鈮酸鋰晶體簡稱LN,屬三方晶系,鈦鐵礦型(畸變鈣鈦礦型)結構。相對密度4.30,晶格常數a=0.5147 nm,c=1.3856 nm,熔點1240℃,莫氏硬度5,折射率n0=2.297,ne=2.208(λ=600 nm),介電常數ε=44,ε=29.5,ε=84,ε=30,一次電光系數γ13=γ23=10×10pm/V,γ33=32×10pm/V.Γ22=-γ12=-γ61=6.8×10pm/V,非線性系數d31=-6.3×1p0 m/V,d22= 3.6×10pm/V,d33=-47×10pm/V。鈮酸鋰是一種鐵電晶體,居里點1140℃,自發極化強度50×10C/cm',熱導率0.056(W/cm·K)。經過畸化處理的鈮酸鋰晶體具有壓電、鐵電、光電、非線性光學、熱電等多性能的材料,同時具有光折變效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鈮酸鋰
英文別名:Lithium niobate wafer; lithium niobium trioxide; rubidium oxido(dioxo)niobium; distrontium; niobium( 5) cation; oxygen(-2) anion; lithium oxido(dioxo)niobium
CAS:12031-63-9
EINECS:234-755-4
提拉法以碳酸鋰、五氧化二鈮為原料制備鈮酸鋰:將碳酸鋰和五氧化二鈮放入鉑金坩堝中,沿(001)方向生長晶體。為得到優質無色透明圓柱體,必須在晶體生長的兩個方向的兩個端面的溫度略高于居里溫度時,再加一個適當大小的電場,形成晶體后將晶體冷卻至室溫,即制得鈮酸鋰晶體。
可溶于而生成鋰。 急性毒性:LD50:200 mg/kg(豚鼠經口)。具刺激性。吸入、攝入或經皮吸收會中毒。大劑量可引起眩暈、虛脫。對有損害。 該品有毒,吸入或與皮膚接觸時有毒害。對水是稍微危害的,若...
pH值:3.45(10%溶液) 1、與還原劑、有機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屬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經摩擦、震動或撞擊可引起燃燒或爆炸。2、重銨是光敏物質,曝光后能還原成三價鉻。是強氧化劑,與有...
外觀性狀:溶于一般有機溶劑,微溶于石油醚。外觀白色片狀固體。蒸氣密度:5.2 (vs air)蒸氣壓:<0.01 mm Hg ( 20 °C)水溶解性 :REACTS敏感性 :Moisture ...
在微波技術中用于調Q開關、光電調制、倍頻、光參量振蕩;摻加一定量的鐵和其他金屬雜質的LN晶體,可用作全息記錄介質材料。也用于相位調解器、非揮發性存儲器、二次諧波發生器、相位光柵調解器、大規模集成光學系統。還廣泛用于紅外探測器、高頻寬道帶濾波器等。
電光效應是指對晶體施加電場時,晶體的折射率發生變化的效應。有些晶體內部由于自發極化存在著固有電偶極矩,當對這種晶體施加電場時,外電場使晶體中的固有偶極矩的取向傾向于一致或某種優勢取向,因此,必然改變晶體的折射率,即外電場使晶體的光率體發生變化。在光通訊中,電-光調制器就是利用電場使晶體的折射率改變這一原理制成的。電光晶體位于起偏鏡和檢偏鏡之間,在未施加電場時,起偏鏡和檢偏鏡相互垂直,自然光通過起偏鏡后檢偏鏡擋住而不能通過。施加電場時,光率體變化,光便能通過檢偏鏡。通過檢偏鏡的光的強弱由施加于晶體上的電壓的大小來控制,從而實現通過控制電壓對光的強弱進行調制的目的。2100433B
格式:pdf
大小:9KB
頁數: 1頁
評分: 4.4
石灰粉 物理性質 外觀與性狀: 白色粉末狀物質。 相對密度: 2.24g/cm2 溶解性: 在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而成碳酸鈣。溶于酸、銨鹽、甘油,微溶于水, 不溶于醇,有強堿性,對皮膚、織物、器皿等物質有腐蝕作用。它的水溶液俗稱 石灰水。 用途: 最常見的是用于建筑行業,也就是工業用的碳酸鈣;另外一種是食品級 碳酸鈣,作為一種常見的補鈣劑, 被廣泛應用。常用的補鈣營養強化劑——碳酸 鈣有兩種:一種是重質碳酸鈣, 是石灰石經過石灰磨粉機粉碎到一定的細度用做 食品添加劑;另一種是輕質碳酸鈣,是石灰石經過煅燒制得。 健康危害: 其粉塵或懸浮液滴對粘膜有刺激作用, 雖然程度上不如氫氧化鈉重, 但也能引起噴嚏和咳嗽, 和堿一樣能使脂肪乳化, 從皮膚吸收水分、溶解蛋白質、 刺激及腐蝕組織。 使用須知: 工作時應注意保護呼吸器官,穿戴用防塵纖維制的工作服、手套、 密閉防塵眼鏡,并涂含油脂的軟膏,以防止粉
鈮酸鋰因其電光特性而聞名,已成為最廣泛使用的光學材料之一。鈮酸鋰調制器是現代電信領域的支柱,將電子數據轉換為光纜末端的光信息,但使用鈮酸鋰小規模制造高質量器件非常困難,導致無法實現集成芯片應用。
日前,哈佛大學John A. Paulson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SEAS)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技術,使用鈮酸鋰制造高性能光學微結構,從而打開了通往超高效集成光子電路、量子光子學及微波—光轉換等領域的大門。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Optica》上。
該項研究使用傳統微制造工藝,制造出具有超低損耗和高度光學限制的高質量鈮酸鋰器件。Loncar實驗室憑借在鉆石領域的專業知識,使用標準等離子蝕刻在鈮酸鋰薄膜上雕刻微諧振器,并證明納米波導可以在一米長的光路上傳播光線,而光功率只損失大約一半。而同樣條件下,先前的鈮酸鋰器件中傳播的光將損失至少99%。由于納米波導每米傳播損耗小于3dB,科學家可以在1米的路徑長度上對光進行復雜操縱。此外這些波導能夠彎曲,因此一米長的波導可以包裝在一厘米大小的芯片內。
該成果是集成光子學和鈮酸鋰光子學的一個重大突破,將使各種光電功能成為可能,并意味著鈮酸鋰將解決數據中心光鏈路的關鍵應用問題。鈮酸鋰薄膜(TFLN)非常適用于任何需要調制光線或改變光線頻率的功能。在接下來的幾年中,TFLN將為數據中心提供光學模塊,以實現類似于今天電信設備的功能,但體積更小、成本更低、功耗更低。
研究人員的下一步目標是在該成果基礎上,開發鈮酸鋰平臺,應用于光通信、量子計算和通信以及微波光子學等一系列領域。
論文鏈接:https://www.osapublishing.org/optica/abstract.cfm?URI=optica-4-12-1536
歡迎投稿,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
聲明:本文發表僅是出于傳播信息需要,并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各種半導體封裝元件、陶瓷、玻璃、水晶、石英、鐵氧體、鈮酸鋰單晶、氧化鋁
光開關?簡介
光開關是一種具有一個或多個可選的傳輸端口.
其作用是對光傳輸線路或集成光路中的光信號進行相互轉換或邏輯操作的光學器件.
光開關和光放大、光信號儲存等都是光學裝置材料。光開關可以在皮秒(10^-12秒)內進行操作。目前它以鈮酸鋰和鎵鋁砷化合物為基礎,從電子工業中脫胎形成。有一些新的材料,如液晶、聚乙炔等都比鈮酸鋰有更好的光學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