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學名 | 馬蹄荷 | 拉丁學名 | Exbucklandia populnea (R. Br.) R. W. Brown |
---|---|---|---|
別????名 | 合掌木、解陽樹、白克木 | 界 | 植物界 |
門 | 被子植物門 | 綱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 | 原始花被亞綱 | 目 | 薔薇目 |
亞????目 | 虎耳草亞目 | 科 | 金縷梅科 |
亞????科 | 馬蹄荷亞科 | 屬 | 馬蹄荷屬 |
種 | 馬蹄荷 | 命名者及年代 | (R. Br.) R. W. Brown,1946 |
馬蹄荷3-4月開花,10-11月果實由青綠色轉為黃褐色時即可采收。選擇生長12-30年、長勢良好的母樹上采種。將果實摘取,經日曬3-4天微裂后,置通風避雨處陰干,待蒴果開裂,可反復推動蒴果,使種子從蒴果中掉出來,然后收取種子,用麻袋裝好,放進通風干燥的庫房備用。因其果實內含有假種,假種木質,無翅,質量約占98%;種子具短翅,種子質量僅占2%,假種和種子混合,較難分離,一般混合收藏和播種。一般種子千粒重2.2克,發芽率10%-20%。
馬蹄荷幼苗喜陰涼、怕干旱、忌水漬,應選擇緩坡、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及用水便利、坡向東南或東北坡育苗。苗床高25厘米,床寬120厘米,土壤細碎,床面平坦,溝道暢通,去凈樹根、石塊進行土壤消毒,施足基肥。2月進行播種,采用撒播,下種(含假種)750千克/公頃,因種子細小且有翅,播種時需拌適量草木灰。播后覆蓋草木灰與黃心土混合1厘米厚。也可進行營養杯育苗。種子發芽出土約10%時,需搭蔭棚遮蔭。
喬木高20米,小枝被短柔毛,節膨大。
葉革質,闊卵圓形,全緣,或嫩葉有掌狀3淺裂,長10-17厘米,寬9-13厘米,嫩葉有時更大;先端尖銳,基部心形,或偶為短的闊楔形,上面深綠色,發亮,下面無毛;掌狀脈5-7條,在上面明顯,在下面突起,網脈在上下兩面均明顯;葉柄長3-6厘米,嫩葉的葉柄更長,圓筒形,無毛;托葉橢圓形或倒卵形,長2-3厘米,寬1-2厘米,有明顯的脈紋。
頭狀花序單生或數枝排成總狀花序,有花8-12朵,花序柄長1-2厘米,被柔毛;花兩性或單性;萼齒不明顯,常為鱗片狀;花瓣長2-3毫米,或缺花瓣;雄蕊長約5毫米,花絲纖細,無毛;子房半下位,被黃褐色柔毛,花柱長3-4毫米,直立。頭狀果序直徑約2厘米,有蒴果8-12個,果序柄長1.5-2厘米;蒴果橢圓形,長7-9毫米,寬5-6毫米,上半部2片裂開,果皮表面平滑,不具小瘤狀突起;種子具窄翅,位于胎座基部的數個種子正常發育。
分布于中國西藏、云南、貴州及廣西的山地常綠林;亦見于緬甸,泰國及印度。該種最先在印度東部被發現,中國西南各省的標本。
馬蹄荷防火林帶能提高林地利用率,增加木材收入,使林種多樣化。
馬蹄荷樹形高大美觀,林帶內空氣清新,讓人心曠神怡,是馬蹄荷防火林帶所起的綠色防火屏障作用,已得到國家林業局重視。
【歸經】肝經。
【功效】祛風活絡;止痛。
【主治】祛風濕、活血舒筋、止痛。主治偏癱。
【用藥禁忌】孕婦慎服。
【性味】酸;溫;有小毒。
【藥材基源】為金縷梅科植物馬蹄荷的莖枝。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克。
苗期注意螻蛄、地老虎等蟲害,可用毒餌誘法防治。
在5-8月期間,馬蹄荷易發生炭疽病、葉斑病害,必須加強管理。在陰天或傍晚揭除遮陽網,為苗木創造良好的光照和通風條件。發病前期,每隔半個月噴灑波爾多液(加3-5滴敵敵畏或樂果)或65%的代森鋅600倍液1次。發病初期清除患病枝葉,或用草木灰和生石灰粉3:1均勻撒在局部發病處,或噴灑50%的多菌靈、50%的托布津500-800倍液。
自然分布于海拔800-1200米的山地常綠闊葉林或混交林中 ,
適宜生長在西南、中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林區,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根系發達,喜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微酸性的紅黃土壤,對中性土壤也能適應,生長較快,萌芽力強,具有抗干旱瘠薄、防風耐壓、抗火性能好的特點。
苗期管理:苗期需嚴加管理,及時除草松土,適當間苗,松土及灌溉、追肥。追肥一般前期追施氮肥,后期施鉀肥,共需施肥3次。多雨時期要加強排水,連續干旱時期要注意澆水抗旱,9月以后要停止施肥澆水。當年苗高可達40厘米以上,地徑0.5厘米左右,翌春可出圃造林,產苗量22萬-30萬株/公頃。不足40厘米的小苗可留床作二年生苗。
林帶種植:挖大穴或暗坎塊狀整地,穴規格為長0.8米、寬0.8米、深0.5米,要求碎土,表土回穴。定植株行距2.2×2.5米或3米×3米,定植時間為12月下旬至翌年3月初。起苗注意保護根系,不傷頂芽,用黃泥漿蘸根,當天起苗當天種完。起苗定植天氣以雨后泥土濕透為佳,栽植回土比原土痕深5厘米,要求根系舒展,土要壓實,苗木端正,履以細土。若二年生苗造林,要剪去部分葉,減少蒸騰。一般成活率可達90%以上。
栽植頭3年每年要進行2-3次撫育,4-6月間進行塊狀松土除草,9-10月間進行全面除草松土。第4年幼樹郁閉成林,即可起到防火隔離作用,每年可結合防火林帶撫育清掃,把病蟲害枝條、部分多余的萌芽枝條砍掉,把枯枝落葉堆積挖坑埋于樹蔸四周,可改良土壤,隔離林火。
格式:pdf
大小:8KB
頁數: 1頁
評分: 4.6
基本內容 瀝青瑪蹄脂 (SMA)是一種由瀝青、纖維穩定性、砂粉及少量的 細集料組成 的瀝青瑪蹄脂填充間斷級配的粗集料骨架間隙組成一體的 瀝青混合料 。具有高 含量粗集料、高含量礦粉、較大瀝青用量、低含量中間粒徑顆粒的組成特點。 高含量的粗骨料在混合料中顆粒面與面直接接觸、相互嵌鎖構成的骨架直接承 受了荷載作用,這種骨架對溫度敏感性小。含量較高的礦粉與瀝青形成粘聚力 很高的膠凝狀物―――瑪蹄脂,使得混合料的整體力學性質提高。這兩方面的 作用使混合料具有足夠的豎向與側向約束,在車輛荷載的作用下,不產生或只 產生微小的永久性變形。 特點: (1)具有高的抗 車轍能力和溫度穩定性; (2)優良的抗裂性能; (3)良好的耐久性能,與傳統的 瀝青混凝土 相比,SMA的使用壽命增加 40% 左右。若使用改性后的瀝青,可進一步提高其性能; (4)較好的抗滑性能; (5)初期投入較高,但考慮使用壽命后年平均
格式:pdf
大小:8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7
1.原料的選擇與處理。 1.1 原料馬蹄的顆粒要大,去皮后的馬蹄橫徑在20mm以上,馬蹄的蒂頭最好平正或略向內凹,芽頭部分芽點要少而淺,淀粉含量少,口感脆。 1.2馬蹄去皮:70午代前,馬蹄的去皮大多采取高酸高堿加機械摩擦與手工削平兩頭的方法完成,此法去皮形態美觀,但口味差。根據外商的要求,現在絕大多數采取手工去皮方法,以采取二面三刀操作法為好。二面
長瓣馬蹄荷與馬蹄荷屬其他3個種相比,長瓣馬蹄荷具有特別明顯的花瓣;其他3個種罕見有花瓣的,或僅有極短的花瓣。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瀕危(EN)。
列入中國《貴州省珍稀瀕危植物名錄》——三級保護植物。
種群現狀
分布區極窄,種群數量稀少,并隨常綠闊葉林的破壞而急劇減少,在分布區內已難于見到,有陷于瀕危的可能。
保護建議
保護含有長瓣馬蹄荷的常綠闊葉林是保護長瓣馬蹄荷的最根本性措施。在中國貴州較集中分布的荔波茂蘭立化的伍家河谷,森林植被較為完好,并含有多種稀有植物,宜于將此片森林劃入自然保護區范圍,以實現對常綠闊葉林的有效保護。此外進行采種繁殖,人工栽培以擴大其種群數量,進行異地保護也是可行措施之一。 2100433B
長瓣馬蹄荷是馬蹄荷屬中原始類型,是僅具花瓣的種,在研究馬蹄荷屬植物的起源與進化上具有一定意義。其木材優良,結構細,可供建筑、家具等用;樹形枝葉美麗繁茂,可作南部地區的綠化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