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煤礦大力推廣壁式采煤法,并采用了輸送機。使回采工藝改進很大,大體上經歷了以炮采、機采、綜采為主要標志的三個發展階段。
打眼放炮落煤方式的簡稱?;夭晒に囘^程是打眼放炮、人工或機械法裝煤和刮板輸送機運煤。工作面推進后用人工移設輸送機,也稱人工移溜,用木柱、棚子或金屬支架支護工作面,回柱放頂或回柱充填等。炮采的設備和技術簡單,對復雜的地質條件很能適應,目前在中國仍占總產量的60%。但炮采勞動強度大,人工裝煤和移設輸送機費工費時,工作面月產量僅萬噸左右,工作面效率每工約4噸。
落煤、裝煤和運煤等回采工序實現普通機械化,簡稱普采。50年代中國采用深截式采煤機(即康拜因)采煤。這種機械的結構復雜,需要專門機道,割煤后頂板懸露的面積大。60年代初期,中國開始推廣了淺截式機組采煤。工作面的裝備有:淺截式采煤機,滾筒采煤機(或刨煤機),可彎曲刮板輸送機,金屬摩擦支柱或單體液壓支柱與鉸接頂梁組成的懸臂支架。這種回采工藝過程主要是機械采煤、液壓千斤頂移設輸送機、人工支護(使割煤后懸露出的頂板能及時得到支撐)和回柱放頂或回柱充填。機采使工作面回采工藝簡化,勞動強度減輕;工作面單產和工效比炮采提高了一倍。目前中國機采產量已達總產量的20%以上。
綜合機械化采煤的簡稱。回采工作面的落煤、裝煤、運煤、支護和頂板管理等基本工序全部實現機械化。中國在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推廣這種方法。在綜采工作面內的設備包括:滾筒采煤機或刨煤機、可彎曲刮板輸送機、自移式液壓支架以及其他一些附屬設備。在運輸巷道內裝設有轉載機和可伸縮帶式輸送機;在回風巷道內裝設單軌吊車或雙軌平板車,供輸送材料和設備等使用。
采煤方式:有單向和雙向兩種:①單向采煤,上行進一刀(0.6~0.8米)割煤,下行裝煤,即往返只進一刀;②雙向采煤,往返各進一刀(0.6~0.8米)×2,即往返都割煤、裝煤,又稱穿梭式采煤。采煤時,前滾筒割頂煤,后滾筒割底煤。裝煤是借助滾筒的螺旋葉片和擋煤板將割下的煤裝進輸送機。一般應采用雙向采煤的方法。
推移輸送機:采煤機采過10~15m后,用液壓千斤頂將輸送機頂推到煤壁。推移時要保持彎曲段有一定長度,不使輸送機過度彎曲。
移架:采煤機采過后,要前移支架維護新露出的頂板。移架方式有兩種:①及時移架,采煤機采過5m后,先移支架,后推輸送機,又稱及時支護;②滯后移架,采煤機采過10~15m后,先推輸送機,后移支架,又稱滯后支護。應根據工作面頂板穩定性選擇移架方式。
綜采改善了勞動條件,使工作面產量和效率比機采提高了一倍,工作面安全,頂板事故大為減少,是煤炭工業的發展方向;但綜采設備昂貴,技術性很強,對地質條件要求嚴格。到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綜采產量僅占統配煤礦產量的15%左右。在地質條件簡單、煤層賦存穩定的礦區,應優先采用綜采。
在綜采中放頂煤開采又占到很大的比例。 按照工作面布置方式分類:根據煤層及圍巖的賦存條件放頂煤開采可以分為四類。
1、整層放頂煤采煤法
2、預采頂分層采煤法:主要是解決三個問題:首先是直接頂堅硬或者厚度較薄,不能隨采隨落,需要人工措施處理頂板。 其次 防止在底部放頂煤時發生混矸現象,預采頂分層時鋪設隔離網,形成網下放煤。 再次當煤層中含有大量的瓦斯或有突出的危險時,預采頂分層可以事先釋放瓦斯,或者進行抽方的工作。但是這種采煤法必須煤層厚度在8米以上。
3、預采中間分層放頂煤采煤法:主要是適用于十米以上的煤層,硬度大,需要預先疏干的煤層。
4、水平分段放頂煤采煤法:適用于極厚的煤層,按照每10~20米分成若干個分段,自上而下開采
按照支護方式可以分:
1、綜采放頂煤
2、輕型綜采放頂煤
3、懸移支架放頂煤2100433B
落煤是把煤從煤壁上破落下來,主要有打眼放炮落煤、機械割煤和水力落煤等方式。
裝煤是把落下的煤裝入輸送機,主要有人工裝煤、機械裝煤和爆破裝煤等方式。
運煤是把采下來的煤運出工作面,傾角小于25°時工作面鋪設輸送機,大于25°時可改用溜槽。
工作面支護是支護控頂區內的頂板,防止冒頂,減少頂板下沉量,以保證工作面安全回采。在急傾斜煤層中有時還要支護底板。工作面支護主要有木柱、棚子、金屬支柱或單體液壓支柱配合鉸接頂梁組成的懸臂支架以及自移式液壓支架等。
回采后不再支護的空間稱采空區。為減少工作面壓力而對采空區頂板加以管理的方法叫采空區處理,頂板管理是工作面支護與采空區處理的合稱。中國多數礦區采用全部垮落法將采空區支架撤回,使采空區頂板下部垮落并利用其碎脹性支撐上部頂板。少數礦區采用全部充填法將采空區用充填材料填滿,不讓頂板垮落;極少數礦區則采用煤柱支撐法或局部充填法管理頂板。
(1867~1900年):早期的綠道規劃大多數文獻認為,綠道思想的源頭可以追溯到Frederick Law Olmsted和他1867年所完成著名的波士頓公園系統規劃(Boston Park Syst...
第1代:電子管數字機(1946—1958年)硬件方面,邏輯元件采用的是真空電子管,主存儲器采用汞延遲線、陰極射線示波管靜電存儲器、磁鼓、磁芯;外存儲器采用的是磁帶。軟件方面采用的是機器語言、匯編語言。...
近年來我國石灰回轉窯工業伴隨著鋼鐵工業的迅猛發展也加快了腳步。使我國的冶金石灰生產技術無論是在技術裝備還是能源消耗或是產品規模質量方面都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對于石灰回轉窯的烘窯焙燒系統來說,點...
格式:pdf
大?。?span id="ab6pdix" class="single-tag-height">104KB
頁數: 4頁
評分: 4.8
文章編號 :1007 - 967X ( 2003 ) 04 - 0001 - 04 淺孔留礦采礦法回采工藝技術探討 Ξ 金英豪 (長春黃金研究院 ,吉林 長春 130012) 摘 要 :急傾斜薄礦脈礦巖中等穩固的礦體開采 ,淺孔留礦采礦法是一種合適的回采方法 ,具有高 效低耗 、工藝簡單等優點 ,然而 ,為了適應一些特殊礦床開采技術條件 ,將要使用一些特殊 的回采工藝技術 ,本文略作探討 。 關鍵詞 :淺孔留礦采礦法 ;采場支護 ;變形方案 ;礦柱回采 中圖分類號 : TD853. 331 文獻標識碼 :A 1 引 言 淺孔留礦采礦法是我國地下金屬礦山應用范圍 最廣泛的一種采礦方法 ,在急傾斜薄與極薄礦脈為 主的鎢礦開采占 80 %以上 ,在 1 000 多座巖金礦山 使用數量占 85 %而礦石產量達 40 % ,在有色礦山中 占 15 %的份額 。隨著充填技術進步與高效設備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