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共同編制《綠色企業評選標準》(以下簡稱《標準》)。
在編制過程中,結合國家產業政策、行業運行情況和銀行信貸戰略,同時借鑒國內外同類評價體系,廣泛地征求了有關方面的意見,對主要問題進行了專題論證,對具體內容進行了反復討論、協調和修改,提煉出產業、環保、工藝、能耗、技術、等核心關鍵指標,作為銀行選擇貸款客戶的重要依據,嚴格把好新增融資準入關口。
本指標體系從企業的綠色發展戰略、綠色管理水平、綠色生產方式三方面進行量化和報告,幫助企業了解在經濟、環境、社會三方面的績效表現,進一步找到改進和提升的方案。同時,引導投資界不只關注目標企業的財務回報,更要注重企業經營行為以及產品和服務對環境、對社會產生的積極影響。
本指標體系最大的特色在于體現了綠色企業的“雙綠”屬性:一方面,企業通過自身的業務屬性,為社會直接輸送綠色產品和服務,對環境產生了不同程度的積極影響;另一方面,也需要評估企業在綠色運營方面的實施情況,比如在能源消耗、水資源等方面的管理績效。2100433B
智靜、喬琦、孟立紅、張玥、周晉峰、魏天亮、張永飛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
綠色包裝設計一般遵循的原則是所謂的3R原則,即Reduce(減少包裝)、Reuse(重復再利用包裝)、Recycle(回收包裝及掩埋和處理)。從包裝材料入手1。重復再用和再生的包裝材料大地和森林是人類...
與園林景觀設計相關的規范有: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2、《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建設部2006年4月1日發布實施);3、《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實施細則》 (建設部建設規范(199...
格式:pdf
大小:272KB
頁數: 3頁
評分: 4.8
“十二五”以來,綠色建筑逐漸快速發展并成為建筑業的焦點。如何將綠色設計理念貫穿整個行業的始終,真正實現建筑的節能環保,創造出健康適宜的環境,是設計行業面臨的一大挑戰。文章著重論述了綠色建筑設計的主要技術措施,以期為建筑行業落實綠色建筑理念提供可參考性參照,從而為綠色建筑的進一步發展做出一些貢獻。
格式:pdf
大小:272KB
頁數: 2頁
評分: 4.6
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不久前在北京圓滿閉幕,大唐集團等五大火力發電企業與環保部簽署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目標責任書。根據減排目標責任書的規定,五大發電集團在"十二五"期間要完成4億千瓦火電機組的脫硝設施建設。這表明大唐集團等電力央企勢必要加大資金投入,大力推進氮氧化物的減排工作。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氮氧化物對大氣的污染和人類健康的危害已經被人們充分認識。尤其在我國的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由于國土開發程度高,環境承
中國國家建設部和質量監督檢疫檢驗總局發布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06首次在國標中對“綠色建筑”進行了定義,還強調必須符合節地、節能、節水、節材以及室內環境采光、隔聲、通風以及空氣質量都須符合相關標準。
《標準》對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室內環境質量分別提出了要求,特別是在住宅建筑標準中突出強調了有關室內環境的四項要求:采光、隔聲、通風、室內空氣質量都是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各大指標中的從低到高又分為三個級別:控制項、一般項和優選項三類。按照一般項目,綠色建筑必須符合如下要求:
每套住宅至少有1個居住空間滿足日照標準的要求(國家標準《城市居住規劃設計規范》中對于城市日照標準做如下要求:大寒日不小于2小時,冬至日不小于1小時。),當有4個及4個以上居住空間時,至少有2個居住空間滿足日照標準的要求。臥室、起居室(廳)、書房、廚房設置外窗,房間的采光系數不低于現行國家標準的規定。臥室、起居室(廳)、廚房設置外窗,窗地面積比不小于1/7。當一套住宅設有1個以上衛生間時,至少有一個衛生間設有外窗。
噪聲白天不大于45分貝
對建筑圍護結構采取有效的隔聲、減噪措施。臥室、起居室的允許噪聲級在關窗狀態下白天不大于45分貝,夜間不大于35分貝。樓板和分戶墻的空氣聲計權隔聲量不小于45分貝,樓板的計權標準化撞擊聲聲壓級不大于70分貝。戶門的空氣聲計權隔聲量不小于30分貝;外窗的空氣聲計權隔聲量不小于25分貝,沿街時不小于30分貝。
住宅能夠自然通風
居住空間能自然通風,通風開口面積在夏熱冬暖和夏熱冬冷地區不小于該房間地板面積的8%,在其他地區不小于5%。居住空間開窗能有良好的視野,且避免居住空間之間的視線干擾。當1套住宅設有2個及2個以上衛生間時,至少有1個衛生間設有外窗。設置通風換氣裝置或室內空氣質量監測裝置。
在通風的同時保證節能
設有采暖或空調系統(設備)的住宅,運行時用戶可根據需要對室溫進行調控。采用可調節外遮陽裝置,防止夏季太陽輻射透過窗戶玻璃直接進入室內。有條件的住宅建筑臥室、起居室(廳)使用蓄能、調濕或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功能材料。
室內環境污染控制
室內游離甲醛、苯、氨、氡和TVOC等空氣污染物濃度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的規定。
綠地人均2㎡
比如節地與室外環境的要求,按照控制項目,綠化種植適應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的鄉土植物,選用少維護、耐候性強、病蟲害少,對人體無害的植物。住區的綠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2㎡/人。采用無公害病蟲害防治技術,規范殺蟲劑、除草劑、化肥、農藥等化學藥品的使用,有效避免對土壤和地下水環境的損害。栽種和移植的樹木成活率>90%,植物生長狀態良好。
節水率不低于8%
水質達到國家或行業規定的標準,且水壓穩定、可靠。有完善的排水系統,采用建筑自身優質雜排水、雜排水作為再生水源的,實施分質排水。采用節水器具和設備,節水率不低于8%。按照一般項目,采用非傳統水源時,非傳統水源利用率不小于10%。(非傳統水源指不同于傳統市政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和海水)。
垃圾分類回收率90%
有智能化系統定位正確,達到安全防范子系統、管理與設備監控子系統與信息網絡子系統的基本配置。施工單位制定建筑廢棄物管理計劃,建筑廢棄物回收利用率達到30%以上。垃圾分類回收率(實行垃圾分類收集的住戶占總住戶數的比例)達90%。
國家綠色建筑三星級標準是綠色建筑評價體系中最高級別的綠色建筑標準。
綠色建筑評價體系《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50378-2006是由建設部發布,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與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聯合主編的中國的綠色建筑評估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用于評價住宅建筑和辦公建筑、商場、賓館等公共建筑。《標準》的評價指標體系由高到低劃分為三星、二星和一星,包括以下六大指標:
1、節地與室外環境;
2、節能與能源利用;
3、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4、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5、室內環境質量;
6、運營管理(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綜合性能(公共建筑)。
各大指標中的具體指標分為控制項、一般項和優選項三類。其中,控制項為評為綠色建筑的必備條款;優選項主要指實現難度較大、指標要求較高的項目。對同一對象,可根據需要和可能分別提出對應于控制項、一般項和優選項的指標要求。按滿足一般項和優選項的程度,綠色建筑劃分為三個等級。
前言 |
Ⅰ |
---|---|
引言 |
Ⅱ |
1范圍 |
1 |
2規范性引用文件 |
1 |
3術語和定義 |
1 |
4基本要求 |
2 |
5基礎設施 |
3 |
6管理體系 |
4 |
7能源與資源投入 |
4 |
8產品 |
4 |
9環境排放 |
5 |
10績效 |
5 |
11評價 |
6 |
附錄A(規范性附錄)綠色工廠績效指標的計算方法 |
7 |
附錄B(資料性附錄)綠色工廠評價指標表示例 |
11 |
附錄C(資料性附錄)依據該標準制定的綠色工廠評價標準的技術架構 |
13 |
參考文獻 |
14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