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名稱 | 遼寧核電有限公司 | 總部地點 | 遼寧 |
---|---|---|---|
經營范圍 | 核電 | 公司類型 | 有限公司 |
遼寧核電有限公司負責的遼寧紅沿河核電廠工程的最初計劃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當時,國家核電部派出數百名專家,經數百次現場勘探和試驗室研究,認定距瓦房店市約50公里,距大連約110公里,三面環海,地勢平坦開闊,地質構造穩定,人口稀少的瓦房店市東崗鎮溫坨子為我國開發建設核電站最佳場址之一。
遼寧紅沿河核電廠籌備處成立,這標志著該核電廠的前期準備工作正式開始。籌備處成立以來,首期陸域征地3400畝,海域征地1.5萬畝。
籌備處組織國內40名專家對紅沿河核電廠總平面布置方案及前期工程的初步設計進行了預審,并順利通過有關部門的“大考”。
目前,遼寧核電有限公司負責的遼寧紅沿河核電廠工程動遷、征地、進廠道路等前期準備工作現已基本就緒。
核電站是利用原子核裂變反應放出的核能來發電的發電廠,它通常由一回路系統和二回路系統兩大部分組成。核電站的核心是反應堆。反應堆工作時放出核能,主要以熱能的形式,由一回路系統的冷卻劑帶出,用以產生蒸汽。因此,整個一回路系統被稱為“核蒸汽供應系統”,也稱為核島,它相當于火電廠的鍋爐系統,但工藝技術要復雜得多。由蒸汽驅動汽輪發電機組進行發電的二回路系統,與常規火電廠的汽輪發電機系統基本相同,也稱為常規島。
中國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建設核電站,最初的兩座核電站分別坐落于浙江的秦山和廣東的大亞灣。目前中國共有6座核電站,9臺核電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兩臺在建。中國核電發電量占全國總發電量的2.3%。秦山核電站是中國第一個自主設計和制造的核電項目。目前已正常運行10年。
中國核電站的設計有4道安全屏障:第1道,核電站的燃料是二氧化鈾的陶瓷體芯塊,能把絕大部分的裂變產物自留在芯塊內;第2道,有性能相當好的鋯合金包殼,鋯合金包殼管把芯塊密封在管里;第3道,壓力容器及一回路壓力邊界;第4道,安全殼。這4道屏障可以確保安全。2100433B
遼寧核電有限公司由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控股。瓦房店市東崗鎮估算總投資600億元的遼寧紅沿河核電廠,其一期工程計劃投資260億元,規劃建設2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一期工程竣工投產后,年發電量可滿足兩個中等城市一年的用電需求,將緩解大連市的用電緊張。
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是根據國務院辦公廳1998第146號文件要求,于1999年3月29日正式掛牌成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大型國有企業,是國家電網公司的全資公司,注冊資本100億,公司本部設在沈陽市。供電...
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是根據國務院辦公廳1998第146號文件要求,于1999年3月29日正式掛牌成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大型國有企業,是國家電網公司的全資公司,注冊資本100億,公司本部設在沈陽市。供電...
024-25828160
格式:pdf
大小:970KB
頁數: 1頁
評分: 4.6
遼寧海東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先后承擔過營口港、沈大高速公路配套工程施工項目,同時承擔建區以來的教學樓、辦公室、住宅樓、工業廠房等各類項目的施工任務,積累了豐富的施工管理經驗,培養鍛煉了一批工程技術人員,為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前期建設與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公司于2000年3月轉制為股份制企業,更名為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海東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轉制后,公司在原有的基礎上,繼續充實壯大隊伍,增加固定資產投入,適應了當今市場發展要求,
格式:pdf
大小:970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7
遼寧立杰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是按照國際咨詢公司模式組建和運營的綜合性咨詢機構,目前擁有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頒發的甲級工程咨詢資格證書。
公司于召開股東會、第一屆董事會和監事會。中核集團副總經理余劍鋒當選中核遼寧核電有限公司董事長,中核集團卓宇云當選中核遼寧核電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董事會聘任徐力為中核遼寧核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公司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全面負責徐大堡核電項目的建造、調試、運營和管理。
中核遼寧核電有限公司徐大堡核電項目一次規劃為六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連續進行建設,投資總額達九百億元,是當地2009年投資最大的項目。核電廠全面建成后對兩錦和葫蘆島乃至整個遼寧省經濟發展、投資環境優化、環保、稅收、推進“五點一線”環渤海經濟帶建設等都將發揮重要作用。
中核遼寧核電有限公司徐大堡核電項目因位于遼寧省興城市海濱鄉徐大堡村南側海岸而得名。目前,作為距離北京最近的核電廠址,正以其便利的交通、宜人的氣候環境、濱海旅游的區域優勢吸引著人們普遍關注的目光。
●2006年7月,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與遼寧省人民政府簽訂了《共同開展核電建設的框架協議》。
●2006年10月,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在葫蘆島成立了“中核集團遼寧徐大堡核電有限公司籌建處”。開展了徐大堡核電項目廠址復核比選和初步可行性研究工作。
●2008年6月,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批準啟動了徐大堡核電項目的可行性研究。
●2008年11月,徐大堡核電廠址初步可性行研究報告通過國家電規院組織的評審驗收。
●2009年1月,遼寧省人民政府與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聯合向國家能源局上報了《關于呈報遼寧徐大堡核電廠項目建議書并申請開展前期工作的請示》即項目建議書。
●2009年3月27日,中核遼寧核電有限公司在遼寧省葫蘆島市正式掛牌成立。遼寧徐大堡核電工程前期工作提速進入了新階段。
●2009年4月28日,中核遼寧核電有限公司在北京召開第一屆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
●2009年7月20—21日,原中國核工業部部長蔣心雄到遼寧核電檢查指導工作。
●2009年8月4日,中共中核遼寧核電有限公司黨委成立。
●2009年9月9日,《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3號)提出“加快遼寧紅沿河二期工程、徐大堡和吉林核電項目的前期工作”。徐大堡核電項目已列入國家發展規劃。
●2009年9月25日,《葫蘆島市人民政府與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共同推進徐大堡核電項目建設的框架協議》在大連簽訂。
●2009年10月,項目的“兩評報告”編制完成。可研階段的全部26個專題報告基本編制完成。
●2009年10月8日,葫蘆島市委、市政府在國際酒店召開會議向陳政高省長一行調研組進行工作匯報,中核遼寧核電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徐力應邀參加了此次會議。會上,陳政高省長在談到葫蘆島重點發展的項目時,高度重視徐大堡核電項目,對前期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全力推進,爭取實現項目早日開工建設。
●2009年10月25日,中核集團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孫勤,蒞臨遼寧核電考察調研,充分肯定廠址條件,高度評價了前期工作進展。
●2009年12月23-24日,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理事長張華祝一行考察遼寧徐大堡核電廠址,指出“遼寧徐大堡廠址是我國三十多年核電選址中沉淀下來的建廠技術條件最好的核電廠址”。
●2010年1月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潘自強、葉奇蓁專程到葫蘆島結合徐大堡核電項目建設,就核電技術與核電發展、核電安全等作了專場報告會,積極促進核電發展。
遼寧省長期以來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不斷加快推進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國民經濟和電力需求保持持續快速增長。葫蘆島地區在遼寧省環渤海經濟帶中占有重要區位優勢,且處在東北電網和華北電網銜接處,建設徐大堡核電廠對于保障遼寧省電力供給,優化能源結構,緩解節能減排壓力和促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發展核電是解決能源危機的根本出路,是改善能源結構,實現節能減排目標、有效保護環境的必然選擇。
建設徐大堡核電站具有良好的廠址條件,正如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專家考察廠址后指出的那樣“遼寧徐大堡廠址是我國三十多年核電選址中沉淀下來的建廠技術條件最好的核電廠址”。
中核集團具有完整的核工業體系和豐富的核電建設、運行、管理經驗。有成熟的核電技術,為項目建設提供技術保障;中核集團、大唐集團等5大企業集團聯手力推徐大堡核電,具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和良好的投融資渠道,項目建設有充分的資金保障;有各級政府和當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具有良好的項目建設環境。
遼寧徐大堡核電項目一次規劃建設600萬千瓦連續建設,總投資900億元人民幣。項目全面建成投運后,年發電量450億千瓦/時,必將為企業和社會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核電是高科技產業,投資力度大,對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促進勞動就業等,必將發揮重要的作用,收到可觀的社會效益。
世界核電的發展歷史已經有力的證明,核電是安全的能源,核電是經濟的能源,核電是清潔的能源。相信,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徐大堡核電站這顆璀璨的明珠,必將鑲嵌在遼西海岸,惠澤百姓。
2006年8月28日,遼寧紅沿河核電有限公司在大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成立。遼寧紅沿河核電一期工程是國家十一五期間首個批準開工建設的核電項目,是東北地區第一個核電站。遼寧紅沿河核電項目規劃建設六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其中一期工程采用中國廣核集團經過漸進式改進和自主創新形成的中國改進型壓水堆核電技術路線--CPR1000。
紅沿河核電一期工程1號機組于2007年8月18日正式開工,至2012年建成投入商業運營。遼寧紅沿河核電一期工程的建設在國家核電發展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對進一步提高我國百萬千瓦級核電站的自主化、國產化水平,促進核電人才培養、技術經驗積累和裝備制造業升級,實現百萬千瓦級核電站標準化、系列化、批量化建設以及對于滿足遼寧省經濟增長對電力的需求,優化東北電網結構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有著重要意義。
遼寧紅沿河核電項目于1978年開始廠址篩選等工作,并于1984年獲得原水電部關于廠址選擇及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1995年原國家計委批準項目立項,1996年因國家核電建設規劃調整,項目移至連云港,即現在的江蘇田灣核電站。 2003年10月,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與遼寧省及大連市簽署協議,重新啟動遼寧核電項目,并在征地動遷、專題研究和四通一平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為后續前期準備奠定了基礎。 2005年12月15日,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公司、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大連市建設投資公司共同簽署了《遼寧紅沿河核電項目一期工程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遼寧紅沿河核電一期工程建設和前五年運營由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公司為主負責,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全面參與。 2006年4月3日,國家發改委發出“關于同意遼寧紅沿河核電一期工程開展前期工作的通知”(發改辦能源〔2006〕681號),2007年1月4日,國家發改委發出“關于調整遼寧紅沿河核電工程建設規模開展前期工作的通知”(發改辦能源〔2007〕8號),同意調整紅沿河核電項目一期工程的建設規模,按建設四臺百萬千瓦機組開展前期工作。 2007年8月14日,國家發改委發文(發改能源﹝2007﹞2019號)通知,國家發改委上報國務院的《關于核準遼寧紅沿河核電一期工程的請示》已獲批準。這是我國“十一五”期間第一個獲得國務院核準的核電項目。 2007年8月18日,紅沿河核電廠主體工程開工儀式在紅沿河現場隆重舉行,吳邦國委員長、溫家寶總理分別就核電發展和紅沿河核電工程建設作出重要批示。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家核電自主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曾培炎和時任遼寧省委書記李克強等領導出席儀式。
1、2號機組有效建造工期為58個月,3、4號機組有效建造工期為56個月。
機組 |
計劃開工日期 |
商業運行日期 |
1號機組 |
2007-09-15 |
2013-6-4 |
2號機組 |
2008-05-15 |
2013-08-15 |
3號機組 |
2009-03-15 |
2014-04-15 |
4號機組 |
2009-09-15 |
2014-10-15 |
遼寧紅沿河核電站位于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紅沿河鎮,地處瓦房店市西端渤海遼東灣東海岸。廠址東距瓦房店市火車站約50 km,南距大連港110 km,北距海城160 km。廠區三面環海,一面與陸地接壤。
2006年06月30日 紅沿河核電1、2號機組核島負挖開工
2007年8月18日 紅沿河核電一期工程主體工程開工
2008年3月12日 1號機組常規島土建工程開工
2008年6月9日 2號機組常規島主體工程開工
2008年6月15日 一期工程PX聯合泵站開工
2009年3月7日 紅沿河核電三號機組核島主體工程開工
2009年6月8日 紅沿河核電一號機組核島安裝工程正式開工2100433B
遼寧紅沿河核電有限公司由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中電投核電有限公司、大連市建設投資公司按照45:45:10的股比投資組建,負責遼寧紅沿河核電一期工程的建設和運營。2006年8月28日,遼寧紅沿河核電有限公司在大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成立。 遼寧紅沿河核電一期工程是國家十一五期間首個批準開工建設的核電項目,是東北地區第一個核電站。遼寧紅沿河核電項目規劃建設六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其中一期工程采用中國廣核集團經過漸進式改進和自主創新形成的中國改進型壓水堆核電技術路線--CPR1000。
遼寧紅沿河核電站位于遼寧省大連瓦房店市紅沿河鎮,地處瓦房店市西端渤海遼東灣東海岸。廠址東距瓦房店火車站約50km,南距大連港110km,北距海城160km。廠區三面環海,一面與陸地接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