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拉薩城市與建筑 | 作????者 | 焦自云等 |
---|---|---|---|
ISBN | 978-7-5641-6844-5 | 類????別 | 圖書 |
定????價 | 79元 | 出版社 | 東南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2017-4-28 | 開????本 | 16 |
拉薩是西藏高原上的一座歷史古城。自公元7世紀吐蕃王朝的贊普松贊干布興建邏些城始,拉薩幾經興衰,并最終成為西藏地方的政治與文化中心,現已有1 500多年的歷史,成為藏民族所興建的古城中最具典型性特征的城市。
本書通過對文獻的考據,現存實體的實地調研,以及唐卡、壁畫、地圖的圖像學研究,運用城市史學的研究方法,以城市形態學為主的多學科交叉,以及比較分析的方法等,嘗試探討縱向的拉薩城市發展脈絡,并以甘丹頗章政權時期的拉薩為主體,重點研究該時期拉薩城市的發展變遷及城市空間形態。研究視域既有宏觀的歷史和區域的考察,也有中觀的城市結構體系的考察,還有微觀的街巷、建筑單體的考察。既有靜態的城市形態的研究,也有動態的宏觀的城市變遷動力, 以及微觀的城市空間運作和生長模式的研究。
本書對于拉薩城市歷史的研究,不僅豐富了城市史體系和理論,也為城市發展實踐提供思考和借鑒。
第一章 拉薩簡介1
第一節 地理基礎2
1.設置驛站3
2.商貿往來4
第二節 城市規模(城區規模 人口規模)5
1.文獻中的城區規模5
2.文獻中的人口規模7
第三節 文化背景10
第四節 社會宗教(市民構成 宗教流派 宗教節日)12
1.市民構成12
2.宗教流派15
3.宗教節日17
第二章 拉薩的歷史沿革21
第一節 吐蕃時期至帕竹政權時期拉薩的發展演變22
1.吐蕃時期的拉薩歷史沿革22
2.分裂割據時期的拉薩歷史沿革32
3.統一政權時期的拉薩歷史沿革37
第二節 甘丹頗章政權時期拉薩城的發展演變46
1.早期拉薩城的興建46
2.中期拉薩城的擴張51
3.晚期拉薩的城市轉型58
第三章 拉薩官署建筑65
第一節 政教合一的官署建筑66
1.布達拉宮66
2.大昭寺69
第二節 普通官署建筑71
1.駐藏大臣衙門71
2.朗孜夏77
3.雪勒空78
第三節 扎什城79
1.駐軍制度的設立79
2.扎什城的營建79
3.扎什城的空間結構81
第四章 拉薩傳統宗教建筑85
第一節 藏傳佛教建筑及其分布86
1.拉薩城內格魯派的主要寺廟87
2.攝政活佛的喇讓93
3.拉薩三大寺99
4.拉薩城郊的其他寺廟建筑103
第二節 其他宗教建筑及其分布104
1.清真寺104
2.教堂107
3.關帝廟108
第五章 拉薩歷史街區與傳統居住建筑113
第一節 拉薩歷史街區——八廓街114
1.八廓街區域的空間結構114
2.八廓街區域的調查分析報告116
第二節 居住建筑的類型及其特點124
1.世俗貴族的府邸124
2.平民住宅137
3.流動人口的居住狀況138
第六章 拉薩林卡143
第一節 林卡的發展狀況144
第二節 林卡類型及分布147
1.行宮園林149
2.寺廟園林152
3.莊園園林153
第三節 林卡營造的城市公共空間153
第七章 拉薩藏傳佛教與城市和建筑的關系159
第一節 藏傳佛教與拉薩城市空間的關系160
1.城市廣場空間160
2.城市道路體系163
第二節 主要建筑與拉薩城市空間結構的關系168
1.擇中立佛 信仰傳承169
2.擇高立宮 尊卑分別170
附錄:城市年代表191 2100433B
作者:焦自云等
出版社:東南大學出版社
圖書書號:978-7-5641-6844-5
出版日期:2017-4-28
開本:16
版次:1/1
印張:12.75
電子書購買:點擊進入
上架時間:2017-05-31
圖書點擊數:112
價格:79元
去年1-10月西藏居住方面價格同比增長了7% 拉薩房價應該是穩中有升 拉薩市區的房價基本保持在3400元至3800元每平方 算起來是省會城市中很便宜的房價了 以上價格來源于網絡,僅供參考,具體價格以購...
拉薩海亮世紀新城, 地址:柳梧新區拉薩市柳梧新區北京大道海亮 均價5500元/平方米, 海亮世紀新城占地面積1700余畝,規劃總建筑面積130萬平米,是拉薩目前規模的花園式高尚...
拉薩海亮世紀新城,地址:柳梧新區拉薩市柳梧新區北京大道海亮 均價5500元/平方米,價格來源網絡,具體價格以實際為準 海亮世紀新城占地面積1700余畝,規劃總建筑面積130萬平米,是拉薩目前規模的花園...
格式:pdf
大小:1.3MB
頁數: 8頁
評分: 4.4
摸清拉薩市城市規劃區綠化資源的種類、數量及其生長狀態,分析、評價其特點和存在的問題,為拉薩市城市規劃區制定綠地發展規劃、管理綠化資源提供依據。結果表明:(1)拉薩市城市規劃區共有園林綠化植物198種;(2)喬、灌木層中,應用最多的是薔薇科(Rosaceae)(共43種),草本層中應用最多的是菊科(Asteraceae)(共12種);(3)喬木層中生長狀態最好的是側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灌木層中生長狀態最好的是大葉黃楊(Euonymus japonicus),草本層中生長狀態最好的是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王貴祥主編的《明代城市與建筑--環列分布綱維布置與制度重建》以七個部分。明代是一個制度重建的時代,明代的城市、宮殿、王府、第宅、衙署、壇壝、祠廟等很多方面,與其前的唐宋遼金元時代有很大的不同。系統研究明代的城市和建筑,有助于理解清代的城市與建筑,對理解明代以前的城市、建筑的空間、尺度、分布格局等也會有一些幫助。《明代城市與建筑--環列分布綱維布置與制度重建》對建筑歷史、城市歷史的研究者、考古工作者及相關專業在校師生和相關研究人員具有較好的參考閱讀作用。
《城市與建筑的精彩對話》希望可以讓更多人來對話建筑,讓老百姓也能夠了解建筑、了解建筑文化,了解建筑對城市的重要性,而不僅僅局限于建筑設計師。
《城市與建筑的精彩對話》主要是城市與建筑的精彩對話,有社會名流對話建筑、設計名師對話建筑、時代新銳對話建筑。《KFS對話建筑》就是這樣一個舞臺,名師,大師,小師,無名之師——只要你有話要講,有新鮮事例,有激情釋放,有思想共享——這里你盡可演繹。兼收并蓄也罷,東風西風也罷,去蕪存菁也罷,各領風騷也罷,一個開放的論壇相信可助建筑界內外相互交流,相互借鑒,乃至自我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