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民間蠟染的制作方法和工藝過程:
先將自產的布用草灰漂白洗凈,然后用煮熟的芋捏成糊狀涂抹于布的反面,待曬干后用牛角磨平、磨光,石板即是天然的磨熨臺。
把白布平帖在木板或桌面上,把蜂蠟放在陶瓷碗或金屬罐里,用火盆里的木炭灰或糠殼火使蠟融化,便可以用銅刀蘸蠟,作畫的第一步是經營位置。有的地區是照著紙剪的花樣確定大輪廓,然后畫出各種圖案花紋。另外一些地區則不用花樣,只用指甲在白布上勾畫出大輪廓,便可以得心應手地畫出各種美麗的圖案。
浸染的方法,是把畫好的蠟片放在藍靛染缸里,一般每一件需浸泡五、六天。第一次浸泡后取出晾干,便得淺藍色。再放入浸泡數次,便得深藍色。如果需要在同一織物上出現深淺兩色的圖案,便在第一次浸泡后,在淺藍色上再點繪蠟花浸染,染成以后即現出深淺兩種花紋。當蠟片放進染缸浸染時,有些"蠟封"因折疊而損裂,于是便產生天然的裂紋,一般稱為"冰紋"。有時也根據需要做出"冰紋"。這種"冰紋"往往會使蠟染圖案更加層次豐富,具有自然別致的風味。
經過沖洗,然后用清水煮沸,煮去蠟質,經過漂洗后,布上就會顯出蘭白分明的花紋來。
繪制蠟染的織品一般都是用民間自織的白色土布,但也有采用機織白布、綿綢、府綢的。防染劑主要是黃蠟(即蜂蠟),有時也摻和白蠟使用。蜂蠟是蜜蜂腹部蠟腺的分泌物,它不溶于水,但加溫后可以融化。就是利用它的這一特點作為蠟染的防腐劑。所用的染料是貴州生產的藍靛。貴州盛產藍草,這是一種蓼科植物,莖高約二、三尺,七月開花,八月收割。把藍草葉放在坑里發酵便成為藍靛。貴州鄉村市集上都有以藍靛為染料的染坊,但也有把藍靛買回家自己用染缸浸染的。
繪制蠟花的工具不是毛筆,而是一種自制的鋼刀。因為用毛筆蘸蠟容易冷卻凝固,而鋼制的畫刀便于保溫。這種鋼刀是用兩片或多片形狀相同的薄銅片組成,一端縛在木 柄上。刀口微開而中間略空,以易于蘸蓄蜂蠟。根據繪畫各種線條的需要,有不同規格 的銅刀,一般有半圓形、三角形、斧形等。
蠟染制作方法,是將白布平鋪于案上,置蠟于小鍋中,加溫溶解為汁,用蠟刀蘸蠟汁繪于布上。一般不打樣,只憑構思繪畫,也不用直尺和圓規,所畫的中行線、直線和方圓圖形,折疊起來能吻合不差;所繪花鳥蟲魚,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繪成后,投入染缸漬染,染好撈出用清水煮沸,蠟溶化后即觀出白色花紋。
你好,那得看多大幅吧~制作工藝什么的~才好說價錢吧~希望能為你解答。
兩千多年來,蠟染工藝在貴州民族地區延續至今,這和蠟染工具簡單、制作方便,能夠就地取材有關,也與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的長期存在分不開。但相比費工費時的手工蠟染來說,市售的花布更便宜省事。若單純從...
:蠟染很有特色,如果可以,自己多帶點淺色衣服,找師傅用蠟染在衣服上作圖,價格便宜,圖案有特色,回來當禮物很不錯,不建議在當地購買t恤,價格又貴,還縮水。價格:200-500元 價格來源網絡,僅供參考
蠟染,大體可以分三大類:—類是西南地區,民間藝人和農村婦女自給自繪自用的蠟染制品,這一類產品應屬于民間工藝品。另—類是工廠、作坊面 向市場生產的蠟染產品,這一類產品應屬于工藝美術品。第三類是以藝術家為中心制作的純觀賞型的藝術品,也就是“蠟染畫”。這三大類蠟染同時并存,互相影響,爭奇斗艷。這種復雜的,多元化的現象,在藝術界是少見的。
蠟染一般都是藍白兩色。制作彩色蠟染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先在白布上畫出彩色圖案,然后把它"蠟封"起來,浸染后便現出彩色圖案;另一種方法是按一般蠟染的方法漂凈晾干以后,再在白色的地方填上色彩。民間蠟染所用的彩色染料,是用楊梅汁染紅色,黃梔子染黃色。
蠟染布畫完全手工制作,仍然無法用機械化,自動化來代替。
中國的染織工藝早在西周時期(公元前ll世紀——公元前771年)已得到較大的發展。根據《禮記》等文獻記載,絲、染色當時都設有專官主管,楚國還設有主持生產靛青的“藍尹”工官。足見當時的絲織、染色工藝已頗具規模。蠟染古時候稱為蠟纈,是用蠟把花紋點繪在麻、絲、棉、毛等織物上,然后放入染料缸中浸染,有蠟的地方染不上顏色,除去蠟即現出美麗的花紋。這是我國古老的防染工藝,歷史已很悠久。
我國古代發現的蠟染文物,有新疆于田屋于來克古城遺址出土的北朝(公元396—581年)藍色蠟纈毛織物藍色蠟纈棉織品及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北區墓葬出土的西涼(公元400—421年)藍色纈絹和唐代(公元618—907年)的幾種蠟纈絹、蠟纈紗;還有敦煌莫高窟130窟第一層壁畫下發現的唐代廢置的大量蠟纈殘幡。這批遺存的蠟染實物中,北朝的和西涼的蠟纈織品都是深藍色地現白花,紋樣光潔清晰,古樸典雅;唐代的蠟纈絹和蠟纈紗的地子,有棕、繹、黃、赭等色,大部分是白色花紋。
既然蠟染能染出藍底白花的花布,那么為什么從來沒有人見過紅底白花、黃底白花、綠底白花的民間蠟染布呢(現代染色工藝技術已經完全可以做到這一步了)?這是因為靛藍染色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只需要在普通的冷水中就可以進行;而紅花素和梔子黃素等植物染料只能在較高溫度的熱水中才能上染棉布,否則就很容易掉色。而在這種高溫下蜂蠟已經融化,無法保持防止染色的花形,因此古代是很難做出其他顏色的蠟染花布來的。
蠟染的冰紋就是它讓人們為之贊美不絕的性格特征。冰紋的形成,是蠟畫胚布在不斷的翻卷侵染中,蠟跡破裂,染液便隨著裂縫侵透在白布上,留下了人工難以摹繪的天然花紋,象冰花,象龜紋,真是妙不可喻,同樣的圖案的蠟畫布料,侵染之后,冰紋就似人的指紋一樣決不相同,展現出清新自然的美感。
蠟染的"冰裂"紋,類似瓷釉之"開片"極具藝術效果。裂之大小走向,可由人掌握,可以恰到好處地表現描繪對象,特點鮮明。要染多色彩層次的花口,可采用分色封蠟的手段,表現力更豐富。現在蠟染多用于制作工藝服裝、壁掛、臺布等。
一、由于蠟染的原料是純棉布,因此在保養方面應注意防潮、防腐蝕,以免發霉長蟲。如果買回后是用于收藏而非裝飾,請定期取出涼曬。
二、蠟染可以隨時用水清洗,但在洗的過程中不要使用清洗劑,以免掉色;也不可用機洗,因為很多染畫主要是以須邊突出主效果,用機洗會將須邊攪壞。洗完后的蠟染制品可以慰燙。
三、蠟染制品買回后,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裝裱。同時蠟染由于是用100%純棉布制成,因此還是服裝、被套、床單等的極佳選擇。只要運用得當,一定會讓您的居室或者辦公室呈現另一番情趣。
四、蠟染在收藏與保養過程中應放置在干凈、整潔、無塵的環境中,并應有專人定期清掃。
蠟染之鄉是中國貴州安順。安順是中國著名的旅游城市,境內有黃果樹瀑布、龍宮、屯堡文化(天龍鎮、云峰八寨等)、天星橋、花江大峽谷等眾多著名景點。安順有“滇之喉、黔之腹,粵蜀之唇齒”的贊譽,地理位置重要,交通方便,更是“商業甲于全省”。安順于1992年成功舉辦了首屆蠟染藝術節,吸引了來自國內外的眾多賓客,自此蠟染藝術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安順有大量的蠟染作坊、工廠,不斷地涌現出一批知名的蠟染藝人。安順的蠟染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也在不斷創新。
格式:pdf
大小:111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6
此篇論文主要論述貴州地區的背扇,并以蠟染工藝為主要裝飾元素以及其他輔助蠟染的裝飾元素的在服裝中應用研究。探尋構成蠟染背扇裝飾元素的結構、寓意以及工藝技巧等方法之間所產生的關聯性,并表現在背扇上產生不同的裝飾效果。并為我們現代服裝設計提供參考。
格式:pdf
大小:111KB
頁數: 5頁
評分: 4.5
39 封頭制作工藝 Q/LJZG G0003/05-2005 1.總則 1.1 本工藝適用于碳素鋼、低合金鋼及不銹鋼制橢圓形封頭的拉伸成 型,其他形式的封頭也可參照執行。 1.2 本工藝是與產品工藝文件配合使用的通用規定,若與產品工藝文 件有相抵觸或產品工藝文件有特殊要求時,以工藝文件為準。 2.拉伸模與潤滑 2.1 根據產品名細表中指定的工裝號選用胎模。 2.2 使用的拉伸模應完好,上模排氣孔不得堵死,經驗證合格后方可 使用。 2.3 上下模及壓緊環分別用螺柱和附具固定在沖頭和壓力機底座上, 調整圓周方向間隙均勻,其差值≤ 1mm。 2.4 每拉伸一個封頭前,應檢查胎模是否有松動和偏移,以及其他缺 陷,確認完后,方可繼續使用。 2.5 每個封頭拉伸和壓制前,必須清除胎模工件面上的氧化皮,熔渣 等雜物,并給拉環均勻的涂刷潤滑劑. 冷拉伸封頭時,上下模和壓邊圈工作面,毛坯周邊的上下面,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