篩, 配制小于 M5的砂漿,砂的含泥量不得超過 10%; 等于或大于 M5的砂漿,砂的含泥量不得超過 5%,不得含有草根等雜物。 (三 )水泥: 1 一般宜采用 32.5 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 2 水泥進場使用前,應分批對其強度、凝結時間、安定性進行復驗。 3 當在使用中對水泥的質量有懷疑或水泥出廠超過 3個月(快硬硅酸鹽水泥超過 1個月) 時,應復查試驗,并按結果使用。 4 不同品種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四 )水:應用自來水或不含有害物質的潔凈水。 (五 )其他材料:拉結筋、各種預埋件應做好防腐處理。 二
格式:pdf
大小:43KB
頁數: 3頁
評分: 4.8
料石砌體施工方案 一、材料要求 (一 ) 石料:其品種、規格、顏色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施工規格的規定,應有出廠合格證。 (二 ) 砂:宜用粗、中砂。用 5mm孔徑篩過篩,配制小于 M5的砂漿,砂的含泥量不得超過 10%;等于 或大于 M5的砂漿,砂的含泥量不得超過 5%,不得含有草根等雜物。 (三 ) 水泥: 1 一般宜采用 32.5 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 2 水泥進場使用前,應分批對其強度、凝結時間、安定性進行復驗。 3 當在使用中對水泥的質量有懷疑或水泥出廠超過 3個月(快硬硅酸鹽水泥超過 1個月) 時,應復查試驗,并按結果使用。 4 不同品種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四 ) 水:應用自來水或不含有害物質的潔凈水。 (五 ) 其他材料:拉結筋、各種預埋件應做好防腐處理。 二、主要機具 應各有攪拌機、篩子、鐵鍬、小手錘;大鏟、托線板、線墜、水平尺、鋼卷尺、小白線、 半截大
石結構是指用石材和砂漿或混凝土砌筑成的結構,因此稱石砌體結構。石砌體一般可分為料石砌體、毛石砌體和毛石混凝土砌體。料石砌體和毛石砌體用砂漿砌筑,毛石混凝土砌體是在模板內先澆筑一層混凝土,后鋪砌一層毛石,交替澆筑砌筑而成。
料石砌體可用作一般民用建筑的墻、柱及拱橋,堤壩和涵洞。毛石砌體多用作房屋的基礎,也有用作單層房屋的墻體。毛石混凝土砌體一般用作房屋或構筑物的基礎和檔土墻等。
砌塊砌體結構是用砌塊和砂漿砌筑的結構,所以稱砌塊砌體結構。砌塊從構造上分有實心與空心兩大類,重的材料一般做成空心砌塊,輕的材料則做成實心砌塊。從材料上分有混凝土砌塊,硅酸鹽砌塊,工業廢料砌塊,石膏砌塊,加氣混凝土砌塊等。
砌體結構的優點是容易就地取村,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較好的耐久性,施工比較簡單,保溫隔熱性能較高,用作墻體時承重與圍護作用統一,節省材料。缺點是強度較低,結構截面大,自重大,抗拉、抗剪強度低,抗震性能差,因此在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對目前正在報廣應用的空心砌塊砌體,則可在空心孔洞中加上插筋,形成類似于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配筋砌塊砌體結構。
粗料石主要應用于建筑物的基礎、勒腳、墻體部位,半細料石和細料石主要用作鑲面的材料。
料石一般由致密的砂巖、石灰巖、花崗巖加工而成,制成條石、方石及楔型的拱石。
毛料石:外觀大致方正,一般不加工或者稍加調整。料石的寬度和厚度不宜小于200mm,長度不宜大于厚度的4倍。疊砌面和接砌面的表面凹入深度不大于25mm,抗壓強度不低于30MPa;
粗料石:規格尺寸同上,疊砌面和接砌面的表面凹入深度不大于20mm;外露面及相接周邊的表面凹入深度不大于20mm;
細料石:通過細加工,規格尺寸同上,疊砌面和接砌面的表面凹入深度不大于10mm,外露面及相接周邊的表面凹入深度不大于2mm。
注:相接周邊的表面是指疊砌面、接砌面和外露面相接處20~30mm范圍內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