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 9787560918099 | 出版時間 | 1999年9月 |
---|---|---|---|
頁????數 | 189 | 定????價 | 16.80元 |
就業方向以下分類:跑船。這是個比較大的坑。我12年輪機畢業,那時候說跑船行情不好,做實習生只能給2000,那就忍了吧,說到了13年行情會慢慢變好。13年拿了四軌證書,不讓做,讓做機工,說14年行情會變...
輪機工程技術是交通運輸下分類下的一個專業。1、具有較扎實的船舶修理與制造學科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業知識,能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外語水平達到省統測3級或以上。能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內的技術理論和基礎...
輪機工程專業的就業面較窄,畢業生主要在海洋運輸等各企事業單位從事輪機操縱、維修和船舶監造等工作,但是即便就業面窄,但是還是很好就業的,像集美大學的輪機工程,是他們學校最好的專業,畢業時的就業率能達到3...
格式:pdf
大小:140KB
頁數: 13頁
評分: 4.7
I 柴油機活塞環常見故障的分析及處理 [摘要 ] 活塞環和活塞、缸套、缸蓋組成燃燒室,是柴油機燃燒室的重要部分之一。具 有保持活塞與氣缸套之間的有效密封作用和將活塞熱量傳遞給氣缸壁的散熱作用, 以及 調節氣缸潤滑的作用。活塞環又是柴油機的易損零件,主要損壞形式有:過度磨損、折 斷、粘著、彈力喪失等。活塞環的工作性能直接影響汽缸和柴油機的工作性能。因為活 塞環為易損件,船舶上損壞后一般采用換新處理,所以輪機員應注意活塞環的檢修和日 常維護管理工作。本文結合活塞環的具體實例,闡述了活塞環產生故障的原因和影響因 素,以及處理方法,并對其日常運行提出了切實可行的管理建議。 [關鍵詞 ] 活塞環;搭口間隙;損壞;維護管理 II Marine Diesel Engine Piston Ring Common Failure of Analysis and Treatment [Abstract
格式:pdf
大小:140KB
頁數: 25頁
評分: 4.7
畢業設計(論文) 船舶制冷故障分析的最優化方案研究 專 業: 輪機工程技術 姓 名: xxx 學 號: xxx 指導老師: xxx 職 稱: xxx 哈爾濱工程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xx 年 xx 月 xx 日 畢業設計用紙 1 哈爾濱工程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一、指導教師對學生的評語及答辯推薦意見 指導教師(簽名) 年 月 日 二、答辯委員會評語及成績 答辯小組教師簽字: 答辯委員會主任(簽名) 年 月 日 畢業設計用紙 1 哈爾濱工程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摘要 ] 船舶上的制冷系統出現故障是很常見的現象,當船舶制冷系統出現故障時,我們 應該通過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先對故障進行分析,然后做出判斷,再通過快速有效的方法達 到盡快解決故障問題的目的。本文對船舶制冷系統的原理和結構進行了介紹,對船舶制冷 設備經常出現的幾種典型機械故障如 :冰塞、液擊、制冷壓縮機啟停頻繁等進行了理論和 實踐兩個方
中國是一個海洋大國,進出口貿易與日俱增,因此對高級海員的需求量增加 。
輪機工程就業方向主要是海上方向輪機的檢測、維修及控制和陸地船舶設計制造,就業行業主要分布在機械、重工、制造、海洋、進出口貿易、環保、建筑、軍事等領域。就業單位主要有海事局、研究所、造船廠、船舶主機廠、海洋運輸集團 。
輪機工程專業畢業生可報考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船舶與海洋工程、輪機工程、動力工程的碩士學位研究生 。
學制、學位與總學時
基本學制為4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輪機工程專業總學分一般要求為140-180學分,其中實踐性教學學分一般不低于總學分的25%。各高校可根據具體辦學情況做適當調整。
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
按照教育部統一要求執行。
業務知識與能力方面
1、系統掌握輪機工程系統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
2、熟練掌握輪機工程工程實驗及運行管理的基本技能。
3、了解輪機工程的發展歷史、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認識輪機工程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
4、掌握本專業所需的數學、力學、經濟學、管理學、系統科學等基礎知識;了解安全、信息、能源、環境等相關領域的基本知識。
5、初步掌握輪機工程工程某一領域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初步具備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該領域相關問題的能力。
6、具有高度的協調配合團隊精神和可持續發展理念。
7、具有良好的書面和口語表達能力。
8、具有基本的資料搜集和文獻檢索能力。
9、具有終身學習的理念和能力。
10、具有一定的本專業外文書籍、外文文獻資料的閱讀與翻譯能力。能撰寫專業論文的外文摘要。能使用外語進行一般性交流。
各高校還應根據自身的定位和細化的人才培養目標,結合學科專業特點、行業和區域特色以及學生自我發展的需要,在上述業務要求的基礎上,強化或者增加某些方面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形成人才培養特色。
體育方面
按照教育部統一要求執行。各高校可結合行業特色需要,在體育技能上強化或者增加某些特殊方面的能力要求 。
師資隊伍數量和結構要求
各高校輪機工程專業應當建立一支規模適當、結構合理、相對穩定、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以滿足專業教學需要。
新開辦輪機工程專業至少應有10名專任教師,在30名學生的基礎上,每增加10名學生,須增加1名專任教師。
教師隊伍中應有學術造詣較高的學科或者專業帶頭人。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比例應不低于60%,35歲以下專任教師必須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并通過崗前培訓;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比例應不低于30%。35歲以下實驗技術人員應具有相關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
實驗教學中每位教師指導學生數不得超過15人。每位教師指導畢業設計(論文)的學生人數原則上不超過8人。
有企業或行業專家作為兼職教師。
教師背景和水平要求
從事本專業教學工作的教師,其本科和研究生學歷中,應至少有1個為輪機工程專業,或有過不少于1年的專業培訓。對有相關要求的專業,教師應取得行業崗位資質證書或培訓證書,且其專業背景要與專業的教學研究方向相適應。專任教師必須具有高等學校教師從業資格(高等學校教師資格證書)。
從事專業課教學(含實踐教學)工作的主講教師,應每3年有3個月以上的工程實踐(包括現場實習或指導現場實習、參與輪機工程工程項目開發、在輪機工程企業工作等)經歷;一般應有一定數量的有企業工作經歷的人員從事專業教學;從事本專業教學工作的主講教師應有明確的科研方向和參加科研活動的經歷。
教師發展環境
各高校應建立基層教學組織,健全教學研討、老教師傳幫帶、教學難點重點研討等機制。
實施教師上崗資格制度、青年教師助教制度、青年教師任課試講制度;制訂青年教師培養計劃,建立青年教師專業發展機制和全體教師專業水平持續提高機制,使青年教師能夠盡快掌握教學技能,傳承本學校優良教學傳統。
應加強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培訓,提高專任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 。
基本辦學條件
輪機工程專業的基本辦學條件參照教育部相關規定執行。
教學實驗室
基礎課程實驗室的生均面積、生均教學設備經費至少應滿足教育部相關規定的基本要求。專業實驗室應能滿足本專業類培養計劃實踐教學體系所列要求。每種實驗設備既要有足夠的臺套數,又要有較高的利用率。
實驗室應建立設備使用檔案、設備與實驗的標準操作規程。有專人負責保管,定期進行檢查、清潔、保養、測試和校正,確保儀器設備的性能穩定可靠。有存放實驗設備、耗材的設施,有收集和處置實驗廢棄物的設施。
實驗室應具備支持研究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課外開放時間,條件允許下應設立實驗室基金。
實踐基地
必須有滿足教學需要、相對穩定的實習基地。應根據學科專業特色和學生的就業去向,與輪機工程行業科研院所、企業加強合作,建立有特色的實踐基地,滿足相關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
實踐基地應制定實踐管理制度并依據制度對學生進行管理。實踐管理制度應包括教師選派、教學安排、質量評價等內容。實踐單位應指定專門負責人并提供必要的實踐、生活條件保障。
實踐實習要有具體的實習大綱和實習指導書,有明確的實習內容,實習結束后學生應提交實習報告,據此給予實習考核成績。
基本信息資源
通過手冊或者網站等形式,提供本專業的培養方案,各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要求、考核要求,畢業審核要求等基本教學信息。
教材及參考書
專業基礎課程中2/3以上的課程應采用正式出版的教材,其余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如無正式出版教材,應提供符合教學大綱的課程講義。教材優先選用國家級或行業規劃教材。
圖書信息資源
圖書館與相關資料室中應提供必要的輪機工程及相關學科的圖書資料、刊物,刊物應包括輪機工程領域核心期刊,有一定數量的外文圖書與期刊。
提供主要的數字化專業文獻資源、數據庫和檢索這些信息資源的工具,并提供使用指導。
建設必要的專業基礎課、專業課課程網站,提供一定數量的網絡教學資源 。
教學經費應能滿足該專業教學、建設和發展的需要。
已建專業每年正常的教學經費應包含師資隊伍建設經費、實驗室維護更新經費、專業實踐教學經費、圖書資料經費、實習基地建設經費等。
新建專業應保證一定數額的不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在內的專業開辦經費,特別是應有實驗室建設經費。
每年學費收人中應有足夠的比例用于專業的教學支出、教學設備儀器購買、教學設備儀器維護以及圖書資料購買等 。
整體要求
各專業應在學校和學院相關規章制度、質量監控體制機制建設的基礎上,結合各自特點,建立教學質量監控和學生發展跟蹤機制。
具有國際公約和國內法規要求的專業質暈管理體系,應取得相應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教學過程質量監控機制要求
有保障教授給本科生上課的機制;有教學各環節的質量標準和教學要求;有專業基本狀態數據監測評估體系,便于開展專業評估和專業認證;有專業學情調查和分析評價機制,能夠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效果和綜合發展進行有效測評;有以學生評估為主體的評教制度;有學習困難學生幫扶機制;有畢業生、用人單位、校外專家參與的研討和修訂專業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培養方案的機制,使專業培養定位和規格不斷適應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要求
建立有畢業校友和用人單位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教學內容與方法進行征求意見及建議的機制、制度,通過對畢業生知識、索質和能力的調查與評價,不斷改善人才培養質量。
跟蹤反饋分析內容:畢業生在就業單位工作狀況等表現以及就業狀況分析;畢業生對在校期間專業課程設置、教師教學和就業工作的評價分析;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思想素質、專業技能的評價分析。
跟蹤反饋調查形式:采取召開畢業生座談會、由畢業生本人填寫調查表、走訪用人單位、網絡調查和電話調查等多種形式。
專業的持續改進機制要求
定期舉行學生評教和專家評教活動,及時了解和處理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定期開展專業評估,及時解決專業發展和建設過程中的問題;吸納行業、企業專家參與專業教學指導工作,形成定期修訂完善培養方案的有效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