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防護林采伐作業規程(LY/T 1723-2008)》的附錄A、附錄B、附錄C為資料性附錄。本標準由國家林業局森林資源管理司提出并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國家林業局森林資源管理司。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唐小平、謝守鑫、崔武社、王紅春、陳昱、袁少青、翁國慶、周潔敏、程小玲、劉建軍。2100433B
這個是沿海的防護林。
【1】三北防護林對防治沙塵暴的直接作用主要是減弱動力。雖然大氣環流形成的大風不是人力所能消除的,但是通過加強林草植被建設,可以減弱地表風速,達到減輕沙塵暴的效果。這是三北工程的直接功能。最根本的是通過...
沿海防護林在防風固沙,保持水土,保護農田、村莊免受或減輕臺風造成的損失,調節氣候,改善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發揮重要作用,同時還為沿海居民提供用材、薪炭和經濟林果等。
格式:pdf
大小:597KB
頁數: 2頁
評分: 4.5
文章對農田防護林撫育間伐、更新改造進行了研究和探索。在此基礎上,對農田防護林撫育間伐、更新改造的規律、特點及操作規程有了新的認識。
格式:pdf
大小:597KB
頁數: 2頁
評分: 4.6
本文對農田防護林撫育間伐、更新改造進行了研究和探索。在此基礎上,對農田防護林撫育間伐、更新改造的規律、特點及操作規程有了新的認識。
進行更新采伐時,要嚴格確定采伐木,只能伐掉那些已死亡的和已衰老(如已枯梢)、瀕于死亡的、病蟲危害嚴重的林木,不得借故擴大采伐強度。采伐的目的是為林分更新創造條件和提高林分健康水平,所以枝椏應嚴格清理,堆集于凹處或拉出來利用。采伐時避免砸壞林木、幼樹,集材盡量采用人力或畜力。由于采伐量小,作業又很分散,因此,作業成本較高,但為了林分保持發展與改善生態效能,在作業收益不高的情況下也應施工。
在進行更新采伐時,要注意保持與提高森林生態系統的物種多樣性。因此,應在確定采伐木時要適當地保留部分枯立木與衰亡木,為有益鳥獸(即天敵)提供棲息地,如果有啄木鳥、貓頭鷹等的巢穴的樹木應全部保留,一棵也不能砍,必須轉變“衛生大清理”的傳統觀念與做法。
更新采伐跡地的更新是由天然更新來完成的,因此在采伐作業時要特別注意保護好前更幼苗幼樹,并應在采伐后翻動地表枯落物層與破草皮,為種子發芽創造條件。在天然更新不良的跡地也需適當補播、補栽,進行人工更新,但一般不進行整地。
更新采伐包括林分更新采伐和林帶更新采伐。林分更新采伐主要包括間伐、擇伐和徑級擇伐等采伐方式;林帶更新采伐主要包括全帶采伐、斷帶采伐和分行采伐等采伐方式。
一、林分更新采伐
1.適用范圍
林分更新采伐是指防護林中,主要樹種平均年齡達到更新采伐齡的同齡林,或大徑木蓄積比達到70%~80%的異齡林。
2.采伐方式
a)同齡林更新采伐一般采用多次漸伐或擇伐方式:
上層林木郁閉度小、伐前更新中等以上的林分,可進行2~3次漸伐,分為準備伐、下種伐、受光伐和后伐;
上層林木郁閉度大、伐前更新中等以下的林分,實行擇伐更新。
b)異齡林更新采伐采用徑級擇伐,嚴格按起伐徑級進行。
3.技術要求
a)防護林主要樹種的更新采伐年齡參照表1;
b)漸伐強度第一次控制在伐前林木蓄積量的25%以內,以后每次小于保留木的50%,最后視林下幼樹的生長情況,接近或達到郁閉時,伐除上層林木;
c)徑級擇伐后最大林中空地的平均直徑不應超過周圍林木平均高度的2倍,平均擇伐強度不超過伐前林木蓄積的25%,回歸年(采伐間隔期)應大于一個齡級期;
d)禁伐林不進行更新采伐。
二、林帶更新采伐
1.適用范圍
a)達到或超過防護成熟年齡的防護林帶;
b)生長停滯、林內衛生狀況極差、防護效益嚴重下降的防護林帶。
2.采伐方式
a)對短窄林帶進行全帶采伐;
b)對寬林帶、主林帶、海防基干林帶實行分行、斷帶采伐;
c)對長林帶實行斷帶采伐。
3.技術要求
a)主要樹種的更新采伐年齡參照表1;
b)全帶采伐時,同期采伐林帶的帶間保留帶不少于2條,相鄰林帶的采伐時間間隔不低于5年;
c)分行采伐時每行采伐長度不超過50m,采伐行中保留行長度不應低于采伐行長度,相鄰伐帶采伐間隔不低于5年;
d)斷帶采伐中每采伐段不超過1km,保留段不少于采伐段長度的2倍,保留帶寬度不應低于采伐段寬度,相鄰段采伐間隔時間不低于5年。
e)采伐林帶應與主風方向基本垂直。
表1 主要樹種的更新采伐年齡
樹種 |
地區 |
起源 |
更新采伐年齡(a) |
樹種 |
地區 |
起源 |
更新采伐年齡(a) |
紅松、云杉、鐵杉 |
北方 |
天然 |
161 |
楊、桉、楝、泡桐、木麻黃、 楓楊、槐、白樺、山楊 |
北方 |
天然 |
61 |
人工 |
121 |
人工 |
31 |
||||
南方 |
天然 |
121 |
南方 |
人工 |
26 |
||
人工 |
101 |
||||||
落葉松、冷杉、樟子松 |
北方 |
天然 |
141 |
樺、榆、木荷、楓香 |
北方 |
天然 |
81 |
人工 |
61 |
人工 |
61 |
||||
南方 |
天然 |
121 |
南方 |
人工 |
71 |
||
人工 |
61 |
人工 |
51 |
||||
油松、馬尾松、云南松、思茅 松、華山松、高山松 |
北方 |
天然 |
81 |
櫟(柞)、栲、椴、水 曲柳、胡桃楸、黃波羅 |
不分南北 |
天然 |
121 |
人工 |
61 |
||||||
南方 |
天然 |
61 |
人工 |
71 |
|||
人工 |
51 |
||||||
杉木、柳杉、水杉 |
南方 |
人工 |
36 |
毛竹 |
南方 |
人工 |
7 |
注:未列樹種更新采伐年齡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主管部門另行規定
1檢修及維護人員要熟悉所用設備的性能、原理,不要隨意拆修電器設備。使用噴燈應遵守噴燈安全操作規程。
2維修人員應做好值班監視工作,經常巡視各種機件動作是否正常,定期測試,定期檢查。
3經常保持機房和機件設備的清潔。
4進行高空作業時,嚴格遵守高空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5在處理線路故障時,要注意弱電與強電交叉接觸。如辨別不清時,應行先驗電。
6總機電話間、機件室、電力室等嚴禁明火作業。易燃物品必須妥善保管。用汽油或酒精擦洗設備時,必須加入70%的四氯化碳。清洗時應戴上防毒面具。
7充電時應按充電工安全操作規程進行。
8高壓配電運行規程
A. 配電裝置加入運行前應進行下列檢查:
1所有瓷瓶清潔無裂紋,門窗上防鼠網欄是否完好;
2母線清潔無雜物,接觸良好,漆色鮮明。測定母線電阻:每一千伏不低于1兆歐;
3油開關,油面應在標準位置,油色透遵無雜質,油標玻璃管及油箱外部清潔無漏油。各部接線螺絲應緊固,不松動。各部瓷瓶無裂紋,操作機構各部銷子無斷裂或脫離,跳閘彈簧無斷裂,緩沖器油量充足。電力、操作回路熔斷器符合規定值;合、拉閘試驗合格;
4隔離開關觸頭應接觸嚴密。瓷瓶和連接拉桿無斷裂,銷子無脫落,電鎖銷子在正確位置;
5互感器的母線、二次線路及接地線,應聯接牢固、完好不松動。測定絕緣電阻:一次側每1千伏不低于1兆歐。二次側應接地良好。電壓互感器一、二次熔斷器完整,二次回路無短路。油標指示應正確,不漏油。矽膠為藍色顆粒狀。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無斷線;放電間隙完好;
6避雷器的瓷套管應清潔無裂紋。接線及接地線完整良好,并記錄指示器的指示數據;
7電力電纜頭應無漏油,外表清潔,接地線接觸良好,室內電纜外部涂漆良好,鋼鎧不生銹,不斷裂;
8電力電容器的外殼應無膨脹漏油,絕緣子完整良好,熔絲完整。
B. 正常運行中的巡視規定:
1配電裝置無論在運行或備用中,每班均要進行一次巡視檢查;
2前夜班高峰負荷時,對配電裝置進行一次熄燈檢查;
3室外電纜頭白班巡視一次;
4每次短路故障跳閘后,對跳閘的配電裝置進行外部檢查;
5新安裝或大修后投入運行的配電裝置,在起始二十四小時內,每班檢查兩次;
6配電裝置在異常情況下,要加強監視。
C. 值班員每班對運行中的配電裝置進行巡視時,除按第一條規定的基本項目檢查外,還應注意檢查:
1瓷瓶及瓷套管有無斷裂,放電痕跡及異音;
2母線接觸點有無發熱和變色,以蠟觸試不熔化(溫度不超過70℃)無異音和振動;
3隔離開關刀片接觸嚴密,觸頭無變色,溫度不超過70℃,觸頭無火花及放電聲;
4油開關油箱內無放電聲及雜音,活動銅皮無斷裂,合閘機械指示正確,小車插咀位準確;
5互感器內部無放電現象及響聲,檢查指示器有無動作,并將情況記錄;
6電力電纜頭各部位無漏油、破裂,引線絕緣無破裂,無過熱移動現象;
7電力電容器外殼有無膨脹和漏油,有無響聲和火花。檢查三相電壓、電流和室溫情況,電壓不超過額定值1.1倍,室溫不應超過40℃。檢查時發現的缺陷應記入記錄簿內,并立即向動力調度室報告。